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行为改变技术
5575000000005

第5章 绪论(4)

自从20世纪30年代末期以来,从斯金纳经过研究提出强化与消退观念后,许多学者的研究报告都证明,正强化与消退以可以预见的方式,影响着人类的行为,同时不少个案也可以证明,强化与消退策略的运用能使人的行为朝着让人满意的方向改变。富勒(Fuller,1949)报告说:对于一位住在医院的重度智力不足的成年人,以一杯加糖的温牛奶作为强化物,用来塑造他手臂动作时,他可以把右臂抬高到垂直位置。

3.操作性条件反射取向的行为改变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扩展应用

20世纪60年代后期,操作性制约研究方向在整个北美洲开始迅速发展起来,一些大学建立了训练中心,许多大学对研究生和本科生开设了至少1~2门行为改变技术课程,并且把应用推广到正规的学校环境、大学教学工作、家庭和其他人类环境中去。

(二)反应性条件反射取向的行为治疗的发展

反应性条件反射取向的行为治疗的发展,也和操作性条件反射取向的发展一样,经历了萌芽、发展及应用的过程,为矫正问题行为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反应性条件反射取向的行为治疗的萌芽阶段

从行为改变技术的发展历史来看,其最早萌芽的是反应性制约取向。这要回溯到20世纪初巴甫洛夫进行经典制约(经典条件反射)实验。行为主义先驱华生曾经强调人类大部分活动能够以学到的习惯来解释。后来,华生又在1920年,指导雷纳从事一项“恐惧制约实验”研究;在1924年,指导琼斯进行反制约实验,用来帮助儿童解除对动物的惧怕反应。这两个实验可以说是行为改变技术的萌芽。可惜在此后的20年间,虽然文献上出现了一些反应性制约取向的行为改变技术,应用于不良行为的辅导,但相当零散(Yates,1970),且对行为改变技术的发展,并未产生持久的影响。

2.反应性条件反射取向的行为治疗发展上的里程碑

20世纪40年代赫尔出版的《行为原理》,认为学习就是满足个体需要的各种活动历程。个体皆具有各种驱力,促使个体感到紧张不安,必须借助外界的各种线索而采取各项活动,以求解除紧张,活动结果若能满足需求,即能消除紧张状态。因此,驱力的解除结果,能强化该反应与刺激间的联结,直至形成习惯。虽然赫尔并未进一步使用这种理论来从事行为改变工作,但他所倡导的理论却为行为提供了具体的预测可能。后来多拉德和米勒(Dollard & Miller,1950)使用赫尔的观念来解释精神分析疗法中的各种现象,并出版了《人格与心理治疗法》一书,被认为是行为治疗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3.反应性条件反射取向的新纪元的来临

巴甫洛夫—赫尔学说促进了两项重大发展。其中一项是多拉德和米勒的著作及格斯里(Guthrie)的学习理论。另一项发展产生于南非。沃尔普(Wolpe)在南非进行的研究工作,主要借助于巴甫洛夫的制约条件反射、赫尔的理论、华生及英国生理学家谢灵顿(Sherrington)的早期研究结果——相互抑制。沃尔普把相互抑制的原理加以扩展,并指出,如果能使一种与害怕或焦虑不能共存的反应,与引起害怕或焦虑的刺激同时出现,则这种刺激会停止引起害怕的反应。1958年沃尔普发表了关于相互抑制的第一本论著,这本著作成为了开辟当代行为疗法反应性学说新纪元的标志。

4.反应性条件反射取向的行为治疗的提出

行为治疗一词比行为改变技术一词出现得更早。根据雷德(1979)的介绍,1953年林斯利、斯金纳和索罗门三人曾经在一所医院里,应用操作性制约原理去治疗精神病患,故采用了行为治疗(behavior therapy)一词,并将其意义界定为:“应用制约学习原理去处理心理问题的方法。”他们强调“行为治疗”一词颇能表达这一新方法的两项主要特征:一是以可以观察的客观行为为焦点;二是以治疗为目标。后来南非的拉扎鲁斯,英国的艾森克也在1958年不约而同地使用行为治疗一词。从此以后,这一术语在巴甫洛夫—赫尔—沃尔普学派中也越来越普遍了。在前面已经提到过第一次使用行为改变技术的是华生(1962),因此后来的许多学者把华生提到过的行为改变技术称为以操作性制约取向为根源的行为改变技术,以便和以巴甫洛夫的反应制约取向和赫尔理论为根源的行为疗法区别开来。然而,另一些人并不作如此区别。例如,乌尔曼和克拉斯纳经常交替使用,评论家也往往把操作心理学与其他学习理论混为一谈,把行为改变技术与巴甫洛夫的制约条件反射、行为疗法、制约作用的疗法混为一谈。

