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外国教育专题研究文集
5516900000023

第23章 战后美国高等学校课程设置及改革动向(2)

1957年苏联人造卫星事件和60年代的美国社会动乱冲击了普通教育。许多人攻击规定的普通教育课程,认为它僵硬、狭隘,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只反映了对世界的狭隘看法。“切合需要”、“多样性”成为教育界崇尚的口号。因此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普通教育要求呈下降趋势,这就迫使美国教育家们重新考虑如何实施普通教育的问题。1978年3月,哈佛大学文理学院院长亨利·罗索夫斯基(Henry Ros Ovsky)发表题为《高等教育编年史》的报告指出:当代一个有教养的人,必须能够清楚而有效地思考并作出书面表述,应当能对文学和艺术、历史、社会科学、哲学、分析作出批判性评价,掌握在自然科学和生物科学方面的数学与实验方法,对其他文明和其他时代的知识有所知晓,应当对于伦理道德问题有所认识,应当在某些学科上具有高深的知识。为此,罗索夫斯基提出《公共基础课计划》,用以代替哈佛大学自战后即开始实行的《普通教育大纲》。

《公共基础课计划》要求一年级学生修习“文学和艺术”、“历史”、“社会分析和哲学分析”、“外国语言和外国文化”、“数学和科学”等五个领域的基本知识。在这五个领域中共设十种科目,由学生选修七八种,以保证本科生在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领域获得基本知识和技能,打下比较雄厚的基础。新的基础课计划并不是对文化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不偏不倚的介绍,而是使学生具有批判鉴别的能力,注重知识的深度以及获得这些知识的方法。这是与那种只强调共同文化核心的教育不同的,以此来克服由于执行《普通教育大纲》时实际上允许学生在大批课程中自由选修所造成的种种弊端。1984年,美国人文学科促进会发表了一篇震撼美国教育界的报告《挽救我们的精神遗产——高等教育人文学科报告书》,强烈呼吁纠正大学中轻视人文学科的倾向。报告认为过去高等教育的主要含义仅仅满足于浅近的市场需要,使许多学生成为就业的机器,却忽略了他们作为人所应有的较高的人文修养、个性乃至独到的精神。该报告指出,75%的美国高等学校不要求大学生掌握欧洲史,72%不要求大学生学习美国文学或美国史,50%不考查本科生的外国语。同年,“提高美国高等教育质量所必须具有的条件的研究小组”向教育部长和国家教育研究所所长提交的题为《主动学习——发挥美国高等教育的潜力》的报告指出“本科生课程过于狭窄,美国高等学校现在有1100种不同的主修专业计划,其17中一半属于职业领域。在个别学士学位课程计划中,号业课程竞占80%。1986年,哈佛大学校长博克(Derek BOk)发表《高等教育》一书,强调广博文理教育的重要性。他说:“本科生应该通过主修一个学科获得大量深人的知识,并且通过注意几个不同学科的学习获得大量广博的知识。他们应该获得准确和恰当地进行交流的能力,以及基本的定量能力,他们应该熟悉最少一门外语,并且有能力清晰地、批判性地思考。他们还应掌握我们藉以了解和认识自然、社会和我们自己的重要的探究和思维方法。他们应了解其他文化、了解不同的价值、传统和制度。他们应有机会探索,从而获得持久的智力和文化兴趣,增进对自己的了解,并且最终能对自己未来的生活和职业作出正确的选择,通过与各种学生一道生活和工作,他们应变得更加成熟,并且对人们的差异更能谅解。”1987年,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主席博耶在《学院:美国本科生教育的经验》一书中指出:“我,要的敌人是‘割裂’:在社会中我们失去了文化的内聚力和共性,在大学内部是系科制、严重的职业主义和知识的分割。”他认为主要的解决方法应该是建立联系、共性和具有整体意识。主修课或集中课要与普通教育计划结合起来,学生要用更多的时间学习普通教育课程。

“普通教育不是一些学程的简单组合,而是有着明确目标的修业计划,能以各种不同的途径达到的计划。尽管过程可以有很大的灵活性,但须有明确目标这一点是不可动摇的。”他提出一种所谓“整体核心”课程方案。

