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犹太人做人与经商的智慧全集
5555700000004

第4章 做命运的主人(3)

父亲想让儿子成就一番事业,做一个比自己更出色的男子汉。为了鼓励孩子去奋斗,父亲做了一件令妻儿意想不到的事情。他把自己的家产全部捐给了慈善组织,去救济那些生活艰难的穷苦人,然后编造谎言说由于经营不善使生意蒙受亏损,所有的家产全赔了进去。然后,全家人开始过着困苦的日子。

本以为儿子会不满现状,出去找一份工作自立,可用心良苦的父亲再一次留下了失望的眼泪,这失望之中带着绝望。儿子并没有想过出去工作,此时的他又在幻想着和一位有钱人家的女儿成亲,这样,他还是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父亲再也无法忍受儿子的不思进取,他勃然大怒,把不争气的儿子赶出了家门。面对不再殷实的家,中年的父亲已经不再像年轻时那样,充满激情和毅力地去重建它了。他和妻子的生活日益窘迫,他的心中充满了自责和内疚,一个好好的家就这样被他一手毁了。终于,他因无法为自己的行为赎罪,选择了轻生。

他瞒着和自己朝夕相处的妻子,一个人满腹忧伤地来到了海边,他脱掉鞋子,一步一步地向海的深处走去,海水渐渐地淹没了他的双脚、他的膝盖、他的身体,他闭上眼睛,准备迎接这让他忘记一切的死亡。这时候,他听到了一个女人撕心裂肺的喊声,他回过头,一个衣衫褴褛,瘦骨嶙峋的可怜女人映入了他的眼帘,这个女人求他在自杀前把身上的东西送给她。他转过身,一步一步又走了回来,在往回走的过程中,他醒悟了,自己还是该好好地活着,即使他的生活像眼前的这位女人一样,他也该好好地活着。

这位犹太父亲的烦恼在于,他总是担心将来的事情,他担心儿子的未来,他为儿子设想出了一个美好的未来,可是儿子不愿意按照他的想法走自己的人生路。结果,他的苦心积虑换来的却是惨淡的生活。中国有句俗语:“儿孙自有儿孙福,勿为儿孙做牛马”。父母能把孩子养大已经尽到了自己应尽的义务,不要总为遥不可知的将来而过度担忧。

生活中,有的人总在为未来担忧,因为每个人都想过得更好一些,这是人之常情。因为,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不是为了吃苦的,谁都有选择生活的权利。于是,人们开始奋斗,开始为自己的美好未来努力,如果是这样的话,所有的人都可能生活得很好。但是,在探寻美好生活、美好人生的同时,无端的烦恼总会潜入人的头脑,于是,种种假设给自己制造了种种无形的危机,使自己坐立不安,甚至忧心如焚。

可是,就在人们思前想后、坐立不安的同时,美好的一天也即将结束。这个时候,即使后悔,但也无法挽回逝去的时间,因为流逝的时间如同覆水,它终究是不会回来的。而且,就在人们遗憾的同时,时间仍然在不断地流逝。就这样,人们今天生活在明天的烦恼中,明天生活在后天的烦恼中。

人生短暂,何苦这么折磨自己呢?今天遇到的事情,就在今天把它处理好,这已经足够了。因为,只要能够把每一天都过得有意义,那么,这众多的每一天就构成了有意义的一生。当然,展望未来,给自己做计划也是可以的,但不要人为地掺杂一些个人因素,自寻烦恼。

犹太智慧借鉴:

不要刻意地去想明天会怎么样,明天会出现什么问题。把十二分的热情投入今天,努力地工作和生活吧,因为把握现在才是最重要的。

7、人要主宰自己的命运

最值得依赖的人就在你面前的镜子里,这个人就是你自己。

——犹太智语

犹太人有句格言:“要是你的牛陷在沟里,哪怕是天冻得连眼珠都会裂开,或者下雨,再或不论你喜欢不喜欢,甚至你不舒服,总是要把牛拉上来。”犹太人认为,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身处困境时,不要奢望会有奇迹出现,没有人会来帮助你脱离苦海,只有自己才可以挽救自己。

如果相信命运,犹太人早已灭绝。就因为他们不屈服于命运,顽强地抗争着,所以才在逆境中找到了得以生存的空间与机会。

犹太人一直与命运抗争着。战乱期间,在集中营的日子里,从他们身上看不到完全的悲观与绝望,他们不会因为没有自由而放弃生存的希望,不会因为贫穷而自暴自弃,不会因为陌生而羞于表达自己的情感。他们知道,自己的民族现在处于劣势,他们没有力量去对抗所有的不公平,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没有机会与命运抗争。

