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寺拈花
时光的小船倏然划过,花开花落年复年,匆匆地,就是许多年。在经历时光辗转,经历了命运起伏后,谁人心中,不会渴望一份宁静与安然。儒家思想自古以来就对中国社会的各阶层都有着深远影响。白居易,沉醉在了那宁静悠然的袅袅梵音中。
时至今日,儒家思想也依然具有普世的意义,对世界文化及文明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儒家思想源于春秋时期的孔子,他以“仁”为核心的思想,号召当时的统治者要以仁义的态度对待他的臣民,反对苛税、暴政。孔子主持编制修订的《诗经》《尚书》《礼》《易》《春秋》是中国封建社会儒学的“五经”。后来成为历朝寄代的科举考试的主要依据。
曾经被尊为主流思想的儒家学派,也曾在风雨中变得摇摇欲坠,然而儒家思想却仍然保持着它独有的温润平和,内敛不张扬的内涵,独自蓄势待发,到了白居易生长的唐朝,儒家思想发展到了极致,将唐朝社会的发展也推向了鼎盛。
宏伟的目标也可能随时被现实的磨难所羁绊,我们生活的世界并不是完美的,嘈杂的尘世间,难免会有黑暗的角落。
贫苦的学子们,将理想寄予仕途之路。在当时的社会中,严苛的赋税制度,统治者的骄奢淫逸,对于下层劳动人民的苦难不闻不问,任由暴政横行于人间。世家贵族将做官之路牢牢地封锁在自己的手中,利用徇私舞弊等不耻的行径将寒门学子的希望瞬间湮灭。任何人看到社会上的这种黑暗状态,恐怕都会将情感寄托在另一种精神领域中。
中国佛教史开始于公历纪元前后,到了白居易所处的唐代,是佛教发展最为鼎盛的时期,这一时期,唐朝已经发展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外国的文化及思想都会不自觉地滔滔涌入,与本国主流思想兼容并蓄地发展着。
鼎盛发展中的佛教,自然也遭到了唐朝其他学派的抨击,本来儒家思想与佛教的争论是甚少的,但韩愈的《原道》一文,确是对佛教的奋力反击,他认为佛教是让人碌碌无为,凡是不争,无所作为,是对国家社稷无益的,是对自己的人生无意义的。
青年时期的白居易,由于自幼苦读诗书,孔孟之道,儒家思想,自然是铭记于心,这一时期,又是唐朝重新恢复佛教的时期,佛教思想重新被各大宗派传扬,一个饱读诗书的人,本不应该被这种精神领域的虚幻所迷惑,但想到自己坎坷多难的人生,谁又能抗拒这种精神上暂时的安乐呢。
佛教的宗旨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一切世间法无时不在生住异灭中,过去有的,现在起了变异,现在有的,将来终归幻灭。在一切有为无为的诸法中,无有我的实体;所谓我的存在只是相对的生理和心理幻象。涅槃的境界,灭除一切生死的痛苦,无为安乐,故涅槃是静的。
一个生于战乱年代,人生已经不仅仅用坎坷与磨难来形容的人,只能将思想暂时放逐于这种虚幻的海洋中。因为在这里,他可以得到安慰,一切的苦难都是过眼云烟,最终都会散去。
即使现在对前途和生活失去了信心,最终,还一切是会回到起点。万物都是有始有终,悲伤与灾难不会一直伴随,只有心中始终保持着那份纯真与善良。
白居易理想中的佛教,是可以让他忘了痛苦和悲伤,是五彩斑斓的世界,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世界,是没有苦难只有自由和幸福的国度。他虽然在儒家思想的教育下成长起来,但也对普世的佛学有着浓厚的兴趣。那梵音和钟声,像清灵的山溪一般,潺潺地流进他的心理。也许在经历命运苦难的时候,佛的种子就开始在他心中生根,然后随着岁月流转,渐渐成长。在他的心灵幽境,开着寂静的莲花,伴随生命始终。
白居易的一生中,有许多佛学僧人给了他很深的启发,对他为官为人,都起到了一定的影响。在与这些僧人交往的过程中,他学会了摒弃自身的浮躁,让自己变得沉稳内敛。他越发地懂得了宁静的力量。那是任何世事浮沉都无法淹没的光芒。然而,这种淡然,投射在他的命运中也带着些许的伤感。
官场的生活让他看尽了腐败,饱尝了被贬后又再度踏上仕途的那份悲哀。早已对儒家思想中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壮志理想不再有任何幻想,在看透了下层人民因国家的腐败所遭受的苦难时,他那颗脆弱的心再次被挫伤,原本兼济天下的理想化为泡影,原来自己一直无能为力。
儒的理想荼靡,佛的向往才开花。
在佛学的理念中,他试着将这一切都看淡了。他曾写过一首《感芍药花寄正一上人》“今日阶前红芍药,几花欲老几花新。开时不解比色相,落后始知如幻身。空门此去几多地?欲把残花问上人”诗中的上人本指持戒严格并精于佛学的僧侣。
《释氏要览》称:上人摩诃般若经云。何名上人。佛言若菩萨一心行阿耨菩提心不散乱。是名上人增一经云。夫人处世。有过能自改者。名上人十诵律云。有四种。一粗人。二浊人。三中间人。四上人律瓶沙王呼佛弟子为上人古师云。内有智德。外有胜行。在人之上。名上人。中国佛教云门宗十四世世本觉禅师人称:本觉上人。(还有很多,在此不一一列出)
上德之人,比丘的尊称,因比丘内涵德智,外有胜行,在人之上在古文中的上人:对长老和尚的尊称。白居易通这位与自己熟识的佛教中的上人的劝导,懂得了无常的道理,以芍药花的兴衰一生说明了无常的人生。芍药花开花时,人们只记得它美丽的容貌,却不知道那只是虚幻的,一切终究会化为乌有,当芍药花凋落时,人们才会明白这华美虚幻的容貌终究会幻灭。
