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石嘴山之最
5381400000038

第38章 社会·其他(7)

宁夏第一个安置帮教基地

2012年3月22日,石嘴山市安置帮教基地成立。这是宁夏第一个安置帮教基地,优先接纳无家可归、无亲可投、无处就业的刑满释放人员,接受心理疏导和就业安置等“一站式”服务。安置帮教基地位于大武口区沟口办事处附近,由30亩厂区、10亩生活区及办公区域组成,计划投资500万元用于修葺厂房购置机器,2012年吸纳120名刑满释放人员在这里生活就业。

石嘴山第一次干部档案三龄一历审定工作

2012年3月27日,石嘴山网报道:石嘴山市针对市管干部人事档案年龄、工龄、党龄、学历近期将开展“三龄一历”审定工作。干部档案“三龄一历”记载一致的,直接审定,通知本人签字;干部档案中出生年月有涂改或前后记载不一致的,根据中组部相关文件规定,即以户籍档案或本人档案的最早记载为依据审定,并通知本人签字;干部档案中出生年月涂改严重,无法依据本人档案确认,通过调查户籍档案等程序,仍无法确认出生年月的,由审定工作领导小组提出意见,提交部务会研究决定。将“三龄一历”审定工作列入干部任免、调动工作程序中。凡提拔副处级干部前必须做“三龄一历”审定;因工作调动调入市直部门干部的档案,必须做“三龄一历”审定后,档案管理人员方可接收干部档案。

第一家民营企业关工委

2012年3月28日,石嘴山市首家民营企业关工委——石嘴山市佰德隆商贸有限公司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正式成立。这对推动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为做好全市企业关心下一代工作开了个好头。随着石嘴山市百德隆商贸有限公司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年销售额达到在1亿元以上,为全市第三产业的发展及安置就业、服务市民生活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企业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十分重视企业文化和员工的思想政治建设,决定成立关工委组织。

宁夏第一届公民道德论坛

2012年4月11日,第一届宁夏公民道德论坛在石嘴山市举行。论坛发布了以《大力弘扬**精神深入推进和谐富裕新宁夏建设》为题的“首届宁夏公民道德论坛宣言”,与会代表还参观了企业、社区、学校等道德建设基地。全区各有关部门负责人,全国道德模范、优秀志愿者代表,专家学者,基层单位负责人参加论坛,并作了交流发言。大家一致认为,首届宁夏公民道德论坛对推动全区公民道德建设持续深入发展、不断丰富**精神时代内涵,具有强大的现实意义。

第一次启用电子普通护照

2012年5月15日,石嘴山市首次正式启用电子普通护照。电子普通护照内置高性能加密智能芯片,个人申请办理时需采集指纹及签名等信息,而且采用了大量新型防伪技术,为持照人带来更多便利。截至5月18日3天内,已有130余名市民申请办理。

规模最大的副处级领导干部职位公选

2012年,石嘴山市一次性拿出22个副处级领导干部职位进行公开选拔,范围之大,人数之多,是全市历年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在宁夏全区也很少有。此次公选不拘一格,打破资历、位阶等条条框框,所有职位的资格条件都放宽到副科级4年以上,允许越级报考。全市共有578名干部同台竞争,平均每一个职位有近30人角逐。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高瑞莉说:“这次竞争性选拔,笔试从‘考知识向考能力’转变,面试中引入‘专家考官+群众评委’的大评委制,在组织考察中注重‘德’性考察,在资历量化中突出基层工作经历和获奖的实绩考核。”最终脱颖而出的胜出者,平均年龄37.5岁,研究生学历8名,普遍具有综合素质高、适岗能力强的特点。一位落选干部说:“竞争程序完全公开透明,实力和规则面前人人平等。虽然落选了,但这种经历非常宝贵,让我看到了差距,也明白了今后的努力方向。”这次公选的意义更在于对选人用人机制的大胆创新和它所带来的激励效应和导向作用,那些想干事者看到了努力方向,能干事者看到了进步机会,干成事者看到了发展前景,树立了凭德才使用干部、以实绩论英雄的风向标。

第一次建立组织工作开放日制度

2012年7月10日,石嘴山市委组织部建立首次组织工作开放日制度。来自全市各领域的首批组织工作观察员、县区“两代表一委员”等20余人走进市委组织部,参加了首次组织工作开放日活动。