5.反应性条件反射取向的行为治疗的发展

1960年艾森克出版一本著作《行为疗法和神经机能病》。在此书中提出许多临床治疗病例,使用的都是相互抑制和反应性条件反射原理的方法。行为疗法的反应性条件反射作用的研究方向,有时被认为是沃尔普—艾森克学派的。在20世纪60年代后,沃尔普移居美国,在天普大学开始一项计划,按他自己对行为治疗的特有观点来训练治疗者。1963年艾森克创办了《行为研究和治疗》(Behavior Research and Therapy)期刊,这一期刊不但发表操作性取向的研究成果,而且也刊登反应性制约取向的研究成果。

以反应性制约取向为指导的行为治疗,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十分迅速地发展起来,并被推广到多种多样的恐惧和神经机能失调症的治疗。

二、我国行为改变技术的发展概况

从国外的发展史上看,行为改变技术是从心理治疗发展而来的,并成为心理治疗的一种主要手段。在我国,行为改变技术也一直融合在心理治疗内。根据《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心理学报》所统计的我国学者发表的有关心理治疗的论文数据(仅指涉及个人工作的论文,不包括综述),可以把我国心理治疗与咨询的工作分为三个阶段:1949—1978年,基本为空白;1978—1985年为准备阶段;1985年以后开始进入开展阶段。

目前行为改变技术正广泛地应用于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的治疗,如强迫症、恐惧症、儿童心理障碍、儿童行为问题以及精神分裂症恢复期和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矫治等。另外,行为改变技术也被有效地用来预防和处理儿童的各种心理障碍和问题行为。近年来,行为改变技术还被运用到医疗康复、社区康复和教育康复等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另外,行为改变技术的方法与策略也越来越多,早期在行为治疗方面仅限于系统脱敏疗法和厌恶疗法,目前有很多方法都加以介入,如理性情绪疗法、应对治疗技术等都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本章摘要

1.行为既包括了可以直接观察和测量的外显反应或活动,也包括了内隐的意识历程。行为具有动态性、可塑性、稳定性和整体性等特点。

2.人类行为的形成既有生理成熟的作用,也易受教育和环境的影响。因此,生理成熟、偶发事件和学习是影响个体行为发生改变的三大主要因素。人类的行为可分为正常行为和不正常行为。不正常行为也叫问题行为、异常行为或不良行为。

3.行为改变技术是一种客观而系统地处理行为的有效方法。此种方法主要根据实验心理学(尤其是学习心理学及社会心理学)的行为原理与技术,并注重处理效果的验证程序,以达到妥善解决个人与社会问题、增进人类的适应功能的目的。

4.采用行为改变技术对行为进行改变有两方面的目的:一是对问题行为的矫正;二是良好行为的塑造和养成。

5.行为改变技术的特征主要包括:应用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强调客观系统的处理方法,重视后天环境的学习历程,注重具体量化的特殊行为,注意客观环境的适当配合,显现明确方法论和理论基础。

6.行为改变技术使用的原则有:特定行为原则,此时此地原则,不贴标签原则,建立和谐而融洽的人际关系原则,重视观察记录和分析评定的原则,方法学原则。

7.行为改变技术的应用领域不断增加:教育、社会工作、护理、临床心理学、精神病学、社区心理学、医学、商业和工业等领域中行为改变技术都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8.斯金纳将行为区分为两种:操作性行为和反应性行为,前者是由有机体自己表现出来,后者是由已知的刺激所引发,于是形成两种不同的行为改变取向。

9.我国心理治疗与咨询的工作分为三个阶段:1949—1978年,基本为空白;1978—1985年为准备阶段;1985年以后开始进入开展阶段。

练习题

1.结合实际谈谈行为改变技术的功用。

2.实施行为改变技术应该遵循哪些伦理和道德规范?

3.行为改变技术的特征有哪些?

4.举例说明行为改变技术的原则。

5.简述国外行为改变技术的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