生活中所遭遇的种种,其实无需太在意,万物皆是虚幻,此刻羁绊着你的,总会过去,因为世事无常。佛家说无常,中国《易经》叫变易,变化。佛教讲的无常,往往是指人的死亡,所以佛教的无常观,其实就是对死的看法及观念。
白居易常与僧人交谈自己所遭遇的不幸或是心中抑郁难抒的情结,在一次次的交谈过程中,他渐渐地感受到了佛学带给他的精神力量,那是他苦读诗书却无法换来的,那种喜悦是进士登科都不曾带给他的。
与白居易交情匪浅的还有明准上人,他曾多次将自己心中的苦闷和忧愁与明准和尚倾诉,希望他可以用佛法的理念帮助自己从阴郁中走出来。他曾在《客路感秋寄明准上人》中将自己人生中的疑惑和苦恼记下,然后拿给明准和尚,希望能从他的口中得到答案。
“日暮天地冷,雨霁山河清。长风从西来,草木凝秋声。已感岁倏忽,复伤物凋零。孰能不惨凄,天时牵人情。借问空门子,何法易修行?使我忘得心,不教烦恼生。”
感时伤事的诗人因为秋天的萧瑟所带来的景物变化而感慨时间倏忽而变,让人无法捉摸,转眼间就从郁郁葱葱的生命变得凋零枯败。这些都让白居易的心境再次陷入了无尽的悲伤,于是他想向明准和尚请教,怎样才能让自己的心境不再随外界的变化而有一丝波动,怎样才能将人生的悲喜看得淡泊如水。
白居易为了自己能早日释怀心中的苦闷,看淡人生的磨难。他开始结交更多避世退隐的得道高僧。希望能从他们身上得到一丝启发,而这些高僧中,最让他佩服与羡慕的还是定光上人。
定光上人生于南朝时期,曾与友人创立了中共第一个佛教宗派天台宗。白居易在江南游历时,曾听说定光大师擅长禅定,入定后,在树林中打坐长达十五年之久。这十五年间,外界任何的变化都曾引起他的注意,他早已将自己置身那神秘的理想国度,没有纷争,没有任何的困扰,更没有痛苦。
对于白居易来说,他十分欣赏定光大师的这种定力,是超然物外摒弃一切的定力。而自己却不能坦然面对生活中所发生的一切,做不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他也将自己的这份崇敬与仰慕寄予自己的一首诗中。“二十身出家,四十心离尘。得径入大道,乘此不退轮。一坐十五年,林下秋复春。春花与秋气,不感无情人。我来如有悟,潜以心照身。误落闻见中,忧喜伤形神。安得遗耳目,冥然反天真?”《题赠定光上人》
人生境遇让白居易自青年时期就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虽然青年时期的他还意气风发,在经历了进士及第,入仕为官等诸多乐事之后,他还未真正地参透佛法中的淡然与无谓。但此刻,他人生的信仰开始发生了转变,也为他的人生开辟了另一个领域。
人生好似一个旅程,匆匆赶路的同时别忘了留一份心情欣赏沿途的风景。到达终点不是人生的目的,一路的天高云淡,鸟语花香 ,才是真正的收获。
2.纵情山水
佛法无边,却终要苦度红尘。万丈迷津,却永难在梦中得到指引。在佛海中徜徉的白居易,终究还是被现实的生活再次唤醒。他无法做到不在乎身边的一切,父亲去世后,家庭的重担都要他一人承担。母亲虽然寄居在亲戚家中,生活也并不美满,中年时期幼子又过早地夭折了,正在悲痛中无法自拔的时候,丈夫也离开了他。
如今白居易进士及第,仕途上也要有所发展了,这些都给了这个命途多舛的母亲无尽的安慰。中了进士之后,白居易就已托人将这一喜讯及时带给了母亲,希望这个喜讯能为母亲多年来惨淡的生活增添一份喜悦和色彩。
白居易不久便赶回了洛阳,见到母亲的那一瞬间,他深感此次的见面与以往大有不同,多年来积蓄的情感在此刻丝毫没有掩饰。曾经带着对生活万般的无奈,对前途十分渺茫的心态刻苦读书,正是为了能有今日,手执榜文,亲手呈于母亲面前,让她在经历了人生的苦难之后,还能感到一丝希望。
母亲看着儿子跪在自己面前,亲手将书写着他进士及第的榜文交给自己的时候,心中虽无比喜悦。想要张口说话,却已泪流满面。不仅是叹自己的人生终于苦尽甘来,还是为儿子的成功而激动欣慰。她明白,所有今生前世的苦难,都在这一刻得到了完满的报偿。
母亲自从得知了此消息后,病情也随着心情的好转而有了起色,竟比往日多了几分随性与乐观,逢人便提起儿子高中进士之事。白居易看到母亲的病情也有所好转,便也可以暂时放心去享受一下生活。
多年的寒窗苦读让他身心俱疲,他此刻十分怀念少年时期在江南多地游历的那段时间,虽然孤苦,却也乐在其中。如今,他想再次纵情山水,找到自己最初的那份纯真的体验。
山水风光固然美好,但在白居易的心中总是少了一种味道,因为他的心中仍有一种渴望未能圆满,那便是他的挚爱,湘灵。
期间多次恳求母亲答应他与湘灵的婚事,但母亲仍以自己的理念,拒绝了白居易。一面是真心,一面是孝悌,始终两难周全。这时湘灵却退了一步。他们之间,永远隔着一堵封建门第的高墙。湘灵放弃了,她自认无法与白居易匹配,湘灵觉得高攀不起白居易,而决定与他分开,提出了分手。因此,这次别离,更是为这段多年的恋情画上了圆满的句点。一双劳燕分飞而去,情爱的影子,只残留在梦中。
万念俱灰的白居易已经对这段婚姻非常失望,伤心之时写下了那首《生别离》“食檗不易食梅难,檗能苦兮梅能酸。未如生别之为难,苦在心兮酸在肝。晨鸡载鸣残月没,征马重嘶行人出。回看骨肉哭一声,梅酸檗苦甘如蜜。黄河水白黄云秋,行人河边相对愁。天寒野旷何处宿,棠梨叶战风飕飕。生离别,生离别,忧从中来无断绝。忧积心劳血气衰,未年三十生白发。”
遇见一场烟花盛开的美,从此,即使梦碎,依然守着不悔,选择在回忆里沉醉。白居易因情事家事而早生华发,生时的离别最难让人忍受,两个相爱的人却不能相见,互相思念的人却要谈别离,这种痛苦,困扰了白居易一生之久。
三毛说:“爱情不是必需,少了它心中却也荒凉。荒凉日子难过。难过的岂止是爱情?”
