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儿童学习障碍100问
5570900000002

第2章 知识普及篇——如何鉴别儿童是否存在学习障碍(1)

1.什么是学习障碍?

前不久,一位家长就孩子写作业马虎的问题进行心理咨询。家长说出了令人吃惊的话,他说:“老师认为,这孩子没有问题,就是欠打。”家长就把孩子狠狠地打了一顿。结果孩子只表现好了一两天,然后又恢复到了原来的样子。为什么会产生这一现象?实际上是因为家长不了解学习障碍。提起学习障碍似乎人人都知道一些,但又没有深入考究,因此又难以说清楚。人们一般把那些学习成绩不好的落后学生笼统地称为学习障碍患儿,这是一个极大的认识误区。

学习障碍在特殊教育中是一个特定的概念。那么什么是学习障碍呢?关于学习障碍有十多个定义,综合各种定义,我们可以概括如下。

所谓学习障碍是指在听、说、读、写、推理或数学等方面的获取和应用上表现出显著困难的一群不同性质的学习异常者的统称。这些异常现象是个人内在的,一般被认为是指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虽然学习障碍可伴随其他障碍(智力落后、感官损伤或情绪障碍)和环境影响(如文化差异、不良的家庭影响、不当的教学和心理因素),但学习障碍不是由这些因素直接造成的。这也就是说,我们不把因智力落后和家庭环境不良所导致的学习成绩落后当做是学习障碍,对于这些障碍,我们采取其他的处理方法。

据估计,中小学生中具有学习障碍的人大约为5%~10%,在我国这样一个青少年人口数量庞大的国度,这一问题就显得尤为严重。

2.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学习障碍?

要准确理解学习障碍的这一定义,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这一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学习障碍是一个十分特殊的现象,它主要是个体内在的、固有的中枢神经系统失常而导致的学习困难,而且是较为显著的困难。它与大脑的神经结构和功能有关,与大脑的成长与发育有关,与中枢神经的发展不平衡有关。矫正学习障碍之所以很困难也与这个特点有关。学习障碍是一个慢性病,是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它与我们平时所说的学习不用功或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并不是一回事。由于我们目前对学习障碍缺少足够的了解,所以,常常把那些学习不好的学生或上课不注意听讲的学生,当做是存心不爱学习的人,认为他们是淘气的、不守纪律的、不求上进的、没有教养的。从学习障碍的角度来看,这是对他们的误解。学习障碍者是某一或多种特定学习能力和认知加工方面落后,而导致学习困难。这不是他们的过错,也不是他们的家庭和父母的过错。

第二,学习障碍者虽然有些是智力低下者,但智力落后并不是确定学习障碍的标准。许多学习障碍者可能智力正常甚至是优等的学生,这些智力正常者可能在阅读、计算或听理解力方面存在缺陷,因而不能像正常学生那样学习。而另一些智力落后的儿童可能并不具有听、说、读、写、算的问题,只是在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方面存在落后。

智力落后与学习障碍在特殊教育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如果一个儿童的智力分数被评估为75分以下,通常会得到有关专门针对智力落后儿童的特殊教育服务。在国内一般是送他们去公立的培智学校,而在发达国家则主要通过中小学中设立的特殊资源教室提供服务进行干预。

有些被教师认为很聪明的学生就是功课学不好,他们的功课差要归因于学习能力的缺损而非智力的落后。

第三,学习障碍患儿虽然可能成长于一个不健康的家庭或不利的学校环境,但学习障碍不是环境因素(如家庭原因)引起的。有时,家庭破裂或教师教育方法不当,使孩子情绪变得焦虑而无法安心学习或者缺少学习动机。这些条件消失之后,孩子的学习成绩又恢复了正常。这种由环境因素导致的学习困难并不是由学习能力缺损引起的,所以不能称为学习障碍。

第四,学习障碍不是因情绪原因而导致的学习成绩下降。有些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会出现人格问题或情绪障碍,如抑郁、精神分裂或上学恐惧等,这些情绪问题可能也会妨碍学习成绩。对于这些情绪或行为问题,我们主要采用其他的非学习障碍的方法进行矫正,而不是采用学习能力提升的方法矫正。

