空中漂泊的童子军
在星空当中,存在了许多恒星和星云,它们肉眼可及。而在太阳系,我们都知道有几颗大的行星在围绕太阳不停地转圈,我们也可以通过肉眼在天空中发现他们的存在。可是,还有一些漂泊在太阳系的行星童子军团,它们也马不停地地围着太阳乱转,尽管我们看不见、却真实存在的,他们就是不喜欢闪烁的小行星。
1801年1月1日夜晚,地中海的意大利西西里岛上的巴勒莫天文台里,台长皮亚齐并没有因为是元旦佳节而放弃大好的晴天,停止观测。
他一如既往地工作在自己的望远镜旁,观测、寻找、记录……
突然,他在金牛星座的空间里,发现了一颗“行动”有点特殊的天体。
皮亚齐一开始认为这大概是一颗彗星,可是,它为什么不像一般彗星那样,有一个云雾状的头部和拉长了的尾巴呢?消息很快传播开来,传到了每个关心着寻找新行星的天文学家的耳朵里,大家抓紧时间观测,迫不及待地想弄个水落石出。
没有多久,新天体与太阳间的确切距离被算了出来,是2.77天文单位,当时的科学家们测得这颗星体的直径是700多千米(目前,它的直径被定为1 000千米),只比我们地球的卫星——月球直径的20%略多一些。这么小的一个天体无论如何是不可能获得“大行星”的称号的,可是,它终究还是像大行星那样绕着太阳转呀,这是无法否定的。
结果是,它获得了“小行星”的名称,是太阳系里一种前所未知的、十足的“新品种”天体。它被称为谷神星。
1802年3月,德国天文爱好者奥伯斯发现了第二颗小行星——智神星,接着又连续发现了婚神星和灶神星。19世纪末开始用照相方法寻找小行星之前,全世界已发现322颗小行星。
此后小行星的发现逐年增多,特别是近年来由于技术大的改进,每年发现的小行星数竟达二、三百颗。到1994年底被正式编号命名的小行星已达5 300多颗。天文学家推测,太阳系内小行星大约有50万颗。
小行星在天文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太阳系是在46亿年前由一团混沌星云凝聚而成的,而当初星云形成太阳系的具体过程已无法从地球或其他行星上找到痕迹了,只有小行星和彗星还保留着许多太阳系形成初期的状态,因此它们被天文学家称为太阳系早期的“活化石”。
通过空间遥感技术,如今发现地球上有100多个陨石坑,其中91处推测是小行星撞击造成的。据科学家考证,1976年中国吉林陨石雨的母体就是接近火星轨道的阿波罗型小行星的一个碎块。
虽然小行星撞击地球造成的危害很大,但是这种几率是微乎其微的。研究表明,直径10千米大小的小行星平均1亿年左右才会与地球相撞一次,地球每百万年受到三次较小的小行星的撞击,但其中只有一次发生在陆地上。
戴着假发的星
告诉你一个秘密,天上有一种星星,喜欢戴着假发,古希腊人把这种星星形象地称为“发星”,这是因为这些星星在进入我们视线的时候,都拖着长长的云雾状尾巴。
这些戴着假发的星星,学名叫做“彗星”,是太阳系中小天体之中的一类。它们也像行星一样绕着太阳旋转,只不过轨道的长度要比一般的行星长得多。在距离太阳比较远的时候,彗星就像是一个冒着森森寒气的冰块。在这个冰块中冷冻着各种破碎的物质与尘埃。
大多数情况下,彗星都在远离太阳的轨道上运行,所以我们是看不到它们的。但是彗星都是非常优秀的演员,每当它们接近太阳时,就会戴上华丽的假发,以光彩夺目的形象出现在我们的面前。而一旦离开了太阳这个炽热的“聚光灯”,它们就会悄悄地摘掉头上的假发,隐遁在黑暗的深空里。
这是因为当彗星运行到太阳附近的时候,高温的烘烤,使彗星的固体物质发生气化蒸发与膨胀喷发,于是就形成了美丽的彗尾。我们平时所见到的彗星的那一头“长发”,事实上就是彗尾。
其实,能够通过肉眼观察到的明亮彗星每两三年就会出现一颗。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除了拥有美丽的长尾巴,彗星还总有一个最为明亮的光点,这就是彗星的彗核。而笼罩在彗核外的雾气被称作彗发。彗发是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雾状气团,密度往往不及地球大气的十亿分之一。但是彗发常常能够辐射出几十万公里的范围,使彗星的体积总是处在一种上下浮动的状态之中。
