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孤负青山心共知:白居易
5299300000003

第3章 红鲤碧水笑羁泊

1.江南光影

乱世出奇才,时势造英雄。白居易成长的时期,虽然已是“安史之乱”逐渐平息的时期,但这或许只是暴风雨之前的短暂平静。

随着藩镇割据日益猖狂,利欲熏心的首领们名义上俯首称臣,实则暗通款曲,在满足自己日益膨胀的利益之时,也在努力扩大着自己的实力。在当时的社会状态下,藩臣的势力范围,早已超出了天子的管辖,加之吐蕃的入侵,边境的不安,可以说已让本就内忧外患的朝廷变得不堪一击。

白居易此时所在的徐州,本就是易攻难守之地,徐州归顺朝廷后,局部战争虽有停歇,但两河用兵仍然猛烈。两河沿岸的居民,苦不堪言。当时的白家,虽不是显赫的大家族,但也世代为官,在各地担任着七品以上的官职。为了家族命脉的延续,为了子孙后代的安全,白家人分别将孩子们送往战火尚未蔓延至的地方避难。白居易又被迫离开了徐州符离埇口,在父亲的安排下,他独走江南。也就是今日的浙江绍兴地区。

此去一别,遥遥无期,无情的战争不知何时能够停止,也不知将使家人们的命运发生怎样的转变。自此以后,孤独与寂寥注定长伴少年左右,少不更事的白居易此刻辗转反侧,惆怅不已。

生命辗转,他又遇见了新的风景。“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是千古人心中一出温软的梦境,无不心生向往。江南,自千古一来,就是带着别样风情,就如同油墨画卷,徐徐地打开。不仅仅是那火红的江花碧水,还有一幅江南烟雨夜,一个精致的拱桥,一条潺潺流淌的小溪,一湖碧玉般的清水,一个萧索孤影,一把琵琶颤抖着伤心的弦……每一处风景,都是绝美的画卷。

白居易短短十几个字,已摄尽令人魂牵梦萦、流连忘返的江南春景的种种特色。可见江南在白居易心中已烙下深深的印记,这并不是白居易避劳就逸在旅途中的一番感受,而是自幼独自漂泊于江南,用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描绘着江南别致的景色。生命辗转,他又将行向江南。

江南的温山软水,始终拉扯着他生命的故事。来去辗转,他只能依随着命运的车轮前行。

由于叔父及兄长都在江南为官,因此,南下之路无论是从经济上,还是生活上,都未曾让白居易有半点苦恼。只是他仍然无法忘却刚刚有几分熟稔的符离。舍不得曾伴他长大的慈母和弟妹,也放不下那里的忘年之交“符离五子”,和给他留下无限美好的流沟寺。

回想起初到符离时,对新郑的恋恋不舍让他对这个陌生的地方毫无好感,虽然这里不是养育他的故乡,但却伴着他成长的脚步,因而有了不同的感情。离别的滋味总是相似的,不堪回首。

他同样也没有想到,这一别,竟是近十年之久。十年足够让他缅怀这里的一切。十年 ,一个生命的跨度。对于一个垂暮的老人来说,十年很长,长到他们不敢期盼十年后的今天,太阳还会不会照常升起。十年又很短,对于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儿来说,只是从牙牙学语变成了出口成章。可这对于一个漂泊异乡的少年来说,却是一次有一次人生的历练和无数次的长夜独眠,以及无穷无尽的悲哀与泪水。

独自在江南漂泊的那段日子,最渴望的莫过于从他人口中或书信中得知家中的近况。那种“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焦急心情,恐怕只有此刻的他最能感受了。

每一封书信,不仅是对他孤寂心灵的一种慰藉,也是对于这遥遥无期的漂泊的一种无穷动力。还记得那次他从书信中得知母亲不久前诞下幼弟,取名“幼美”小名“金刚奴”。

年少的白居易得知自己多了一个弟弟,喜出望外。放下书信,却又对幼弟的名字非常感兴趣,他立即翻阅了古典书籍,查找此名的来历。书中记载,“金刚”乃佛教用语。本指佛国中从事护法的卫士,梵文中又名“缚日罗”原也指神话中的武器,现在也可比喻身材巨大而有力,能够摧毁一切。而“奴”字指的是男孩。

他既对这个名字尤为好奇,也对这个素未谋面的亲弟弟万分的思念。他很想立刻回到家乡去看看这个身强体壮的孩子,但由于战火连绵不断,对于他来说,北上的路途是遥远的,又多阻碍,年少的他不可能独自走完这段归家的路途。加上手中的银两不足,自己又体弱多病,因此这个回家的想法虽一次次地在他的脑海中萌生,却未曾实现过。

每逢月圆之夜,他只得对着同样孤苦寒冷的月光,抒发自己抑郁的情感。将情感写进诗作,已成为了他的一种习惯,只有在这一字一句间,才是他的真情所在。

《除夕寄弟妹》“感时思弟妹,不寐百忧生。万里经年别,孤灯此夜情。病容非旧日,归思逼新正。早晚重欢会,羁旅各长成。”一个“寄”字诉尽了千言万语,虽然心中有很多的话要说,却因分隔两地无法诉说,只好借此诗抒发一下自己的感情。

时光在空间中不断地变换着它的脚步。白居易也在默默地走过自己的人生之路,没有亲人的陪伴,踽踽独行才显得刻骨铭心。只得在这江南美景中寄托寂寥。

江南以其独特的姿态吸引着世人,或因少女般的妩媚娇嗔,让人魂牵梦萦。也因独有的恬静淡雅而让人如痴如醉。江南,两个字读起来便会感觉到温软的山水味道。江南里,自然少不了各色美丽的故事。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它曾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沧桑与扑朔迷离之美。也有“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生机勃勃、欣欣向荣之美。

花开在梦里,幽幽清风,波动流水,淡墨宣纸,画中青竹绿秀,楼阁层叠,徽府风韵,然而谁在楼中梦?这般的江南,让战争都不忍侵蚀它的美好。

当时的苏、杭两大地区未经战乱,仍然一派宁静祥和,繁华富庶的景象。独自一人漂泊至此地的白居易起初也一定曾为此处美景所倾倒。江南的美景留给白居易的不只是美好,更是触景生情而引发的思乡之情,自己也曾有一个山明水秀的家乡,也曾花团锦簇,鸟语花香,也曾青山绿水,千岩竞秀。也曾有山阴古道,云蒸霞蔚。

故乡承载着自己的童年与梦想,故乡更有自己怀念的骨肉亲情。如今自己独自在这富庶繁华之地漂泊。看着身边一片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和谐景象,白居易更不禁愁绪涌上心来,白居易在《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于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中写道:“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直白地剖析了自己的情感,思念兄弟姐妹的情绪呼之欲出。

他原本有一个温馨的家庭,他原本可以在温软的时光里度过美好幸福的人生。但是,好梦却被严重的战乱饥荒,让家业荒废,兄弟姐妹不得不四处避乱,在孤独承受羁旅之苦的同时,还要独自品尝天各一方的骨肉分离之情。

