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女人上路:车轮印制的日记
5513400000030

第30章 哈密一巴里坤一木垒一奇台一吉木萨尔一乌鲁木齐一天山一号冰川一后峡达坂一库尔勒(2)

从公路下道去一号冰川的4公里路非常差,和去阿里最差的路一样险和差,窄、陡、急弯,为了节省时间,我们没有选择骑马,而是开车上去。起先一切顺利,可是车子在离冰川只有二十几米的地方下熄火而不能着车了,试过很多办法仍然无法启动。这时空气已经变得有点凛冽,阳光也变得异常耀眼,我终于遇到麻烦了。

周围是峭壁和雪山,脚下的碎石路宽只容一车,想调头要到前面略宽的地带才能实现。没有手机信号。车子在没有动力的情况下,转向和刹车助力都没有,这么陡且窄的山路上,我不敢冒险把车滑下山去,况且,这种情况下,一些U形弯是根本转不过去的。

一时间,我们有点一筹莫展。一辆本地的三菱越野车来到附近,车子见状停在不远的开阔地带,车上的人步行前往冰川,他们竟然对我们的景况没有一句问讯,倒是单独留下的老司机过来关心,可是他也不会修车。不过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信息,山下路边有气象站,那里有卫星电话可以打。

听到这个消息我们稍微松了一口气,我对车束手无策,风声在一旁也是忧心忡忡,我表面上保持着冷静,但心里有点难过,有些懊恼,极力不表现出来。我对风声说,怪我不该非要开车上山来看冰川,其实也不是没见过冰川。风声说:“没关系,出了事解决问题要紧,我也想怎么每次我过这个天山后峡就总要出点事呢?上次是大雪封路,推了一天的乍。”

我们把脸用围巾包住,戴上墨镜,遮挡毒辣的紫外线。我们都明白,假如自己不能把车行好,即使从乌鲁木齐叫救援估计也要很久,或许要到明天,今天可能要住在山上了,这里海拔3800米,想到这些心就砰砰直跳。好在我们带了露营的东西,山下的毡房或许也愿意收留我们。

得做点什么啊!我想到临行前修车的高师傅教我调出故障码的方法,极力回忆之后,果真依样调出了两组,11和44,但是是什么故障却不知道。在高原的烈日下,我只好留下风声一个人在山上等候,自己则独自步行下山打电话求救。心急如焚,我几乎是小跑着下山,跑到山口才发现什么都没带,只好返身再往回跑,回去就是爬山了,山口的风很大,也不顾上会有高原反应,心里一个劲儿的急,一辆崭新的Jeep2500停下来,一家3口也是去看冰川的,听我说了情况,男主人很仗义地让我上车,车子还是全新的,没想到,他忽然发动不了车子了,我脑袋嗡的大了,难道?难道我成了灾星了?!还好,他再尝试了几次,车子发动了,他把我送到上面,把车停好,我则取了钱包和修理厂的电话,再次下山。

幸亏我换了登山鞋,能够在乱石上快速地跳来跳去,抄近道下山,一群游客骑马上山,为首的一个男人冲我喊道:嘿,美女,上面好玩吗?我在墨镜后面瞪了“色狼”一眼,敷衍了事地说:还好!真是没有闲心理这种人。

来到山下,刚才围着我想租马给我的哈萨克们都跑过来,问:是车子出毛病了吗?

那个刚才很羡慕我能开车的哈萨克女人很热情地说,她的弟弟会修车,“让他给你看吧。”

我坚持先去给北京的修理厂打个电话,问清楚故障的原因。

气象站里果然有卫星电话,一分钟好几块钱那种,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在这种地方坏了车,居然有卫星电话打,我的命真好,如果坏在半路上,那可真是叫天天不应了。

打通了北京修理厂的电话,一来问一下故障码的意思,二来让他们帮我找乌鲁木齐的吉普专修点,小张师傅还是那么不紧不慢的帮助我分析故障原因,故障码11是曲轴位置传感器,去年在陕西就坏过一次,原因就是颠簸,故障码11,我会永远记住的,故障码44是电瓶温度传感器,应该问题不大。有了他的判断,我心里有底多了,高师傅给我带了一个曲轴位置传感器以防万一,小张又说,可能是接头处颠松了,重新连接一下也许就没事了。

