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罪臣嫡女:冷王虐妃
5528400000177

第177章

他的话音落,而我的心,几不可察的,微微一颤。

“华蝶心想要我的命。”我咬上了唇,溢出这句话时,脑海里依旧出现儿时那个温柔宽宏的长姐。

他闻言竟大笑两声,眸光亮了亮,脸上神情变得说不出的一丝得意,而又微微转化为了一丝暗沉。

“我就知道她会再下次向你下手。”

“好再宁哥哥有先见之明,给我留了六根银针。”我轻轻笑着。

“六根可还够用?”他眸光中的暗沉微微散去,好似早己知晓了西城所发生的一切,轻轻的勾了唇。

“差点就不够用了,好再最后二根让我起到了作用,然而银针之上的花粉毒还让我大展拳脚一番。”

“看来丫头有了对策。”他挑眉,目中一丝光亮一掠而过,眸子清浅,却宛若明水漾瞳。

“兵来将挡,水来土淹,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宁哥哥觉得此计可好?”我仍是笑着看他,却字字句句隐含深意。

“妙哉,丫头的鬼点子素来就多,只是从不肯显露真本事罢了,看来这华蝶心此次是真的惹怒到了你?”

随着他的话,我面上微微落了笑,而后化作轻轻一叹,“她倒己不足为患。”

他没有说话,只是深深看我。

良久,他也叹了口气,“你现如今内忧外患,单凭你一双眼,一双手应付得过来么?”

他一句话说入了我的心里。

我重又扬眉朝他笑笑,“不是还有无处不在的宁哥哥么?”

他扬扇目视我,又隔了良久才轻启薄唇,“此事有二,仅是我推断而己,你想不想听?”

我知道他此次前来并非是来看望于我,也并非只是想要知道西城所发生的事情。

我轻笑看着他,点了头,“当然。”

他手中的折扇朝上一指,眸光转化为了一丝深邃。

“其一,府上的杨夫人给你唱了一出好戏,在人前柔弱不堪,处处对你毕恭毕敬,其实她早就对你动了心思,故意让产婆在战天齐面前说出她难产之事,而后再利用你送去的那些补药做了文章,只是一点不明,为何她就敢断定战天齐一定会违背皇家惯例,保大不保小?”

也许是因为她是杨浦将军之后?这样的推断我要不要相告宁玄朗。

其实从一开始我也是这般想的。

晴儿入府后,她的神情己完全与从前那个晴儿判若俩人。

我一直以为她只是因为杨婶的惨遭杀害,忍受不了至亲的离去,心灵大受创伤才会如此。

可是我异常的发现,不单只是这一点,她连骨子里的那份柔弱也越来越做作,几次泪如雨下时,我都发现她的眸中虽带着沉沉的痛意,可那痛意好似己经沉淀许久,对她来说早己就不痛了,只是刻意的装作痛而己。

而此次难产之事,我从头到尾细想了一番,云雀看出了一些轨迹,然而那些轨迹也是我所认同的。

此时宁玄朗的推断也十分有道理。

她为何要陷害于我,只因我深得战天齐的心,想要与我争宠,还是另有其他?

如若是争宠,利用腹中的孩子倒还真是一步险棋,一条妙计。

可如若是另有其他,她的目的何在?

两者之间,她都完全置腹中的孩子于不顾,而且她还敢断定战天齐一定会违背皇家的惯例,保大不保小。

那日我负气离开,产婆之言字字句句断定了大人小孩只能保一个,可偏偏又平安的生下了小郡主。

难道真是上天保佑?

“你在想什么?”宁玄朗的一句话打断了我此时所有的思绪。

我抿唇一笑,摇了摇头,而后问道:“其二呢?”