年少的白居易此刻仅剩落寞与孤寂,也许他不曾想过,这不只是他一个人独有的感受,在他独自垂泪思乡的同时,世间还有无数正在经历此番痛苦的人们,所以说白居易并不是孤独的,这也并不是一个人的漂泊。

年少的白居易在独自漂泊江南的几年间,独揽了江南美景,独尝了人间苦乐,在孤独中体味成长,似乎有一夜长大的感觉。

幼年时温馨的家庭画面还历历在目,母亲的叮咛,父亲的教诲,兄弟姐妹的关怀声声回响在耳边。这种异乡漂泊的生活体验,或许是命运为他安排的精彩一课,为他今后的创作历程开阔了视野,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段江南漂泊的历程也是白居易一生中不得不提及的重要部分。一个历经坎坷的人,定然会以丰富的人生阅历书写更加精彩的人生,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破茧成蝶的故事也在警示着我们,现在的苦难并不能代表永久,此刻的寂寥也能让我们感恩曾经的生活,珍惜眼前的现在。旅居江南让白居易更加接近下层人民,为他那些流芳百世的佳作提供了素材,酝酿了真情实感。

在江南漂泊的日子里,白居易无时无刻不感时伤事,思念自己的故乡及亲人。作为儿女,他会为母亲的安危,父亲的仕途担忧;作为弟弟,他思念远方的兄长。然后置身于天地间;作为一个渺小的少年,他也曾为家乡的战乱,国家的安危思虑过。

生活的落寞并未让他从此丧失斗志,迷失方向,放弃理想,而是微笑着将痛苦化作至今仍朗朗上口的诗作。

此刻的愁苦,久久无法排解,只能将思念寄托在这山清水秀的江南美景之间。他也想过有朝一日能回到家乡,但由于战乱仍未平息,自己又体弱多病,无法承受这长途跋涉,孤身一人,经济拮据也让白居易的返乡愿望久久无法实现。

古往今来,文人墨客都与江南有着不解之缘,无论是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急切归乡之情。还是韦庄的“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的似直而迂,似达而郁的思乡之情。

江南早已成了诗人笔下那个梦幻的天堂,朦胧而婉约地浮现在读者的脑海中。我们常说多情的江南,大抵也是因为诗人们常常纵情江南,将心中的满腔愁苦诉诸此地,为江南再添一分迷离与神秘。

少年时期的白居易,独自带着愁苦在江南漂泊,这只是他江南情缘的一个序幕。一生三段江南情缘,留下了才华与美景碰撞的诗篇,诉不尽,道不完……

千里迢迢的路途,翻山越岭,漂洋过海。依旧有沉重的现实要去面对和承受。所有的感情都会被逐渐地平静和淡忘。可是这一刻,相近的灵魂在一起。

2.粲然流年

风雨飘摇的年代,几经浮沉的人生注定是辉煌与挫败的交织,硝烟弥漫的年代,谁又敢直言自己的未来是怎样,十六岁的白居易此时的心中似乎正翻涌着阵阵波涛,将他本来孤寂平静的心态霎时搅乱,生于乱世的他,学会了在一次次的绝望中挣扎着,又在希望中守候着这粲然流年。

他只身漂泊江南数年,身陷江南美景,春风化雨却没有带走自己心中的一份思念。亦或者说,这些年,江南的美景并没有填补他空白的心,却让他领略了作为一个漂泊者身处异乡的那份痛苦。

朝夕与美景相伴,纵情山水之间,让他对自己的归途与人生的出路深感迷茫。各地间连年的战火纷飞让这个本就身体状况不佳,又无依无靠的穷苦书生,不敢想象自己何时才能回到曾经的故乡。

终日处在这个安逸和谐的江南,让这个曾经天资过人,如今满腹诗书的有志青年满心惆怅,自己的家庭虽世代为官,但大多只是小官小吏,即使祖先都是满腹经纶,科举及第的能人异士,却最终没有给他们如今身陷困苦中的后人,开辟一个捷径,他无法通过家庭的途径为自己在朝中谋得一官半职。

白居易还是要靠自己的拼搏与奋斗,日夜苦读,参加科举考试。这恐怕是他唯一的出路。纵使人生中总是有很多选择,但当一个人徘徊在十字路口的时候,现实的窘境,才会让人真切地感受到选择是一件多么困难,多么残忍的事。因为选择,就注定着要有所舍弃,我们一旦选择了,就注定要放弃一些东西,命运会为你开辟一条独一无二的路。

虽然白居易常笑言自己是被命运选中或是被命运愚弄,但却忘了这一切都曾经在掌握之中,等待抉择。科举考试可以为这个饱读诗书,才华横溢的少年,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点醒他的人生,让他借此被众人熟知。待到及第登科,这个考试自然也能为自己谋得一官半职,让自己顺利承担起家庭的重担,慰藉对自己寄予厚望的母亲的一份良苦用心。但自此踏上仕途注定让他的人生发生了转变,仕途中的几番挫折,也让他对这个纷繁俗世所带来的利益争夺产生了厌恶,最后选择了怅然洒脱的避世退隐。

年少时的一番宏图大志早就变得不堪一击,现实击碎了一个恍若隔世的梦,让这个梦化作自己年老时那份孑然一身避世退隐的淡泊情怀。但科举考试,终究是漫长而又困苦的,他何尝不想寻找一条捷径,希望通过一些赏识他才华的达官贵人的推荐,而顺利走向仕途。

当白居易心怀理想站上这片土地的时候,他早就准备将满腔的热血寄予在这片土地之上。这里不仅聚集着无数达官贵人,而且也是个群英荟萃的地方。他期待着在这里能有所作为,终有一天会有人会赏识他的才华,为他推荐个一官半职,这样他便可以完成自己“兼济天下”的理想。

孤独的少年踏上了为理想而拼搏的征程,他要与这醉人的美景作别,感谢这里曾用梦幻般的美景迎接一个异乡人的到来,感谢这里的一山一水都曾带给他心灵的抚慰。为了家庭与理想,此时他只有挥别了这个城市,独自奔向那个已经在他理想道路上闪光的大都市——长安。

如果说江南曾用它独有的娇柔之美抚慰了游子那颗孤寂的心,那么京城长安就用自己的雍容华贵,放肆外露之美填补了白居易空白的人生,为他填充了无限的希望。

理想华丽丰满,现实却是如此冰冷骨感。虽然淮西的战事停了下来,让他顺利抵达了长安,但这里与江南那种平淡优雅的感觉大相径庭,作为唐朝的国都,一个世界性的大都市,各国的珍奇异宝都曾在这里展出过。

初到此地的白居易,也瞬时被人声鼎沸、富丽繁华的长安城所吸引。这里商业往来频繁,各国的珍品丝绸、玉器,甚至是食物,都成了唾手可得的交易产品。这座城市作为国都,自然少不了那与生俱来的贵族气质,让人为之瞠目的还有错落有致的亭台楼阁,富丽堂皇的楼宇更昭示着作为国都的那份荣耀。大街小巷间叫卖声不绝于耳,熙熙攘攘的人群更为这个城市增添了几分朝气,这是一份无关品格的生活态度。集市上的珍品不胜枚举,体现了唐朝兼容并蓄的气质。