爱已成永殇,可白居易终还是要继续他的人生。在洛阳陪伴了母亲数月后,便动身南下回到了宣州,他忘不了这里是他成功的起点,而宣州刺史崔衍也是他的伯乐,他这次回到这里,也是为了感谢崔衍的慧眼识英才。若没有崔衍的举荐,自己或许还只是一个苦寻出路的贫寒学子。如今高中进士,自然不能忘记最初那份感恩的心。
白居易到府上拜见了崔衍后,向他表达了感激之情,并赋诗一首《叙德书情四十韵上宣歙崔中丞宣州荐》“元圣生乘运,忠贤出应期。还将稽古力,助立太平基。土控吴兼越,州连歙与池。山河地襟带,军镇国藩维。廉察安江甸,澄清肃海夷。股肱分外守,耳目付中司。楚老歌来暮,秦人咏去思。望如时雨至,福是岁星移。政静民无讼,刑行吏不欺。撝谦惊主宠,阴德畏人知……”
一首激昂的诗篇,充满着感怀,也充满着希望。他赞叹崔衍这些年来在政治上的成就。感恩他对自己的帮助,并且间接地表达了自己希望今后的仕途,能继续得到崔衍的支持和提拔。崔衍读到此诗的时候,兴奋不已,喜上眉梢。拜谢了崔衍后,白居易便又启程去看望在浮梁任主簿的兄长白幼文了,自己曾与兄长相约科举考试后,再回到此地与兄长相聚,共叙手足之情。
白居易在浮梁兄长的家中一住就是数月,尽管兄弟相见,日夜畅饮,举杯对月诵诗,是人生的一大乐事,但再美好的时光也总有消逝的一天。
在兄长家中停留的这数月里,他无数次地想到距离这里不远处的符离,那里曾有他苦读的身影,嬉戏的笑声,还有那些已经镶嵌在他情感中的山水美景,这个被他称作第二故乡的地方,还埋葬了一段纠结其一生的感情。但看到现在战乱的局势,他又不得不放弃了这个打算。
五月,春花烂漫的时节,生活中却一如既往地发生着悲喜故事。徐州刺史张建封去世,当地的政务暂时交由判官郑通诚管理,谁知郑通诚却有想独占这徐州之意,但其又自知自己在此地不得民心,自己又不善用兵,想统治这徐州,绝非易事。经过日夜筹谋计划,他觉得利用浙江西部的军队换防的时机,设计将他们引入徐州城,帮助自己夺得兵权。
然而事情并未像郑通诚想象得这么简单,他没有想到,百密一疏,自己的计划早就被泄露了出去,徐州城驻守的士兵没有给郑通诚任何的机会,在当地百姓的积极配合下,不出几日便捉了郑通诚,守住了徐州城。
由于之前的徐州刺史张建封在当地享有较高的声誉,于是徐州的将士一致推举张建封的儿子作为留后,并集体向朝廷请命。朝廷一向反感此类行为,于是派人征讨张建封的儿子张愔所率领的军队。张愔积极应战,造成了朝廷几次征讨并未见成效,最后只好同意了张愔作为徐州刺史的请求。
战争,无论其性质如何,都必定裹挟着灾难。在这次征讨过程中,白居易日思夜想的符离,遭受了炮火的重创。战争里流淌的,无不是悲伤的故事。白居易知道,一座小城在战争的厮杀中悲啼。号角响起,那是无数生命,哭泣的声音。
符离的战争持续了几个月,回乡的道路自然也被阻隔了,白居易在日日期盼着,从五月熬到了中秋。他在苦苦的等待里度过了几十个朝露易晞。待到局势平稳了一些,他才辞别了兄长,又独自踏上了去往符离的旅程。
符离,始终牵着他的魂,他的梦。此次回乡,心情与以往大有不同,科举考试的成功带给他的喜悦还未散去,与兄长的团聚又为他平添了几分欣喜。此次出行,本就是带着轻松的心态,虽然本想纵情山水之间,但看到符离如今经历了残忍的战争的洗礼,心中又不免有几分酸涩。
青山绿水之间,白居易总是能隐隐地闻到血腥味道。也许,那是他的心在滴血。踏入符离的瞬间,就已被满目疮痍的符离所震惊,昔日的美景如今却已成为了战场的幕布。战后的一片凌乱甚至让他不忍再踏足此地,虽只是中秋时节,却早有了冬日的那般萧瑟与冷清。
寂寥难入眼,寒景更寒心。眼前的这一切都让他深刻地体会到了战争带给这个城市和苦难人民的深深伤害,曾经的那份美好早已不复存在,旧时好梦难寻,如今心底却有了无法抹去的伤痕。他忽然明白,永远难以复原的不仅仅只有时光。
白居易又回到了自己曾经住过的地方,那里如今也是一片惨淡的景象,带着沉重的心情,他来到了儿时常常涉足的流沟寺,这里清静淡雅的氛围曾带给年幼的他无数美好的回忆。这千年古刹此刻仍旧优雅地屹立于此,或许是战争都不忍侵袭它的美好。
也许这千年古刹已经早已习惯了浮世沧桑,不被硝烟弥漫的外界所影响。白居易不禁感慨,自己何时才能拥有那份超然物外的淡泊。
独自在流沟寺内踱着步,回想着曾经美好的回忆,不禁慨叹时光飞逝,一去不返。遥想当年,白居易就是在这寺中结识了人生中的挚友刘五,两人年龄上虽相差甚多,但却十分投缘。刘五欣赏白居易小小年纪却才华横溢,白居易也相当认同刘五对时事的批判和对人生的规划。而刘五原来就是住在这流沟寺中,如今再回到此地,早已物是人非了。
物是人非,岂不是生命最凄凉无奈的悲叹……从前的“符离五子”现在已各奔东西,各安天涯。昔日大家相聚在一起共抒心中理想,共谋人生计划的场面还历历在目。可往事终成过往,今生不复重来,那一段美好时光,都淹没在了幽幽的时光深处。如今,不知大家还是否安好,也是否有人像自己一样,为了仕途而疲于奔命,也或许已经有人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抱负,过上了安逸舒适的生活。白居易的思绪,被锁在这古刹悠扬的钟声回荡在空中,也系绕在了他的心中,一圈一圈,久久难以散去。
虽然这里已被战争践踏得残破不堪,但这里始终是他成长的地方,如今既然回到了这里,就不想离去了。那一缕乡愁,一头牵着他奔走的灵魂;一头牵着那段过往曾经,剪不断,理还乱。
由于自己已经考中了进士,母亲也可以不用寄宿在亲戚家中了,可以安心地回到符离的家中,回到从前平淡的生活了。
经尽生命沉浮,平淡便成了人生难得的珍味。不久,白居易就将母亲接回了符离。这里的家虽然已经破败成了一片十分荒凉的景象,但地产未变,回到家中的白居易,仍旧过着苦读的日子。虽然是每日面对这颓唐的景,心中却始终浮动着热情。
按照唐代的规定,科举考试中了进士也不能被授予官职,若想自己能在朝廷中谋得一官半职,只能再次通过“拔萃科”的考试,然后按“拔萃科”考试的名次来授予职位。
白居易为了早日走上仕途,拿到国家的俸禄,减轻家中的经济负担,在科举考试不久后就报名了“拔萃科”的考试。白居易除了积极备战考试外,也没有放弃自己纵情山水的初衷。闲暇时间,他又到徐州游玩了几天,本意是想这此处拜当时赫赫有名的韩愈为师,韩愈当时倡导的“古文运动”让无数学子都纷纷响应,得到了许多文人学士的支持。不巧的是韩愈此时没有在徐州,于是白居易拜师的愿望就此碎落,无影,无声。
正在他无望之际,命运为他送来了恩泽。机缘巧合下,他结识了韩愈的学生,当地有名的文人李翱,两人一见如故,在与李翱的交谈中,白居易获益匪浅。本想结束了徐州游历,继而南下的白居易此时又被家中突如其来的变故所牵绊。刚刚平静如水的心情,现在又掀起了阵阵波澜。
