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向上吧!中华少年
5302200000036

第36章 在探索中前行(8)

由于是家里唯一的男孩,丰子恺小时候很受家人、甚至家里开的染坊店的工人的宠爱,这样温情脉脉的氛围,不但使他的性格也平和,充满温柔悲悯之心,也让他的天性得以自由生长。

父亲丰璜是中国史上最后一年及第的举人,因此,丰子恺七八岁时就跟着父亲,在父亲开的私塾里读书。他先读的是《三字经》,然后是《千家诗》。《千家诗》每页上方都配有一幅木版画,第一幅画就是画的二十四孝中的大舜耕田图。看到画上有一个大象和一个人,他不懂画的是什么意思,但却觉得这个画比书下边的“云淡风轻近午天”有趣得多。于是,他请染坊的工匠给了些颜料,倒在几个小盅子上溶化开来,然后给书上这些没有颜色的画上色。他把大象涂红,把人涂蓝,把地涂紫。他正得意的时候,突然发现,这书本的纸会渗水,涂在第一页的颜色,渗透了下面好几层,于是,七八页纸上,都有一个红象、蓝人和一片紫地。

第二天,父亲一看这本书,就骂他,还要打他手心,好歹被母亲和姐姐劝住了。丰子恺大哭一顿,却把颜料盅子藏了起来。等到父亲出去的时候,又叫照顾他的女仆到店堂里偷了几张煤头纸,又偷偷地描起了色彩画,画的是红人、蓝狗、紫房子。女仆和母亲、姐姐们看了都说好。但他怕挨打,没敢给父亲看。

后来,他在父亲晒的书中发现一本人物画谱,又偷来,在上面描。这次他怕弄脏书,就用纸对着书描,却怎么也描不像,好在女仆想了个办法,教他在习字的描红簿上撕下透明的纸来描。

这件好玩的事,丰子恺一直偷偷地继续,直到他十三岁,父亲去世,他转到另一家私塾去读书时,他已经把这本画谱里的人物都描全了。而且,书上的人物是没有颜色的,他却用了雪白的连史纸,又配上各种颜色,颜料仍是从自家染坊拿来的。同学们看到了这些华丽的画,都很喜欢,纷纷向他讨要。

不过,虽然是在别人开的私塾里,丰子恺画画也只能偷偷摸摸的。那天,等先生被朋友拉出去喝茶,丰子恺马上丢下手里的书,翻出藏好的画具和画谱来,一张一张地描,描好后再一张一张地上色。同学们就在那里纷纷抢着预订哪张是自己想要的。哪知道,有一张画有两个同学都想要,两个人争得打了起来。先生回来看到,知道是为了画的事,就把丰子恺的画收了上去。丰子恺吓得魂不附体。先生并不发作,却坐下来一张一张地欣赏起来。这次先生居然没有惩罚他,而是翻出画谱里的孔子像,问他能不能给画一张放大的,还要着色。他吓得不敢说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