他们身心受到摧残,病魔的侵害与饥饿的袭击没有使他们倒下,他们对生命充满了热情与眷恋。尽管眼前的现实无比残酷,但他们一直苦苦地挣扎着。因为,只有不断挣扎,才可以把握住自己的命运。

可以说,犹太人曾经的现实生活几乎总是处于动荡与逆境之中,他们一出生就面临生活的艰辛,漫长无期的漂泊、流浪与始料不及的歧视、压迫使他们在艰苦恶劣的环境中树立了一种独立的生命意识——自救意识,他们认为,自救才是真正的希望,才可以在坎坷的人生路上应对自如。

正是各种各样的苦难让他们踏上了依靠奋斗去争取成功的道路,每个犹太人都在为掌握自己的命运而努力着。他们需要发展,需要强大,但他们无依无靠,惟一的出路便是依靠自己的努力去打拼,他们咬紧牙关,在苦难面前带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一步一步向前艰难地行走着。他们在很小的时候就为自己确立了一个长远的奋斗目标,以便在有限的生命中全力去实现目标,让自己的人生更加有意义。

不仅如此,犹太民族从来没有屈服过,而是不断地努力着。1948年,经过不懈的努力,犹太人终于在亚洲西部和地中海东岸两地之间建立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国家——以色列。这个占地面积约为2万平方公里的国家,自然环境非常恶劣,一大部分的国土被无边的沙漠和荒丘覆盖着,国内淡水资源异常贫乏。如此贫瘠的土地,如此恶劣的生存条件,如何建设国家?然而在几十年的时间内,以色列发生了奇迹。

犹太人凭借他们的智慧,自力更生,变荒漠为良田,不仅解决了以色列国民的日常生活问题,而且还将他们的农产品大批量地远销国外,大大促进了以色列的经济发展。艰苦的环境造就了特殊的生存方式,通过采用异地引水技术和滴灌技术,以色列的农业用水得以解决。以色列的成功经验被很多国家学习效仿。除了农业,以色列的其他行业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犹太民族为何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就取得了这样大的成绩呢?因为,犹太人从来都不相信命运掌握在别人的手里,他们自己就是个人命运的主宰。他们一直自强不息地努力着,就是凭着这种精神,他们在逆境中顽强地生存下去,并且使自己的国家不断地强大起来。

犹太民族流传这样一句话:“我们不能左右命运,但也不要被命运左右。”

有一位犹太妇女,因小时候患过一次重病,眼睛从此便看不清东西,高度弱视。她摔到过,哭过、悲伤过、绝望过,甚至产生过自杀的念头,但是后来,当她看到许多盲人积极乐观地生活着,她逐渐懂得了生命的珍贵与生活的精彩,她不愿意再生活在人们的同情之中。她有自己的梦想与追求,她想通过学习知识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因为看起书来比较吃力,她就把书举到靠近睫毛的地方看,她一直坚持刻苦自学,她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几年之后,她顺利地获得了哥伦比亚大学文学学士学位。她用努力弥补了自己的缺陷,她用顽强的意志战胜了因视力缺陷而带来的困难与障碍。她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因为她没有被所谓的命运左右,而是创造了自己的命运。

有个人与上帝探讨关于天堂与地狱的差别,上帝带着他走进一个房间,那里有一大群人围着一大锅肉汤,但是每个人看上去都是营养不良,个个面黄肌瘦,他们的表情呆滞而麻木。他们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个比他们手臂还要长的汤匙,根本无法将香喷喷的肉汤送进嘴里。面对这诱人的香汤,他们无可奈何,因饥饿带来的死亡在一步步向他们逼近,他们的神情悲哀而绝望。上帝说这就是地狱。

他们又走进另一个房间,房间里的情景和第一个房间没有什么区别,同样是一群人、一锅汤、一样的长柄汤匙,但不同的是:这里的人们互相帮助,每个人都把自己汤匙里的肉汤送到对面人的嘴里,他们吃得饱饱的,营养很充足,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与满足的笑容。上帝说这就是天堂。

其实,天堂与地狱不是注定存在的,而是由人们自己筑起来的。创造生存的机会就步入了天堂,等待生存的机会就步入了地狱,天堂与地狱只有一线之隔,敢于突破的人就可以跨过这一线之隔,反之,就可能固步自封,作茧自缚。