这种繁华的美,白居易从未感受。琳琅满目的商品和这座城市的活力,都让他对此行充满了信心,他用眼睛感受着这五光十色的世界,用心去倾听着这繁华背后的那份静谧与从容。他心中的希望之火,又重新燃起。

只有他,一个人走在这人来人往的大街上,有时候停下来看看,那是一种闹市之中的孤独,因为一切的热闹都与自己无关,他仿佛只是这热闹中的局外人。白居易并未忘却自己来到此地的初衷,他只是稍作调整,待旅途的疲惫尽消,他便带着自己的诗作,怀揣着那份激动和忐忑去拜见在此地久负盛名的诗人顾况。

顾况是唐代有名的画家、诗人、鉴赏家。至德二载,他及第登进士科,贞元三年为李泌引荐,入朝任著作佐郎,至此声名大噪,前来拜访他的人络绎不绝,但却鲜有作品得到他的认可与赞扬。

年少的白居易就这样带着几分天真与犹豫,来到了顾况的府中。他此次前来,一方面希望能够得到顾况的赞许与赏识,帮助自己踏上仕途;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与名人大家一起探讨作诗的学问,希望从中能够学到一些知识。

初见,总是令人印象深刻的。第一次见到这个略显青涩的脸庞,顾况心中有些不屑。他手握白居易的作品,吸引他的并不是这首诗,而是祖父白湟为其写下的那个名字——居易。于是略带嘲笑的口吻说:“长安米贵,居大不易。”

白居易在一旁,默不作声,只是静待顾况看完自己的作品,顾况说着便细细品读起那首被誉为白居易成名作,而今家喻户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品读之时,自然被诗中小草坚韧不拔的形象与其顽强的生命力所震撼。

纵使离火焚身,也不曾连根拔起,一袭春风过后,定能体会重生的快乐。前几句豪放励志,后文则用宁静淡雅的语调来为友人送别。读此诗时,情感自然流露,情景自然浮现,情感自然交织。

顾况对白居易的喜爱之情油然而生,赞道:“有才如此,居亦易也。” 他的首次亮相非常成功,顾况身边的朋友也开始知道这个年轻人,才华横溢,以后前途不可限量。从此后,这首成名作自此便流传开来,受到顾况称赞的白居易也很快被街头巷尾所熟知。而白居易的才华很快便在《咏王昭君》诗两首再次为人所知,人们开始慨叹少年的才华,长安城一夜之间掀起了一股传抄的热潮。

不仅如此,白居易在当地曾深受喜爱,据说当年长安六月酷热难耐,冰块最为消暑的最佳工具,极其宝贵。但白居易却可以收到整筐的冰块,人们对白居易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一帆风顺似乎并不适合这个过早成熟的少年,这个繁华的都市很快又带给白居易无限的烦恼与压力。拮据的经济条件,让他很快感觉到生活的不易,日日在艰苦的条件下用功学习,也让他感到力不从心,大都市对于这个贫苦的学子,真的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吗,自己曾经的成功,难道也抵挡不了如今梦醒的现实吗。现实的窘迫确实让这个少年支撑不住自己渺小的愿望了,长安或许就是顾况口中所说的那样“居大不易”。

来到长安的第二年,白居易深感自己身体每况愈下,于是有感而发,作《长安正月十五日》“喧喧车骑帝王州,羁病无心逐胜游。明月春风三五夜,万人行乐一人愁。”

正值佳节,自己却因病无法与大家同享这份欢乐,顿感无奈与悲凉。顽疾久久未愈以至于一场大病接踵而至,更险些夺去了他的生命。几近绝望的他还在病中赋诗一首,“久为劳生事,不学摄生道,年少已多病,此身岂堪老。”感慨自己无谋生之道,却疾病缠身,理想无法付诸现实,家庭的重担何时才能挑起,只觉心中郁结难抒,羞愧难当。唯今看来,长安虽好却不是他的容身之地,因此他暂时搁浅了追逐梦想的脚步,离开了长安,回到江南。

没有绝对的高贵,也没有绝对的卑微。当心是一滴水的时候,它就作为一滴水而活着,一旦它滴入大海,它便成了海。

3.长夜独眠

多想喝一壶清淡的茶,不论暖和凉,品味半世的沧桑。

寂静的深夜,白居易却辗转难眠。窗前的月光将它明亮而孤傲的身影穿过斑驳的枝丫。月光洒向幽暗的房间,也洒向了夜不能寐的心间。那份驿动的情感此刻是否尽数卸下,如同卸下生活的压力,只带着思乡的愁绪,与明月为伴。心间的月光虽有一丝孤寒,却唯有此时的他懂得欣赏它这般的唯美。

喧闹的尘世间,谁了解白居易心中的伤悲,长夜独眠,只得与月光交换心事。月光虽寒,却带给他无限思量。人间虽暖,却无法让敞开心扉,甚至让他不忍回首走过的苍茫岁月。白居易自幼离家漂泊,独在异乡的那段时光,让他过早地尝尽了人间冷暖,也让他无数次经历了似这般孤枕难眠的漫漫长夜。

那时的白居易或许在思念家乡,挂念亲人,或在回味成长的苦涩。那些经历,我们虽了解,却无法切身体会。其实许多故事都是这样,我们虽明白,却不懂得。

曾经的日子如同凋零的落叶,不可能再回到原来的位置。过去的就让它过去,不要再纠缠,更不要去后悔。德宗贞元四年,按照当时的惯例,如果官员任期已满,就要被安排到其他的职位。白季庚离开了徐州,来到了衢州,成为了大理少卿及衢州别驾。衢州也就是当今的浙江一带,这也说明了白季庚即将南下,与儿子团聚。白居易听闻父亲要来江南的消息,心中的忧郁与愁思顷刻间烟消云散。

那一夜,他失眠了。想到自己与父亲已有六年未见了,激动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更有许多感慨与这些年来的见闻,都迫不及待地想要与父亲分享。等见到父亲,却只觉得父亲已比几年前多了几分沧桑,不只是因为为官的艰难,还有对家庭的思虑,他看起来,比原来更加苍老了。

父子俩有说不完的话,白居易将这几年感悟到的人生道理,目睹的人间疾苦,以及处于战乱年代,对国家政治的一些见解一一向父亲娓娓道来,一抒往日的愁苦。

父亲听后,虽对儿子多年来在外漂泊所受的苦难感到痛心,同时也为儿子能有今日这番见识而欣慰。小小少年却懂得忧国忧民,将自己置身于天地间,为自己“兼济天下”理想誓言要奋斗终生。

随后,白居易在与父亲讨论写诗的学问的时候,拿出自己的《咏王昭君》两首。父亲读后非常惊讶,原来儿子的诗作已经有了如此的进步。

后世有很多描写王昭君的诗句,大都赞美她绝世的美貌,还有她离开汉宫时的哀怨。白居易却是另辟蹊径看到了王昭君和亲之后的生活。的确,在后世所作的歌咏王昭君的诗作中,也以白居易的最负盛名,宋人魏庆之说:“古人作王昭君词多矣,余独爱乐天一绝,其意忧游而不迫切,然乐天赋此诗时年甚少,才十七岁。”白季庚从儿子的这两首诗中看到了儿子已将儒家思想融会贯通,懂得以醇厚仁义之心看待王昭君的历史悲剧。

