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5567300000013

第13章 班集体建设(3)

(二)满足学生发展的多样性需要,培养学生发展的独特个性

学生发展的独特个性表现在学生的兴趣、爱好、理想、信念、世界观、能力、气质、性格等多个方面。学生个体发展的独特性不仅受先天的遗传素质的影响,后天的环境和教育更是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班集体作为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不仅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而且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极佳的心理环境。在班集体中,通过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在良好的集体舆论和集体风气的作用下,尤其在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中,学生发展的多样性需要能够得到满足,学生的个性才华可以得到充分体现。也只有在健康的集体生活中,外在的社会要求(如理想、信念、世界观、价值观)才能内化为学生个人的发展需要,在活动的作用下,转变为学生个人品质的一部分,从而表现出学生个人的独特性。班集体可以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展示和发展个性的舞台,帮助不同的学生开发其内在的潜力,以形成学生自己的独特个性。

(三)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促进学生个体价值的实现

创造性蕴含于个性之中,是人的个性的核心品质。人的创造性是其主体性、独特性的综合体现,它是人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与众不同的心理品质。学生创造性的发展离不开其所生活的环境,班集体是影响学生成长最重要的生活环境之一。班集体不仅为学生创造性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而且通过组织各种各样的集体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创造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在集体生活中,在宽松、宽容的气氛下,缺少了强制和约束,而且得到了鼓励、赞赏和自由,学生的创造性将会获得充分的发展。尤其在教师的指导和同学的帮助下,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激发,个人的创造潜能可以得到更好地发挥。随着学生创造性的不断发展,其个人价值也将得到逐步的实现。

三、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真正的教育”是“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就是用一定的尺度来衡量自己,只有学会自我教育的人才可成为真正的人”。自我教育能力是指学生自觉主动地把社会的要求在内心加以理解和体验,并通过实践转化为比较稳定的自觉行为的能力。班集体是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影响源,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良好的自我教育环境。他们在集体生活中,通过评价他人、与他人的比较不仅学会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而且作为班集体的主人,他们在班集体中学会了自我管理,提高了自我管理水平,从而提高了自我教育能力。

(一)班集体有利于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能力

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自我评价能力是自我教育能力的最初表现。只有正确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才能进行自我体验,进而进行自我监督和自我控制。班集体是学生发展过程中的参照群体。由于集体成员间的关系是亲密的、融洽的,就使得集体中的成员往往以集体中的其他人为镜子来认识自己,这样就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同时在集体性的互评、自评等评价活动中,学生学会了恰当地评价自己,正确地看待个人的自我存在价值。

(二)班集体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自我情感体验

随着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学生的自我情感体验能力也会逐步发展起来。班集体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心理环境,它能引导学生从现实的感受中逐渐产生正确的自我评价和自我体验。班集体不仅能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学生得到别人的重视或尊重,而且学生通过集体内的相互情绪感染,使自我情感体验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

(三)班集体有利于学生进行自我监督和自我控制

良好的班集体,具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有正确的班级舆论和优良的班风,为学生的成长创造了最佳环境。它不但能够激励学生不断进步,而且能够时时激发学生不断地依照组织的发展要求进行自我监督和自我控制,时刻规范自身的行为使其符合班集体的需要。再加上教师对班级的控制力逐渐减弱,学生自身的管理能力不断增强,学生个体逐渐从“他控”向“自控”转化,自己的事情更多地由他们自己去做,这无形中使学生得到了锻炼,能够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另外,在班集体里提倡同学们互相监督也有利于学生个人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因为在监督别人的同时必须首先做到自我控制。

四、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团队合作教育

当今社会,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各种知识、技术不断推陈出新,竞争日趋紧张激烈,社会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使人们在工作学习中所面临的情况和环境极其复杂。在很多情况下,单靠个人能力已很难完全处理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并采取切实高效的行动。所有这些都需要人们组成团体,并要求组织成员之间进一步相互依赖、相互关联、共同合作,建立合作团队来解决错综复杂的问题,并进行必要的行动协调,开发团队应变能力和持续的创新能力,依靠团队合作的力量创造奇迹。因此,在当前社会发展中,加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的意义十分重要。近年来,世界各国都特别关注“合作精神”的教育,“注意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包括培养社交能力,有效使用信息工具能力,理解并与他人共处合作的能力”。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中,一个具有良好氛围的班集体环境,对于养成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不可缺少的外在因素。

(一)班集体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观念

学校是以班集体为单位,每一个班集体就是一个小团体。一个优秀、和谐的班集体必然就是一个有着团队精神的高效团队。生活在班集体中的学生,受良好的班集体氛围的影响,能够正确认识个人与团队的关系,正确认识自己在团队中的位置和作用,认清自己对团队的责任和义务,自觉抵制个人主义、小集团主义思想,形成团队合作观念。

