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一分钟看透他人内心
5377200000026

第26章 电话语言透视人心

打电话既是语言的交流,也是思想的交流,打电话的心理变化会直接地表现在他的神态反应上。如果你留心观察便会从你身边打电话者的神态变化了解他的态度及其性格。

有的人接电话时永远只那么一句:“喂!我是小王。”然后停住等待对方说话。这种人警戒心强,算计也很高明。回话的声音总是让人觉得十分柔和而小心翼翼,像是有猜疑心的样子,容易被对方的态度所左右。在电话中,对方若以阿谀奉承的口吻与他交谈时,他回答的声调就会神采飞扬如果对方说了一句不中听的话,他的声调就会立刻降下来。

这种人将工作和生活区分得清清楚楚,对工作以外的交往,或正事以外的事情,绝不混为一谈,而且能贯彻始终。即使在热恋中,女朋友打电话到他的公司来,也会引起他很大的反感。这种人和你交往,也只是基于你对他的工作有价值罢了,而且还是以付出最少的代价、回收最大成果的想法与人交往,并且是言行不一致的人,因此对于这样的人还是小心为好。

还有人在打电话时绝不肯轻易透露自己的姓名,只说找某某人,如果要找的人不在,他便会毫不客气地将电话挂断。即使所要找的人来接电话时也很少报出自己的姓名,只是说:“喂,是我啊!”在公司职员,例如说秘书,可能就经常接到这样的电话,“喂,邱总在吗?”“对不起,刚才他出去了,你是哪位?有没有需要转告的……”有时没有等到话说完,对方就把电话挂断了。

另外也有这样一种人,明明自己电话打错了,还满腹牢骚:“喂,是某某公司吗?”“不是啊,你找哪位?是不是电话打错了?”“不是就算了,问那么多干嘛?多管闲事……”随后就挂断了。接到这类电话,常常使人不快,但事实上这是常有的事。这类人不懂得打电话的基本礼节,为人尖酸刻薄,自我中心主义强,常常鄙视弱小者,在实际生活中也比较霸道,很难与别人和睦相处,多半是一些没有修养的人。

有的人谈话非常干脆,既不打个招呼,也不来个“喂喂”什么的,直奔主题,正事说完就立刻挂断电话。像这种只谈正事的人,大都属于急躁、任性而没有耐心的人。他们和别人相约见面时不会比对方先到,如果先到等不了几分钟就会立即怒火中烧,如果是自己迟到则若无其事,一点也不表示歉意。

这种人一般工作能力非常强,给人以十分豪爽的感觉,但爱憎分明,人际关系不会很和谐。脑子里常常想些与众不同的事情,一旦认准了就会坚持干到底,直到热度逐渐减弱。做工作很怕麻烦,除了有利于他的话题之外,别人无法同他进行深度会谈。

有些人一旦陷入热恋,不论身在何时何地都会有想要打电话给对方的冲动,变成所谓的“电话魔”。一天打一遍还不够,总要打个三四遍才够,甚至更多。“你现在人在哪里?在做什么?”“我刚刚突然想到,某某现在怎么样了?”“我正在开会,待会儿再拨给你。”“我下班了,要约在哪儿见面?”……诸如此类的话,再加上现在的手机日益普及,这些电话魔们可以说是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

如果认为这种举动是爱情因子在作祟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这种人是属于相当自我、任性、控制欲强的人。他们希望交往的对方随时都在自己的掌握、支配范围之内,一旦对方不在自己的视线范围之内,便会不断打电话去确认对方的行踪,以确实掌握对方的一切事务,绝对不能允许对方有出轨的情况。他们完全不顾虑对方的立场,也不曾想过对方也要拥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只想把对方所有的一切据为己有。

他们也不善于处理自己的感情,深受嫉妒、羡慕、寂寞、后悔等复杂情感的纠缠。一位成年人,在某种程度上应该可以自己处理这些感情问题,但他们在这方面表现拙劣,根本没办法妥善面对自己不安的情绪与消极的情感,一遇到事情,便会强烈地马上把当下的情感发泄出来,无法憋在心中,因此便希望借助电话找人排解。

短话长谈的人大多是家庭主妇,她们因为无聊,所以整天抱着电话短话长说,通常是想借由电话发泄自己无法外出的苦闷。她们不用担心对方是否愿意听自己的唠叨,因为她们选择的对象大多和自己属于同一种类型,有着同病相怜的共同感受也不用担心电话费用,因为她们认为这是自己从事家务的报酬,理所当然归自己支配,而不到外面消费则又增强了这种心理,所以通电话时间通常是以小时计算。

打电话时出现下列情况,表示打电话者专注倾听对方的谈话或渴望了解对方的心愿,把话筒紧紧握住,身体自然向前弯曲,听筒紧贴耳朵上面带笑容,好像对方就在眼前,并且还不住地点头搬过一把椅子坐下,或摆正自己不舒适的姿态对自己的说话姿势比较注意,如端正领带,抚摸自己并不散乱的头发眼睛盯在一个地方或物体上不动。

如果有人对话题不感兴趣的情况下,无意与对方交谈,只是礼貌性地附和,那么他的身体语言也会明显地表现出来。如一边打电话一边工作(看书、写字或信手涂鸦)听筒与耳朵的距离相对较远,站着说话或从椅子上站起来眼神飘移不定,或在谈话中给身边的人安排工作。

如果从电话中听到出乎意料的事情,就会发生以下变化有的人打电话时,身体常常会不由自主地摇晃。如果这种动作突然停止,专心地听对方说语,那么,电话中一定传来了很重要的消息原本是坐在椅子上,现在突然站了起来,有时声调也会发生变化,这表明他对这个话题很兴趣,希望更迫切了解这些话的内容;话筒紧贴耳朵,眼睛同时睁大。

警戒心理很强的人打电话通常是背对着别人或用手捂着听筒。在单位或公共场所打电话,如果与一般对象通话,他们往往神情比较自然,也不会降低声音而通话内容或通话对象是他们不想让其他人知道的,往往会出现背人或降低声音等异常情况。有些人在通电话时会环视周围的人,这也是警戒心理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