山下搞旅游的哈萨克巴郎子很想一显身手,帮我修车,但是我没有应允,他很生气地打马而去,说回头修不好还得找他。当地人普遍认为车不着是高原反应,把空滤拔掉就能解决问题,我则认为不一定,因为我曾经开车翻越过5000米的雀儿山,都没有出现这样的问题,现在的海拔高度还不能形成威胁。相信了自己的判断,我雇了一匹马上山。

牵马的哈萨克叫做巴扎,因为他家原先是牧民,而他生在了乌鲁木齐这个大巴扎,所以就叫巴扎。30岁的巴扎在乌鲁木齐工作,周末来冰川帮助妻子的姐姐和姐夫牵马,他们在这里建立的毡房,巴扎会把妻子的姐夫叫做他的“挑担”,我告诉他,汉族是叫做:“担挑”,而不是“挑担”。

路上又遇见了那个“色狼”,他见我骑马上山很惊讶地又叫:美女,你怎么又回来了!

我问他:上面好玩吗?他还反应不过来呢。

可怜的风声已在大石头上昏睡了片刻,我下山后又有一个热心的三菱司机帮忙把车挪到了宽一点的地方。

按照小张的指点,我躺在车下找了很久,费了很大劲才找到传感器的位置,很难下亏去换,而带来的备件的接口却:不合适,没有别的办法,只好试着把传感器接头重新插装,一遍,再去一打,车居然打着了。

巴扎很热情的帮助我们忙前忙后地修车,我们弄不动的地方,他就代劳,他对车也有看很浓厚的兴趣。

车没事了,我们象小孩子一样欢呼起来,很自豪,很骄傲,我也在高山上修车了!

然后我就怪风声尽顾着紧张了,连我躺在车下修车这样百年不遇的经典情景都没能及时拍F来。

一号冰川海拔3820米。

匆匆到冰川上去转了一圈,时间不等人,已经是下午4点了,相当于北京的两点,后面还有不少石头路要走呢。在山下哈萨克的毡房里吃了抓饭,又要赶快去翻越海拔4200米的胜利达坂,风声一定要买一个馕当干粮,这是她从开始准备出发时就一直念叨的,一号冰川上的馕是世界上最贵又最不好吃的馕,实际就是厚面饼,我拒绝进食,后来她自己偷偷啃掉了。

胜利达坂也叫老虎口,上去的路是很长很长的大坡,就在山顶有一个从石头中炸出来的缺口,真象老虎嘴一样吓人,还有积雪,但对于我已经不构成任何心理和技术方面的威胁了,沿途可以看到很多冰川,据说有14条之多。人和车都没有任何高原反应,我们情绪高涨地在老虎口留影。

下山是很长的搓板土路,但是景色不错,是壮阔的草原山地风景。颠簸的碎石路一直到巴轮台,共约100公里,耗费了很长时间,白巴轮台到库尔勒,终于走上了平坦的山间公路。

进入库尔勒已经是近11点了,文化广场上有很多人在跳舞,街心花园中有穿标志马甲的清洁工在用手拣拾垃圾,真不愧是全国卫生先进城市。找了很多家旅馆都不合适,最后住在巴州宾馆,正规的三星级酒店。

这是我们的二度翻越天山。从北麓来到了南麓,库尔勒,是巴音郭勒州首府,南疆的一颗明珠,我们的南疆之行从此拉开了序幕。

简单功略:

天山后峡风景简介:

一号冰川:天山绵延上千公里,共有各类冰川近万条,其中的一号冰川距乌鲁木齐市仅127公里,是世界上距离城市最近的冰川。

从乌鲁木齐出发,走216国道,经过永丰乡,白杨沟岔口,后峡,到冰川观测站,右拐上山,即是海拔3800米左右的一号冰川,一号冰川周围分布着5条冰川,是乌鲁木齐河的源头。在一号冰川可以近距离看到晶莹剔透的冰川细节。

门票15元,骑马上山50元来回。路边有哈萨克毡房可提供住宿,气象观测站有卫星电话。

过一号冰川后翻越海拔4200米的胜利达坂,就进入了南疆地区。

巴轮台:翻越胜利达坂后经过土路的颠簸,就到达了巴轮台,沿途能看到火车在山谷隧道中穿行,这里是216国道和218国道的交汇处,是~个整洁的小镇,有正规的加油站,过巴轮台后,道路变为很好的新柏油路。

巴轮台也有一些工业设施,距离巴轮台18公里左右的山沟中,是著名的巴轮台黄庙,是新疆最大的喇嘛庙。巴轮台黄庙气势恢弘,有小布达拉宫之称,是黄教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