这一年,白居易的外祖母离开了人世,这让白居易悲痛不已。幼年时,父亲常年在外为官,陪伴自己的除了母亲,就是和蔼可亲的外祖母了,而自己却不曾在她去世前,再见她最后一面,这或许是白居易此生最遗憾的事情了。深深的思念之情,全都寄予在那篇墓志铭上了。
“铭曰:恭惟夫人,女孝而纯,妇节而温,母慈而勤。呜呼!谨扬三德,铭于墓门。恭惟夫人,实生我亲,实抚我身;欲养不待,仰号苍旻。呜呼!岂寸鱼之心,能报东海之恩。”《白氏长庆集》卷二十五《墓志铭》节选
那个疼爱他的外祖母,是一位非常慈祥微笑的老人,那段曾经美好的故事……都在时光里,渐行渐远。
子欲养而亲不待,她的笑容,她的好,都成了刻在心头的痛,那浓浓无私的爱,今生难以报偿了。如今他能做的,就只有把悲伤深埋,笑着活下去。他懂得,那必定是逝去的亲人想要看到的样子。
春天,虽然给沉寂了一个冬季的大地带来生机,却未带给悲伤的白居易一点希望与喜悦,因为在这个春天,六兄又突然病故。回到符离前,还曾在六兄的府上住了几月,与兄长把酒赋诗的情景,仿佛发生在昨日,是那样地清晰而触手可及。
与兄长相聚的那段时光,是他此生难忘的,也是他最快乐,最得意的时光。然而自己才离开了几个月,兄长就突然病故,这对白居易来说,犹如晴天霹雳,他不敢相信,也实在不愿相信,那日挥手一别,却是此生的诀别。
后来,他从别人口中得知,兄长自与他分别后,身染重病,疾病来势凶猛,由于兄长一生为官清廉,家中并无多少积蓄,所以才耽误了治病的时机。六兄离开的时候只有四十岁,这本是仕途一片光明,家庭幸福美满的年纪,而生命就是如此的难以捉摸,它可以包容一切丑恶,却让这个本是壮年的男人过早地离开了人世。
白居易与六兄的感情已经超越了骨肉亲情,是知己间的惺惺相惜。外祖母的离世已经让他终日沉浸在苦闷中,如今六兄也离开了自己,白居易只能将自己的悲伤写进祭文中,让这文章陪伴着兄长长眠于地下。
“呜呼!圣人忘情,愚不及情。情所钟者,唯居易与兄。岂不以亲莫爱于弟兄,别莫痛于死生。斯亲也,而有斯别也,孰能不哀而失声?去年春,居易南游,兄亦东适,相顾笑语,想勉行役,中路遽别,情甚感激。孰知此别,为生死隔!鈏兄遇疾于路,路无药石,归全于家,家无金帛。环堵之室,不容吊客,稚齿之子,未知哀戚。自古孔怀之痛,赤莫我之与剧。惟兄道源乎大和,德根乎至性,以孝友肥其身,以仁信膻其行。而位不登于再命,年不及于之命,其地则迩,其别终天,惟弟与家人,俨拜哭于车前。《祭符离六兄文》
这篇祭文,是白居易与兄长浓浓的亲情和手足之情的再现,兄长离世白居易痛苦之情无法言说,但全部写进祭文中,凡读到这篇祭文的人,都会为之动情,潸然泪下。
在拜祭了六兄后不久,白居易又匆匆赶往宣城,此次南下,并不是游历,也全然没有那份轻松与愉悦,而是带着沉痛的心情为十五兄奔丧而去。十五兄在自己独自漂泊江南的那几年,曾给予自己莫大的帮助,十五兄生前在安徽的乌江县任主簿,而自己与十五兄的感情也非同一般,白居易对十五兄始终抱有一份崇敬之情.十五兄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他,但他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刻苦学习,在外拼搏了多年后,最终被朝廷委任为乌县主簿。十五兄这种勇于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深深感动着白居易.
白居易觉得自己自幼离家漂泊的经历与十五兄有着相同之处,那种孤苦无依的感觉,十五兄或者更能理解。他与十五兄的年龄差距不是很大,两人经常有对许多事都有相同的感受,兄弟之间也有说不尽的话。
两人曾有共同的志向,就是有朝一日的金榜题名,踏上仕途,于是两人相约一同去参加科举考试,一路上相互鼓励,最终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往事历历在目,却勾出了泪水涟涟,生死离别,是无可治愈的永殇。
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这已经是第三位亲人离开了自己。这一次十五兄亦是英年早逝,这些再次诱发了白居易内心深深的感慨与惆怅。
正值壮年的他,还未曾踏入仕途,人生的抱负理想何日才能实现,亲人逝去的悲伤已经为他科举考试成功之后的人生再次蒙上了一片黑暗。
他又一次迷失了,他心中有着数不尽的惶惑。战乱的社会已经无法给他一个安定的生活了,为什么还要一次次无情地将他生命中最亲近的人夺去。生活总是一次次地在他得意的时候又让他体味失意的痛苦。
悲伤的白居易从宣成回来后,没有在符离停留,便启程去了河北。生命新一程路,他是否能够遇见未知的自己。在河北,有他刚刚结识了的李翱,他或许是想找人倾诉这心中的苦闷,“拔萃科”的考试迫在眉睫,他想向李翱请教一些关于考试的问题。李翱看到风尘仆仆的白居易,不免有些惊讶,同时也对白居易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将自己的朋友介绍给白居易认识。
此人名叫唐衢,在当地也是一个小有名气的文人,白居易与其经过几次交谈后,深感此人是位忧国忧民的忠义之士。每当提到国家当前的窘境,百姓的苦难,他常常难以控制自己满腔的悲愤,不禁落泪。说到自己,也是时运不济,多年的苦读并未让他在考试中有所成就,而是空有满腔热血,却一生只能为了生计而苦苦奔波,这样的人生,不禁让人唏嘘。
几日后,白居易辞别了李翱和唐衢,赶往长安参加拔萃科的考试。拔萃科的考试时间是由本年的十一月到第二年的三月,考试的内容是一百道书判。此次考试对于白居易来说,是进入仕途至关重要的一步,他必须把握住这次机会,所以面对考试,他不免有些紧张。
这次考试,白居易遇到了与他自幼熟识的元稹,这给他莫大的安慰。最终,白居易与元稹同被授予了秘书省校书郎这一官职。三十二岁的白居易终于凭借自己多年的努力踏上了仕途。且不论那仕途是否是他渴望的那番模样,这已经让他非常开心,因为梦想已经见到了曙光。多年的努力没有白费,从此再不必为生计忧愁。人生终于在黑暗中再现转机,命运再次为他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只希望他在这条路上不要走得太艰辛。
仕途,是他曾经渴望的高峰,如今便成了他生命新的起点。他将奔赴,新的生命征程。
3.佳人如玉
冷夜的风划过指尖,落墨成一丝一缕忧伤,滴在心里,化成浓浓伤心泪。携一缕月光下的思念,捻一片落花,掬一抹月色,闭目遥想,伊人为常伴身前。可是,终究一段尘缘,梦断成空。今生只是过客,只是风景里的旁观者。