彗星的运行轨道还会受到大质量行星的影响,一些太阳系内的周期彗星,很有可能会在行星的“排挤”下,因为轨道变形而被踢出太阳系。而那些因行星的引力牵引而逐渐减速的非周期彗星,也可能成功地被太阳系所“俘获”,从而变身为一颗周期彗星。
由于并不了解一些彗星是周期性运动的天体,所以人们最初总是把同一颗彗星的几次周期性出现当成了不同的几颗彗星。例如著名的哈雷彗星,它曾分别于1531年、1607年和1682年回归过地球,哈雷认为这应该是同一颗彗星的几次回归,于是才大胆地预测它将会在1758年前后再次归来。
我们比较熟悉的彗星都是有着椭圆形轨道的周期彗星。这一类彗星的周期有长有短,回归周期在200年以内的彗星,又被称为短周期彗星;而回归周期超过200年以上的则被称为长周期彗星。
然而并不是所有能被我们观测到的彗星,都有着椭圆的轨道和周期性回归习惯的,也有许多彗星的轨道呈现出一种奇特的抛物线或双曲线形状。这些形状怪异的彗星都是太阳系外的来客,它们也许只是无意间从我们的上空一闪而过,之后便永远地消失在漆黑的宇宙深处。这些彗星都是一些一生只“乔装演出”一次的非周期性彗星。
哈雷的意外收获
谁会在旅行时发现新的星星呢?如果换做是你,一定会被各地的美食和美景迷惑,肯定不会注意天上的星星发生了什么变化。但有个人,无论是在家还是旅行,心思都会放在观察天空呢,他就是英国伟大的天文学家哈雷。
1680年,哈雷正在法国度假。一天夜晚,他突然发现了有史以来最亮的一颗大彗星。他想,这是什么彗星呢?为什么会这么亮?
两年后,他又看到了另一颗大彗星。这两颗大彗星在他心中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并激发了他探索彗星奥秘的强烈热情。
1695年,哈雷开始专心致志地研究彗星。他从1337年到1698年的彗星记录中挑选了24颗彗星,用一年时间计算了它们的轨道。1704年,哈雷在计算彗星运行轨迹中,发现了三颗奇特的彗星,对此感到十分不解:
为什么1531年、1607年和1682年出现的这三颗彗星轨道那么相似?难道是木星或土星的引力造成的?
“天哪,会不会是同一颗彗星呢?”
哈雷惊叫出来,这个念头在他的心里迅速闪过,让他着实吃惊不已。但他不敢轻易立即下此结论,而是不厌其烦地向前搜索:
“嘿,这真是一颗非常奇特的彗星,竟然从1456年、1378年、1301年、1245年,一直到1066年,历史上都有它的记录。”
想到这,哈雷大胆地预测,这颗奇特的彗星还会出现。1705年,哈雷发表了《彗星天文学论说》,宣布1682年曾引起世人极大恐慌的大彗星将于1758年再次出现于天空(后来他估计到木星可能影响到它的运动时,把回归的日期推迟到1759年)。当时哈雷已年过五十,知道有生之年不能再见到这颗大彗星了,便在书中充满自信地写上了这样一段话:
“如果彗星最终根据我们的预言,大约在1758年再现的时候,公正的后代将不会忘记这首先是由一个英国人发现的……”
1758年初,法国天文学家梅西叶就动手观测了,他希望自己能成为第一个证实彗星回归的人。1759年1月21日,他终于找到了这颗彗星,这令他欣喜不已。但又令他想不到的是,在1758年圣诞之夜,德国德雷斯登附近的一位农民天文爱好者已捷足先登,发现了回归的彗星。
1759年3月14日,哈雷彗星过近日点,正是哈雷预告的一个月前。此时,哈雷已长眠地下十几年了。可是,人们没有忘记他的杰出贡献,于是,就把这颗彗星命名为“哈雷彗星”。
星星掉下来了
在晴朗的夜晚,当我们仰望星空时,偶尔会发现天空中划过一道弧形的光带,一颗星星“嗖”的一下,消失在远方地平线以下。
“呀,不好,星星掉下来了。”孩子们大喊。
“是流星,是流星!”
