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犹太人做人与经商的智慧全集
5555700000003

第3章 做命运的主人(2)

在欧洲发展的历史中,每一次社会大动荡发生时,犹太人都要遭到残害与压迫,他们的住所以保护隔离为借口被暴民焚烧,他们无家可归,四处逃亡。好多人指责他们、岐视他们,人的尊严在那时显得无足轻重,连生命都无法维护的时候,维护尊严太奢侈。他们被界定为劣等民族,他们的生命就像草芥或者虫子一样,可以随时随地被碾碎。迫害者把消灭犹太人作为一种荣誉与追求。这种辛酸与屈辱不是苦难二字可以形容的。但是,犹太人在煎熬中度过来了,他们的精神让人肃然起敬。

辛酸与血泪的历史造就了他们不屈的性格,在充满忧患的环境下,浓得无法化解的忧患意识已经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坚不可摧的生存信念使他们没有绝望,他们具有罕见的向逆境挑战的勇气和毅力,这是犹太民族的独特性格,也是使其生存下来的重要原因。

犹太人有句格言:“痛苦之中蕴含着一种力量,而且痛苦是一笔财富。”面对困境与苦难,犹太人表现得勇敢与果断。他们认为,如果想要生存下去,就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质,利用自己的优势去抗争,要懂得拼搏与忍耐,不可以恐怖、懦弱和胆怯,因为,一旦退缩、怯懦,就失去了希望与力量。

犹太人为生存而努力,为理想而生存,他们顽强、执著地生存着,在苦难中寻找着生活的信念与力量,他们坚韧的性格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尽管如此,在历史上其他民族对犹太民族的歧视是无法想像的。受莎士比亚的名剧《威尼斯商人》的影响,人们只知道夏洛克是一个见钱眼开、唯利是图的高利贷者,却不知道他所遭受到的待遇与处境。就因为他是犹太人,他受到了当时社会的不公正待遇:生意被夺走,买卖被破坏,人们讥笑他的贪婪,侮辱他的民族,离间他的朋友,煽动他的仇敌。可能一些人对于夏洛克的形象已经根深蒂固,但是抛开这个名剧不说,犹太人受到的屈辱、岐视与隔离值得同情,犹太人战胜困境、超越自我的毅力与勇气值得学习。当人们对犹太人给予了不公正的看法与待遇时,他们依然可以坚持自己的原则与立场。

正是在这种环境之下,犹太人的坚韧不拔逐渐发展为犹太民族的性格与精神。在犹太人眼里,痛苦愈深,人愈坚强。而且,他们在苦难中磨练出来的民族性格,有许多是其他民族无法可比的。

有人曾这样高度评价犹太民族: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在离开故土近两千年后,又返回了自己的家园,而犹太人却是一个例外。因为他们始终相信,只要不屈服,黑暗之中就会出现光亮,只要挺住,暴风雨过后就能见到彩虹。犹太人的生存智慧是博大的!

犹太智慧借鉴:

人类有感情,所以有人类的地方就有痛苦,而有些痛苦是无法逃避的,所以不要在痛苦的深渊中绝望,只要勇敢地面对它,就可以在痛苦中找到希望与力量。

4、笑是苦难的克星

当你对苦难笑时,苦难也会向你笑。

——犹太智语

犹太民族曾经一度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但他们没有绝望过,不管环境多么恶劣,他们都能勇敢地生活下来。犹太人认为,上帝同时把珍贵的生命和诸多的苦难给了自己,就不应该辜负上帝的希望,即使在经受苦难时,也要加倍珍惜自己的生命,让生命更有意义。

笑是犹太人面对苦难的一种方式。他们知道:如果在苦难的大山面前长吁短叹,是无法真正摆脱苦难的,而笑有着特殊的魅力,它能给人以力量,帮助人们把高山夷为平地。犹太人这种乐观的生活态度使他们在逆境中可以披荆斩棘,顽强地渡过难关。

有这样一则犹太故事:

很早以前,有个犹太人无意之中冒犯了国王,国王异常愤怒,对这个犹太人判处死刑。他非常害怕,便向国王乞求,希望国王能够网开一面,放他一条生路。

他说:“尊敬的国王,如果您能够给我一年的时间,我就可以让您那最疼爱的马儿飞上天空。要是一年过去了,您的马儿仍然不能飞上天空,我宁愿被处死,毫无怨言。”

国王稍微想了一想,便答应了他。然后叫人把他带入了牢房。他的那颗剧烈跳动的心也平静了下来。

回到牢房,另一位囚犯满怀疑虑地对他说:“马又没有翅膀,它怎么可能会飞呢?你在撒谎。”

这个犹太人这样回答:“一年的变化是很大的,没人能够把握得住。这一年当中,也许我会病死,也许国王会因某种原因而死,说不定国王的那匹马儿会发生意外而死。总而言之,谁都说不准会发生哪种情况。或许在这一年内,马儿真的会飞上天空!”