伤心的故事,只有一次,却是伤心一辈子。每一个深冷的夜里,多少人陷入深深地回忆,曾经甜蜜,渐渐酸楚,到如今,更添了多少人生杂味。
情书似乎不像西方那样直接表白赤裸的感情或描摹刻画出自己心仪女子的形态,一笔一画间,尽显自己的爱慕之情。内敛谦卑的我们,也更喜欢含蓄地表达自己的那份真情。
真正的感情,不是日夜耳鬓厮磨的甜蜜共处,而是在磨难中的那份不离不弃,至少现在的我们这样认为。在千百年前的古时,被封建教条礼仪约束着的人们,自幼饱受儒家思想熏陶着的白居易,对于自己的每一段感情都是那样的痴缠难舍。擅长写诗的他,自然也将对心仪女子的爱意寄托在诗中,融化于心中。这位留名青史的诗人所作的情诗,怎能不让女子为之动容。在今日看来,还不禁为之动容,为之垂泪。
白居易的情书中,并无刻意勾勒心爱女子的音容笑貌或是生活状态,或许在他看来,自己的情书更应该是对同甘共苦的某段岁月的追忆,是把爱深深地融入了一字一句。
白居易深深地懂得甜言蜜语不能长久地维持一段感情,只有共同历经了风雨,走过了苦难,这份感情才弥足珍贵。那些同甘共苦,相濡以沫的岁月才是人生最宝贵的真情。
白居易的情感世界,在人们的舌尖上,舞成了各色故事。有人说,对于那段与初恋女友湘灵痴缠了多载的感情,他用情最深,与妻子成婚后,仍对这段初恋难以释怀,对湘灵仍然思念不已,他是多情的男子,难忘最爱。
众人的理解不同,看待问题的角度也不同,我们不是白居易,无法理解身处唐朝那个封建社会中,被封建思想压迫,被母亲逼迫而不得已放弃一段感情的痛苦;我们不是白居易,无法理解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在自己如此浪漫而多情的内心世界中,应该怎样作别一段美好的初恋;我们不是白居易,更无法体会婚后,他对妻子的那份真情所在。我们很难去探究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只是凭借着记录下的史实,诉说着白居易生命中的最宝贵的真情。
白居易的情感世界,可以用那首著名的《长恨歌》来一语概括。借唐玄宗与杨贵妃的凄美爱情故事,将玄宗心中那份不忍失去却又欲救不得的矛盾与纠结融合在这婉转动听的故事中,让人欲罢不能。此诗也灌注了诗人自己的情感,如果说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其实是一场政治悲剧引起的。那么,白居易与湘灵的爱情就是封建社会门第观念下的牺牲品。这首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的诗,将一个回环往复的故事一层一层的向读者展示,娓娓道来,引来历代读者的共鸣与思考。
在白居易的一生中,唯一挚爱非湘灵莫属,但在封建思想盛行的唐朝,三十七岁还未成婚生子的白居易恐怕要背上不孝的罪名了。自己与湘灵这段断断续续的痴恋,也让白居易慨叹:“少府无妻春寂寞,花开将木当夫人。”寂寥的生活让多情的他难以忍受。
在元和二年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经同僚杨虞卿介绍,白居易与杨汝士的妹妹相识在了这个明媚的春季。初次见到杨汝士的妹妹,白居易就从心底对这个贤淑的女子多了几分好感,于是整个春天,他都吃住在杨家,与杨汝士的妹妹培养出了几分暧昧的情愫。“春初携手春深散,无日花间不醉狂,别后何人堪共醉,犹残十日好风光。”
第二年的春天,白居易就与杨汝士的妹妹成婚了,这也了却了母亲心中的一个愿望,杨汝士的妹妹虽不识字,但却温柔美丽,端庄贤淑。
白居易对这个女子也比较满意。他喜欢这个妻子,虽然不同于湘灵,妻子也是个忠贞的女子。两人婚后的生活幸福美满,因为在他们看来,富贵奢华虽然能带来物质享受,却带不来家庭的幸福和美,同甘共苦才更显岁月的珍贵。
白居易也常为妻子赋诗,那首著名的《赠内子》,就是写给同甘共苦的妻子的。“白发方兴叹,青蛾亦伴愁。寒衣补灯下,小女戏床头。闇澹屏帏故,凄凉枕席秋。贫中有等级,犹胜嫁黔娄。”可见白居易对妻子的那份真情所在。
白居易与妻子恩爱相守,但他却永远地在心中为湘灵留了一个位置。“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长恨歌中的这一句,不仅是描绘了杨玉环的美貌,更像是白居易写给自己心中的佳人。
在白居易的心中,湘灵那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早就超越了杨贵妃。那份遗世独立的美好,只属于湘灵,自己对湘灵的痴爱,也被放逐在世间的长河中。
4.官场沉浮
“浮沉宦海如鸥鸟,生死丛书似蠹鱼”简单的两句话,将人生的无奈和仕途的艰辛描绘的淋漓尽致。这不仅是纪晓岚个人的感慨,也是无数曾踏足官场的人的共鸣所在。
官场似乎自古就与诗人们有着不解之缘,历朝历代中著名的诗人,都曾步入仕途,然而又在经历几番浮沉之后,对仕途之路深感无奈。
“诗仙”李白也曾在诗中写下自己在仕途中的失意,“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抒发了自己空有一腔抱负理想,却无处施展的抑郁之情。而白居易同样有着不是很顺利的仕途,然而他却在佛法中参透了世事无常,他明白人生的一切顺境与逆境都不必太在意,最终将一切释怀,远离了官场,远离了尘世,怡然自得地享受着自己的生活。
白居易在贞元十九年步入仕途,在自己三十二岁这一年获得了人生的第一个职位——秘书省校书郎。
秘书省最早出现于东汉,东汉桓帝始置秘书监一官,典司图籍,先属太常寺。晋武帝以秘书并中书省,其秘书著作之局不废。晋惠帝永平中,初置独立的秘书寺,复置秘书监,其属官有丞,有郎,并统著作省。到了唐朝,太极元年设秘书省。有典书四人,楷书十人,令史四人,书令史九人,亭长六人,掌固八人,熟纸匠十人,装潢匠十人,笔匠六人。秘书郎三人,从六品上。掌四部图籍。以甲乙丙丁为部,皆有三本,一曰正,二曰副,三曰贮。凡课写功程,皆分判。校书郎十人,正九品上;正字四人,正九品下。掌雠校典籍,刊正文章。
白居易就属这校书郎十人中之一,虽然官职不大,但总算是不负自己多年的苦读,不辜负母亲的期望。也总算是可以自食其力,不用再靠亲戚的施舍与帮助度日了。成功步入仕途的白居易首先想到的就是利用自己微薄的积蓄,为自己在长安安一个家,待一切安排妥当,生活稳定之后,再将母亲从符离的家中接来与自己同住。
由于手中资金有限,白居易无法买下长安城中任何一所房子,只能暂时租房度日。几经询问,他租下了德宗时期宰相关播居住的一所房子。关播于贞元十三年去世了,从那时起,这房子就一直空着,时隔多年,早已落满了灰尘,一片荒凉。
