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向上吧!中华少年
5302200000082

第82章 浴火重生的年代(25)

正好在这个时候,台湾的朋友冯光远告诉李安,台湾“新闻局”举办剧本征选,奖金丰厚。前3名每人可获得40万新台币,第4至10名则可获20万新台币。这个消息给困在家中6年的李安一线希望,他决心一搏,他和冯光远决定把几年前他们俩合写的剧本《喜宴》送去参赛,为了增加中奖机率,李安又在剧本征选截止日期前两个月写了剧本《推手》投稿。想不到这两个剧本都获奖了,《推手》进列三甲,《喜宴》位居前10,奖金共有60万新台币。

这次的获奖,不但缓解了李安的经济压力,而且还为他赢得了光辉的未来。在领奖后的12天之内,台湾“中央电影公司”副总经理徐立功就看中了李安的才华,与李安合作拍摄了《推手》这部电影。从《推手》开始,李安火山喷发:《推手》获得了1991年台湾“金马奖”的3项大奖,并取得“亚太影展”最佳影片奖;《喜宴》获柏林电影节大奖——金熊奖;《饮食男女》获亚太影展最佳影片奖。这3部影片构成了李安的“家庭三部曲”,在接下来的5年中他又拍摄了三部纯美国题材的影片:《理智与情感》《冰风暴》和《与魔鬼共骑》……之后的《卧虎藏龙》《断背山》更是把他推上了国际顶级导演的巅峰,他也成为奥斯卡有史以来首位非白人的最佳导演奖获得者。

一个曾经窝囊的在家“吃软饭”的男人就这样让人们见证了他的才华。想想,若不是在6年的枯守后,李安醒悟到唯有自己创作剧本才有出路,他也许不会有今天。

人的一生中,也许难免会碰到像李安一样被命运“冷冻”起来的时候,这个时候,与其坐以待毙抱怨命运的阴冷,不如主动走到有阳光的地方,只要一个迈步,你就能把冻结在身上的坚冰慢慢融化。

阳光其实无处不在,只看你懂不懂得主动走出去,走进阳光里。

李雪健:无声也能出好戏

李雪健曾经在一则广告中说“没声音,再好的戏也出不来”,但他在接下电视剧《搭错车》时,却得用自己的行动给这则广告来一个悖论——他演的是哑叔孙力,在22集戏中始终不能用台词,只能靠肢体语言来传递情感。

孙力与李雪健饰演过的《渴望》里的“宋大成”一样,是集诸多中华传统美德于一身的人物,但孙力的处境更复杂,对手更强大,爱得更痴迷。而且他又口不能言,这对李雪健来说,真的是一次必须全力以赴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