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当代中国广播电视学
5613600000024

第24章 中国广播电视与传媒生态(5)

三、技术层面的共享

三网融合主要指业务应用层面的融合,表现为技术上趋向一致,网络层上互联互通;物理资源上实现共享;业务应用层上互相渗透和交叉,趋向于全业务和采用统一的IP通信协议;最终将导致行业监管政策和监管架构上的融合。至于各自的基础网本身,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竞争的需要,将会长期共存、竞争和发展。而业务应用层的融合将不会受限于基础网而迅速发展,各类公司都会通过不同的途径向全业务方向演进。

然而,电信网、广电网和互联网在建设之初都是面向特定业务的,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分别针对话音业务、视频业务和数据业务设计网络架构。因此,在20世纪很长一段时间内,电信网、广电网和互联网三张网络独立发展,除了少量的电报、传真等数据业务外,电信网只能提供话音业务,广电网只提供电视业务,互联网只能提供数据业务。这个阶段的特征是电信网、广电网和互联网三张网络独立发展,不存在互相融合的因素。

自1996年以来,世界各国都先后开始推进三网融合的进程,很多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各种形式、不同程度的融合。三网融合对于促进信息和文化产业发展,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的生产、生活服务需求,拉动国内消费,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重要意义。三网融合被写入《十一五规划》、《电子信息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等国家重大规划中。经过几年的发展,当前的电信网、广电网和互联网正处于业务领域互相渗透阶段。

长久以来,由于体制和历史的原因,中国的有线电视网的现实状况是分级建设、分级管理、分局部署、分区运营。网络的分散特性与话音业务和数据业务的跨越空间的属性相矛盾。因此,除了在体制层面的努力之外,中国的有线电视网还需要在技术层面通过大规模核心路由器的组网技术实现从分散到集中的演进,实现物理上、业务上的互联互通。网络整合可以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实现一省一网,第二步将各省的网络整合成一张网,进而实现全国一张网。与广播电视网相比,电信网和互联网的融合程度相对较深,而制约电信网和互联网开展电视业务的主要瓶颈在于接入网带宽。

综上所述,从技术角度来看,三个网络虽各有特点,但其技术特征却逐渐趋于一致。数字化、光纤化、分组交换化的迅速普及,使得以IP技术为支撑的业务承载式网络成为当前最突出的发展趋势。因此,随着三网融合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电信网、有线电视网、互联网三网之间的业务边界正日趋模糊,以业务渗透为标志的网络融合将彻底打破三个行业中历来按业务种类划分市场和行业的技术壁垒。

四、渠道层面的互通

《推进三网融合的总体方案》指出:符合条件的国有电信企业在有关部门的监管下,可从事除时政类节目之外的广播电视节目生产制作、互联网视听节目信号传输、转播时政类新闻视听节目服务,以及除广播电台电视台形态以外的公共互联网音视频节目服务和IPTV传输服务、手机电视分发服务。这表明,三网融合将打破过去广电行业对广播电视节目传播渠道的垄断。

所谓“渠道”,即是信息传播的一个管道,一般由经过渠道拥有者把关后的传播者将把关后的信息传给阅听人。在“渠道为王”的时代,阅听人基本被传播者所把控,只能接受某信息获取的唯一路径。然而,随着三网融合不断推进,传统广电媒体的传播渠道和传播市场都将得以丰富和扩大。过去广电市场基本是单一市场单一渠道,而三网融合实现了终端的多样性,过去一次性线性传播,现在可能变成在多终端重复地、以不同方式与形态进行传播。这不仅会使节目内容规模最大化,还将大大扩大节目内容的传播渠道,包括扩大其受众规模。具体到广播电台与新媒体之间的渠道互通来看,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种:

一种是台网互动。即传统广播电台与广播网络联合报道,既节省人力与物力,也提高了传播效率。在上海世博会报道期间,国际电台利用对外广播、海外落地广播、对内广播、网络音视频及图文直播等5种播出平台,61种语言广播及国际在线网站播出世博会开幕式相关节目,调动多项平台资源相互配合、互为补充,即时、全面地向海内外广播听众及广播网用户报道了世博会特色及进展情况。