白居易经过仔细地收拾之后,总算有了一丝家的感觉,对于自幼在外漂泊的白居易来说,他喜欢这里。他一搬到此处,就难以抑制心中的激动兴奋,赋诗一首《常乐里闲居偶题》“帝都名利场,鸡鸣无安居。独有懒慢者,日高头未梳。工拙性不同,进退迹遂殊。幸逢太平代,天子好文儒。小才难大用,典校在秘书。三旬两入省,因得养顽疏。茅屋四五间,一马二仆夫。俸钱万六千,月给亦有余。既无衣食牵,亦少人事拘。遂使少年心,日日常晏如。勿言无知己,躁静各有徒。兰台七八人,出处与之俱。旬时阻谈笑,旦夕望轩车。谁能雠校间,解带卧吾庐。窗前有竹玩,门外有酒沽。何以待君子,数竿对一壶”
白居易作此诗表达自己对这个家的喜爱之情,也将本诗赠予他的同窗好友们,同时也表明自己对于官场上那些争名逐利,徇私舞弊的厌恶。他虽然身为官场的一员,但并未像这些人一样,他时刻告诫自己要保持着最初的那份赤胆忠心,他更爱家的温馨和宁静。
秘书省的工作相当地清闲,工作时间相当宽裕,工作也无非是整理书籍之类的事,无需伤神费力。这也让白居易有了充足的时间,到各地游历,陶冶情操,增长见识,那段时间让他充分了解下层人民的苦难。白居易利用工作之余闲暇的时间,首先在长安城内各地游历。
繁华的长安,处处都是盛景。锦绣的长安城并没有迷乱白居易的眼,而他自有钟情之处。当时的白居易对佛教相当痴迷,他经常会到长安城内的“慈恩寺”,听那里的大师讲解佛法中的奥秘。每当他的耳边响起了经文梵音,他的心就能平静下来,他的心在平静中寻找到力量,找到最真实的存在感。
白居易最快乐的事情就是常与挚友元稹一同游园放歌,赏月吟诗,潇洒度日。那样的日子,婉转如诗,是他生命中不可多得的畅然。但好景不长,离别的故事再次在生活中上演,几个月后,元稹娶妻,随妻子一家搬离了长安,去往了东都。
白居易望着扬长而去的马车,沙尘淹没了车轮,疾驰奔向远远的天际。他的眉头微微蹙动,但是孤独的心,却已是泪雨滂沱。此一别,不知再见是何年。
元稹离开了长安,白居易身边少了一个能够倾诉的朋友,顿时觉得生活无趣了,平添了单调和落寞,心中多了几许寂寥。其实,每个人都一样,要在心中有所寄托,才能够安稳地过活。当挚友驾车离去之时,长安,已无让他安心之人了。
孤独寂寞时常啃噬着他的灵魂。于是,在百般思量之下,白居易准备动身回到符离,准备将母亲及家人接到长安来。秘书省的管理并不严格,他随时有时间回到符离搬家,也无需向秘书监请假。所以,强烈的愿望驱使下,白居易便很快地坐上了回家的马车,听着马蹄哒哒作响,他的身体在马车内晃动,而他的心渐渐地平稳下来。熟悉感和安全感渐行渐近,他的心中自然是充满了欢欣。
符离的一切还是那样的熟悉而美好,他找到了一种生命中久违的惗熟感。在符离小住了些日子,再见一见乡亲旧里,再看看熟悉的景致,他将一片片美好的记忆拾起,放在心中。
5.今生永离
起起落落间,我们匆忙的脚步忽略了沿途的风景,被利益蒙蔽了双眼,被挫折击碎了信心,将美好深藏于岁月之中,你可曾体会到生活的美好就在亲人欣慰的笑脸中,老友的交谈中,生活的琐碎小事中。
命运的捉弄只能让生命存在片刻的乌云,明媚的阳光终会冲破重重阻碍,闯进敞开的胸怀中,让心底萌芽的花朵散发出迷人的幽香,持久而永恒。
贞元二十年的初春,白居易的仕途也在这个春季变得充满了盎然生机,出任了秘书省校书郎的白居易决定举家西迁。
每一次和亲人相守的光阴都让白居易感觉到那样的亲切,久违的内心深处,莫名的渴望在滋长。年少时期就与家人聚少离多的白居易对于亲人与家庭是极其看中的。如今满载着荣誉归来,他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与家人团聚,将家人接到自己任职的长安,让母亲亲眼看看这繁华富庶的大都市。
二十九岁那年,白居易终于经过多年苦读,金榜题名。再次回到符离,他向母亲提出要与湘灵成婚,他知道这在当时是不被允许的,也很难改变门阀观念极重的母亲的意愿,就这样,没有得到母亲祝福的白居易,再次怀着极度痛苦的心情,踏上了去往长安的路。
贞元二十年,这一年的白居易可以说了人生中最得意的一年,顺利通过拔萃科考试,被朝廷委以秘书省校书郎的职位。满载着荣誉与希望,他满怀信心地回到符离的家中,这次回来,既是想将家人接至长安居住,也是为了再见湘灵一面。白居易凭借自己的学识与本领,在朝中任校书郎的白居易准备举家搬往长安。
回到符离家中,心中感触良多,这个被自己视为第二故乡的地方,最终还是没能让自己在此地终老,还是要与他作别,作别这里的一切,包括那个让他痴恋的女子--湘灵。
白居易对自己与湘灵能否成亲已经不报任何期望,只希望自己深爱的女子今后一切安好,即使只相恋,不相见。白居易万万没有想到,此时的湘灵正在与他一样经历着思想上痛苦的挣扎。他不知道,湘灵经常利用集会或出去购物的机会,向熟悉白居易的人打听他的消息,得知他及第中举,她兴奋得彻夜未眠。
白居易没有立刻将家人搬至长安,而是在此地逗留了十个月,这段时间内,白居易与湘灵多次约会,虽然几年未见,但感情与默契都不减当年。他们互相诉说着分别后的心情和生活状况。
白居易为湘灵讲述着自己多年来不懈努力所取得的一系列的成功,也对这个农家女孩诉说着外面的世界纵使有万般美妙,也无法与伴他成长有他牵挂的符离相提并论。
在他绘声绘色的描绘中,湘灵知道自己牵挂的男子,虽然这些年也历经了不少磨难,但最终还是取得了硕果,如今的他,生活还是圆满幸福的,而现在的自己,更是无法高攀这个在朝为官的校书郎了。他虽然就站在眼前,但他们之间的距离已经越来越远、
白居易见到让自己魂牵梦萦,割舍不断的女子,也是有说不完的话,诉不尽的情。在他纵情讲述自己多年经历的同时,他可能没有想到,这个农家女子,多年来从未放弃过任何能够知道他近况的机会。她虽早已知道了白居易现在所说的一切情况,但还是在认真地聆听他的讲述。因为她知道,自己多年来的期盼,在此刻终于变成了现实。但美梦过后,她与白居易将要面临此生最痛苦的分别,这一别,就是永远。
白居易目不转睛地看着湘灵,此刻眼前的她,虽不像当年那般明眸善睐,活泼可爱,岁月也在她的脸上留下了抹不掉的痕迹,同时也留给了她一种娴静沉稳的气质。而自己也不似当年那般满腔热血,对人生也少了几分追求,少了几分期盼。
只是两人之间的这段感情,未曾发生改变,依然值得让他为之痛得辗转反侧,彻夜难眠,肝肠寸断。
分别总是在所难免的,几个月之后,白居易带着家人搬离的符离,走在离别的路上,他无数次驻足回眸,多希望在某一次回头后,出现在他视线内的是那与自己痴恋多年,难分难舍的女孩。可他终究还是没有等来这一刻。
这样一个为他痴迷的女子却最终无缘与他走到一起,白居易只得带着遗憾离开了符离。他知道,今日与湘灵的一别,或许就是永诀。
