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石嘴山之最
5381400000001

第1章 五湖四海的汇集,自强不息的写意(代序)

宁夏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宁夏社会科学院院长

石嘴山旧称石嘴子,因山石突出如嘴而得名。

石嘴山是一座古老的城市。谓之古老,是因为她历史悠久,境内远古文化遗迹遍布,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这一带活动。进入文明时期,北方一些游牧民族部落,先后以贺兰山与黄河两岸的冲积平原作为自己的家园,率先开发了这片热土。秦汉两朝,北方游牧民族各部势力退出“河南地”(今宁夏至内蒙古的河套地区),中央政府组织大批内地移民到今石嘴山地区,进行屯垦戍边,因其繁荣富庶不亚于关中,被称为“新秦中”。石嘴山境内浑怀障和廉县的设置,是境内有正式行政建置的最早记载。三国两晋时期,北方战乱不息,匈奴部“贺赖种”和鲜卑“乞伏部”就居牧于石嘴山一带。唐玄宗先天二年(713年)在今平罗县姚伏镇境内设定远县,后升格为警州,是石嘴山地区腹地设立的第一个地方政权。明代嘉靖年间,在石嘴山境内设平虏守御千户所,成为防守宁夏北大门的要塞。清雍正二年,在今石嘴山地区进行大规模农业水利开发,增设平罗、宝丰、新渠三县,使石嘴山地区的农业经济水平达到新的高度。清未民初,洋行贸易的兴盛,使石嘴山成为南北通衢,商贾云集之地。

石嘴山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更有着灿烂的文化。石嘴山地处黄土高原和蒙古高原交汇之处,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在此相互辉映,共同发展,留下了历史与文明进步的深深烙印。全市已查清确定的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文化遗址共有85处。石嘴山是集西夏文化、长城文化、黄河文化、大漠文化、边塞文化、宗教文化及移民文化于一体,是典型的多元文化交融与荟萃之地,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与自然资源,是前人和自然赐给石嘴山人民的无价之宝。宣传和推广石嘴山历史文化的精华,向区内外展示石嘴山独特的人文自然资源和优势,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职责和义务。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今日石嘴山,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已经从夕日的煤炭工业城市成功转型为独具特色的山水园林新型工业城市。形成了以“五湖四海、自强不息”为核心的石嘴山精神,铸就了开放包容、海纳百川的城市品格。政通人和,盛世修志。《美丽石嘴山丛书》的编纂出版,正是为建设富裕和谐的新型工业城市扬帆起航——探究石嘴山历史文化之源,展示石嘴山历史文化之萃,弘扬石嘴山历史文化之美。《美丽石嘴山丛书》以独特的视角,将石嘴山的历史遗迹、自然地理、文化积淀、重大事件、风土人情,悉数殆尽。全面、系统、翔实地讲述了古今石嘴山的变迁脉络和人文积淀,对石嘴山是一次全方位、集约式的宣传和展示,可谓是五湖四海的汇集,自强不息的写意。《美丽石嘴山丛书》又是石嘴山史志学专家智慧和心血的凝结,是众多编纂者众手成书的集体创作。可以想见,这套具有非常重要的存史、资政、教化价值的文献,定将引导、启迪一代代石嘴山人,在建设开放富裕和谐美丽新石嘴山,率先在全区建成小康社会的征途之上,谱写出辉煌灿烂的新篇章。

衷心祝愿石嘴山的明天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