这种课程本身关注的是为所有的人共有的普遍经验,是共同的活动,没有这些活动,人的关系就会减少,生活质量就会降低。“整体核心”普通教育计划的学业框架是:语言——有决定性的联系;艺术——审美经验;文化遗产——活生生的往事;制度——社会网络;认同——寻求意义。这样达到使“本科生获得广博的知识,从深度上说,专攻某一个别领域,从广度上说,注意几门不同的学科。……学生还应掌握探究和思维的重要方法,运用这些方法,获得对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的理解”。

90年代以来,由于国内外形势的骤变,美国高等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就经济而言,进入90年代以后,美国经济日趋衰退。一方面社会各界希望高等教育能帮助国家走出经济低谷;一方面由于经济不景气,严重影响了高等学校的财源。就国际形势看,苏联解体后,昔日的对手不战而败,美国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它一方面试图发挥更大的国际影响,一方面又感到力不从心,既有经济因素,又有人才不足的因素,这些都对高等教育提出新的挑战。它要求美国学校不但要培养振兴经济急需的各级人才,还要求培养具有国际眼光,具备国际交流能力的人才。就科技的发展来看,迅猛发展的科技对高等教育提出挑战,首先要求高等学校扩大高等教育机会,因为到2000年估计有75%的工作岗位需要工作人员受过一定程度的中等以后教育。其次,要求高等学校根据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不断修订培养目标,重新设计课程和修订课程内容。有人认为,美国90年代的高等教育正在经历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重要的一次基本变革,其中本科课程的变革尤其引人注目,其目的旨在提高本科教育质量。传统上美国许多大学,包括哈佛在内,都把最好的师资用于研究,忽略本科教育。一般为本科生开的课或是在几百人的大教室授课,或是由一个年轻的教师助理或研究生授课。学生抱怨说尽管学校里的名教授名学者车载斗量,却都难得一见。哈佛大学校长尼尔·陆登庭(Neil Rudenestine)上任不久就提出要把本科教育的质量作为优先考虑的工作,把更多的教授配置到本科教学上去,改变该校本科学院的课程教学主要由其10个研究院的研究生承担的局面,解决本科教学质量不稳定等问题。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莱分校主要采取两项改革措施来加强本科教育的效益和质量:一是增加本科的资源配给,增设暑期课程并运用新的教学手段,解决本科班级规模过大造成学生等待修课的问题,帮助学生较快完成学业,提高本科生在六年内的毕业率;二是由学校学术委员会和各系共同推行一项志愿计划,让资深教授就各自的学术兴趣和专长,主持为大学一年级学生所开的讨论课。芝加哥大学的做法主要是请资深教授为本科生设计核心课程表,进而使教授们“卷入”这些课程的教学。该大学的本科生数量约占学生总数的l/3,然而目前已有41%的终身教授参与了本科的教学。以注重本科教育为特色的耶鲁大学在1997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导》公布的美国大学排行榜中,竞超过哈佛而跃居榜首。

二、美国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动向和趋势

五六十年代被称为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黄金时代”,在这一时期,美国高等教育在规模上和数量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6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高等教育发展速度的减慢,美国高校又转入更深层次的改革,如课程的改革。课程改革对美国高等教育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70年代至今,课程改革的势头方兴末艾,其动向和趋势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战后美国高等教育课程,一个时期强调普通教育,一个时期又强调专业教育,就像钟摆,来回摆动,争论不休。有的人认为专业教育局限性太强,让学生太早地在尚未打好基础的情况下就划分专业。而有人则批评让学生用四年时间学一些与现实无多大关系的理论知识,既浪费时间又浪费金钱。

60年代以来,随着学生数量和新知识的激增,大学本科课程的零碎和杂乱日益突出。1973年,哈佛率先提出要明确文理学院的教育目标。经过数年的酝酿、讨论和修改,到1978年4月,提出了《哈佛大学文理学院关于共同基础课的报告》,主持完成该报告的亨利·罗索夫斯基提出了本科生教育的五项基本目标:第一个目标要求学生学会精确地、中肯地和有力地表达意见,这是在写作课提出,并且在整个课程中一再重申的要求。