星星真的掉下来了么?究竟是怎么回事?
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弄明白什么是流星。
在太阳系的行星际空间中,存在着许多尘埃颗粒和固体块,这些物体被称为流星体。质量越小的流星体数量越多。正常情况下,流星体会沿一定轨道绕太阳运转,并不会发光。当它们经过地球附近的时候,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流星体会向地球靠近。如果流星体进入地球周围的大气层,就会与大气层产生剧烈摩擦,在高温的作用下,流星体会燃烧成气体,变成气体的流星体与周围空气的分子、原子相撞,就会发光。这就是我们看到的流星现象。
质量较大的流星体与空气碰撞更为剧烈,在燃烧坠落时形成一个明亮的火球,后面拖着一条长长的光带,像一条从天而降的火龙,这就是火流星。火流星一般比金星亮,有的则亮得像满月,甚至白天都能见到。
如果流星体原来的“母体”很大,就可能燃烧不完,剩余的固体部分落到地面,这便是陨星,又叫陨石。陨石在陨落过程中爆裂会形成陨石雨。1976年3月8日,在中国的吉林省吉林市发生了一场可怕的陨石雨,在一百多块陨石当中,最大的一块重1770千克,是迄今所见最大的石陨。
世界最著名的陨石坑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直径约1240米,深约170米,坑周围的环形边缘比附近平地高出40米左右。在坑旁边已搜集到25吨陨铁,有人估计地下还埋着上百万吨。这个陨石坑形成于2万年前。
发生流星现象,除了可能会产生陨石外,还可能形成微陨星和陨冰。
微陨星中,有的是行星际空间漂浮的微流星体,在地球的引力作用下进入地球大气层;有的是陨星穿过大气层时从陨星表面吹落下来的熔融物质,或陨星在爆裂过程中产生的碎屑。陨冰则是一种非常罕见的来自行星际空间的冰块。
你看,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一小块陨石都能给人类带来这么多影响,要是有一个像高楼大厦那么大的陨石掉下来,地球岂不是要破一个大洞了!
天使的泪珠
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位不谙世事的美丽天使,化妆成凡人的模样,悄悄地从天堂潜入了人间。
她四处游玩,对人世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一天,天使在一个小镇中遇到了一位英俊的青年,青年发现了天使的秘密,并被她的天真可爱深深吸引,于是他们很快就相爱了。
但是,天使和上帝曾有过约定,永远也不能与人类相爱。在一个星光黯淡的夜晚,天使趁着爱人熟睡的时候,恋恋不舍地离开了人间。
后来,那位青年因为失去爱人而过度悲伤,不久便身染重病。善良的天使伤心欲绝,便在每一个寂静的夜晚悄悄地流泪。
她的每一颗泪滴都化成了美丽的小星星滑落人间,而看到这些小星星的人们都会得到天使的祝福。病中的青年也看到了那频频划过天际的小星星,他知道,那是天使的泪珠。不久,青年的病痊愈了,但美丽的天使却化作了一阵绚烂的星星雨,永远地消失在了苍茫的夜色之中。
也有人说,美丽的天使并没有离我们而去,而是化作了一阵微风在人们的梦中搜集愿望。她会努力地帮助每一个人实现愿望,而自己也会在这种伟大的行动中获得永恒的灵魂。如今,人们也会在小星星流落人间的时候悄悄地许下愿望,并为那位传说中的天使默默祈祷。
每当万籁俱寂的时候,只要凝神于某片澄净的夜空,我们总能幸运地看到几颗一闪而逝的星星。你是不是也喜欢在这些美丽的瞬间将双手合十,虔诚地许下一个心愿呢?