这则故事反映了犹太人面对苦难时的乐观精神,犹太人不喜欢对生活中的任何事情过分担心,苦难造就了他们的乐观。

犹太人经常使用这样一句充满智慧的话语:“人不能哭着走完一生”。面对苦难时,犹太民族没有哭泣,反而以笑应之。屡遭磨难的犹太人面对困苦生活的巨大压力,他们无法用充满忧伤的眼泪来溶解它,无法用痛苦的呻吟来化解它,所以,他们用微笑来面对它,他们在笑中找到了生存的希望。

“笑是百药中最佳的良药之一”是犹太人常说的一句话,笑是他们面对苦难的方式,他们也是这样做的。当他们在潮湿“贫民监狱”里过着一贫如洗的窘迫生活时,当他们遭受到**党和称他们为“异教徒”的人的迫害时,他们没有失去笑的能力,没有忘却欢笑。

他们的笑不是带有无聊和空虚的笑,不是空闲时拉家常时的笑,他们的笑能够在痛苦时慰藉他们备受摧残的身心,能够在快乐时增添他们的活力。他们的笑是对残酷生活的顽强反抗,是在生活中积极进取的力量。

在笑的过程中,犹太民族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他们冲破苦难,挺身而出,把不可思议的事情变成了现实。

在很多人眼里,笑话就像小丑,它能暂时改变人们的坏心情,让烦闷的人乐一乐,笑话是生活中的调味品。可在犹太人眼中,笑话却不是调味品,而是必不可少的主食,是犹太人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的精神食粮。

笑话被犹太人视为处世的敲门砖。犹太民族是一个爱笑的民族,他们认为,笑话的作用可以改善人与人的关系,可以获得别人的好感,在有些时候,它会比物质上的赠送更有意义,更显效果。犹太民族经过了几千年的逃亡,接受了血与火的洗礼,始终没有丢掉乐观的本性,他们把笑当作一种不可战胜的力量。正是在这种心态、这种精神的引导下,犹太民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世人景仰的奇迹。

犹太人在生活过程中,凭着经验和智慧,总结了许多有意思的谚语,关于“笑”的谚语也有许多,如“生物中只有人会笑,而贤明的人更会笑”,“要逗天地发笑,那就先逗孤儿笑吧”等等。

人生中总会有一些事不能遂人心意,总会有一些梦不会圆满实现。与其愁眉苦脸,柔肠寸断,不如把酒当歌,笑对苦难。当你向苦难笑时,它最终也会向你露出笑脸的。

人们在自己的哭泣声中来到这个世界,又在别人的哭声中离开这个世界,难道还要在哭声中度过这短暂的人生吗?笑对生活吧,笑是苦难的克星。

犹太智慧借鉴:

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既然快乐与苦难同在,就不应该逃避苦难、埋怨苦难,而要把苦难当作生活的一份馈赠,以笑来接受它,挑战它,最终战胜它。

5、光明隐藏在黑暗的背后

人的眼睛是由黑白两部分组成的,但是为什么只让透过黑色的部分看东西?因为人必须透过黑暗,才能看到光明。

——犹太智语

犹太民族是一个饱经忧患的民族,他们经历过生离死别的痛苦,有过颠沛流离的生活,遭受过非人的迫害,他们的人生是充满患难的人生。但犹太民族没有采取消极的生活态度,而是以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去面对生活,迎接生命中的每一天。他们懂得,能够忍受黑暗的煎熬,就会有冲破黑暗看到光明的时刻,就是这种信念使犹太人最终顽强地生存了下来。

**德国攻克东欧以后,对犹太人进行了特别严密的监控,犹太人只有苦苦忍耐,否则就会有生命危险。

在一个僻静的小镇上,有一个经济拮据的犹太家庭,因为没有生活来源,他们只能在朋友们的帮助下勉强生活。**军队占领这个小镇后,他们一家五口无处可逃,躲在一个仓库里面的小阁楼里。

他们被剥夺了自由活动的权利,每每有不怀好意的人或者**巡逻队进入仓库时,一家人只得忍气吞声,不能发出任何声响,以免丢掉性命。在这种艰难的环境下,他们渐渐自创了一套手势语,相互之间通过各种各样的手势来表达自己要说的话。

两个孩子的父母和叔叔为了一家五口的生计不得不出去寻找食物,他们轮流外出。几个月后的一天,孩子的母亲出去寻找食物后迟迟没有回来,善意的人告诉他们:“孩子的母亲被德国**抓走了。”此后不久,这两个孩子的父亲又一去不返。他们的叔叔,这个惟一的亲人照顾着这两个可怜的孩子。可是距离父亲的失踪不到半年,孩子的叔叔在外出寻找食物时被**枪杀了。