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每个人都可能会遇到风浪。人生就是一场战斗,如果一个人胆怯、懒散而害怕战斗,拒绝战斗,而整日郁郁寡欢、不寻出路,那这个人终归会在消沉中死去。为了战斗而死与等待死亡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只要战斗就有胜利的希望,但是等待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失败,而且这种失败是绝对的,没有希望的,因为受命运控制,所以是注定的;而敢于战斗的人不是受命运主宰的人,他的战斗不是注定要失败的,因为他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在命运的土壤中播洒顽强的种子,在绝望中生出希望的光芒,外界的障碍可以阻挡一个人的出路,但是却阻挡不了一个人的意志。犹太人不向命运低头,不向命运屈服的精神反映了他们杰出的处世智慧。

有一个聪明的小孩抓住了一只小鸟,他拿着这只小鸟去拜见一位可以预测未来与命运的智慧老人。他问老人:“据说您可以预知未来,请问我手上的这只鸟是死的还是活的?”老人回答:“如果我说这只鸟是死的,你就会松开手将它放掉;如果我说这只鸟是活的,你就会将它掐死。这只鸟是死是活都是你说了算,不要问我,要问你自己,因为这只鸟的命运掌握在你的手上。”

智者的回答说明了一个道理:一个人的命运不是靠外部环境来左右的,期盼贵人相助或借助外力来改变自己命运的人,终究是屈从于命运的人,依靠自己的力量去改变自己生存状态的人,是可以掌握自己命运的人。

命运是由自己来安排的,而不是由别人来主宰的,任何苦难都是一种生活状态。只要勇敢生存,不断努力,意料之中的事情就会发生。任何时候都不要相信命运已定,而不再争取。厄运不是注定要跟随任何一个人的,每个人都可能会遇到厄运。厄运是可以摆脱、战胜的。所以,并非一切不幸都是漫长无期的,并非一切痛苦都是没有尽头的,只要不停止呼吸、不停止生活的热情,不停止努力的脚步,就可以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如果相信命运的存在,自己就可以去创造命运,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主宰。自己的人生是失败的还是成功的,自己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还是暗淡无色的,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由自己去决定。

犹太智慧借鉴:

主宰自己命运的人,可以使沙漠中长出绿洲,被命运主宰的人,他的生命将会变成沙漠。

8、不要把脑袋交给别人保管

不会思考和自我判断的人,他的脑袋总是被别人保管着。

——犹太智语

犹太民族是一个善于思考、善于摸索的民族,他们不轻信、不盲从,他们有自己的观点与立场,对于好多问题,他们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对于一些已成定局的事情,他们会持着一种怀疑的态度去思考。可以说,犹太人是比较理智的。

曼肯鲁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家里没有条件供他念书。为了生计,他十几岁的时候便离开了家,在一个离家比较远的火车站找到了一份勤杂工的工作。初来乍到的曼肯鲁没有社会经验,他非常老实,对接触到的每一个人都非常信任,因此他常常受到工友们的捉弄。

一天,太阳炙热地烤着大地,一丝风都没有,天与地之间形成了一个热气腾腾的大火炉。在车站上干活的工人们无不汗流浃背,皮肤被炽烈的太阳烤得异常疼痛。于是,他们找了一个遮阳的地方坐下休息。坐下不久,大家就觉得无聊,得找点快乐。他们看见曼肯鲁在不远处擦着汗,开始想法子戏弄他了。

他们的工头本根卢斯也一本正经地对曼肯鲁说:“站上红灯里面的油已经用完了,离这大约一公里远的地方有一座圆形的大房子,你去那要一些红油来。”憨厚的曼肯鲁不加考虑,便飞快地去找红油了。

曼肯鲁在酷热的太阳下边走边寻找,一座圆形房子终于出现在他的眼前。他走进房子,向里面的人说明了来这里的目的,对方却告诉他:“你肯定是弄错了,我们这里没有红油,你最好回去问清楚。”

曼肯鲁回去后,不敢问工头,于是便向其他工友打听从哪能弄到红油,他们索性胡乱地指了一个方向,再次捉弄曼肯鲁。曼肯鲁毫不犹豫,沿着工友们指的方向继续寻找红油。一位善良的老工人看到曼肯鲁在烈日下走来走去,顿生同情之心,对那些工人们的无聊行为表示愤怒,他拉住曼肯鲁,关切地对他说:“小伙子,别轻信那些工友们的话,他们在捉弄你呢,站上的红灯能发出红光是因为光透过红色玻璃的缘故。”

听了老人的一席话,曼肯鲁终于明白过来了,他没有怨恨工头和那些工友们,更没想过怎么样去报复,而是深刻地反省了自己。他认为自己缺乏思考的能力,别人说什么,自己就认为是什么,如果自己能多加思考,或掌握一些常识的话,也许就不会轻易被别人捉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