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星云大师十句箴言
5596300000006

第6章 箴言眼前世界随之敞亮,事事畅通——星云大师谈宽心(5)

塞翁家平添了一匹胡人骑的骏马,使他的儿子喜不自禁,于是就天天骑马兜风,乐此不疲。终于有一天,儿子因得意而忘形,竟从飞驰的马背上掉了下来,摔伤了一条腿,造成了终生残疾。善良的邻居们闻讯后,赶紧前来慰问,而塞翁却还是那句老话:“谁知道它会不会带来好的结果呢?”

又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中原,边塞形势骤然吃紧,身强力壮的青年都被征去当了兵,结果十有八九都在战场上送了命。而塞翁的儿子因为是个跛腿,免服兵役,所以他们父子得以避免了这场生离死别的灾难。

这个故事在世代相传的过程中,渐渐地浓缩成了一句成语:“塞翁失马,焉知祸福。”而吃亏是福,意思是表面上看上去是吃亏了,可实际上仔细想想也不一定。因为人生总会在吃亏中学到很多有用的东西,或者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做人不要怕吃亏,无论吃亏大小,只要是经过权衡和理智的判断,主动的付出,最后你就亏不了。

有一个旅行者在茫茫的沙漠中迷了路,骄阳似火,酷暑难耐。没有饮水,他饥渴难忍,死亡在时刻向他逼近了。

他在心里暗暗地提醒自己:水!水!一定要坚持到最后一刻,找到水源。

凭着一股强烈的求生本能,他在沙漠中艰难地跋涉着。找啊找啊,他终于发现了一块小石板。在小石板旁边,他又发现了一个汲水机。

他迫不及待,使劲儿地抽水,却怎么也抽不上来。

正在他心灰意冷、懊丧不已的时候,却意外地发现旁边还有一只水壶,壶上盖着塞。当他拿起水壶准备一饮而尽的时候,看到了上面写着这样几行字:“旅行者,在你发现这个水壶时,它也许只剩下半壶水了。你把这半壶水灌进汲水机中,井里才能打出水来。记住,走之前把水壶灌满。”

他小心地拨开塞子,果然看到半壶清水。望着水,他犹豫起来,是马上倒进干渴的喉咙?还是照纸上所写倒进汲水机?如果倒进汲水机而打不出来水,自己岂不渴死?

最终,他果断地拿起水壶,倒进了汲水机。然后,他果然打出了清冽的泉水。

旅行者痛快地喝了个够,一种由衷的幸福从心里洋溢开来。

休息了一会儿,他把水壶装满水,盖上塞子。然后在纸条上加了几句话:请相信我,纸条上的话是真的,你只有先舍得半壶水,才能打出满壶的水来。

是啊,这个亏是你吃还不吃是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在人生的长河中,人们常常面临着是否肯吃亏的考验。

肯不肯吃亏存在于人际关系中的所有内容中。吃亏产生接受,接受又产生给予。上升之物必会降落,输出的也必定会回归。

每一颗种子都蕴涵着千木成林的诺言,但是不能把种子储存起来,须还之于肥沃的土地。你给予越多,你获得越丰。

一个漆黑的夜晚,一位僧人看见巷子深处有盏小灯笼在晃动,身旁人说:“瞎子过来了。”

僧人百思不得其解,问那个盲人:“既然您什么也看不见,为何挑一盏灯笼呢?”

盲人说:“黑夜里没有灯,满世界的人都看不见,所以,我就点燃了一盏灯。”

僧人若有所悟:“原来您是为别人照明呀!”

盲人却说:“不,也是为我自己。虽然我是盲人,但我挑了这盏灯笼,既为别人照亮了路,也让别人看到了我,这样他们就不会在黑暗中碰撞我了。”

其实道理就这么简单:给了别人什么,自己同样有所获得。只想“借光”,而不挑灯,那么,你的人生将永远在黑暗中穿行。

练习肯吃亏法易如反掌:如果你需要快乐,就给予别人快乐;如果你需要爱,就学会付出爱;如果你需要别人的关注和欣赏,就先学会对别人关注和欣赏;如果你想物质上富有,就先帮助别人富有起来。想幸福地拥有生命中一切美好的东西,那就学会祝福每个人都如意吧。

当然,吃亏也必须讲究方式和方法。亏不能乱吃,有的人为了息事宁人去吃亏,吃哑巴亏,吃暗亏,结果只会“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

5.成功的密诀

人生路上从来都不是一马平川,几时起几时落,浮浮沉沉,几时哭几时笑,悲悲喜喜,自信时,相信自已的直觉,失意时,总是把感觉当成是错觉,而这些错觉会让人掉进一些人生漩涡,如果不看透,可能会危害你的人生。要想把握成功的秘诀,就得握有成功的金钥匙。

努力加上实力

成功之路离不开别人帮助,但是不能把成功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别人的帮助上,少一点依赖,多一些自我努力与拼搏,你获得成功的机会会更多。