父亲在衢州当官的这几年,给多年来漂泊在外的白居易带来了一丝安慰与温暖,也给他带来了经济上的支持,帮助他在江南多个城市游历,体会下层百姓的疾苦,欣赏各地美景,也为他写诗带来了素材与灵感。一边学习一边游历的生活对他来说是充实而满足的。

贞元七年,父亲在衢州的任期已满,由于还不知道自己下一步的去向,父亲决定利用这段时间,北上回到符离的家中,看望家人。

提及家人,白居易便想到千里之外的符离有多年未见的慈母,她是否已双鬢斑白。曾经温柔抚摸过自己的双手,是否已经布满老茧。慈祥的面容是否也已经刻画上了岁月的痕迹。这些都曾是白居易日日在脑海中回荡的问题。这些年,父亲在外为官,自己作为家中的长子,独自在外漂泊,没有为母亲分担任何的生活压力,母亲一个人拉扯着弟弟妹妹们。离开符离的时候,行简只有五岁。如今,幼弟金刚奴已经有六七岁了,该是个大孩子了吧!

白居易与父亲都回到符离的家中,白居易见到容颜渐衰的母亲,激动得潸然泪下,多年来的思念、悲伤,此刻都化作无语的泪滴,顺着脸颊静静淌下,灼伤他的心。

回到符离的这几天,白居易经常与母亲讲述这些年来自己在外的那些经历,并且告诉母亲,自己已将科举考试作为自己人生的出路。母亲听后,自然为儿子的理想而欣慰,同时也对儿子这些年所遭受的痛苦感到无奈心痛。

自幼离开家的孩子,就好似坠落凡间的天使少了上天的庇佑,只得自己摸爬滚打。可爱的弟弟妹妹也常围绕在他身旁,听他讲述这一路上的新鲜趣事。白居易也终于见到了日思夜想的小弟金刚奴,他看到弟弟眉眼之间透露的孩童那般的天真可爱,仿佛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己,同样拥有母亲的关怀,兄长的呵护。但他不想让自己的弟弟在这个战乱时期与自己有相同的遭遇。

为了这个家庭,白居易决心努力改变这个现状。他在符离每日读书,后来在描述这段苦学的经历时,他说:“二十已来,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以至于口舌成疮,手肘成胝。”

白居易刻苦努力的程度自不必多说,母亲看着儿子为自己的理想付诸的辛苦而日益消瘦的脸庞,每况愈下的身体,不禁一阵心酸。但她也理解,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一分耕耘才会有一分收获。想到这些,心疼儿子的母亲只有默默地在心中为儿子加油,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照料好儿子的起居生活,让他能够安心读书。

母亲也时常劝导他出去走走,让山间景色放松他的身心,与儿时的玩伴一起切磋学问,共同勉励。白居易与符离五子属于忘年之交,他们之间年龄差距较大,但在理想上却有共识,《醉后走笔酬刘五主簿长句之赠兼简张大、贾》记叙的就是白居易与刘五的往年之交的那段友情,

“刘兄文高行孤立,十五年前名翕习。是时相遇在符离,我年二十君三十。得意忘年心迹亲,寓居同县日知闻。衡门寂寞朝寻我,古寺萧条暮访君。朝来暮去多携手,穷巷贫居何所有。秋灯夜写联句诗,春雪朝倾暖寒酒。陴湖绿爱白鸥飞,濉水清怜红鲤肥。偶语闲攀芳树立,相扶醉蹋落花归。张贾弟兄同里巷,乘闲数数来相访,雨天连宿草堂中,月夜徐行石桥上。我年渐长忽自惊,镜中冉冉髭须生。心畏后时同励志,身牵前事各求名。问我栖栖何所适,乡人荐为鹿鸣客。二千里别谢交游,三十韵诗慰行役。出门可怜唯一身,敝裘瘦马入咸秦。冬冬街鼓红尘暗,晚到长安无主人。二贾二张与余弟,驱车逦迤来相继。操词握赋为干戈,锋锐森然胜气多。齐入文场同苦战,五人十载九登科……”《醉后走笔酬刘五主簿长句之赠兼简张大、贾》节选

连日的苦读让白居易更加期盼有朝一日能站上考场,实现自己的理想。虽看到朝廷日益腐败,对于官场上的争斗也略知一二。但踏上仕途,却是唯一出路。这位满腔热血的男儿,也只有踏上仕途,才有可能在这个黑暗的社会中拯救苦难的百姓。

贞元八年,父亲白季庚接到了朝廷的调令,去襄阳上任了。不舍地送别了父亲之后,家中只剩下母亲与弟妹与自己为伴。

这样的生活也算和美,田间小路,炊烟袅袅,几个孩子在庭院中嬉戏打闹,慈祥的母亲有条不紊地操持着家务,白居易也可以安然地在书海中徜徉,享受着久未品尝过的家庭温暖。

美好的时光总是稍纵即逝,转眼间,父亲已经调任襄阳半年了。本以为生活还将这样平静地上演,但命运就是这样的弄人,戏剧性的变化再次上演,小弟金刚奴突然身染重病,母亲急忙让白居易去徐州请大夫,但为时已晚,无力回天。

小弟金刚奴最终还是在家人的注视下闭上了眼睛,母亲无法接受幼子突然离世的事实,曾经围绕左右,嬉戏玩耍的孩子如今却冰冷地躺在自己怀中,母子连心,可见锥心之痛。作为生养他的母亲,已经不能仅用心碎来形容了。小弟金刚奴离去后,母亲开始日益憔悴,精神也日渐恍惚,她常常感觉到儿子并未离开自己,看着儿子曾经的玩具,读过的书籍,总不免触景生情。

生命就是如此的变幻无常,昔日还笑容满面,今日却要永远分离。生死只是一瞬间,无法预测更无法改变。

白居易常常慨叹生命的无常与不公,一个还未在这苦难人间站稳脚跟的孩子,怎能不被上天怜悯,偏要夺取他美好的生命。自己与小弟的那份兄弟情,也随着二十二年后的那篇《祭小弟文》而被世人所知。

远在襄阳的父亲,得知了小弟去世后家中的情况,便安排白居易母子到襄阳与自己同住,一来可以通过环境转变一下心情,不至于每日触景生情。二来,自己年岁已大,也需要家人的照顾。不出几日,白居易与母亲便到了襄阳。襄阳这座历史名城所具有的文化魅力再次震撼了白居易,他的生命便是在这一次又一次地跌宕起伏间,越发饱满。

贞元十年,在白居易坎坷的一生中,又掀起了一场狂风骤雨。这事件在白居易的生命里留下了无法言说的悲痛,刻下了此生无法抹平的创伤。这年五月,虽是春风和煦,杨柳依依,一家人的生活也过得平淡而安稳。但生活却注定要在平淡中上演变故,为这个本就命途多舛的少年,再添一份哀伤。又好似那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给了这个支离破碎的家庭深深的一击。

