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探秘(世界未解之谜)
5535000000009

第9章 地球篇(9)

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很久之前金沙江上的这个180度的大拐弯并不存在。当时,金沙江和怒江、澜沧江等一起是并肩笔直地流淌着。就在金沙江与它的伙伴们一起向南奔跑的时候,在它东面不远的地方也有一条河流由西向东不停地流淌着,湍急的江水不断地侵蚀着脚下的岩石……时间一长,终于有那么一天,这条河流与金沙江相遇了,它们相遇的地点就在石鼓村附近。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该条河流地势比起古金沙江要低得多,滔滔的金沙江水受到该江水的吸引,自然掉头向东。于是,金沙江就成了长江的一部分。这种现象在地貌学上的名字叫“河流袭夺”。这个名字起得是非常生动的,意思就是说,一条本来流得好好的河流,竟然被另一条毫不相干的河拦腰斩断,把它掠夺到自己的怀抱里。

除此之外,对于该条河流抢夺金沙江的说法还有一个有力的证据,那就是在今天的金沙江石鼓大拐弯的南方,也就是人们认为的当年金沙江应该流过的地方,真的有一条汩汩流淌的河流,叫漾濞江。漾濞江的源头与石鼓的距离很近,那里还有一条宽阔的低地。这里虽然没有河流,可是仍然是一种河谷的形态。“袭夺说”的支持者认为,古金沙江被袭夺以后,当年的河谷还在,并且在古金沙江的下方,仍然残存着一条小河——漾濞江,那也是古金沙江的遗迹。

当然,这种说法并不能得到所有人的认同。有人认为,这里根本就不存在这条奔流,所以也根本没有所谓袭夺金沙江的事情,金沙江的这180度的大转弯,完全是当地地壳断裂造成的。他们发现,石鼓以下的虎跳峡是沿着一条很大的断层发育起来的。金沙江在流淌的过程中,碰巧遇到这条断层,河流不得不来了一个大拐弯。

其实,产生不同意见并不奇怪。金沙江的大转弯可能是发生在几十万年以前甚至是更早时候的地质现象,谁也没有亲眼见证金沙江是如何被其他河流袭夺过去的。不管袭夺也好,还是沿着一条断裂带流淌也好,这些看法都还有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由此可见,要想揭开金沙江大转弯的神秘面纱,还得需要人们继续探索和努力。

可以“呼风唤雨”的神秘之湖

在很多小说中,我们会看到呼风唤雨、撒豆成兵的世外高人。相信很多人也期望有这种本事,那么如今你可能真的有机会去尝试一下呼风唤雨的感觉了。因为,在我们美丽而又神奇的云南省境内,有这样一个被当地人称之为“听命湖”的地方,在这个地方就可以完成你的心愿。

听命湖位于云南省泸水县境内的高黎贡山中,是云南省著名的高山湖泊之一,这里有着迷人的景色。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春日山花争艳,夏天绿树葱郁,秋季天高云淡,冬时银装素裹。由于这里海拔比较高,并且路程比较艰难,因此游人较少,这样就使得该地的自然风貌保存得非常好,可以说是世外桃源。

听命湖除了具有完好的景色之外,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它可以让人体验呼风唤雨的感觉。任何人只要在听命湖边高声呐喊,用不了多久就会乌云密布,接着就会下起雨来。并且雨量会与声响的大小有着紧密的联系,如果是枪炮类的巨响,则会倾盆大雨并伴有电闪雷鸣。经过十几分钟甚至更长时间之后,这里就会云开雾散恢复如常。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为什么同样的事情在其他地方就不会出现呢?

经过专家们的科考,总结出了出现这种现象必备的一些条件。首先要有不断上升的气流,其次还要有具备凝结的条件,最后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充足的水汽。由于听命湖的四周都是高山,这样就创造了一个很好的聚音条件。当人们大声呼喊的时候,声波在一定程度上扰动了相对稳定的空气,从而使湖面产生上升气流。而且专家还特别指出,由于听命湖地处低纬度高海拔的山区,这里常年云雾缭绕,雨量丰沛,就是我们不喊,山区也是常年雨水不断,局部气象一直保持在一种不稳定的临界状态。所以,在以上综合条件的作用下就产生了下雨的现象。

困扰人们多年的呼风唤雨现象终于有了科学的解释,但是在这片已经人间少有的仙境中,我们人类是不是更应该多反思反思自己对大自然所造成的破坏呢?试想如果此处自然景观也被我们人为地破坏,那么还会不会有这种奇观存在呢?

太湖成因之谜

美丽的太湖位于风景如画的江苏省无锡市,是我国长江中下游五大淡水湖之一。作为江南的水中心,以其蕴藏丰富的资源孕育了流域内的人们,自古被誉为“包孕吴越”。这里河网纵横,湖泊星罗棋布。春天到来,菜花金黄稻身透绿,到处一片生机。那么,美丽的太湖是如何形成的呢?