(二)班集体有助于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情感

一个真正的班集体,学生在其中的地位是平等的,没有上下尊卑之分,班级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是集体的主人,他们都对班级的发展负责。生活在班集体中,每个人都感受到集体的存在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沉浸于人与人之间互爱、互让、互助、合作的浓浓氛围,体验和感悟到集体的温暖、集体的智慧和集体的力量,这些情感的体验将有助于学生融入集体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三)班集体有助于训练学生的团队合作行为

团队合作精神不是嘴上喊出来的,而是一种实干精神,它要求团队成员不讲空话、套话,不摆花架子,一步一个脚印,干实事,解决实际问题。在班集体中,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自觉地遵守团队的规章制度和纪律,使学生明确自己是团队中的一员,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团队的发展,个人必须根据团队的要求来调节自己的言行,从团队的利益出发,自觉融入团队中去。通过班集体的活动,学生之间密切合作、配合默契、共同决策、相互协商,形成了相互依赖、相互关联、共同合作、共同奉献的关系,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行为。

什么是团队合作[4]

1994年,斯蒂芬·罗宾斯首次提出了“团队”的概念: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在随后的十年里,关于“团队合作”的理念风靡全球。

团队合作指的是一群有能力,有信念的人在特定的团队中,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相互支持合作奋斗的过程。它可以调动团队成员的所有资源和才智,并且会自动地驱除所有不和谐和不公正现象,同时会给予那些诚心、大公无私的奉献者适当的回报。如果团队合作是出于自觉自愿时,它必将会产生一股强大而且持久的力量。

团队合作能力从初级到高级的具体行为表现:

注释

[1]吴康宁:《教育社会学》,372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2]鲁杰:《教育社会学》,407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3]鲁杰:《教育社会学》,410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4]杨毅宏:《世界500强面试实录》,4~5页,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第三节班集体建设策略

建设一个健康向上的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班集体建设的好坏与班主任自身的素质关系密切。能否建设一个优秀的班集体,是衡量一个班主任工作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也是其教育素质的综合反映。因此,了解班集体建设的策略、掌握班集体建设的方法对班主任来说非常必要。我们这里关于班集体建设策略的探讨,主要是围绕良好班集体形成的几个主要标志来进行的。

一、班级目标建设策略

班集体建设是一种有着明确的目标追求的社会实践活动,设定班级目标是班级组建之初的第一要务,是班集体形成的根本条件。班级,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只有通过目标,才能形成真正的班集体,而班集体建设的一切工作和任务,最终都是为了有效地实现某种预定目标。

(一)班级目标建设的意义

班集体目标,是指根据社会、学校的期望及班集体本身的任务制订的班级发展规划,是班级活动预期将要达到的结果,是班级成员共同的期望和追求,是国家教育目的、学校培养目标和学校发展目标在班级中的具体体现。它是由集体成员一致认同且参与制订的,是在集体的意图、动机和理想的形成中表现出来的。目标对班集体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1.引导功能

科学、合理的班集体目标能为班集体的发展和学生个人的发展指明方向,引导集体成员为实现目标而团结奋斗。班集体目标是班集体建设的出发点,它指导和支配着班集体所开展的各项活动。班级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实现和完成预先设定的班级目标,班集体建设的过程就是班集体目标逐步达成的过程。过程在目标的支配下运动,目标在过程中实现。

2.凝聚功能

班集体目标具有凝聚和联结人们的纽带作用。当一个班集体有了一个明确而具有挑战性的并为个体所接受的目标时,就能把集体中个人的活动与班集体的活动融合在一起,充分地调动个人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从而使班集体具有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

3.激励功能

目标体现价值,能使人们在实现目标中受到鼓舞。班集体目标体现了集体成员共同的价值追求和理想愿望,班集体目标的达成过程也就是学生价值的逐步实现的过程。在班集体建设过程中,每一个小的低级目标的实现,都能使学生在心理上得到成功的喜悦和满足,从而产生要实现更高一级目标的情感需求,在这种积极情感的推动下,不断地朝着班集体的目标迈进。

4.控制功能

班集体目标的确定一方面体现了集体发展的理想追求;另一方面也能规范和控制集体中成员的身心朝着一定的方向去发展。在班集体建设中,从班集体的目标出发,排除一些不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影响,并把个体的发展纳入到预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的轨道中去,有助于个体朝着一定社会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具备一定社会所期望的品质,实现个体发展的社会化。

5.评价功能

班集体目标是班集体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也是班集体建设的最终归宿。班集体建设的好坏是以实现班集体的目标来作为衡量的标准和尺度的。也就是说,班级的一切工作都必须按照班集体的目标要求去进行,无论是班级组织机构的形成,还是班级规范的建立,或是班级各项活动的开展,只要有利于班集体目标的实现,就应该给予积极的肯定和支持。

(二)班级目标建设的策略

班级目标是班集体发展的方向和动力。确定班集体奋斗目标,既是班级管理和发展的需要,也是引导、激励和教育学生的重要环节。班集体的形成和发展与班级是否具有明确的、符合实际且有挑战性的班级目标息息相关。在制订班集体发展目标时,应遵循下列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