在许多人看来,每一颗星星的飞逝,都代表着一个善良的灵魂离开了人间。诗人与哲学家则在小星星划落的瞬间,思考着人生的意义。
但在天文学家的眼中,这些转瞬即逝的“小精灵”,既不是什么灵魂,也与人生无关,它们只不过是宇宙中的一粒粒微尘。
天使的眼泪的传说虽然很美,但如果我们能够近距离地跟踪滑落的细小流星的话,就会发现天文学家说得一点没错。它们大部分都不过是重量在1克左右的微小沙石,实在配不上星星的名号。我们永远无法看到它的星体,而只能在璀璨的夜空中捕捉到它的光芒。
不可思议的晴空坠冰
试想一下,在一个风和日丽、万里无云的日子,悠闲地行走在郊外该是多么快乐。但是假如这时突然从天上掉下一些大冰块,把地面砸的像麻土豆,不管是谁遭遇到,都会大吃一惊,甚至吓得往家跑。
某一年,一月的一天,在西班牙南部塞维利亚省的托西那市,一辆轿车停在了路边,车主摇下车窗,见到了一位朋友。朋友朝他招了招手,车主便打开车门向朋友走去。正在这时,只听见身后传来“啪”的一声巨响,他回头看去,不由得目瞪口呆——他的轿车车顶已经被什么东西砸得稀烂!
这位车主本以为自己遭遇了坏人的袭击,但是之后的调查结果更让他后怕不已。他的车居然是被一块重4千克左右的大冰块砸坏的,而且很明显,这场事故并非人为。也就是说,砸坏他爱车的罪魁祸首是从天而降的。
假如当时不是他的朋友把他叫了出来,那么,他将会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坠冰的“牺牲品”。
21世纪初的西班牙曾经连续发生过多次“空中降冰”事件,其中的两次出现时间相隔只有七、八天。西班牙国家气象局的专家已经否定了“冰雹”的可能性。
中国也曾经出现过类似的现象。1955年,一块较大的坠冰碎成三块并落在了浙江省余杭东塘镇的水田中,这些碎冰原重估计约为900克。当时,发现者对它进行了妥善的保护,并及时送到了紫金山天文台。中国的无锡地区也曾受过这种空中坠冰的“青睐”,在1982年至1993年短短11年间,无锡竟然连续发生了5次坠冰事件。
经过多年的研究探索,科学家们已经初步认定这些晴空坠冰,其中至少有一部分来自太空,就像为人熟知的陨石一样,所以,这些坠冰也可以被称作“陨冰”。
陨冰的成因和陨石类似,它最初的母体可能是太空中硕大无比的巨大冰山,原本在太空中绕着太阳而转动,但是某一天却脱离了正常的轨道,受到地球引力的吸引,被迫改变轨道落向地面。
陨冰比不上陨石那样有耐力经受地球大气层的高温考验,它们一旦落下,很快就会融化,如果不能被及时发现和保存,很快就会化成污水而无从辨别。因此,到20世纪末为止,被正式确凿证明的陨冰数量还不到两位数。最早确认的陨冰是1955年落于美国“卡什顿陨冰”;第二块陨冰于1963年降于莫斯科地区某集体农庄,重达5千克。
还有人认为,这些陨冰可能来自彗星的彗核,并且包含有彗星以及太阳系形成之前的有关信息。不论这种推测是否正确,都说明这些常常令人惊讶不已的陨冰的确是不可怠慢的贵宾。
宇宙的活化石
在美国与欧洲的一些小镇上,每年都会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携带着大量的珍贵宝石、矿物以及陨石前来参加一种特殊的展销会。你会在那里看到各种各样的奇珍异宝,其中最吸引人的莫过于那些形态各异的黑色陨石。
也有人把喜欢把这种一年一度的集会叫做陨石展览,但你可别把这当做是临时的陨石博物馆,因为汇集在这里的陨石并不是供人们欣赏的,而是用来进行交易的。你也许会问,那些黑乎乎的石头也有人买?它们能值多少钱啊?
