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当代中国广播电视学
5613600000005

第5章 绪论(4)

(三)推动中国广播电视的新发展、新创造

在对外开放、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需要通过宏观研究、系统研究和战略研究厘清广播电视如何适应外部变化,确定广播电视公益性事业和经营性产业未来发展方向及管理模式,从而推动中国广播电视的深层次改革。

在各种思潮相互激荡、国内外媒体及新旧媒体竞争日烈以及人们视野越来越广、自主意见越来越强、对广电传播的审视能力和挑剔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广播电视如何坚守“内容为王”的宗旨,更新传播理念,不断提高广电节目的品质、品格、吸引力、竞争力和影响力变得越来越突出。

在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如何融合新媒体,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手段,也变得越来越迫切。

本书对类似上述问题都做了梳理与研究。

(四)推动提高从业者的理论素养和业务素养

作为当代广播电视行业的从业者,有多种素质项要求,而第一素质项是理论功底,既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也包括广播电视业务理论。当代广播电视学意在帮助广大从业人员提高科学思维、理论思维能力及政治、业务理论水平,学会并善于运用理论武器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以适应广电工作不断创新、发展的需要。

(五)构建当代中国广播电视学科体系

随着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尤其是在信息化影响下,广播电视理论研究视野愈加开阔,成果不断丰富,从各个角度、各个层面提供新知、新解,丰富着广播电视理论体系。这些新成果、新理论有待通过有机的组织,得到深化和升华,使其更为有机地纳入广播电视理论体系中。

1990年出版的《中国广播电视学》以及其后一系列专家学者有关广播电视的理论著述,为中国广播电视学奠定了很好的学科基础。但正如十八大报告所说:“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同样,广播电视学也永远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开放的系统、发展的系统。本书意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跟踪新形势、适应新变化、研究新课题、总结新经验、提出新理念,使之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五、当代中国广播电视学研究现状

广播电视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在其发展过程中,一大批专家学者及从业人员从广播电视的属性与功能、传播内容与传播艺术、事业发展与产业经营、行业管理和队伍建设等方面的规律与特征进行了持续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不仅体现了鲜明的学科特征,也为本书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中国广播电视理论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新中国成立的六十多年来,中国广播电视理论研究伴随着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不断进步。在这个过程当中,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

1.起步阶段(1949年—1978年)

在1949年到1978年的起步阶段,有关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1955年创刊的《广播业务》(现《中国广播》的前身)上。其发表的研究文章有一千四百多篇,再加上其他报刊上的有关文章,约计两千多篇。其研究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研究思路上,基本沿袭了新闻理论和艺术理论的途径。第二,在研究水平上,基本都停留在描述层面。第三,在研究对象上,主要集中在广播电视媒体的属性和业务操作研究。第四,在此期间,不仅全国广播电视理论研究平台很少,而且理论研究基本处于一种自发状态,其中又以广播研究居多。

形成这样一种研究状态主要是由于当时接收设备特别是电视机远未普及,广电节目特别是电视节目还不够丰富,广播电视的影响还不大,广播电视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化形态还没完全形成,因此真正关注、研究广播电视的不多。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中国的广播电视理论研究基本处于停滞的状态。

2.发展阶段(1979年—1991年)

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广播电视开始进入迅猛发展时期。到1991年,中国已拥有三千多家电视台,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电视大国。这期间广电理论研究的特点主要在于:

首先,广播电视研究刊物纷纷问世,包括《北京广播学院学报》(《现代传播》的前身),《新闻广播电视研究》,《电视文艺》等。特别是1987年,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创办了《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一系列理论刊物的创办为广播电视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平台,广电理论研究的文章也大幅度增加。

其次,广播电视节目的奖评活动逐步展开。评奖本身就是对节目的一种研究,也是电视批评的一种形式。1981年我国开始全国性的电视评奖活动。最初由中央电视台组织,每年一届;1994年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牵头组织了全国广播外宣评奖活动,每年一届。1988年中国广播电视的评奖工作受国家广电部(后广电总局)委托,由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统一组织,并一直持续到现在。1981年专门为电视剧设立了飞天奖,为电视文艺设置了星光奖。这些评奖活动都有效推动了广播电视理论研究特别是应用理论研究的不断发展。

再次,建立了一系列广播电视理论研究机构,学术活动日趋活跃。随着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各级广电部门对广播电视理论研究越来越重视。1983年中央电视台研究室成立,1986年中国广播电视学会成立,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也于1988年底成立。此后,各个省市、地区,甚至有的县都成立了相应的学术组织和研究机构。随着广电理论研究机构的纷纷成立,广电理论研究蔚然成风,研究队伍不断壮大。在这期间,理论研究的重点,一个是围绕四级办广电进行了一些理论探讨,另一个则对新闻改革、电视艺术进行了集中研究。在这期间,一些全国性的电视学术研讨会也开始办了起来,比如1986年中央电视台召开了电视新闻改革研讨会,1988年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举办了革命历史题材电视研究会,等等。

最后,广播电视理论研究开始进入全面发展阶段,广播电视学科建设正式起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西方传播理念逐步进入中国,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广播电视理论研究的发展。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著作纷纷出版,比如1987年出版的《当代中国的广播电视》,1990年的出版的《中国广播电视学》以及围绕交叉学科出版的《电视文化学》、《电视传播艺术》,等等。这些成果为广播电视学成为一门学科,搭建了重要基础。其中《中国广播电视学》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广播电视学开始自立于各个社会学科之林。

3.深化阶段(1992年—2000年)

从1992年到2000年,中国广播电视行业加大了改革开放的力度,广电理论研究也逐步深化。

第一,1992年3月,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部政策法规司和中国广播电视学会联合召开了首次全国广播电视理论研究工作会议,部署了中国广播电视理论研究的课题规划(规划了115个研究课题,其中重点课题22个),这是从全局意义上重视、加强和统筹规划广电理论研究的一个起点和标志。

第二,广播电视理论研究的形式多样化,内容丰富化,成果规模化。这期间的广播电视理论刊物发表了大量的有学术理论价值的研究成果,特别是拓宽研究思路,围绕广播电视的热点问题(比如广播电视的产业经营,广播电视的深度报道,纪录片的真实性等)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在此期间一系列非常有理论价值的学术专著也纷纷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