有一个贫穷的农夫,他每天不辞辛劳地工作,生活却依然困窘。一天,他在森林深处遇到了一位老僧人,那僧人对他说:“我知道你每天都工作得很辛苦,却只能得到的微小的收获,付出与回报相差太多了。为了公平起见,我把我的禅杖送给你,它能够使你拥有你想要的一切。只要你说出你想要得到什么,同时转动禅杖,你将会立刻得到你所期望的东西。但是,这种法术每个人只能用一次,只能用来实现你最想要的一个愿望。所以,你在许下愿望之前要仔细考虑清楚。”

这从天而降的好运让农夫惊喜万分,他接过禅杖,谢过老僧人,激动地踏上了回家的路。路上,农夫遇到了一个商人,商人对他手中的禅杖很感兴趣,老实的农民就向他讲述了这段稀罕的经历。

商人对农夫的宝物起了贪婪之心。晚上,商人邀请农夫到他家暂住一晚。深夜,商人悄悄来到熟睡的农夫身边,小心翼翼地用一枚外观相同的禅杖换走了农夫的神奇禅杖。第二天一早,农夫醒来,向商人道了谢,就又继续赶路了。

商人急不可待地关紧了房门,许愿说:“我要拥有l亿两黄金!”,转动了禅杖。奇迹出现了,无数的金子像下雨一样落了下来,铺天盖地地金子砸向了商人,商人还没有来得及跑就被他喜欢的金子给砸死了。

对这一切毫不知情的农夫回到家,把自己的奇遇讲给妻子听,并让她将禅杖妥善保管起来。农夫的妻子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对丈夫说:“快,试试看,让它带给我们大片的土地吧。”

“我们必须谨慎地对待我们的愿望,不要忘记,这宝物只能实现我们一个愿望。”农夫解释着,“最好让我们再苦干一年,或许我们可以自己挣到想要的良田。”从此,他们更加努力地工作,上天也仿佛对他们优厚了许多,这年的收成非常好,他们的劳动所得使他们买下了想要的那片土地。

要耕种的土地变多了,两个人感觉有点忙不过来,农夫的妻子又想让禅杖赐给他们一头牛和一匹马。农夫说:“亲爱的,牛马是我们可以通过劳动也能挣得到,为什么不能再继续苦干一年,留下我们珍贵的愿望做更重要的事呢?”农夫和妻子再一次收起禅杖,靠两人的力量经营了自己的土地。一年后,牛马也买回来了。

“我们已经是最快乐的人了。”农夫说,“我们还很年轻,拥有健康的身体,有力的双手。生活中所需要的一切都能够凭我们的劳动获得,哪里用得着祈求禅杖呢?等到我们老的时候,再去想那个禅杖吧。”

年复一年,农夫和妻子曾经遇到过许多困难,也有过许多想要的东西,但是他们总是想,这件事凭借我自己的力量是可以解决的,那些东西我们可以自己挣钱买回来,这都不是什么稀奇的,何必要动用那个唯一的神奇的愿望呢?

40年过去了,农夫和他的妻子已经老了,他们的身体变得衰弱,头发变得和雪一样白。他们已经拥有了曾经希望获得的一切,那旧禅杖依旧完好地保存着。他们不需要跟禅杖索取什么,纵然没有神奇的禅杖帮助,他们仍然得到了属于他们的快乐。比起贪得无厌的商人,他们享受到了太多人生的乐趣。

农夫虽然没有运用神奇禅杖的帮助,却依靠自己不懈的努力取得了成功,只有努力才能拥有实力,只有凭借强大的实力才能创造自己的成功。

布鲁斯对智者说:“我要离开这个公司。我恨这个公司!”智者建议道:“我举双手赞成你报复!破公司一定要给它点颜色看看。不过你现在离开,还不是最好的时机。”

布鲁斯问.“为什么?”

智者说:“如果你现在走,公司的损失并不大。你应该趁着在公司的机会,拼命去为自己拉一些客户,成为公司独当一面的人物,然后带着这些客户突然离开公司,公司才会受到大的损失,非常被动。”布鲁斯觉得智者说的非常在理。

布鲁斯于是努力工作,事遂所愿,半年多的努力工作后,他有了许多的忠实客户。再见面时智者劝布鲁斯:“现在是时机了,要要跳赶快行动哦!”布鲁斯淡然笑道:“老总跟我长谈过,准备升我做总经理助理,我暂时没有离开的打算了。”

当今社会是在高速的发展前进的,各行各业的竞争也日益激烈,无数的成功人士都告诉我们,实力与机遇是成功的秘诀,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得不承认机会的重要性,机遇是我们展现自己走向成功的道路之一,相对于机遇而言,实力是一条通向成功的更宽更广的道路。

要低姿态做人

低姿态做人高姿态做事,已经成为成功的不二法门。其实放低姿态既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作为,学习谦恭,学习礼让,学习盘旋着上升,这既是人生的一种品位,也是一种境界,只有谦虚做人,脚踏实地的做事,才能攀登成功的高峰。

