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季羡林先生与北京大学东方学
5382200000017

第17章 季羡林先生与北京大学东方学的创建(2)

(四)

以东方语言文学系为中心的北京大学东方学学科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被突如其来的暴风骤雨式的“文化大革命”给打断了。不仅如此,教师们的有关讲稿和发给同学们的讲义都成了他们的“罪证”,教师们得到的是“上纲上线”的批判甚至是无情的批斗。但是在大多数教师的心灵深处却仍旧迷恋着自己钻研多年的东方学某些分支学科,其中不少人则更钟情于相关国家的文学,认定他们所了解的许多作品是相关国家文化的结晶与瑰宝,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并非是邪恶的应该摒弃的东西。所以东语系的不少老一辈教师翻译的东方文学的作品都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忙里偷闲”译好的,到了80年代初才得以正式发表,季羡林先生译的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就是一例。“文革”后期,虽然对季羡林先生的“批斗”告一段落,“但处境也并不美妙”,“个人的未来渺茫得很”,他“一个月有几天要到东语系办公室和学生宿舍所在的楼中去值班,任务是收发信件,传呼电话,保卫门户,注意来人”。老先生一直是“准时上班,安心工作,习以为常,并无怨言”。先生就是利用那些日子有限的“业余”时间,从1973年开始翻译这部史诗的。这样的生活一直到1976年年底打倒“四人帮”,四年间先生竟以惊人的毅力翻译了大约百万字,占全书的三分之一略弱。“文革”的阴霾散去,“天日重明,乾坤朗朗”,季先生也迎来了他学术活动的又一个旺季。总之,“文革”十年间表面上东方语言文学系的东方学教学与研究活动停止了,但是在那个年代,东语系的教师们却在尽可能的条件下进行了一些素材的收集工作,自己搞了一些翻译,为东方学的教学、研究进一步发展做好准备,蓄势待发。

(五)

1976年“文革”结束,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春风逐步吹遍了祖国大地,我国的各个方面尤其是经济方面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学术界的思想也开始活跃起来,出现了勃勃生机。季羡林先生和他所在的东方语言文学系教师们的学术活动也开始复苏了。从1977到1986年的10年间,先生的行政工作与社会兼职越来越多,从1978年恢复担任东方语言文学系系主任,后又任北京大学副校长,1984年改任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1978年当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1983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同年被选为六届人大常委会委员;1978年后,全国学术团体如雨后春笋纷纷成立,先生又被多个学会选为领导人。可想而知,这些社会工作与活动占去了先生的很多时间,但是先生在这段时间里的学术成果是非常惊人的。出版译著两种,其一是含18755颂、80000行诗的鸿篇巨著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共七卷、八册),另一是《家庭中的泰戈尔》。出版专著《〈罗摩衍那〉初探》,论文集《印度古代语言论集》、《中印文化关系史论文集》和《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主持撰写《〈大唐西域记〉校注》,并组织校译了《〈大唐西域记〉今译》。1978年国务院决定编辑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1979年先生受聘为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委员、《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编委会副主任并亲自撰写部分词条,1984年又受聘为《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编委会主任并撰写相关词条。同年季羡林先生又亲任主编,组织东方语言文学系的部分教师编译《东方文学作品选》和撰写《简明东方文学史》,写了序言,并撰写了文学史的部分章节。1978至1986年间,先生还撰写了学术论文近百篇,其中有关文学的最多,约有40篇,文化问题的约20篇,还有语言、佛教和历史方面的若干篇。这期间先生对东方学的最大贡献是:提出了世界文化四大体系说和世界文化可分东西方两大体系说。先后在多篇论文中有所提及,但是最为集中讲明这一观点的是1986年先生所写的《东方文学研究的范围和特点》一文。

同期在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任教的教师们在先生的率领下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1)编写出语言类词典12部;(2)编写出各种语言的基础教材,但只有四种日语教材在这期间得以正式出版;(3)参与某些大型工具书的编写,如《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世界各国政党人物历史辞典》等;(4)翻译东方各国作品多部,其中以文学作品居多,也有少量是从中文译成相关国家语文的作品;(5)加大了东方学各相关学科的研究力度,写出不少学术论文和若干部专著,内容涉及东方学的语言、文学、历史、文化、宗教、哲学、艺术等多个分支领域。

(六)