父亲白季庚身体每况愈下,这个曾经浴血奋战保卫徐州的热血勇士,再也经受不住病痛的折磨,悄然闭上了双眼,结束了自己虽平凡但不失光彩的一生。看着父亲就这样离开了自己,他悲痛欲绝。曾经与父亲彻夜交谈的场景还历历在目,父亲带给自己的,不仅是书本中的知识,还有许多人生中的哲理。

如今阴阳两隔,与父亲的分离,是此生最难割舍之痛。父亲突然离世,让白居易本来安逸的生活突生变故,为他暂时安稳的时光再添悲伤,让他漂泊坎坷的一生再陷迷茫。

白季庚一生为官清廉,因此并未给家中留下太多积蓄,加之常年躲避战乱饥荒,几次举家迁移已经让家中积蓄所剩无几。想到自己与母亲今后的生活,白居易原本痛苦的心中更增添了一分惆怅。

此刻的白居易,甚至没有足够的钱来安葬父亲,想到要让曾经尊重敬爱的父亲独自留在这异乡,死后无法安眠,孝顺的白居易非常痛苦。

白居易第一次感到了人生是如此挫败,想想自己自幼虽天资过人,满腹诗书,才华横溢,如今却没有能力安葬父亲,不能支撑起家中的生活。作为一个男人,白居易此刻正为自己庸碌的生活而悔恨愧疚。

他恨,恨这乱世纷争,战火不熄,也恨自己无能。现实的残酷让白居易瞬间成熟,他拭干了自己眼角的泪珠,带着万般无奈与母亲和兄弟离开了襄阳,而独将父亲的灵柩留在了这荒凉的异乡,不禁让人唏嘘不已。

狂风在荒野古道间嘶吼,似在为离人送别,又像是为这世界伤心难过。此时正值冬季,犀利的北风似尖刀一般,直插人们心底,击碎那曾经留在心间的点点美好。树木枯败,干枯的枝丫此刻正放肆地随着狂风乱舞,耗尽生命的最后一丝力气。

一路上,母亲早已哭干了眼泪,只是用那枯槁而干涸的双眼痴痴地望着走过的路,不曾言语,也看不到希望。刚刚经历了丧子之痛,骨肉分离对一个母亲来说何尝不是人生中最大的悲剧。失去了孩子后,本想到此地与丈夫团聚,以此来排解心中之苦,却不曾想到命运总是一再地捉弄这个不幸女人,厄运再次降临到这个女人身上。

十八岁产下白居易时的陈氏,在短短三十余载的年华中,已饱尝人间苦难,苍白憔悴的脸上写满了悲伤。丈夫猝然离世,她为丧夫之痛扼腕叹息,也为自己的命运是如此的悲惨而无话可说。如果说她的生命中还有一团希望之火没有熄灭,那一定是因为日渐成熟的白居易能够带给万念俱灰的母亲无尽的安慰。让她能在痛苦中顽强地挣扎着,在黑暗中点亮了生活下去的希望。

她空洞的眼神中流露出无尽的哀伤,回首自己走过的路,年少时不幸的生活给她留下的阴影已在产下白居易后一扫而净。命运似乎留给她的只有昙花一现般的短暂美好,儿子与丈夫的相继离世,又让她的生活跌入了万丈深渊。绝望的她只想尽快回到那个曾带给她欢笑的符离家中,让她温存在往昔的美好之中,逃离现实的苦难。

白居易虽然也因父亲的辞世而备受打击,但为了母亲,少年还是将自己的哀伤尽力掩饰。他知道今后家庭的重担将落到他的身上。他不敢想象在这样的战乱年代,没有了父亲这个支柱,自己将如何面对生活的窘境。他不得不正视自己的生活,为自己今后的人生打算。

按照唐朝当时的惯例,父亲去世,家中的儿子要丁忧守丧,不得外出谋生。这样一来,更切断了家中的经济来源。新郑的家中虽然还有一些土地,但那是祖先留下的,万万不能出售,白居易就这样带着无限的愁苦与烦恼,向符离的家中继续行进着。

途径江陵的时候,他不得已与兄弟分别,经历了丧父之痛,此刻再与兄弟别离,定是另一番心酸。经历了沉痛打击的白居易无力再叙离别之事,只将千言万语化作诗句,希望此诗载着满满的祝福,保佑兄弟在异乡能够平安幸福。

一首饱含离愁别绪的《自江陵之徐州路上寄兄弟》,象征着骨肉兄弟,从此分离,不知何日再能相见,相见时难别亦难。

白居易在痛苦中与兄弟分别,继续陪着母亲走在回家的路上中。一路上母子互相安慰,一个眼神,一句问候,都给了彼此莫大的勇气,让他们冰冷的心渐渐融化。回到符离的家中后,白居易开始了丁忧的生活。

丁忧,具体来说是古代官员的父母死去之后,无论任何官职,从得知丧事的那一天起,就要回到祖籍守制二十七个月,此谓丁忧。白居易回到这个似曾相识的地方,已是物是人非,世事变幻。

回想起年少时初到此地,从寂寞孤单开始,到纵情山水而敞开心扉,与当地的“符离五子”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曾经的少年们,一起游园泛舟,赏景吟诗,好友间也时常相互勉励,共叙人生初时理想。而如今,正值冬季,四周景物凋敝,凄惨之情尽在一山一水间表露无遗,“符离五子”也早已各奔东西,或及第中举,或小有名气。只有自己,还是孤身一人,一事无成。

白居易心中的苦闷无法排解,也无人能倾诉,他想对母亲说,却欲言又止。他不想经历了重大打击的母亲再为自己担忧。他开始封闭自己,日夜苦读,只为有朝一日能考取功名,改变现状,身上既担负着家族的使命,也寄予了母亲全部的希望,心中倍感压力。

忧郁的白居易常常独自漫步,思考着自己的人生,排遣着心中的苦闷。不知不觉间,走到了河边,看着汴河河水顺流而下,绵延不绝的流向远方。他多希望这河水能带着愁苦和生活的压力驶离自己心中,回到无尽的大海。

4。执手相离

丁忧的生活,让白居易又一次感受到了初到此地时的那种孤独,儿时的伙伴已各奔东西,但却有一人在此时走进了他的生活,走入了他的心扉。

轻吟一首长恨恋歌,长抒人间悲欢离合。白居易这首脍炙人口的《长恨歌》以唐玄宗与杨贵妃的凄美爱情为背景,写尽世间坎坷生活。而自己的那一段刻骨铭心,却被世俗阻碍的感情,也被寄予在这首诗中,这段痴恋也最终随诗篇被埋葬在了这浩渺苍穹。

纵然有“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愿望,也终究逃不过宿命的安排,挣不脱世俗的枷锁,只能将悲伤失望倾尽诗中。

