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我要上北大
5480000000003

第3章 摆正心态方能一往无前(1)

张晓楠

人生格言:即使爬到最高的山上,一次也只能脚踏实地地迈一步。

张晓楠,2003年江西省文科状元,

毕业于瑞昌一中,

现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在读研究生。

心态无论对于平时学习还是高考都是至关重要的。可以说,拥有一种良好的心态,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一半。良好的心态关键在于保持一颗平常心,真实客观地去面对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切事情。

如何去获得一颗平常心呢?

一个具有健康心理素质的人应该做到两点:在萎靡不振时要振作起来;在承受压力过大时能够自我解脱,使自己不至于失常。面对挫折,面对失败,每个人都会失落,都会感到迷茫,但我们决不应低头,决不能倒下。因为只有屡败屡战、愈挫愈勇的人才会真正取得成功。平坦大道上决不会发生奇迹,只有在泥泞坎坷中前行才会留下我们深刻的足迹。

记得高二文理分科后的一段时期,我的成绩不断下滑,期中考试时,文科科目考得十分不理想。面对文科的首战失利,我大约消沉了一周,对自己产生了怀疑:是不是选错了方向?于是我对自己的文科学习作了一次深刻地剖析。第一,我没有摆正位置,没有从高一理科的辉煌中走出来,对文科学习自己没有必胜的信心,自己打败了自己。第二,我的理解能力较好,但是记忆关过不了,基础不牢,导致成绩下滑。找出了病根便对症下药,首先,我摆正了位置,既然选择了文科,就一定把它学好,我还给自己定了一个口号“强力反弹”来自我激励。每当我看到这个口号,便热血沸腾,学习有了动力,成绩便飞速提高。其次,通过与老师、同学交流,结合自己实际,逐步找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记忆方法。这样,我的文科成绩真的开始强力反弹。高考时文科综合我得了268分,可以说与高二的这次心理转变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在萎靡不振时需要自我激励,在平淡时同样需要自我激励。每天早晨起床时,你可以提醒自己,太阳每天都是新的,自己也应该积极地去面对学习,争取取得新的进步。

有时,发泄一下自己的情绪也是一件十分有益的事。我一般采取“折磨”自己的方法。在课外活动或周末时间,我拼命地跑步或打球,通过体力的透支来彻底发泄自己的情绪。身体疲劳后,内心就会平静下来,脑袋也会逐渐清醒,看什么都会更加透彻。

保持一颗平常心的另一个方面是自信。我是充满自信的,这可能与我的学习经历有关。我的成绩一直都比较稳定,学习上的顺利,奠定了我的自信。

对于成绩,我一直看得比较开,这大概就是我的自信所在吧。我觉得学习应该是一个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而名次只是一个参考。只要你具备第一的实力,即使你得了第十名,也决不会有人否认你的实力,而你又何必去斤斤计较呢?所以,对于成绩,尤其是高考之前几次模拟考试的成绩,一定要放得下,仅仅把它们作为一个参考,绝对不能认为那就是我们真正的实力而一心盯在上面。拥有自信,你便在高考之前和高考当中获得了主动权。

我的另一种心态是乐于挑战极限,挑战自我。当我面对一道难题不知如何下手时,我告诉自己,这便是我的极限,必须越过它,于是我沉下心来冷静地分析探索,逐步向答案靠拢。当我面对一本对自己有用却不感兴趣的书时,我告诉自己,这便是我的极限,必须越过它,于是我可以心平气和地、美美地看上一上午的书。有人说我比较有耐心,我想其实这是我乐于挑战极限的结果。

通过挑战自我,挑战极限,我不断完善自己。当然,极限永无止境,在适当的时候,应当跳出自己的小圈子,到更大的圈子中去寻找极限,只有如此,你才能不断超越极限,超越自我。

乐于挑战自我,会使自己处于一种战斗兴奋状态,不但能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而且能激发热情。快乐学习,不正是从这种挑战自我中寻找的吗?