离开符离的那天,烟雨蒙蒙,细雨洒在乐天的脸庞,伴着遗憾的泪水,滴落在这符离的土地之上。只将那首《潜别离》留给了符离,留给了深爱的湘灵。
“不得哭,潜别离。不得语,暗相思。两心之外无人知。深笼夜锁独栖鸟,利剑春断连理枝。河水虽浊有清日,乌头虽黑有白时。惟有潜离与暗别,彼此甘心无后期。”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让人魂牵梦绕。多少痴情佳女子,多少执着俊少男。等白了头,等碎了心,等到了海枯石烂,等到了天荒地老,却等不到那一生的情爱。沧海桑田,相望秋水,情劫,缘劫,红尘多苦。却倒是两情难却,永相隔。然而,那个她,始终是白居易心中放不下的牵挂。
白居易始终不愿相信这次分别让他们终生不再相见,因为缘分难言,只要彼此心中始终不忘,这纷繁尘世又怎能阻隔两个相爱的人相见。他仍然对这段感情抱着一线希望,他不奢望能和湘灵成婚,只是希望在人生剩余的岁月中,能再次与湘灵重逢。
在白居易担任校书郎的第二年,他就借着游览徐州的机会,再次回到符离,这次回来,是专程来找湘灵的,但当他回到此地的时候,才发现湘灵已随家人搬离了此地,经过多方打听,终于从他人口中得知湘灵在与自己最后一次分别后,就随家人搬到了邯郸。
深知自己今生恐怕无缘与白居易再见,所以并没有将自己即将搬离此地的事情告诉白居易。焦急的白居易快马加鞭地赶到邯郸,但多处寻找,并没有发现湘灵的踪影。
此时的白居易痛苦无助,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痴情却带给自己这么多苦楚,他不明白为何命运在让他经历了那些坎坷和磨难后,还要让自己的感情世界如此的伤痕累累。白居易一个人在邯郸流离了多日,他仍然期待着或许一个不经意的瞬间,就让自己再次与佳人重逢。
此后,独自一人在异乡的客栈中辗转反侧,当时已经是冬至时节,刺骨的寒冷交织着自己抑郁的心情,那些年与湘灵相处时的点点滴滴,此刻还都历历在目,让白居易不忍再多想,再多念。他提起笔,将心中的痛苦还原到字里行间,为自己心爱的女子再写下那首《冬至夜怀湘灵》
“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在邯郸没有找到湘灵的白居易并未因此灰心丧气,而是思念湘灵。”
所有的爱只能在期待里回忆跳跃,从此后将再也走不进现实,他只得含着泪,继续没有她的人生。
6.墨海行舟
生命就像是一场旅行,这一路走来让人印象极深。
举家西迁的第一站就是母亲曾经生活过的洛阳,他们将在这里暂作停留。白居易外出赶考的多年间,母亲在这里受到了亲戚好友的多方照顾,此次回来,自然要对亲友们表示感激之情。除此之外,这里还有白居易念念不忘的圣善寺。
圣善寺是洛阳著名的古刹,年少时的白居易就曾造访过此寺庙,如今再次归来,是为了拜谒圣善寺的住持凝公大师。谁知到寺庙中却被告知凝公大师已经迁化。听闻此讯,本来心情大好的白居易心中又翻涌起了无尽的悲伤与惋惜。在凝公大师的弟子的带领下,白居易对凝公大师的法身做了礼拜,当他亲眼目睹大师安静祥和的容颜时,初次与大师见面的场景就犹如昨日之事。
初次见面时的那份美好温暖了整个岁月,芬芳了一世的年华。白居易的记忆又深陷在了四年前,那一年是贞元十六年,白居易经历了多年的苦读,高中进士。带着满心的欢喜,在回到符离的途中,途径这圣善寺。白居易当时正是春风得意的时期,见到任何人都掩饰不住内心那不安分的喜悦。当他见到凝公大师,他顷刻间就被大师身上那种凝重与安详所震撼,大师的沉静超越了世俗的牵绊,在他面前,你可以感受到整个世界在这一刻变得宁静,任何事情都不能在他的心中泛起一点涟漪。
反观自己,只因人生的一点点成就而变得如此的浮躁和不安。静立在大师的面前,静心感受着大师手中的佛珠与木鱼交错的和声,仿佛一首空谷回声的悠扬乐曲,在心底悠然地展开。
细细品味,还能聆听到这美妙乐曲中穿梭着大师平稳的呼吸声,沉稳而安逸,这就是白居易此生听过地最曼妙的声音,无需言语说明,只待佛门有缘人静静感受。
白居易深深地震撼于大师修炼的这种境界,在临行辞别前,恳请大师为自己今后的人生指点迷津,大师看到如此虔诚的白居易,也知道这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前途不可限量,将来必定会为世人造福,也必定会向无数被时代造就的文人雅士一样,历经官场浮沉,人生坎坷。
于是气定神闲地在他手掌上写下“观”“觉”“定”“慧”“明”“通”“济”“舍”八个大字。虽然暂时没有办法理解这八个字的含义,但此刻的白居易却如获至宝,他还不知道这八个字在他人生中宝贵的含义,这八个字让他在得意之时,迷失之际都感受到为官之路的艰险,此生追求的荣华富贵终究只是过眼云烟,漂泊于世的人们不应只看重功名利禄的追求,人们要参透的还对人性的理解,对生命的感悟。
白居易回望过去的种种经历,更觉得凝公大师内心蕴含着的深厚的底蕴。手掌上轻轻落下的八个字,此时却沉甸甸地烙刻在心中。这八字的力量交织着自己多年来的感触,最终化作笔尖轻触纸端的《八渐偈》。
“偈,佛教术语,译曰颂。定字数结四句者。不问三言四言乃至多言,要必四句。颂者,美歌。伽陀者,联美辞而歌颂之者,故译曰颂。见伽陀条。又偈训为竭,竭也。摄尽其义之意。天台仁王经疏中曰:‘偈者,竭也。摄义尽,故名为偈。”
从白居易所作的《八渐偈》来看,他的佛学底蕴还是相当深厚的,通过八字心法,层层深入,辨别了人生所追求的皆是虚妄,苦与乐,生与死,本就是一体的,何必为其过度哀伤。
迁化后的凝公大师留给了白居易终生受用的八字财富,真正的佛法本是无法用言语及文字准确叙述出来的,真正的佛法讲究的是传授者之间的那种默契和自然而然的心灵间的沟通,是一种无声的契合。
捧一束光阴,酌一杯淡酒,抹一丝幽香,静坐于诗意的风景之中,在人生无常中品味着自然的开阔从容,自得其乐的心安。
别了圣善寺,白居易最终踏上了远去的路。在那个美丽的春天,白居易带着一家人,搬离了符离。这个曾经让他魂牵梦绕的地方,渐渐消失在他的眼界里。他也将一段思念抛洒在这个第二故乡。
白居易发现自己租赁的房子,无法容纳自己这一大家人。无奈之下,他只好又将家人安排在了祖上在渭河边的一处住所里。虽然,没能将家人与自己安置在一起,但是这里交通便利,距离他在长安城内的住所不过百里,乘船即可到达。