蜿蜒的河水带不走些许愁思,滔滔江水旁,曾有一女子日夜翘首企盼,凭栏叹息,倚柱而望。江水恢弘的气势也无法掩盖女子一声轻叹,仰天而望,泪水早已模糊了双眼。斑斑泪痕深深镌刻在女孩清秀的脸庞上,心中无限的思恋或许将永远被禁锢在这群山峻岭之中。她愁苦的形象好似被定格在这清冷的渡口,娓娓道来那首为她谱写的长相思。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一曲《长相思》却并没有换来一世的长相守,白居易这段昔日的爱恋,最终只有悔恨常伴人生左右。

潇湘女子,心灵性巧。用这些词形容这位与白居易青梅竹马,自幼结下良好情谊的湘灵姑娘再恰当不过了。在白居易孤独的童年,她曾是年幼的白居易心灵上的伴侣,生活中的知己。两人之间似乎总有说不完的话,诉不尽的情。两个年幼的孩子纯真的心中早就对彼此产生了一份割舍不掉的依赖,长久以来,这种依赖渐渐成了一种习惯。

自幼活泼可爱的湘灵总是以自己的这种快乐感染着白居易,让他从封闭的世界中走出来,开始快乐地生活。

再次回到符离,再见湘灵,心中的感觉已不是那份久别重逢后的喜悦,而是此时此刻能找到一个理解自己,找到一味为自己派遣郁闷的良药。此时的湘灵已经是一名十五岁的妙龄女子,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闪动着灵动的光,果真不负此名。此时的她虽少了儿时的活泼好动,却增添了几分温婉娴静,举止间流露出的那份端庄优雅也让人痴迷。

白居易看着眼前的这个女子,心中不禁泛起点点涟漪,他为这个女子姣好的容貌所倾倒,也为她举手投足间的那份优雅与迷人而触动。

生命是一场又一场的相遇和别离,是一次又一次的遗忘和开始,可总有些事,一旦发生,就留下印迹;总有个人,一旦来过,就无法忘记。他没有想到自己与湘灵今日的一面,竟让他展开了一生中那段长达二十二年的爱恋。任岁月褪去专属于它的那份华丽色彩,这份感情也褪去了曾经的激情,随时光出落得平淡无奇,但其中的那份相互理解与信念,从未离去。

在符离的丁忧的这三年里,他与湘灵从儿时朝夕相处的玩伴,变成了互换心事的挚友,再到后来,这份友谊也逐渐转变成男女之间那萌动的爱情。

那一年,白居易十九岁,与比他小四岁的湘灵开始了一段让他们彼此一生都深刻难忘的感情。他不曾后悔他用一生守候的这段痴恋,因为他爱的是那个名叫湘灵的女子。

初恋是爱情世界里最美的故事,是两个人为追求精神上的相近而共有的那份感觉。初恋是那份淡淡地爱,爱就是那份深深的喜欢。每个人的初恋都是苦涩而朦胧的,意犹未尽,却又无从说起。

湘灵就是白居易的初恋。

湘灵出身于一个农户家庭,以务农为生,在这田野之间,生活也算富足和谐。自幼活泼可爱的湘灵虽没有机会学习什么知识,但却略懂音律,又善解人意。在白居易孤苦落寞的时候,她能够为主动宽慰他寂寥的心,用自己热情积极的生活态度感染他,影响他。

白居易也时常教湘灵学习写字,赋诗,两人也因此日久生情。湘灵由于略懂音律,又可以在白居易赏景吟诗的同时,在一旁谱曲而唱。爱情也和情歌一样,最高境界是余音袅袅。他们或许曾在星空下许下诺言,共同畅想日后美好的生活,白居易日复一日的苦读,也因湘灵愈发有了动力。他单纯地以为,自己有朝一日科考及第,就可以与自己心爱的女子共度人生的美好生活。也可以担起家庭的重担,不负祖先的重托。但那只是他与湘灵的美好愿望罢了,现实的压力根本不允许他们的结合。白居易与湘灵的这段初恋,最终被白居易的母亲无情地扼杀了。

母亲陈氏以门第的观念残忍地将白居易与湘灵分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古代的婚姻中占有不可颠覆的地位,如果父母不同意,这桩婚姻根本无从谈起。白居易的不幸,是当时封建的社会制度造成的,他刻骨铭心的爱恋只是封建思想下的一个牺牲品。

门阀观念极重的母亲是绝对不允许这种门不当户不对的两个人结合在一起。其实不止母亲一人,社会的舆论也会对这段感情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甚至对白居易今后的仕途也产生深远地影响。

转眼间白居易已经27岁,他已经成长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他不得不承担一些男人们的责任。为了家庭和生活,白居易去江南投奔自己的叔父,渴望找寻一条光明的出路。

生命辗转漂浮,新的旅途里,全都塞满了旧的愁思。鸥鹭徘徊,似在寻找他易逝的容颜,鸟鸣声声,惊碎他的孤眠,花香依旧,酒浓如昨,只是这一帘风月,再难进入他的幽梦,再难进入醉眼。

贞观十四年初,27岁的白居易,就这样不断地在向往与回忆里奔波。一路上白居易一直回忆着与湘灵相处的点点滴滴,仿佛那山川河流里,那明媚的阳光里,处处都闪着她的笑容。她的笑容,蛊惑了他的心,迷了他的眼。

风,轻轻舞动薄衫,吹起书案零乱的纸页,屋内骤起一片清冷的绝然。此刻,思念印在窗棂上,又被风吹成凌乱的碎片,向着她的方向飞去……

为纪念这段感情,白居易又赋诗三首:《寄湘灵》“泪眼凌寒冻不流,每经高处即回头。遥知别后西楼上,应凭栏干独自愁。”《寒闺夜》“夜半衾裯冷,孤眠懒未能。笼香销尽火,巾泪滴成冰。为惜影相伴,通宵不灭灯”以及那首《长相思》“九月西风兴,月冷霜华凝。思君秋夜长,一夜魂九升。二月东风来,草坼花心开。思君春日迟,一日肠九回。妾住洛桥北,君住洛桥南。十五即相识,今年二十三。有如女萝草,生在松之侧。蔓短枝苦高,萦回上不得。人言人有愿,愿至天必成。愿作远方兽,步步比肩行。愿作深山木,枝枝连理生。”

此诗最后一句“枝枝连理”与《长恨歌》中的在天愿做比翼鸟有不谋而合之处。他的诗,字字都渗着化不开的浓情,纵然是千百年的光阴过后,依然醇香。

真挚的白居易不肯放弃这段感情,母亲却苦苦相逼。为了不让自己背上不孝的骂名,白居易还是暂时顺从了母亲,待到服孝期满,去参加了科举考试,暂时与自己诗中的那个《邻女》作别。“娉婷十五胜天仙,白日嫦娥旱地莲。何处闲教鹦鹉语,碧纱窗下绣床前”这是白居易以浓情为湘灵写下的诗篇。

湘灵的青春笑容,永久地留在了他的脑海中,在夜夜好梦里,散着幽香。伴随着他走向了科举考试的路。

然而流水潺潺,再也映不出她的笑脸,那一阵清风,再也吹不进她的心田。伊人离去的夜晚,星辉依旧洒满长天,笙歌隐隐的岸边,唯有他长醉月前。世间所有人都只是过客,世间所有事都是过眼烟云,能够有只字片语印刻在历史的车轮上亦是一种幸运。