第二个目标是对某一专业取得一定深度的知识,要求学生集中精力去钻研一种专门学科。这是主修课程的任务。

第三、第四和第五项目标必须靠共同基础课程来完成,其目的是要保证所有的学生,不管他们主修什么学科,都能获得那些学院认为是具有普遍与持久价值的知识、技能与思考习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报告规定共同基础课(亦称核心课程)由文学艺术、历史研究、社会分析与伦理道德问题研究、科学和外国文化五个学科领域组成。基础课程的最终目的,是要给学生确定一个知识广度的最低标准。完成共同基础课程的要求大约需要相当于一学年的时间,主修课程需要相当于二学年的时间,学生还得保留相当于一学年的时间读选修课程。

在这一年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选择的重点,继续发展他们的智力。这种共同基础课程与选修、主修课程结合在一起,将为所有的学生提供一种文理科公共教育的坚实基础。

80年代中期,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对美国大学的本科生教育进行了广泛的调查。该基金会主席博耶强调,作为高等教育中枢的本科院校是一个困难重重的机构。自由教育与职业至上论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矛盾。

今天,目光短浅的强调职业教育的主张以其注重技能训练而支配着学校。大多数学生认为,从事某一种会导致得到一个职业的专门领域的学习,是他们进入大学,也是留在大学坚持学习的主要原因。报告的结论甚至认为,职业至上论统治了美国大学。

如何改变“知识被分割得支离破碎,系科的划分过于狭窄,过分强调职业教育”、“人人只关心满足个人的需要,而缺乏共同的责任感”的现象,报告提出了设立由7个学科领域组成的普通教育的“综合核心课程”方案,力图“不仅向学生介绍最基本的知识,而且也让学生知道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以及这些知识在学校以外生活的应用。综合核心课程关心的是那些人类共有的普遍经验及共同的活动,没有这些活动,人类之间的关系将受到损害,生活也会黯然失色”。

1989年,美国人文学科基金会调查所发现,1988~1989年,全美高等学校的通才教育课程很松散,以致不能达到基础教育的目的。如毕业生中有78%在大学和学院根本没有读过“西方文明史”;38%没有上过历史课,45%没有进修过美国或英国文学,77%没有学过一门外语;41%没有上过数学课,33%没有学过自然和物理学科。因此,该基金会推出大学和学院改革课程设置的“50小时核心课程”。包括18小时的文化与文明课程,12小时的外文课程,6小时的数学概念课程,8小时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6小时的社会科学和现代世界课程。虽然许多人文学科方面的教授并不完全赞成上述课程设置和内容,但大多数人都认为增加此类课程是很有必要的。这一类知识能帮助学生确立价值观、世界观,扩大学生的眼界。

如今,越来越多的教育家主张“兼容并包”,“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必须携手并进”,“大学本科生教育的一个特殊使命就是把人文教育的价值与职业目标联系起来”。哈佛现任校长陆登庭说:“哈佛本科生在校的四年中,一定要在一个主要领域学习,如化学、经济、政治学科、艺术或其他专业,但我们也希望他们进行跨学科专业的学习,无论是从伦理道德哲学到数学推理的逻辑,从自然科学到文学,还是从历史到其他文化的学习。大部分哈佛本科生还要在课程之外花很多时间从事其他活动,比如,为我们的邻近社区提供社区服务,或为报纸和期刊撰写文章,或在交响乐团及其他音乐团体内参加表演。实际上,我们的学生很少在完成四年的本科教育之前进行真正的专业训练。”他又说:“大学的研究固然应该为经济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大学教育也应当帮助学生从事有益并令人满意的工作。然而对于一种最好的教育来说,还存在无法用美元或人民币衡量的更重要的方面。最佳教育不仅应有助于我们在专业领域内更具创造性,它还应该使我们变得更善于深思熟虑,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成为更完善、更成功的人。”

以上发展表明,美国大学课程已不再是专业课程一统天下的局面,越来越多的人和学校发现了普通教育的价值,专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并重,已成为美国高校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