千万不要小瞧了这些黑乎乎的石头,它们可各个都是身价不菲的奢侈品,在一些不定期的拍卖会上,经常能够拍出天价。就连那些品质最为一般的陨石,在市场上的零售价格都在一克500美元左右。一些比较珍贵的陨石更是以2500美元一克的高价被人们所追捧。这可比等量的黄金要贵重得多了。
为什么看上去十分“丑陋”的陨石,能够比黄金甚至许多传世的艺术品还要昂贵呢?这其实并不难理解。目前全世界已知的陨石数量大约只有4、5万块,加起来也不过是数百吨,这可比黄金的储量要少得多了。对于那些热衷于收集陨石的人来说,每一块从天而降的陨石都同样珍贵。而更为重要的原因是,陨石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
在科学家们看来,陨石都是宇宙的“活化石”,它们虽然没有生命,但是科学家却能够在对它们的研究过程中隐约地窥见许多天体的前世今生。
大部分陨石中都含有微量的放射性元素,科学家正是通过对放射性元素及其蜕变物的相对含量来测定陨石的年龄的。而得知了陨石的年龄,就能够对陨石母体形成后的情况进行大致地推测。例如一些陨石中的颗粒状结构,是太阳系形成初期时留下来的痕迹,通过对这些物质及结构的研究,对于正确认识太阳系的诞生与演化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颗陨石所蕴含的信息量可能十分巨大,尤其是那些比较罕见的陨石类型,比如火星陨石。火星是太阳系中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但是由于人们还无法直接从火星上获得岩石样品,来自火星的陨石便成了研究火星的唯一实物。全世界目前只发现了不足三十块的火星陨石,这也足以看出它的稀有珍贵。
今天,各个国家都在积极地搜集地球上的陨石样本。在寒冷的南极地区,许多科学考察队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收集陨石。
狮王的怒吼
1833年11月13日深夜,一场有史以来最壮观的流星雨发作了。当时美国波士顿的很多市民目睹了这一景观。
“嘿,伙计们快来看哪!不得了啦!”一位普通市民慌慌张张地从外面跑来,叫醒了还在熟睡的同伴们。大家虽然都在抱怨这个一大早就胡乱聒噪的家伙,但还是禁不住在他的指引下将目光投向了黎明前的天空之中。
在看到眼前的景象之后,所有人都紧张地屏住了呼吸,“天哪,这简直不可思议!”
只见整个天空都布满了流星划落的光芒,天空中的流星像暴雨一样倾泻而至,四面八方都没有空隙。有的流星比金星还要亮,有的流星看上去比天上的月亮还要大。
这一令人极其震撼和惊骇的景象一直持续了4个小时左右,至少有24万颗流星曾在这段时间内一闪而逝。
第二天,当黑夜来临的时候,人们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跑出屋去看天,许多人以为昨夜天上的星星已经掉光了。不过还好,天上依旧繁星灿烂,他们这才长长舒了一口气。
这就是发生在1833年的那次狮子座流星雨。人们在惊叹之余,还发现了一个以前没有注意过的现象,所有的流星都是从同一片区域中辐射出来的。因为这片区域恰好是狮子座,人们就把这种流星雨叫做流星雨界的“狮王”。正如狮子被称为百兽之王,狮子座流星雨就是流星雨世界里的老大。
狮子座流星雨的世界最早记录,是公元902年中国最早记录的。狮子座流星雨落的时候,场面非常壮观,也给人们带来了很多恐慌。例如,1533年10月24日到11月18日,中国很多地方都看到了狮子座流星雨。每小时有几百颗流星从天而降,这些流星发着“唧唧”的声音,将整个天空都照成了红颜色。当年10月29日那天,大白天也下起了流星雨,渡口上的船夫都吓坏了,躲在船里面不敢出来。
其实狮子座流星雨并不是“狮子座”上面掉下来的,而是与一颗名叫坦普尔的彗星有关,当它运行到近日点附近时,就会抛撒大量的颗粒,这些颗粒滑过大气层时,就会形成流星雨。因为行成流星雨的方位在天球上的投影恰好与“狮子座”在天球上的投影相重合,在地球上看起来就好像流星雨是从“狮子座”上喷射出来,因此被称为“狮子座”流星雨。
坦普尔彗星的周期为33年,在流星雨爆发的年份,比如说1833年美国的那次,在地球上看到很强的流星雨,这被称为“流星雨之王”。1866年比1833年的流星雨少一些,但每小时仍有6000个。
1866年以后,有人预测,由于行星的摄动,狮子座流星群已经远离地球,以后很难再有流星雨了。果然,33年后,到了1899年,狮王悄然无声;又过了33年,1932年的时候,狮王还是没有到来。人们纷纷猜想:看来预言是正确的,狮王不会再来了。但到了1966年11月17日清晨,沉寂了几十年的狮王卷土重来,有人统计每分钟落下的流星竟有2300颗。看来狮王的脾气变得反复无常,令人难以捉摸了。
虽然狮王的来临变得不可预知,但是在平常的年份,我们仍能看到稀稀落落的流星。现在,每年的11月14日至21日,尤其11月17日左右,很多天文爱好者都会观测狮子座流星雨。
或许有一天我们也能见到狮王的怒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