第五,学习障碍由一群不同性质的亚类型组成,具有多种行为表现,存在各种各样的学习障碍者。

第六,学习障碍者可能伴随着人际关系、行为问题和情绪困扰,这些人同时也是一个社会技能低下者。

由此可见,学习障碍是由于学习能力有关的心理过程的缺损与失调导致的,其实质是认知加工过程的缺陷。

一旦我们了解了上述定义,学习障碍与学习成绩落后的区别也就清楚了。学习落后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它主要包括三种情形:一是因智力落后而引起的成绩落后,这些儿童一般要去特殊学校进行专门的教育;二是因不良的家庭环境和情绪障碍及人格障碍所引起的成绩差,这类学生要解决的问题是心理健康教育和家庭环境的改变;三是学习落后是因为学习障碍造成的,这些学生智力正常,家庭也没有大的危机,主要由听、说、读、写、算方面的能力问题而导致学习成绩的不良。第三类人是学习障碍的研究对象。例如,一个班级中,有三名各科平均成绩为不及格的学生。第一个学生的智商为60,他的智商如此低,自然不能在学习上得高分;第二个学生智力正常,但父母正在闹离婚,他整天焦虑不安,无学习的心思,无法专心考试。第三个学生智力无问题,家庭也很好,人际关系也十分融洽,但就是不能很好地完成作业,每次考试都很马虎,经常丢三落四,经测查他的视-动统合能力低于同龄人的水平。因此,根据界定只有第三个学生是真正的学习障碍患者。他的内在的学习能力低下是学习成绩上不去的直接原因,这一障碍使他不能有效而快速地掌握学习内容。

3.存在哪些类型的学习障碍?

学习障碍是异质的,它在学习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上出现落后都有可能导致学习成绩的低下。

★心理历程问题与语言问题

有人将学习障碍分为心理历程问题和语言问题两大类。所谓心理历程问题指的是个体在能力操作与抑制功能上出现了问题。抑制功能负责对个体行为动作进行有效的控制,以便使其对外界刺激做出适当的反应。抑制功能异常的儿童,其常见的症状包括分心、多动、挫折忍受力较低、行为固执等。而能力操作问题则包括知觉、记忆、概念化、思考等方面的困难。语言问题则并不限于视觉与听觉性言语符号的听、说、读、写,还包括沟通人类经验的数量与几何等数学符号。语言问题即是说儿童在理解和运用这些符号方面出现了困难,以致在听、说、读、写、算中的一项或多项出现了障碍。

★发展性学习障碍与学业性学习障碍

柯克等人将学习障碍分为发展性学习障碍与学业性学习障碍,这两个类型又可分成若干亚类型。

发展性学习障碍包括:①发展性学习障碍——注意力缺陷、记忆力缺陷、思维能力异常、知觉能力缺陷;②衍生性缺陷——语言能力异常、数学推理能力缺陷。

学业性学习障碍包括:①阅读缺陷,②算术缺陷,③书写缺陷。

柯克所谓的发展性学习障碍类似于心理历程问题,而学业性学习障碍则与语言问题相仿。

★学科分类

按照学习障碍所涉及的学科来划分,我们可以把学习障碍分为数学学习障碍、阅读学习障碍、写作学习障碍、外语学习障碍等。每一门学科都要求个体具有某种特殊的学习能力,如果这一能力受到损害,就会表现出学习成绩的落后。学习障碍者一般都是在某种科目上特别落后。而并不是所有科目落后,因为一旦在所有科目上都落后,很可能是智力的问题,而不是特殊学习能力的问题了。

应当指出,上述不同的类型只是相对而言的,实际上很少有儿童是某一典型,绝大多数儿童可能同时具有几种症状。比如,一个具有注意力障碍的人,通常具有视知觉记忆和分辨能力的落后;而一个听知觉和记忆能力落后的人,通常也具有阅读方面的问题。这些孩子一般需要多重训练。总体上说,具有学习障碍的孩子的能力落后通常是多方面的,而不是单一的。

4.学习障碍是否还会伴随其他障碍?