爱既可以是一瞬间的事情,也可以是一辈子的事情。

5.初入宦海

生命本来就是一个悲喜叠加的旅途,今日的痛苦是为了让你感恩他日的幸福,此刻的奋斗换来的是他日的成就。白居易此时是不幸的,他被迫与湘灵分手,感情上的痛苦不言而喻。但家庭的负担,更让他手足无措。

人生短短十几年就经历了大起大落,饱尝世间冷暖,终于等到守孝期满,白居易开始思虑着自己的将来,丁忧三年,日夜苦读的成果也到了展示的时刻。虽然那段刻骨铭心的感情曾带给他锥心的疼痛,此刻也尚未痊愈。

对于这种封建社会所带来的阻碍,白居易也是无从抗争,因为自己就是其中的一员,这种思想早就深深地扎根在他的脑海中。命运将他安排在了白家这个世代为官的官宦世家,又恰巧让他爱上了这个在家世上有着不可逾越鸿沟的湘灵。

迷茫之际,远方传来喜讯,让踌躇的他看到了些许希望。灰暗处的微光,格外闪亮。

白居易听闻今日长兄已官至浮梁主簿,自己若是去投奔大哥,既可以一叙兄弟之情,抒发心中郁结,又可以让在朝为官的哥哥带领自己走上仕途,解决家中的经济困境。

据史料记载,白幼文为白季庚与前妻的孩子,在读过白居易所作《祭浮梁大兄文》《祭乌江十五兄文》之后,我们不难推算出,白幼文比白居易年长20岁有余,甚至比白居易的母亲陈氏,还要年长。长兄白幼文自幼与白居易兄弟情深,虽然两人不是同母所生,但依然亲如同胞兄弟,白幼文自幼对弟弟疼爱有加,弟弟也视幼文为自己最敬爱的兄长。

考虑再三,与其在这个令自己伤心的地方悲伤叹气,不如为了自己的理想真正地做点什么,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贞元十四年之春,生命开始了新的轮回,希望在生命的裂痕里生长出新绿的芽儿。白居易作别母亲,作别人生暂时的悲伤,独自踏上南下的路,他已记不清这是第几次与家人分别,又是第几次与熟悉的土地分别。

离别是早已经习惯的旧事,虽然只是挥一挥手,说声再见,但此刻的心情,确实不同以往。这里的一切,都曾充斥在他的脑海中,每当离歌响起,他又不得不割舍掉这里的一切。割舍不掉的,不是山水风景,不是符离带给他的熟悉和亲密,而是让伊人独留此地,哀伤必定日日与她相随,自己却无力改变这状况。

于是,旧伤之上,又添了新愁。江南对于乐天来说,已经不算陌生,这里的景物曾让他魂牵梦萦,他独自在此漂泊了十几年,对这里的风俗人情,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白居易甚至在此寄予了自己独有的感情,或喜或悲,都为这江南美景增添了一份历史的厚重感。

从符离到江南的这一路上,一路颠簸而来,满目春景却无法冲散他内心的苦闷,看着水边的鸳鸯戏水,他再次不由自主地想起青梅竹马的湘灵,此刻却被棒打鸳鸯,劳燕分飞。往日绵绵情思,今日却成了穿心利剑。在心头留下,难以愈合的伤痕。

劳燕分飞,梦难再续。造成这一切的,竟是养育自己的母亲,往事如浮云般在心头略过。他不禁愁上心头,满腔的愁绪却是敢怒不敢言,只化成一声声哀凉的叹息。虽是无奈,但也有几分理解。

自从踏上了这条南下之路,一路的颠簸似乎也是命运为他而设。让他本就对人生失望的心,变得更加脆弱无助,由于道路难行。崎岖的路途使得白居易不得不走走停停,长途跋涉让他的身体也时常感到吃不消。

带着苦楚的心情,经历更多的苦难。面对如此的境遇,白居易本来悲伤绝望的心,又悄悄地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当初听闻喜讯的那种喜悦渐渐被浇熄,如今心中焦躁不安满心悲凉。这种极大的反差让他独自一人时,经常辗转反侧,难以安眠。梦里梦外,都是一片寂寥。

从符离出发时,家中为数不多的钱财也被花得所剩无几。满身病痛让原本就伤感的心更凄茫。满腔愁绪凝练成诗,呼之欲出,情感自然地倾斜。一首《将之饶州江浦夜泊》浑然天成。

“明月满深浦,愁人卧孤舟。烦冤寝不得,夏夜长于秋。苦乏衣食资,远为江海游。光阴坐迟暮,乡国行阻修。身病向鄱阳,家贫寄徐州。前事与后事,岂堪心并忧。忧来起长望,但见江水流。云树霭苍苍,烟波澹悠悠。

一步步走向万水千山,却一寸寸情念故园,乡愁萦绕心头,他始终难舍旧情怀。但想到远在洛阳的母亲,曾将毕生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还有那日夜守候在汴江旁,痴等他回来的湘灵,他都不忍陷入悲伤就此颓废,还是要振作起来,直面命运给他的历练只待愈挫愈勇。

数次停停走走间,现实的残忍再次触碰着白居易的意志。由于钱财所剩无几,加之久病缠身,他决定暂时停下自己的脚步,去宣州看望自己很久未见的叔父白季康,让自己的人生暂时有个安稳的着落,然后再做打算。

曾祖父白温共育有六个儿子,但在白居易的记忆中只留下祖父白煌和官至录事参军的白鏻,而叔父白季康就是白鏻之子。

叔父如今是宣州溧水县县令,看到白居易的到来,喜出望外。多年未见,他急切地想知道白家现在的情况,更想知道兄弟白季庚去世后,白居易的生活状况。

白居易带着满腔愁苦,向叔父诉说了自己离开新郑后的种种遭遇,也向他简述了如今家中的安排。

白季康从白居易的讲述中,聆听到了他成长的不易,命运坎坷,也感受到了随着年龄的变化和境遇的不同。如今白居易的思想也日渐成熟,对很多时事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是个胸怀大志的年轻人。本来自己是溧水县令,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地安排他在县衙内工作,但他看到白居易满腔热血,满腹经纶,不想他才华埋没,况且白家还要靠他与白敏中光宗耀祖。

白敏中是白季康的儿子,在历史上曾官至宰相,常与官至刑部尚书的白居易一起被视为白家的骄傲。

几日后,白居易调整好了身体,在叔父白季康的推荐下,参加了科举考试中最低的一级考试——乡试。那时的白季康与宣州刺史崔衍交情甚好,几经疏通,让白居易在此地参加了这次考试。

红尘万丈,掩盖不了他的光芒。对于名留青史的白居易,最低级的乡试,当然是九牛一毛,毫不费力地就通过了。出类拔萃的文学功底足以让他在各种考试中轻松地成为佼佼者,更何况白居易在此之前数年的寒窗苦读,更是让本来实力超群的他,更胜一筹。