在当地,关于太湖的由来有一个古老的传说。相传当年王母娘娘做寿,决定开个蟠桃寿会,邀请各路神仙来开开眼,顺便热闹一番。玉皇大帝自然是在受邀之列,各路神仙都给王母送来了贺礼,玉皇大帝也不例外,他送的是一个里面装有72颗特大的翡翠和其他奇珍异宝的大银盘,王母见了自然是喜上眉梢,前来祝寿的神仙都对银盘赞不绝口。恰在此时,孙悟空也不请自来。由于王母娘娘对他不屑一顾,齐天大圣就大闹天宫,打翻了那个盛满珠宝的大银盘,银盘从天而降跌落至地面,顷刻间化成了36000顷湖面;72颗大翡翠变成了72座山峰,散布在湖中。由于此湖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所以“天”字上面的一横就落在下面变成了一点,也就是“太”字,湖泊因此得名叫做“太湖”。本来大银盘是圆的,因为挨了孙悟空的一棒变了形,这就是现在太湖为什么不圆的原因。当然,传说毕竟是传说,关于太湖的真正成因,地质学家们一直争论不休。

关于太湖成因,影响最大的是“潟湖成因说”。持这种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就是我国地质科学的创始人之一——丁文江。所谓潟湖,是指在河流冲积与海洋堆积作用下,使伸进陆地所形成的海湾逐渐脱离海洋母体,并最终形成的近于封闭的洼地,大多是由于地壳运动和海风海浪对原有地貌侵蚀的结果。丁文江等地质专家认为,在距今600万年的时候,太湖平原应该是个大海湾,后来由于长江口南岸和钱塘江北岸两大沙嘴不断增长,使这一海湾渐渐封闭,成为潟湖。1979年出版的《辞海》在“太湖”词条中亦称其“为长江和钱塘江下游泥沙堰塞侵古海湾而成。”

但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中科院南京地理研究所的专家对此提出质疑:太湖的底部及整个太湖平原湖泊底部,全部是黄土层硬底,湖水直接覆盖在黄土之上,未发现海相化石及海相沉积物。相反,却发现大量的古代人类生活的文化遗址,因而太湖不属于构造成因的湖泊。同时据南京地理研究所研究,太湖平原除东部上海地区和南部嘉兴以南地区曾受到过海侵外,整个中部广大湖荡平原区并未受到海水侵袭,因此也就不存在潟湖成因问题。

最近,一批年轻的地质工作者受太湖西南侧湖岸均呈圆弧状启发,用全新的观点解释了太湖的形成。他们大胆假设,提出了陨石冲击说。他们认为,可能是在遥远的古代,曾有一颗巨大无比的陨石自天外飞来,正好落在太湖的位置上。也就是说,偌大的太湖竟然是陨石砸出来的!但是南京地理研究所的专家们却对这一说法又提出了质疑:如果湖泊是陨石冲击而成的,那么湖底多少要保存有撞击坑的痕迹。可是太湖湖中分布有数十个岛屿,而且湖底十分平坦,说太湖是陨石砸出来的未免牵强。

目前对于太湖的成因,学界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但所有这些不同的观点,均有助于推动人们作进一步的调查和研究。相信不久之后,人们能够在地质构造的形成认知上取得长足的进步。

中国玛珥湖之谜

在我国广东省湛江市有一个著名的湖光岩风景区,在这里有着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中国唯一的玛珥湖,此湖的神秘之处在于它充满了很多还未解开的谜。那么,究竟什么是玛珥湖呢?

玛珥湖其实并不是湖的名称,而是一种火山地貌形态,简单地说,玛珥湖是火山喷发后形成的湖泊。不同的是,别的火山喷发是在火山口形成湖泊,而湖光岩这个火山不是山,实际就是平地的一次火山爆炸。爆炸之后大地下沉,于是形成了湖泊。在地质学中这样的湖泊被命名为玛珥湖。玛珥湖一般呈封闭的圆形或近圆形,火山喷发物在其周围形成近于等高的围墙,犹如堤坝,其高度有几米到几十米,个别甚至达百米。塌陷盆地形成后积水成湖,其大小不一,直径从几十米到几千米,通常为100~1000米。玛珥湖的深度和大小与形成时间有关,一般水深十几米至几十米,个别达几百米,也有的已经干涸。而湖光岩玛珥湖整个湖的面积为2.3平方公里,湖东西长2公里,南北宽1.8公里,最深处水深28米,海拔23米,湖水冬不涸、夏不盈。那么,在这个神秘的玛珥湖中又藏有怎样的秘密呢?

该湖第一个让人惊讶之处是,经过有关科学工作者的精心测量,发现这个湖水的中心地带要比湖边水位低近30厘米。在我们平常所见到的湖水中,这种情形是很难见到的,几乎都是处于一个平面的。那么,这种情况是如何产生的呢?有人猜测,其实该湖的总体形状就像我们日常用的漏斗一样,所以水的中心地带总是低于两边的。对于这种提法,有人予以反驳。反驳者认为如果这种观点成立,那么流淌到中心地带的水都流到哪里去了呢?为什么在湖的中心区域没有产生旋涡呢?为什么在干旱季节没有出现干涸的情况呢?人们至今无法解释这一现象。

此湖第二个令人难以解释的现象是,飘落在该湖的枝叶均神秘消失。由于该湖的周围是茂密的树林,所以每天会有大量的枝叶飘落到湖水之中。可是让人们感到疑惑的是,这些飘落在湖水中的漂浮物在经过几个小时之后,既不下沉也不漂浮,而是神秘失踪了。那么,这些飘落物都去哪了呢?会不会是被风吹到岸边了呢?可是湖边附近的沿岸都是非常干净的,没有一丝杂物的踪迹。于是,人们又纷纷猜测,会不会是沉落湖底了呢?许多优秀的潜水员潜到湖底探察,并没有发现任何枝叶的残留物。对于这些枝叶的去处,人们至今还无从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