第一个离退休干部党工委

2012年8月16日,石嘴山市离退休干部党工委揭牌成立,这是石嘴山市第一个离退休干部党工委。市离退休干部党工委挂靠在市委老干部局,由5人组成,设书记1名,专职副书记(副处级)1名;委员3名,分别由市委老干部局党员负责同志和所属离退休干部党组织书记兼任。隶属关系:市直部门、单位所属的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由市离退休干部党工委代管,原隶属关系不变。主要职责:宣传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离退休干部工作各项政策;负责全市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宏观指导;指导各县区和市直部门、单位党组织抓好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建设、党员教育培训和管理服务、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工作;指导和组织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开展活动,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完成市委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一例政府信息公开纠纷案件

2012年7月28日,《石嘴山日报》报道:近日,石嘴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了全市首例政府信息公开纠纷案件。原告石嘴山市某建材厂诉称,2011年6月28日,原告厂区被大武口区某镇村镇管理中心强拆,石嘴山市某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向原告出具了大武口区某镇村镇管理中心制作的《违法建设停止施工处理通知书》及《强行拆除违章建筑通知书》的复印件,2012年4月19日,原告请求被告大武口区某镇人民政府、石嘴山市某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大武口区某镇环境与村镇管理中心公开全部执法信息,三被告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的15日内予以公开,也未说明原因,故诉至大武口区人民法院,请求三被告公开下列信息:强拆原告厂内生产库房前的《报案材料》《执法检查登记》《立案登记审批表》;《限期整改通知书》及《送达回执》;作出决定的《会议记录》《决定书》及相关的事实材料和《送达回执》;两个《通知》的原件。因存档不能提供原件的,请求法院判令三被告复制后加盖印章提供,应当送达原件的,提供原件由原告签收。大武口区法院经审理,以原告没有提交要求相关部门公开信息的申请以及相关部门收到申请的回执和大武口区某镇村镇管理中心已经作出答复等为由,作出不予受理裁定。原告不服一审裁定,遂上诉至市中级法院,请求撤销原裁定,依法公开上列信息。市中级法院审查后认为,上诉人要求公开的信息不属于政府信息,故驳回上诉,维持原裁定。

第一例为社区矫正人员立功减刑

2012年9月7日,石嘴山市中级人民法院为在洪水中舍己救人的社区矫正人员李风爱、任占明2人减去1年2个月10天余刑,缩短缓刑考验期1年2个月25天,成为石嘴山市首例为社区矫正人员立功减刑。

宁夏首家县级社区矫正公益劳动基地

2011年1月20日,宁夏首家县(区)级社区矫正公益劳动基地——石嘴山市大武口区社区矫正公益劳动基地在市社会福利院建立。该基地将公共社会福利事业做为一种教育资源,为广大社区矫正对象提供了一个接受社会教育改造的良好平台。同时通过与石嘴山市福利院的合作,搭建一座矫正对象与福利院之间的爱心之桥,使社区矫正对象更深入了解福利院的工作环境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使他们在劳动过程中感受助老、抚幼的传统美德,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感,努力回报社会,避免重新犯罪。

第一次举行执业律师集体宣誓

2012年10月12日,石嘴山市司法局和市律师协会共同举行了全市首次执业律师集体宣誓仪式,74名执业律师面对国旗庄严宣誓。这是宁夏执业律师首次举行宣誓仪式。宣誓后,宣誓律师都在誓词后写下自己的姓名。这些誓词将存入其诚信档案中。

第一次奖励火灾隐患举报人

2012年2月,石嘴山市消防支队首次开通“96119”火灾隐患投诉举报热线,按照《石嘴山市火灾隐患举报奖励暂行办法》规定,对火灾隐患投诉举报人给予一定奖励。截至10月,共受理并核查“96119”热线举报253起,对其中核查属实的136名举报人进行了奖励,奖励金额总计5020元。这是石嘴山市首次奖励火灾隐患举报人。

赢得荣誉最多的女公务员

2012年10月2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十八大代表风采录》,石嘴山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女法医陈莉的先进事迹被介绍给全国观众。陈莉从事法医工作17年来,参与解剖检验尸体1200多例,检验活体伤痕4500多例,为多起杀人案提供破案线索和证据,没有发生过一例错案。她先后获得石嘴山市“巾帼建功”标兵、全区实施妇女儿童规划纲要先进个人、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全区十大法治人物、全区五十年政法英模、全国三八红旗手等多项荣誉。2003年她被评为全国公安刑事技术青年人才,并被录入公安部全国青年人才库。成为石嘴山市赢得荣誉最多的女公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