从1987年至今北京大学的东方学学科又有了很大发展。早在1978年,东语系为了适应教学与科研的需要就专门成立了东方文学教研室,也曾陆续成立过东方语言研究室、东方社会文化研究室等。1987年以“系所合一”的形式成立了东方文化研究所,并先后设立了日本文化、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印尼—马来文化、南亚文化、东南亚文化、朝鲜文化、伊朗文化、希伯来文化和泰国文化9个研究所。进一步增加语种,除1984年起增设菲律宾语言文化、希伯来语言文化两个专业外,并开始注意增聘一些掌握东方古代语言的教师、学者来校任职,目前除东语系原有的梵文、巴利文外,又有吐火罗语、于阗语、巴列维语、古叙利亚语、苏美尔语、阿卡德语、赫梯语和圣经希伯来语的人才参加到这支研究队伍之中。随着机构的不断完善,人员的增加,研究的深入,“我们又感觉到,光有‘语言’和‘文学’还不够。社会对我们的要求,世界学术发展的趋势,逼迫着我们去考虑进一步的问题。我们的结论是:必须继续拓宽我们的视野,扩大我们的研究范围,探讨东方各国的文化,建立起真正的‘东方学’来”。1992年10月,北京大学校领导正式批准东方语言文学系更名为东方学系。“这个名称的确定,表示我们系已经成熟了,表示‘东方学’在我们中国已经正式建立起来了”。1999年6月,北京大学成立了外国语学院,东语系分成东方、日本、阿拉伯三个语言文化系纳入其中,另成立了一个东方学研究院。2000年,北京大学组建东方文学研究中心,同年被教育部评为“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0年,北大外国语学院东方语言文化系的亚洲语种群被评为“国家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北京大学涉足东方学科的教师们日益活跃在国内外学术舞台之上。据不完全统计,“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们承担了国家、教育部以及国外有关学术机构的科研项目30多项,主办了国际学术会议10多次”。这期间发表的季羡林先生个人撰写或主编的专著就有10多部。先生主编有东语系教师等40余人参加写作长达128万字的“《东方文学史》可以说是20世纪中国规模最大的东方文学史著作,许多章节是执笔者在自己的有关国别文学史著作的基础上提炼而成的,可以说是我国东方文学研究成果之精华的集中体现。作者在许多章节中提供了新材料、提出了新观点,并表现出了严谨、朴素的优良学风”。在先生为此书所写的序言里还明确地指出了今日研究东方文化的必要性和重振东方文化光辉的伟大目标。1987年以来的20年内,先生所写的学术论文篇数难以确切统计,估计在500篇左右。这期间先生提出的“河东河西论”“西方分析东方综合论”影响尤大。20年内,北京大学涉及东方学学科的各系所教师们又参与了许多相关辞书的出版工作,有语言类的,也有其他类别的。仅就东语系而言,各个专业的基础语言教材基本全部正式出版,还出版了一些辅助性教材,共20余部;发表了论文960多篇,专著70余部,译著50余部。1996年开始,先生又组织更大范围的力量包括国内其他单位的专家学者和某些国外人士共同启动出版《东方文化集成》丛书的庞大计划,至今已10年,百部专著问世。其中也有不少作者是北京大学校友或至今仍在北大某些系科工作的人员。

(七)

在我们回顾了过去60年的工作与成果之后,北京大学东方学科的发展脉络也已清晰可见。可以发现,由于先生自1946年回国至今一直在北京大学东语系工作,而且任系主任前后逾30年,所以北京大学东方学科60年的发展与先生回国后60年的学术生涯是密不可分的。

概括过去60年北京大学东方学科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1)前20年,即1946年至1966年为发轫期。先生回国后被任命为东语系系主任建系。聚合了力量,培养了人才,健全了教学体系,做好了研究所需素材的初步积累,发表了少量译著、专著和学术论文。季先生本人因用于行政工作和参加政治运动的时间较多,发表学术论著相对较少,且主要侧重于比较文学方面。

(2)第三个10年,即1967年至1976年为雪藏期。因为“文化大革命”,东方学学科的发展陷于停滞,但包括季先生在内东语系的教师们暗中却进行了一些译介或研究材料的积累工作。

(3)第四个10年,即1977年至1986年为勃发期。季羡林先生则从1978年起进入了他的学术写作的旺季。东方语言文学系在先生的影响下,学科研究的范围有所扩展,成果数量猛增,但仍以译著和辞书为主,开始注意发挥团队力量和与校内校外兄弟单位人士合作搞科研的问题。

(4)近20年,即1987年至2006年为拓展期。季羡林先生虽已进入耄耋之年,但先生的学术著作仍与日俱增。先生破解了许多难题,提出了不少新论,尤其是先生总结的一些关于东方学总体架构的理论问题影响尤大。东方语言文学系改为东方学系,再一分为四:东方学研究院和东方、日本、阿拉伯三个语言文化系。这一过程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了北京大学东方学科建设与发展之迅猛。北京大学相关的科研成果也不再以译著为主,而以专著或论文为主了,涉及领域更宽,数量更大,质量更高,有不少是国家项目的最终成果,还有不少是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力作。北京大学内部涉及东方学学科研究的人员已不仅集中在外语学院,其他院系也有不少教师、学者参与了这一学科的建设,写出了不少专著,出现了不少有价值的成果与力作。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季羡林先生领导下启动的出版大型丛书《东方文学集成》的计划,更加广泛地团结了校内外从事东方学各个领域的学者,集中贡献出了一批重要成果,使我国东方学的百花园更加绚丽多彩。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