命运就这样捉弄了这么一家人,留下了这两个孤苦伶仃的孩子。在接二连三地失去亲人后,姐弟二人相依为命。他们一方面要注意生命安全,另一方面还要寻找食物来维持生命,年仅十四岁的姐姐责无旁贷地扛起了照顾弟弟的责任。可姐姐也一样没有逃脱**分子的魔爪,一个月后的一天,姐姐重演了父母的悲剧。

从此以后,这个无依无靠的孩子只能依靠自己生活了,他在苦难中继续顽强地生活着,直至**德国失败。

在父母、叔叔、姐姐相继离他而去的情况下,这个小男孩凭着超人的忍耐力,一个人在黑暗中承受磨难。犹太民族之所以生生不息,是因为他们从不绝望,他们的心中总会萌发出希望,他们把忍耐看作寻找希望的机会。

忍耐不代表懦弱,它是坚强的象征,是面对苦难的一种策略。在犹太人的生活中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在危机四伏的环境下,犹太民族如果不能忍耐,他们的生命随时都可能终结,更不用谈以后的光明和美好了。

忍耐是养精蓄锐的过程,是在储备力量,待机勃发。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虽然不会遇到犹太人的那种生存苦难,但苦难多多少少还会有的,为此,学会忍耐在为人处世中大有裨益。

忍耐不是指逆来顺受,而是意味着在困境中积极进取,不断地总结经验,弥补自己的不足,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最终待时机来临时战胜苦难,迎来成功。

在生活中,总会与很多人打交道,遇到不顺心的时候,要学会忍耐,不要生气,因为愤怒会导致过激的行为发生。

犹太人十分擅长运用“忍”,在犹太人中有这样一句广为流传着的话:“人的细胞时刻都在做着无穷尽的变化,并且不断更新。昨日生气的细胞,已经被焕然一新的细胞所代替。酒足饭饱后思考的内容和饥肠辘辘时思考的内容是不一样的。我只是在等待着你的细胞的更替。”

犹太智慧借鉴:

“阳光总在风雨后”、“雨后见彩虹”这是一些自然现象,但是聪明的人们给它们赋予了象征性的含义。其实,生活不就是这样吗?虽然人们有时会遇到诸如“屋漏偏逢连阴雨,船破偏遭顶头风”这样祸不单行的事情,但是如果学会了忍耐,最终有可能会打破困境。

6、谁都不知道明天是什么样子

今天将要发生什么事情我们都不知道,更不知道明天是什么样子。既然不知道明天会是什么样子,就不要为明天的麻烦担心。

——犹太智语

由于痛苦和困难总是接踵而来,犹太人不喜欢过分地担忧将来到底发生何事,他们想:只要今天活着,就好好地利用今天,珍视今天,善待自己,明天能否活着是明天的事情,今天不必为自己制造不必要的麻烦。

有两个犹太学生在一起讨论即将发生的战争。

其中一个学生表示:如果战争真的爆发了,他不希望被征集,尽管在战场上他不会做逃兵。

另一个学生为他分忧:任何事情总有两种相对立的可能性。战争有爆发和不爆发的可能,战争若不爆发,部队就不会征兵,没有什么好担心的;战争若爆发,有被征集和不被征集的可能性,若不被征集,也不用担心什么;若被征集,又有参战和不参战可能,若不参战,自然不用担心;若参战,有受伤和不受伤的可能,若没有受伤,不必担心;若受伤了,又有轻伤和重伤之分,受了轻伤,不必担心;若受了重伤,又有牺牲和未牺牲的可能,没有牺牲的话,同样不必担心;若牺牲了,又会有按照和不按照犹太教的仪式埋葬的可能,若按照仪式被埋葬,可不必担心;若没有按照仪式埋葬,也不用担心什么,因为他们现在还活着,战争并没有爆发。

犹太民族就是这样生活着,他们不会让未来的担忧困扰自己目前的生活,他们不会让自己的现实生活变得不愉快。犹太人认为,上帝把美好的生命给了他们,他们就不应该把它弄得乱糟糟的。

有一位正值中年的犹太人,经过近二十年的辛苦工作,积攒了一定数目的资产,通过努力,他的生活渐渐地宽裕了起来。但他也有自己的烦恼,因为他有一个二十多岁的儿子。儿子都这么大了,可是他不愿意去工作。

饱经沧桑的父亲不想让儿子成为一个寄生虫,他总是不厌其烦地给儿子讲述一个人的价值,工作的意义,以及什么样的人生才是完美的。可是,每当听完父亲的教育后,儿子总是若无其事地回答父亲:“既然你和妈妈已经创造了这么多的财富,我们全家完全可以很好地生活下去,为什么非要让我出去工作呢?我什么都不想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