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向上吧!中华少年
5302200000040

第40章 在探索中前行(12)

1930年,吴健雄进入中央大学数学系。但因为接触了一些有关X光、电子、放射性、相对论等方面的书籍,意外地被伦琴、贝克勒尔、居里夫妇、爱因斯坦等科学巨匠深深吸引住的她,便在第二学年转到了物理学系。

1934年,吴健雄撰写了一篇《证明布喇格定律》的优秀毕业论文后毕业了,并且马上赴美继续深造。在博士在读期间,她参加了制造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解决了连锁反应无法延续的重大难题,被人们称为“原子弹之母”“核物理女皇”“物理科学的第一夫人”。更有人把她比为“东方居里夫人”。而她的导师、1959年的诺贝尔奖得主塞格瑞则评论说:“她的意志力和对工作的投身,使人联想到居里夫人,但她更加入世、优雅和智慧。”

1956年,杨振宁、李政道怀疑“宇称守恒定律”,但因为做这个实验太困难,希望渺茫,没有人肯帮助他们来证实猜想。就在这个时候,几乎绝望的李政道想起了善于精巧地设计实验的吴健雄。早在1948年,李政道就通过吴大猷老师的介绍认识了吴健雄。吴健雄当时正在一步步地纠正以前β衰变实验的错误。她说,要正确地做β衰变实验有两个重要的秘诀。第一,表面一定要很光滑,没有脏东西;第二,对电子要训练得特别好,使电子不能离散。她说,搞理论的人对电子的观念是用薛定谔方程、狄拉克方程表示,而真正做实验的人是像训练猫、狗一样细心爱护和训练电子。电子训练得好,里面没有杂质,那么从它们的行为测出来的数字就告诉你实在的自然界是怎么回事。她的“训练电子”这个观念让李政道感觉很新鲜,而她实验的结果也让他很佩服。

当李政道和杨振宁找到吴健雄时,吴健雄已经和丈夫——同是科学家的袁家骝买好了返回中国大陆的船票,她已经有二十多年没有回过祖国了!但是这项极富挑战意义的实验吸引了她,袁家骝也积极支持她,他退掉了一张船票,只身一人回国。而吴健雄的实验小组成员们却不当一回事地出去度假了。

不管别人如何不看好这个实验,最终,在吴健雄的坚持下,她领导着实验小组成员们,经过一次又一次调整,终于成功地推翻了物理学上屹立不移30年之久的宇称守恒定律,证明了杨振宁和李政道的理论。当1957年1月15日下午,哥伦比亚大学物理系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这个消息时,立即在全世界引起轰动,人类对物理世界结构看法的突然解放势不可当。因为他们指正了过去科学家所犯的严重错误,瑞典皇家科学院立即将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奖分别颁发给杨振宁和李政道两位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