白居易将家人安排妥当后,安然地回到了长安。重整心绪,在官场上开始了新的征程。新的开始,他便有了新的收获。不久后他便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与白居易有着相同的经历,都是同年及第登科的,也都在仕途上初次崭露头角。其中不乏刘禹锡,柳宗元等流传后世的名人。那时的他们都还年少轻狂,对社会、对官场的一些现象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于是,把酒言欢,吟诗畅谈间,愁思也渐渐被欢声冲淡。有了家人的陪伴,有了那些知音人,那些迷茫的岁月也随之清朗起来。
贞元二十一年,太子李涌即位,任命韦执谊为尚书左丞,韦执谊听从了王丕、王叔文等人的意见,决定实行改革。同时吸纳一些当时思想较为激进的有识之士,例如刘禹锡等人,组成了一个改革集团。
他们对官场上一些徇私舞弊的现象,藩镇割据的势力进行了严厉的打击,这一改革集团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二王手中的权力也越来越大,朝廷政权似乎已经完全掌握在他们手中。
半年后,太子李纯即位,朝廷中早就对他们心生不满的旧贵族和藩镇势力,借此机会将二王的组织粉碎,他们向皇帝进言后不久,这个曾经引领改革风潮的组织,尽数被贬谪,这场为时半年的改革运动日后被人们称为“永贞革新”,虽然白居易没有参与这场运动,但他的内心,还是希望变革,倾向于革新党。他非常希望此次变革,以纠正朝廷中的腐败之风。但树大招风,改革必然触及朝廷中旧势力的利益,由于当今朝廷江山不稳,提议改革的这些人,迟早会遭到排挤,这次变革中,此次变革中许多白居易昔日的好友都曾参与其中,白居易的好友刘禹锡最终被贬谪,离开了长安。
偌大的长安城中,知心的朋友都逐渐已离他而去。这座繁华的长安城,又成了的他的失乐园。
失落的白居易常常到寺庙中寻求安慰,在《三月三十日题慈恩寺》中,曾这样说过“慈恩春色今朝尽,尽日徘徊倚寺门。惆怅春归留不得,紫藤花下渐黄昏”感怀伤春之情尽在此处体现,感怀朋友离去的感慨,也蕴含其中。
转眼间作为校书郎的白居易任期已满,这一年已是元和元年。按照当时的规定,官职的任期一般为三年,若想继续为官,自然需要朝中有人举荐,而自己在朝中为官的好友大多已因为改革之事被尽数贬谪,已无人再能为他在朝中举荐,他所有的期盼和渴望都在现实里落空。
无奈之下,白居易只好再次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官职。四月,草长莺飞,芳菲满天。美丽的季节里,总是会有一些喜悦的消息。命运机缘,白居易再次与挚友元稹一起参加了考试。考试结束后,元稹被授予左拾遗,而白居易被授予周至县县尉。
在得知了自己即将去周至县上任的消息后,白居易与挚友共同度过了一段虽短暂却无限美好的时光。在那段时间里,他们一起作诗,研究诗歌中的道理,讨论感兴趣的佛法,并一起写下了诸多流芳百世的诗作。
风舞花香,他们醉在了墨香袅袅的诗酒时光里。每一寸岁月,都变得柔和。成了彼此记忆中最暖的扉页。纵然美好能化作永恒,但是却留不住光阴。相逢便注定了分离,酒罢诗成后,他们终究要奔赴各自人生。
白居易人生的下一程,是周至县。周至县是一个位于终南山脚下的城市,那里距离长安有一百多里地,隶属京兆府。县衙机构内设置县令一人,正七品,县尉两人,正九品下。县尉的主要工作就是协助县令向百姓收取赋税,如遇收成不好的时候,百姓自然无力交税,而此时县尉就要行使自己的权力,以暴力逼迫百姓交税。
贫穷与疾苦的故事在世界上不断地上演,而这一次次,白居易却要亲身去经历,去做那个将百姓逼上痛苦的官吏。自幼独自漂泊异乡的白居易,对于下层百姓的疾苦与生活中的心酸,早就看在眼里记在心间。现如今让他对这些贫苦的百姓使用暴力,这是他无论如何的都做不到的,但朝廷已经给他指派了这个工作,他身为一名朝廷命官也要对朝廷忠诚,于是只好默默地承受这份工作所带来的压力。他的灵魂,承受着双重信念的撕扯,他唯有一步步艰辛地前行。
周至县虽然是个小县城,但许多的美景大多隐藏在这些并不起眼的城市中,因为这些别有洞天的景色在等待着有心人去发现它。白居易到此地不久便被这里别致的景观所吸引。
山水,是自然的魂,有一种原始的自然力量。官场上的不如意让白居易常常纵情于山水之间,因为只有如此,才能让他暂时忘却烦恼,释怀自己。他受够了官场上那种欺上瞒下的生活,对于当官不为民做主,不懂体会下层人民苦难的行为有着深深地厌恶之情。他在《县西郊秋寄赠马造》中表现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那种厌恶。
“紫阁峰西清渭东,野烟深处夕阳中。风荷老叶萧条绿,水蓼残花寂寞红。我厌宦游君失意,怜秋思两心同。”野烟深处,夕阳色里,他找到了一种宁静的回归。同时隐喻地暗示自己希望早日脱离官场,避世退隐的想法。
白居易在周至县的工作虽然不尽如人意,但在此地结交了不少知心的朋友,还是为他带来了不少心灵的慰藉。不久后,一个坏消息还是打破了白居易这平静的生活,好友元稹自从被授予左拾遗后,经常直言进谏,最终因为得罪了宰相杜佑,被贬到了河南做了县尉。
元稹这种敢于直言进谏,不畏强权的勇气虽然值得自己佩服,但他落得如今的处境,还是让白居易不禁感叹这官场的黑暗和野蛮,朝中奸佞把持着朝政,无数忠贞义事屡遭排挤,不与奸臣同流合污的白居易此刻深感自己的仕途之路真的是举步维艰。
元和二年,白居易的仕途再现转机,他被调充进士考官,这次的调配使得他再次回到了长安。白居易在离开周至的前一晚,与周至的同僚和好友举杯畅饮,朋友们也为其赋诗送别。这次聚会,虽然大家尽抒离别之情,但谁也不舍白居易的离开,最终白居易以一首《晓别》为这次聚会,也为自己在周至的这段为官生涯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晓鼓声已半,离筵坐难久。请君断肠歌,送我和泪酒。月落欲明前,马嘶初别后。浩浩暗尘中,何由见回首?”
白居易回到长安,顺利地通过了任职前的考试,被任为集贤校理,集贤校里主要的职责是帮助集贤学士撰写文章,校正书籍。
对于唐朝校理官这个职位,一般并不安排固定的人员任职,而是从当今已有官员中选出人员来胜任此职位。这也就说明了,白居易此时还是周至县的县尉。再次被朝廷召回,白居易虽然感觉到了自己的人生再现希望,但在周至县的这段经历,也让他将官场的争斗,仕途的黑暗看作过眼云烟,即使再次踏上仕途,心中的那满腔热血也不再如从前那般炙热。
白居易在希望与失望间反复穿梭,他在命运的风雨里品到了各色人生。他的生命,始终在奔波。他累了,倦了,那曾经所有渴望也都淡了。他得了所有人都会有的迷茫病,一味良药,就在自己的心中。
乌云散去,阳光就会洒下来,一切,总会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