他手中的折扇重新摇起,“其二就是府上的杨夫人并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外患,是有人想要利用杨夫人肚子里的孩子将矛头指向你。”

这样猜测也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府里的晴儿我并不是很了解,北漠一面之缘,深知她对战天齐并非兄妹之情。

再次相见,她唤我一声姐姐,成了与我一同伺候战天齐的女人。

如今还生下战天齐的第一孩子。

这期间,我从头到尾都没有怀疑过她。

她每次见我都是一副柔弱不堪,毕恭毕敬的模样。

就像如今,她己生下小郡主,被封为三品侧妃,虽在我之下,可究竟也算得上是这府中的半个女主子。

她会受何人利用前来对付于我?

宁愿不惜牺牲腹中的孩子也要在战天齐面前中伤于我。

我眼前闪过几张面孔,但却不确定,此事如若动作太大,定会打草惊蛇。

我微微压了口气,抬眸问了问,“依宁哥哥之意,此人会是谁?”

“不知,但有一个办法可以让你查出究竟是内忧还是外患?”他眸光闪闪,目间锋芒浅露,俊秀的面容带着一如既往的聪明劲,那冷静淡定下还隐凶的透着些许玄机。

日子一晃,便又是一日。

昨晚宁玄朗走后,我便歇下了,什么也没想,甚至连战天齐有没有回府的事情我都不再过问。

借着阳光明媚在清湖边上缓缓的漫着步,沐浴着阳光的温泽,整个人也显得精神充足。

我的目光一瞬不瞬望着不远处的那一抹桃夭。

微风轻轻而过,含苞待放的花蕾正吹得落英缤纷,乱红如雨,在那一片娇绿之中微微颤动。

“小姐,今儿个的太阳可真好。”云雀笑容可掬的对我说道。

我轻笑着点了点头,“现在开春了,自然暖和起来了。”

“是啊,小姐你看,这清湖的冰都化了,这样看上去可真美。”云雀伸手指着那一汪薄雾还未退去的碧波扬声道。

我顺着她手指着的方向望去。

寒冬己被暖春所代替,绿湖碧波,回清倒影,将人的影子照得那般的清淅。

这这清湖的倒影中我看到了自己如花的容貌之上并没有我想像般精神充足,眉宇间流露的神色早己显露了我的心思。

“昨日爷何时回的府?”我淡淡的问道,心里却极其想要知道这个答案。

“听管家说,爷昨日留宿宫中了,并没有回府,一大早还让人回府取了朝服。”云雀的声音轻轻的响在耳边。

让人回府取朝服,他昨夜竟一夜未归。

我轻轻的蹲下身子,着手微微扬起了面前的清水,只想将水中的影子在手下搅个混乱,就如我此时的心一般,乱了。

“现在可回府了?”我依旧淡淡问道。

“回了,在……”云雀的声音止住,最后一个字竟还脱长了一些,感觉之上,她应该是留意到了什么?

我下意识的朝被我弄混乱又快要恢复平静的清水看去,战天齐的身影正直直的映在水中。

他就站在了我的身后。

“爷……”云雀行礼,而我却愣在了原地。

“你们都下去。”他淡淡的吩咐道。

“是,奴婢告退。”几名跟随的奴婢与云雀一同退下了。

静静的湖边除了几声清脆的鸟鸣声,微风拂过柳枝轻轻摇曳而姗姗作响,其他的静得一点都听不到。

从清水之中收回了手,取袖中锦帕将手上轻轻的擦拭了一番,而后起身面向身后之人行了礼。

“见过爷。”

“不必……”他伸手过来。

我手上一颤,缩了回去,还直着身子往后退了一步,一时之间竟不想让他碰到我。

而他也因为我的抵触,手悬半空中,有些话并没有再说下去。

我未抬头,眸光处只见他收回了手,声音轻轻而来,“晴儿册封一事,谢谢你。”

昨日入宫之事,看来他还记得清楚,记得是我为晴儿求来了侧妃之位,让他们的女儿将来在这府中有那么一席之地。

可他是否还记得,他伤我之事,他昨夜一夜未归,留宿在宫中之事。

我依旧未抬头,只是声音带着淡然,“杨夫人替爷生下小郡主,三品侧王妃,我还怕委屈了她。”

他闻言,半响没有说话。

我半响没有看他,直到一只鸟儿跃过我与他的头顶,还带着一丝尖锐的嬉戏声时,他的声音带着沉重的响起。

“你还在恼我?”