学习障碍者同时也有可能伴随其他与大脑发育有关的障碍或其他心理障碍,概括来说主要有以下三类障碍。

★注意力缺损多动障碍(ADHD)

该障碍过去也叫做多动症。学习障碍患儿中约有30%~50%的人同时也具有注意力不集中、自我控制能力差、学习不兴奋、缺少学习的计划性和时间感,不能听从指令、不能延迟需要满足等。导致这些现象的可能的原因是大脑中枢神经功能失常涉及多个脑区,影响了不同功能的大脑皮层。

★抽动症(TS)

学习障碍患儿中有部分患有抽动症,即经常不由自主地摇头晃脑、挤眉弄眼、抓耳挠腮。抽动不同于多动,抽动是不由自主的、强迫的,是由脑神经异常放电引起的,常伴随着说脏话、自言自语或怪异的表情。而注意力缺损多动障碍患儿仅是注意力分散、自我控制能力差,但不出现强迫行为和肌肉抽搐行为。

★品行障碍(CD)

患有品行障碍的主要表现是不尊重其他儿童的权利、凶残地虐待动物、说谎、偷窃、破坏规则、纵火、对自己的行为不负责任等。这些儿童通常具有一个极不健康的家庭环境,受到忽视或虐待,缺少家长的关爱与社会支持。

5.儿童具有学习障碍是因为中枢神经系统存在缺陷吗?

大脑是学习的器官,也是人体最重要、最复杂的器官。正如如果我们的肌肉有缺陷就会使我们的运动功能受损一样,大脑的某种缺陷直接导致的就是学习上的困难。通常具有学习障碍的儿童总是在某项学习能力上表现出严重的无能。这种无能是特殊的,人们总是难以从环境的某一对应中找到影响这种能力的直接因素。

我们假定儿童大都成长于正常可预期的环境中,也就是说,在一般的成长过程中,每个儿童都得到了充分的母爱,得到了足够的营养,在精神和物质上大多数儿童都没有受到剥夺。我们可以进一步假定,在通常的家庭中,家长们都重视学习与教育,都在努力为儿童的学习创造条件,几乎没有一个家庭从一开始就是不鼓励儿童努力学习和不断进取的。

可在这种正常可预期的环境中,儿童的学习表现却出现了如此大的分化,这就使心理学家和特殊教育专家倾向于认为,中枢神经系统的缺陷是导致儿童学习障碍的主要原因。不止于此,医学的某些研究和发现也证明了这一假定的合理性。

目前,绝大多数专家都同意中枢神经系统的某种缺陷是学习障碍的直接原因。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两大部分,主要担任着传导和处理外界输入的感觉信息的功能。任何信息必须先由感觉器官接受,然后再通过脊髓传导到大脑,由大脑进行加工和处理,最后再转化成动作,作用于外界。如果中枢神经系统受损,这一处理信息的功能就会受到妨碍。大脑的全面的功能低下,就表现为智力落后;如果受损的为某一部分,则有可能表现为某种特殊的学习障碍。

★遗传影响

为什么个别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会出现某种缺陷呢?遗传是一个原因。有一对双生子来做学习能力检查,智力测验结果表明两人智力发展惊人的相似。为了避免先入为主的偏见,我们请两位教师分别测量了两个孩子,结果两人的智商都是112,而且语言智商都低于操作智商。接下来,我们又给两人分别做视-动统合测试,结果两人在视-动统合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落后,两人都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粗心马虎的现象。

英国的科学家最近宣称,他们发现了影响阅读能力并会导致阅读障碍的遗传基因。这等于说,阅读障碍是有家族性的,某一家族成员会因基因的影响而患有阅读障碍。斯利维尔1971年报告说,556位具有神经心理异常的学习障碍患儿具有家族遗传的因素,他们的学习障碍可归咎于一组或一个基因异常。

遗传基因的异常可以影响大脑某一区域的结构和功能,如果这一功能与学习有关就会导致学习障碍。

★发育过程中造成的大脑损伤

大脑在胎儿阶段开始发育,幼儿3岁时大脑已经发育得相当完善。如果在胎儿期或者母亲生产时造成新生儿大脑功能的损伤,或者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外界刺激而造成脑创伤,都可能引起学习障碍。

母亲在怀孕期间的营养和子宫内环境对于胎儿大脑的发育十分重要。如果在这期间,母亲接触有害物质,服用了某些不当药物,或者营养不良、得严重疾病等,都可能造成胎儿大脑的不可逆的损伤,影响孩子以后的正常学习。

在母亲的生产过程中,也是很容易造成婴儿大脑损伤的,如产中使用产钳不当、婴儿出生时严重窒息大脑缺氧,都会导致婴儿无法弥补的脑损害。另外,早产儿也容易具有大脑发育的缺陷;而过预产期未出生的婴儿则可能面临着缺氧所造成的大脑功能受损,将来可能出现学习障碍。

在婴儿出生后,大脑仍然面临着受损的可能,如脑膜炎、癫痫、脑震荡等也会导致大脑的损伤,从而影响与之有关的学习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