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怎样做记者
5532600000010

第10章 学好采访是记者的第一基本功(1)

采访是大众新闻传媒传播新闻的全部流程中十分重要的一项环节。作为新闻专业的一门特殊学问、一门传播新闻的艺术,学会采访新闻是在线记者的必修课,采访是新闻记者的重要基本功。

首先学会传统的采访方法

凭借多年在一线采访的实践经验,笔者认为,要想真正认知采访在记者工作中的重要性,必须首先明确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的关系。采访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写作是采访的延续。采访决定写作,写作检验采访的成败与好坏。正如业界人士们的口头禅:采访要在“深”字上用功夫,写作要在“精”字上用功夫。“深入采访,精心写作”这是几代新闻记者的座右铭。

第一节采访开始于发现和挖掘新闻线索

新闻素材或新闻主题的被发现,是记者进行采访的第一步,因此,记者的采访是从发现新闻线索开始的。第二步是根据新闻线索顺藤摸瓜或经过繁杂的寻找、挖掘,找到说明新闻主题的材料,或者说是深入挖掘到构成新闻的全部事实。

通常情况下,记者可以通过以下渠道发现新闻线索:

(1)各级党和政府的文件等;

(2)各级党和政府领导人的讲话、报告、指示等;

(3)各级领导机关的工作简报、工作总结等;

(4)各种政府的会议,如全国及各级“两会”、经济工作会、科技工作会、教育工作会、就业会议,等等;

(5)社会各界先进人物、知名人士的社会及个人活动等;

(6)国内外重要节目信息;

(7)每天的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信息;

(8)受众来信来稿及信访、上访信息;

(9)亲朋好友的短信等;

(10)记者本人深入下去观察社会、考察民生、访问弱势群体或成功人士等,许多独家新闻、原创新闻都是记者直面社会、直面基层而发现、挖掘出来的。

当然,包括会议通知在内的各种来自各阶层的请柬,也是记者获得新闻线索的重要渠道。

第二节采访的通用方式和方法

发现新闻线索并获准采访的情况下,采访的方式可归纳为如下类型:

(1)现场采访

(2)会议采访

(3)记者招待会采访

(4)新闻发布会采访

(5)新闻统计调查采访

(6)战役性报道采访

(7)电话采访

(8)网络采访

(9)书面采访

(10)代理采访

(11)开调查会采访

(12)专访

(13)追忆采访

(14)隐性采访

(15)随机采访

(16)案头背景采访

(17)即时采访

(18)体验式采访

(19)社会活动采访

(20)追踪采访

(21)异地采访

(22)交叉采访

第三节采访前的准备

采访前,记者要做好准备工作,事先的准备工作关系着采访的成败和效果,无论新闻时效有多强,无论记者出行多么仓促,都要尽全力最大化地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毛主席指挥战斗时反复强调说:“不打无准备的仗,不打无把握的仗……要有把握,就要有准备,而且要有充分的准备。”新闻采访虽不是打仗,但要面对陌生的被采访人及群体和并不熟悉的新事物,加上现代信息发达、多种媒体记者蜂拥而上地抢新闻,自己不事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是很难在无情地竞争中脱颖而出、出奇制胜的。即便是上阵途中才刚刚获得新闻线索信息或刚刚接到领导、编辑部的指令,也要抓紧分分秒秒做好思想准备。笔者觉得,准备工作是装备自己、提前了解采访对象的工作。装备自己,是为了更好地认识采访对象,以便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大化的成效。

那么,采访前应做哪些准备工作呢?

1.明确采访报道思想

报道思想是各级电台、电视台、报刊及互联网等各类大众传媒所依据的中宣部及各级宣传部门在一段时间内对新闻宣传报道方面的指导思想,它既包括宣传的方向、内容,又包括在宣传中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强调什么,注意什么,等等。近些年来中央宣传部新闻局主办的《内部通信》每半个月刊发一次宣传报道指导思想及重大宣传的要求及动态信息,有的事则是一事一议地明确中央的要求。各新闻单位据此制定的宣传提要,一般都是有报道思想和要求的。

记者获得新闻线索,采访之前要弄明白这次采访的报道思想和报道主题,并在正式采访中验证和不断深化、完善报道思想。当然,如果发现原来设想和认知的报道思路与事实不符甚至相差很大时,要从实际出发修正原思路,决不能拿着既定报道思想去硬套实际,更不能把报道思想变成框框,不要把来自上层的报道思想凝固化,看作一成不变的东西。媒体的报道思想要随着客观情况的发展变化,不断调整和丰富完善。

2.明确采访报道新闻的目的,即记者每一次采访的目的性都要明确,欲解决的问题也要明确,就是要有针对性

3.熟悉采访对象的情况

采访对象,有的是以人为主,有的是以事件为主,有的是以典型为主,有的是以问题为主,有的是以面为主,有的是以点线为主,有的是日常性的,有的是突发性的,等等。采访之前,记者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去熟悉不同的对象。但无论以何为主,都要以自然人为媒介来展示新闻内容及新闻发生的过程等,熟悉采访对象个人或群体的背景情况,是至关重要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记者采访人,也是了解人、研究人,如果记者对被采访人的生活、学习、工作经历、性格、爱好、心理状态都了如指掌的话,在采访时就能很容易地打开被采访人的话匣子和心灵的天窗,从而获得新闻的核心内容,为写作出具有强劲竞争力的新闻打下基础。

4.学习有关方针政策,武装记者头脑

采访前记者突击翻阅学习本次采访可能涉及到的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这是为即将落实报道思想的实践,寻找理论依据。没有政策,就没有依据,采访中如何判断错综复杂的情况,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是尺子、是标准。尽管这些政策记者以前学习了解过,但在真刀实干之前重温一下也是必要的。常有这种情况,在重温中受到新的启发,产生新的理念,发现新的天地,为报道出新出彩创造了条件。如果你报道的是新问题,对这方面的政策又不甚了解,那就更有必要好好学习学习了。