我低头咬唇,“事情没有查清楚之前,谁都有嫌疑。”

他向我迈近了一步,而我随着他的迈近又再一次退后了一步,脚步己接近那一汪碧波。

他脚下慌乱一顿,不敢再向我迈近。

他知道如若再向我迈近,我必将后退至那清湖之中,所以他只能选择停下来。

“太医己经向我汇报过了,你所送的补品并无问题,那日是我的话过份了……”

“爷不必解释,我明白的。”我微微抬头,就这样打断了他的话。

“那你……”他眸中闪过一丝欣喜之意。

我唇边微微一笑,“既然补品没有问题,那此事就己经过去了。”

“你真这般想?”他话语急切,又感觉对我的话那般的不真实。

我依旧带着微笑,看向他紧张的双眸,“爷认为我还能如何想?府里之事都是由爷做主,爷怎么说,我就怎么做?”

他眸中因我的话微微一颤,方才的一半欣喜与紧张己不现,而是暗沉的眸光所绞紧,良久不语,因为他根本就不知如何再向我开口。

我的淡然平静,己经让他感觉到了我与他之间终是存在了距离。

这般的沉默对我而言是十分的难熬,我怕自己坚持不住,眸中会有痛意流露,便微微垂了眸,行了告退之礼。

“忽觉有些凉了,我就不陪爷游湖了,告退。”

转身跃过他的身子,向前迈着步子,身后传来了一丝急切的声音。

“昨夜我在父皇的宫中喝多了,就留宿在了景阳宫,哪里都没去。”

他的声音传入我的耳中,脚下的步子却并未停,我也不想停下来。

一路向南,头也未回,云雀与春兰都跟在身后。

春兰带着顾虑的小心翼翼的说道:“小姐,爷昨日留宿在了景阳宫,哪里都没去。”

我不语,此时身边的云雀又再一次重复着这一句话。

而我只是朝她们笑笑,“我己经听到了。”

云雀微微不解,“小姐既然听到了,为何不停下来与爷和好呢?”

“我从未怪过他,又岂能与他谈和好二字?”我的唇角渐渐浮起笑意,那笑里却有一缕凄然的悲凉。

“可是……”云雀不知再说什么?迟疑的想了想,有些忧虑的看着我。

我微微一叹,“没有什么可是,你记住,这些天我谁也不见,包括爷。”

“那要是爷要硬闯,那该如何是好?”云雀拧着眉。

我轻轻的摇摇头,“不会的,他的性子不会硬闯。”

云雀拧眉稍稍扬起了声音,“那可不一定,西城决斗之事,小姐难道就忘了?”

我心头微微一紧,却是什么也没有说,只是继续向前走着。

云雀却在此时叹了叹,“云雀其实想想,那北漠太子对小姐还真是好,比爷也差不到哪里去。”

我脚下一顿,双眼带着恼意的看向身边的云雀,低斥道:“又在胡说。”

“我哪有……我……”云雀欲要反唇相击,突然眸光察觉到身边春兰的情绪,拧着眉问道:“春兰,你怎么了,怎么突然不说话了?”

春兰面容一怔,抬眸看了我一眼,见我正带着思虑的看向她,她又匆匆闪躲垂了眸,声音带着微颤的回答道:“云雀姐姐你一直嚷嚷个不停,春兰哪有插嘴的份,春兰还想起有些事要做,就先退下了。”

她向我匆匆行了告退之礼。

“哎……”云雀扬手欲要喊住她,可她走得极快,转眼间便绕到了假山后,不见了身影。

云雀眸中一丝不明闪过,挠了挠后脑勺,“这春兰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提到北漠太子,她竟如此反常?”

我也不明,就没有回答她的话,重新迈出步子,回想起方才春兰行色匆匆模样,定是心中若有所思。

二月己过,初见三月,令我想起了,宋朝晏殊的木兰花。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

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愁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