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向上吧!中华少年
5302200000064

第64章 浴火重生的年代(7)

帮助家里做更多的力气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家里没有房子,都挤在父亲分到的警察宿舍里,一层楼里十几户人家共用一个厕所、一个洗澡间。每每争着要上厕所的时候,梁振英就做梦都想有自己的一套房子。这时候,母亲就会安慰他,对他说你再努努力,等你爸爸退休的时候,我们就买房子。梁振英问母亲,为什么要等到父亲退休才能买房子,母亲说,因为只有等到父亲退休,才能拿到更多的安家费。

母亲说完后,又忘不了交待梁振英,要更加节省,要做更多的事情。听了母亲的话,梁振英的心里有了期待,他除了帮家里做更多的事情,还为了节省每天两毫的车钱,从离家非常远的学校步行回家吃饭。

春去秋来,日子一天一天过去,家中的生活还是没有多大的变化,他仍旧在做完作业之后,要帮母亲做几个小时的胶花,仍旧要自己把加工好的胶花,用肩膀驮着送往工厂。但梁振英的心里却是愉快的。因为一旦这个月的胶花做得多了,贴补完当月家用外还有积余,母亲就会炒一顿红烧肉犒劳全家人,这时候梁振英最能够体会母亲说的自食其力,不依靠他人的快乐。

梁振英快20岁的时候,父亲退了休,母亲也老了。拿着父亲的退休金和做胶花一分一毫积累起来的钱,他们买了一套只有四十多平方米的房子。住在属于自己家的房子里,梁振英的母亲对梁振英说,交完这次胶花,我们就不做了。你也大了,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学习上去。这次送胶花,是梁振英和母亲一起去的,他以为母亲会把装胶花的袋子留在工厂里,不带回家了。谁知母亲却把大布袋带回家,并当着梁振英的面放入箱子里收藏了起来。梁振英奇怪地问她,有必要收藏这个大布袋吗?家里不是都已经不做胶花了?母亲却对他说,我要留着,也许你或你的儿子,在某一天,日子过不下去了,还要用!

梁振英呆住了,想不到母亲竟说这样的话,他看着母亲,朝她喊道,我永远也不要用了!母亲听到他的叫喊,开心地笑了,对他说,不要最好,我也不希望你用。

梁振英此后比任何人都更加努力,出国留学后半工半读,后来成为一家英资企业的最年轻的合伙人,再到香港的“十大杰出青年”,梁振英人生的每一步都比别人迈得扎实,比别人勤奋。因为梁振英打心底明白了母亲的苦心,母亲把大布袋收进木箱子,除了告诉梁振英不要忘记那段艰难日子外,更多的是鞭策梁振英,让他懂得朝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