5.充实必要的知识

记者一年365天,天天都奔波于基层第一线,有时一天要跑一两个甚至更多的新闻发生地,涉及的报道内容也是多层次多角度的。无论记者的知识多么广博,在对新事物采访中也会感到知识的不足。因此,在知识方面做好准备是十分重要的,切不可抱着采访时临时抱佛脚也不迟的想法。采访是一项一环扣一环的战斗性的工作,与采访对象聊起来的话题,容不得记者因听不懂听不进去而搁浅,更不容许记者临时向采访对象请教什么常识性的问题。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记者将陷入不被采访对象重视的困境,采访者和被采访者一旦形成知识、政策、思路不对称的状态,采访便会很难顺利进行下去。如果记者不懂装懂地继续采访下去,糊里糊涂地采访,怎能写出明明白白的报道来呢?以其昏昏只能使受众昏昏,谁能接受这种报道呢?

6.多准备提问

记者采访前要尽可能多地准备一些能使采访顺利引申下去的问题,靠这些问题引起采访对象的兴趣,而获取更多的新闻素材,当然,在采访中根据采访对象提供的新情况、新内容也可以随机提出新的采访问题。记者采访不怕问题多,就怕问题少,无法把采访谈话深入下去。

7.策划设计采访方案

记者采访从哪里突破,如何向纵深发展,如何去伪存真,如何挖掘出新闻的核心价值内涵,如何抓住新闻的核心竞争力,等等,采访前记者应策划设计好方案,有的重要采访活动,事先要做好周密计划案,要形成文字;有的不需要事先成文,但脑子里要有一个蓝图。“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就是这个道理。事前策划到位,采访起来就游刃有余。比较复杂的大型采访,参加的记者比较多,争抢新闻的媒体更多,事先搞好总体策划设计就更为重要,不可忽视。

8.必要的物质准备

记者下去采访之前要把采访工具如录音机、照相机、电脑及车辆调试好,衣物等用具及饮料食品等也都要备充足了,以应对一切采访需要。

至于那些突发事件的采访,任务来得急,新闻时效紧迫,记者来不及一一作好上述准备工作,也不要手忙脚乱,更不能六神无主,不知所措。面对突发事件,记者要靠平时的经验积累应付场面了。这种平时的日积月累是记者整体素质的积累和叠加,有了丰富的经验积累,记者就可以应付任何突发事件的强攻和突然袭击,而立于不败之地,从而成为招之能来,来之能战的在线记者。

采访的技巧

新闻采访是一种创造性的社会活动,具有规律性和技巧性。采访技巧不仅关系到采访的完成,也关系到准确把握新闻事实的真实性、完整性等。

采访技巧是多种多样的,本章里只谈常见的几种技巧。

第一节采访要耳听八方,面面俱到

老记者都知道,采访和写作的关系,是采访决定写作。那么,怎样采访才能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呢?一句话,就是采访时记者要耳听八方,面面俱到。

耳听八方,面面俱到主要有下列三点好处:

其一,有助于深入了解新闻素材,挖掘新角度,深化主题。

采访中的“耳听八方,面面俱到”,就是指对客观事物要做多方面的了解。任何事物都包含若干个方面,而各个方面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有的还互为条件,互相转化。新闻报道是写真人真事,不允许虚构。记者到某处采访某一项工作或某一个人的事迹,不做多方面了解就很难掌握大量的、生动的事实,也就无法确定主题,撰写文章了。只有听取各方面的介绍,掌握他们相同的、不同的见解、意见,才能获得丰富的足以深化、表现主题的素材,写出好文章来。

1983年3月13日,胡耀邦同志在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知识和知识分子的问题上,“一定要反对把马克思主义同人类文化成果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的错误倾向,确立尊重科学文化知识的正确观念,动员全党全民努力掌握现代化科学文化知识”。3月15日笔者到天津自行车研究所采访,该所领导热情地向记者介绍了全所干部、技术人员和工人重视知识,刻苦学习技术的情况。内容很丰富,正好符合胡耀邦同志讲话精神,应立即动笔撰写消息。但为了更详尽地占有材料,笔者并没有马上结束这次采访,而是用了一整天时间和所党支部书记、老工程师、中年科技人员、青年技术人员、老工人、青年工人等十几个同志分别进行座谈。由于接触面宽,向当事者采访,掌握了许多动人细节,这些材料对阐述更新知识,防止老化十分重要。最后,笔者在消息里写了这么一段:1959年大学毕业的工程师孟凡旭,老少三代五口人住一间房,学习条件很差,但为了更新知识,每天晚上九点以后,他都坐在台灯下学习到深夜。几年来较好地掌握了大规模集成电路、激光等新技术。1981年他和一位助理工程师设计成功“链条测长仪”,填补了我国自行车行业长度计量检测仪器的空白。这个重大项目从调研、设计一直到制造、鉴定,只用了半年时间。孟凡旭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如果没有平时的不断学习现代化科学知识,仅仅靠在大学里学的那点东西,根本完不成这个项目”。

这个例子虽然并不十分特殊,但它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听众收听后,是会受到一些启迪的。人们不难想到,50年代毕业的老大学生、工程师都这样重视知识的学习和补充,那么那些由于种种历史原因,至今文化水平、知识水准还很低的人,不更应该下决心补上缺乏知识这一课吗?退一步讲,如果采访时只满足于听所长的介绍,而不和各方面谈,就无法掌握这样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