不知大家有没有失眠的经历,我有过一次,不过不是在高考时,而是在高三开学的前一天。神秘的高三即将来临,当时我既兴奋又担心,到很晚也没能入睡,我努力克制自己不要乱想,可越努力越睡不着,最后整晚没睡。第二天下午我跑了大约半小时的步,到了晚上,又开始胡思乱想,我便告诉自己,“想想也是很正常的,不必去管它”。不知不觉,我便睡着了。这里,我就想说一下这个“想想也很正常”,其实这就是一颗平常心所在。兴奋时不要过于克制,顺其自然,到了疲劳的睡眠点你自然会入睡。另外适当的运动也有助于“安眠”。再一点我想告诉大家,失眠并不可怕,第二天我依然精力充沛。事实上,很多失眠的人在高考中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所以,即使在高考期间失眠也不必紧张,因为它并不影响我们的精力。真正影响发挥的,是你自己的心态。

用好三个本——笔记本、错题本、习题本

笔记本并不是用于记课堂笔记的。课堂上应以听课为主,可以拿出一张纸,在上面随意勾勾画画;作简要记录,也是辅以听课的。而笔记本,则是在课后完成的,要认真整理,实际上是对听课所获取的知识的总结。把书本上一点一滴的零散知识,编译成自己喜欢的形式,用自己熟悉的图形符号联结成知识系统,不但容易掌握,而且很容易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在大脑中井然有序。同时,还避免了将大量知识记在课本上,越记越乱,最终成了连自己也破译不了的密码。

错题本是学习的必备品,每次考试后,我都会将错题全部整理到错题本上去。有人会说这太麻烦,太浪费时间,但是只有你找出病源,才能对症下药,才能避免再次犯错误。实际上,我们错的很多题目都可以归为一类,如果你确确实实将其中一个题目的病根挖出,你就会少犯很多错误。题不二错,我觉得并不是简单的仅仅原题不二错,而应是同类题目不二错。真正做到题不二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而整理错题,可以说是一种最简捷有效的方法。整理错题,一般按照时间顺序。那么如何将同类错题归为一类呢?我一般是在错题本的最后一页制作一个目录,以病因为线索,将整个错题本连接起来。复习时,只要根据目录查找题目便可以了。

整理错题,并不是将标准答案抄上,而是要体会理解,自己真正弄懂了,才去整理错题。标准答案也并非完美无缺,要根据老师的讲评和自己的理解,作一些合理的补充,这样,错题本才能发挥更大的功效。整理错题时还要学会归类,将同一病因的题目归作一类,找出病因,可以加入自己当时犯错的心态和思维过程作为典型病例,时刻警醒自己。

另外,整理错题时我往往会获得一些新的解题思路或解题方法,这些可以用红笔在题后注解,为以后类似题目提供解题方法。

很多人认为没有必要准备民题本,随便在纸上划划不就行了。其实不然,认真地对待每一道习题,将每一题都看作考试,要么不做,做就要做好,这是每一个高中学生应有的严谨态度。现在的考试十分重视步骤和表达,这些能力的获得并非一日之功,它需要不断地积累。习题本就是训练培养这一素质的有效手段。另外,当你拿过一本写满自己成果的习题本,你会觉得是一种享受,一种满足,一种自豪,这样,学习的热情便会立刻被调动起来,何乐而不为呢?

善于交流

学习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也应是一个集体协作的过程。所谓水涨船高,个人成绩的取得,实际上是集体共同进步的结果。

人文科目的学习,尤其要重视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针对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出发,便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某些问题,只有一个角度是最科学的,通过交流获得这一角度后,你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另外一些问题,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相互交流意见,便会博采众长,逐步培养你用全面的观点去看问题的思维方法。同学间的交流,不应仅仅局限在学习上,生活中同学间也应该相互交流,排忧解难。和睦的同学关系将是你高中生活的一笔重要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