另一种是各广播网之间的联动。网间联动使各广播网间资源互享、达到网络信息平台的互惠互融。2010年5月21日,安徽网络台作为我国首家省级网络电台正式开播,与中国广播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安徽网络电台可借助中广网丰富的资源脉络和传播力度发展壮大,同时为中广网提供相应支持,以实现与中广网相关资源共享、互助合作。世博会期间,中国广播网等中央级广播网推广多语种资源的广播与报道,强化报道力度、优化传播效果,同时也为其他广播网站提供相应便利与服务。参见曹崟、林如鹏:《台网融合:多维突破深化进程》,《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1年第2期。

台网间的报道互融还体现在对节目资源的二次开发上。网络传播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多媒体性,台网融合将传统广播的音频节目进行二次编排,既丰富了报道内容,也活化了报道方式。此外,网络信息可保存、可检索性作为网络传播的第二大显著特性很好地弥补了传统广播“稍纵即逝”的不足,受众如错过相关报道可以通过网络渠道轻松寻回,可以选择在线收听甚至下载至个人PC,同时还可以获得形式更为丰富、内容更为详尽的文字解说、图片甚至视频资源,辅助音频进行资源的二次整合、扩充。

当前,新兴的手机上网因用户群最大而成为三网融合的主驱动力。随着受众选择权的极大扩张,受众媒介使用行为的极大自由,受众的媒介视野和媒介素养都前所未有地提升开阔,如今再也不会是一个平台、一个终端、一种习惯的局面,对媒体而言多掌握一种新的终端,无疑会多一种生存的活力。行为被工具影响,工具也在适应行为。因此,面对来自新媒体的强大冲击,传统广播电视媒体纷纷寻求创新之路,以实现从内容提供商到聚合型媒介平台的互通式发展。

第四节科技进步对广播电视业的推动

为了适应新型广播电视传播形态的出现,1999年4月,国际权威机构——国际电信联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下属的无线电通信部门(Radiocommunication Sector)(简称ITU-R)对广播的定义进行了修改:广播业务是指用于向公众提供的图像、声音、多媒体和数据业务,包括有条件接收和交互性业务;它充分利用“点对面”的传送手段,通过通用接收机向公众传送信息;使用典型非对称分配基础设施使信息大量地送到用户端,小容量信息反馈给业务提供者;这些业务可以使用演播室到传送节点的一次分配、到用户的二次分配和信息采集技术手段(如电子新闻采集与卫星新闻采集)参见许中明等著:《广播电影电视的技术奥秘》,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年版,第41页。不难看出,广播电视传播必须以技术手段来实现,只有依托于技术系统,广播电视才可能生存和发展。

一、科技是广播电视传播的基本保障

作为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始终是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基本保障,特别是对于中国广播电视事业来说,从新中国成立前的艰苦环境下起步,直到如今成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广播电视大国,技术系统的支撑作用不可磨灭:既有设备引进、消化吸收的技术实践,又有自力更生、因陋就简的技术改造,还有理论研究、实用系统开发的技术创新。可以说,在中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进程的每一个历史阶段,都融入了广播电视技术工作者的努力和智慧。科技是广播电视传播的基本保障,离开了科技,广播电视的发展也将无法实现。

二、科技创新与广播电视发展

广播电视技术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不仅充分地利用了声音与图像的特性,还广泛地利用了数学、物理学、光学、化学、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精密机械、计算机与信息技术以及空间技术等当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是先进科学技术的结晶。同时,广播电视技术系统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它涉及广播电视节目从采集、制作、播出、传输与发射直到接收、监测的各个环节,而每一个环节又都涉及多方面的技术及设备。任何一个环节因技术系统的问题,都可能影响到整个广播电视系统链路的畅通,并可能导致广播电视节目的停播、错播、劣播,而技术系统还可能受到境外非法广播电视信号的攻击或干扰。因此,如何保障这个复杂而庞大的技术系统的正常运行,以保证广播电视节目的安全播出,一直是广大广播电视技术工作者的重要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