古来文人多以清高著称,这既是文人的一种脾气,也是一种当时文人的“通病”。清高虽显得与世不同,不与乱臣贼子同流合污,表现出了一种高洁的品格,可是一味地清高不仅不会得到称赞,反而会遭人唾弃,受到打击。

西汉时的盖宽饶为人刚正耿直,不畏权贵,对于权臣、贵戚、宠宦种种违法犯禁之事,他都毫不留情地纠举,甚至对皇帝本人举措不当之处,也敢直言不讳。盖宽饶也决不与贪官污吏、谄媚小人同流合污。

盖宽饶在汉宣帝时任司隶较尉,受皇帝之命,负责察举包括丞相在内的朝廷百官以及京师附近一带所有违法者,手下率有千名徒隶,可以领兵逮捕任何大奸巨猾,可见他所面对的是整个上层统治集团。

盖宽饶一再结怨于公卿显贵,仕途自然不顺利,很多地位比他低、能力比他差的凡庸之辈都超过了他,他心中不免抑郁不平,有所流露。他的一个好朋友王生写信劝他说:“圣明的皇帝知道你不畏豪强,廉洁公正,所以让你做监督百官之官,地位够尊显的了,俸薪也够丰厚的了。你应当忠心报答上恩,而你却一再以激烈的言辞指斥那些大臣,这可不是保全性命、立功扬名之道啊!如今朝中的执政大臣都是一些玩弄权力的老手,他们会花言巧语地加罪于你,你是不能避开他们的,也不要想以自己宝贵的血肉之躯,去和那些凶险难测的势力较量,否则我实在为你痛心。大丈夫立世,应当正直而又不过分僵硬,灵活而又不失去分寸。古人讲‘明哲保身’,就是这个道理。”

然而,盖宽饶是不能做到这一点的。

一天,皇后的父亲许广汉迁入新居,满朝公卿都去恭贺,盖宽饶却不去,在许广汉一再邀请下,他才肯前去,见到这位皇帝的岳父大人,他还是不卑不亢。许广汉说:“你来晚了,要罚酒。”他说:“别让我多喝,我一喝酒就会管不住自己!”

丞相魏侯趁机笑他说:“你不喝酒也管不住自己。”满座的人都以一种十分鄙视的目光注视着他。酒酣耳热之时,那些高官显要的大臣们一个个丑态毕露,身为九卿之一的檀长卿竟然跳出座位,学着猴狗相斗,在座的人都开怀大笑起来。盖宽饶十分气愤,他抬头看着雕梁画栋的屋顶,冷笑道:“真是够快活啊,岂不知富贵无常,很快就会被他人所取代!大家在这样的高堂华屋相聚,也不过是匆匆过客而已,这样的事我见多了,诸位大人好自为之吧!”

说罢离席而去,回去后向朝廷劾奏檀长卿,说他以大臣而作猴狗之态,有失身份与尊严。宣帝本来想处理这件事,在许广汉一再请求下,才把这件事压了下去。

后来盖宽饶看到宣帝重用宦官,便上书批评,并引用古书所说“官位应当由贤者来做,不是贤者不应在其住”的话来告诫皇帝。这一来可闯了大祸,皇帝以他为诽谤,那些早就对他心怀怨恨的大臣更是诬称他要宣帝让位于自己,大逆不道。

一位大臣在上书救盖宽饶时这样说:“山中有猛虎,森林便可以得到保全,朝廷有忠臣,奸邪之辈便不得不有所收敛。”但只有寥寥几人上书保奏,皇帝不予理睬。可怜他仇多友少,也没有后台依托,终于被逮捕,含恨自杀在宫门。

汉宣帝不是一位昏君,许广汉也算不上奸臣,但在处理盖宽饶的事件上,他们有失公正,是站在正直的对立面的。然而,盖宽饶太清高了,大是大非自然不可苟且,而有些小事尽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盖宽饶正直刚正,不与宦官小人为伍,本是件好事,对其为人品格也没有什么可以非议的,可是他却有点太清高了,得罪了不少人,因小小的一件事情,还是在其职权范围之内的小事,便丢了性命。正是由于他平日里清高过了头,不与人交好,在性命攸关时,竟然没有几人为之求情,可见盖宽饶人际关系的失败。

在今天这个复杂的社会中,我们在骨子里可以恪守我们的原则,这样做一是可以保持自己高尚的本心,二是不会危害他人的利益,不会被打击报复。而表面上,我们照样可以和我们鄙弃之人打招呼,讨论问题,做到这一点的人才是人中高手。由此看来,清高确实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错误。如果放低姿态,做到谦卑为人,那么效果往往就会不一样了。

深谙低调行事之道的人,不管位有多高,权有多重,周围有多少妒贤嫉能的人,都能在危机四伏的世界中为自己保留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