一个美妙而轻松的开始,使得白居易一扫之前阴霾的心情,整个人也变得乐观起来了。他的心中,闪耀着一束新的光芒。

根据当时的惯例,乡试之后要经历州试,而州试则整整比乡试晚了一年,白居易只好利用这一年的时间,准备州试的考试内容。同时也没忘记,自己此行是为了前去浮梁与自己的长兄白幼文相聚。于是他准备暂时与叔父告别,再次踏上前行的道路。

虽不知又将遭遇怎样的变故,但路一直都在,人生还是要靠自己演绎,他很感谢叔父为他迈向仕途的第一步所做的奠基;没忘记自己穷困无奈时,来到叔父家中,叔父是怎样开解劝导他的。

这里的生活虽让他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生活的安稳,但想到与他分别的母亲此刻是否也像自己一样有着安逸的生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他还是毅然地踏上去往符离的道路。

几经辗转,白居易终于见到了儿时尊敬的兄长,虽与兄长不像儿时那般亲密,但也无君子间那种客套与疏远,叙家常、谈理想,对月作诗,举杯消愁。

兄长对白居易母子的生活非常关心,虽然比继母陈氏还要年长几岁,但儿时继母在家中对兄弟姐妹的悉心照顾,对家庭的无悔付出,都还让白幼文看在眼里,记在心中。

几日后,白居易收到母亲从洛阳寄来的书信。都说“家书抵万金”,此刻的家书,在他眼里的确是异常地珍贵。此时已经与母亲作别时隔一年,再听到母亲的音讯,心中感慨万千。

他感念着,一载光阴轮回,不知母亲又添了几丝白发。声声鸿雁啼鸣,能否为自己带去思念。

白居易虽现在生活安稳,但此时的安稳却时刻提醒着他,远方的母亲是不是也像他一样,寄居在别人的家中,必定遭受了不少的非议。

伟大的母亲为了不让儿子担心,书信中只寥寥数语,表示自己一切都好,只是希望儿子能早日实现理想,考取功名,光耀门楣。母亲的隐忍,却拉扯起白居易心中更多的惦念。他知道母亲由于人生中接连的打击,精神上的压力使得她身体早就大不如前。想到这些,白居易再无心在此处安稳的度日,而是赶在州试之前,回到洛阳亲戚家中看一看含辛茹苦将自己带大的母亲。

白幼文看到弟弟日日思虑不已,也担心继母在亲戚家因为经济拮据而遭到嫌弃,于是让白居易带上足够的粮食和钱财,赶往洛阳,

思念让时光变得更长,白居易日夜在思念里辗转奔波。他匆匆回到洛阳,看到了日思夜想的母亲。岁月让母亲苍老,她的精神大不如前,但身体暂无大碍。在备考之余,他将空闲时间都留给了母亲。七个月之后,他带着对母亲的不舍,再次踏上了归程,他要回到宣州,参加州试,为拓展他的仕途再次拼搏。

再次走上赶考之路,他并没有像其他考生一样,兴奋、激动、甚至对自己的人生早就有了美好的畅想。此时的白居易除了对母亲的牵挂,就是独自在路上的那种孤苦,更让他慨叹路途遥远,孤身一人又看不到希望,心底的那一抹悲凉,化作泪水滴滴落下。

于是,他以一首《伤远行赋》记录下了他屡屡思愁,“昔我往兮,春草始芳;今我来兮,秋风其凉。独行踽踽兮惜昼短,孤宿茕茕兮愁夜长。况太夫人抱疾而在堂,自我行役,谅夙夜而忧伤。惟母念子之心,心可测而可量。虽割慈而不言,终蕴结於中肠。曰有弟兮侍左右,固就养而无方。虽温清之靡阙,讵当我之在傍。无羽翼以轻举,羡归云之飞扬。惟昼夜与寝食之心,曷其弭忘。投山馆以寓宿,夜绵绵而未央。独展转而不寐,候东方之晨光。虽则驱征车而遵归路,犹自流乡泪之浪浪。”

宣州的州试不久就紧锣密鼓地展开了,考试的试题不过是一些没有任何现实意义的文字游戏,主要考察考生的诗和赋。

这次的试题是“窗中列远偤”要求以平声为韵,而赋题中的“射中正鸽赋”要求以“诸侯立诫众士之训”为韵,字数不得过于三百五十字。

白居易自幼在诗词方面就显露才华,对于这种试题当然是掌握得游刃有余。他也因为在此次考试中所显露的才华,被宣州刺史崔衍录取,并且顺理成章地被推荐到京城参加进士考试。按照当时的惯例,参加进士考试,要从这一年的冬季开始报名,待到礼部审核完成,考试时间一般被定在第二年的春天。最美丽的季节,是题名者希望的开始,也是落榜人绝望的沉沦。

白居易正想借此机会再回到洛阳,回到母亲身边备考,并将好消息与母亲分享。但这一年多的战火再燃,节度使叛乱并不断挑起战争,回到洛阳的白居易也开始为漂泊四海的兄弟们担忧,虽不知何日才能相见,但希望他们在远方一切安好。

次年春节刚过,长安到处还洋溢着节日的余温,白居易却无心欣赏这长安城里繁华的胜景,他正抓紧一切时间专心备考。这将是人生中一次重要的转折点,多年的苦读不能付诸东流。二十九岁的他曾经的庸碌无为也会被他一朝及第而一扫而尽。

望着窗外一片灯火通明,听着外面一片欢声笑语,他的心中百感交集,久久不能平静。于是又作《长安早春旅怀》来表达自己的心情“轩车歌吹喧都邑,中有一人向隅立。夜深明月卷帘愁,日暮青山望乡泣。风吹新绿草牙坼,雨洒轻黄柳条湿。此生知负少年春,不展愁眉欲三十。”

歌舞欢声的深夜里,他却独自遣着愁情。一番命运风雨叠加,更是添了愁上愁。

贞元十六年二月十四日,白居易终于站在了进士的考场上,这次的考题作赋一篇《性习相近远赋》和作诗一首《玉水记方流诗》,这种无实际意义,只为考试专设的考题对白居易来说是很容易的,在激烈的竞争后,他以第四名高中,为他科考的人生之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朋友们举杯相聚杏园庆祝时,白居易没有一点激动兴奋之情,他的心在牵挂远在洛阳的母亲,他无心庆祝,只想与母亲分享此时的喜悦,于是他向同科的朋友们一一作别,赋诗一首《及第后归觐留别诸同年》“十年常苦学,一上谬成名。擢第未为贵,贺亲方始荣。时辈六七人,送我出帝城。轩车动行色,丝管举离声。得意减别恨,半酣轻远程。”

翩翩马蹄疾,春日归乡情。留下这首诗后,白居易便头也不回地扬尘而去,带着满腔的喜悦与壮志雄心消失在了去往洛阳的路上。

上帝关上了一道门,从未同时为你开启一扇窗,上帝做的,只是告诉你有窗,其他的已经不是上帝的事情。但凡知道这个谜底的人,都不会祈祷上帝的恩赐,他会自己努力去“开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