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谁绑架了中国父母
5622800000007

第7章 不同的同同(7)

小六春学期的一天晚上,高天阳在奶奶的带领下来到我家。我帮助他解答了很多数学和英语方面的难题。孩子和奶奶都很开心很感激。睡觉之前,洗脸刷牙时,同同满嘴白沫,满脸敬意地对我说:“嘿嘿,我的爸爸帮助我的对手复习功课,厉害,了不起!只是不知道,除了我的爸爸,还有几人能做到啊?”我脱口而出道:“不管有没有谁做到,我都必须首先做到,做人要心胸开阔些。”

其实,无私是最大的自私!你无私地去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了,人心都是肉长的,迟早这些关爱会回馈到自己。你希望别人怎样待你,你就应该首先主动去那样对待别人。我发自内心地去帮助孩子的同学,女儿的对手长高长大了,只要我女儿战胜对手的雄心壮志还在,那我孩子的成长就不是一般二般的了。坚持真心地去帮到别人,总有一天会帮到自己。要学会帮助对手,感谢对手。看一个人,首先要看他的对手是谁。如果我们还能被别人视为对手,那该是件十分幸福的事情啊!

回首在上海陪伴孩子将近十年的时间里,我和我的孩子真的一直在努力做到真诚面对每一个孩子和家长,真的一定没有去动过对手的那根线,真的一直很努力地在画自己的一根更长的线,很多时候,我们和孩子还在有意无意地帮助别人加长那根线。如果一个人必须在赢过别人的经验里对自己产生信心,那么,他也一定会因为输给别人而失去信心。来自别人的信心,也可以轻易被别人剥夺。只有来源于本身的自爱和自信,才是别人无法剥夺的。

“生日快乐,开心每一天。跨入了13岁的门坎,相信你会更加出色。每次捕捉到你的眼神,都会发现坚定和自信。愿可以与你共同努力,成为乐坛上的小提琴女双星。成为朋友吧,永远。”这是同班同专业的刘芳蕾给同同的生日祝福,同时在祝福词的一旁,看到了一行写给我的话语,“感谢你伟大的爸爸,因为他不仅仅是在引导你。”这也是一个极其出色优秀的好孩子,我很欣慰地见证了她和孙同同共同获得的很多成长。

都是兔子惹的祸

“笃!笃!笃!”女儿放学了,敲门进了我的房间。显然,孩子今天是遇到了很开心的事情,否则不会书包不放就直接来叫我爸爸的。孙同同手里拎着个笼子,笼子里是一只白乎乎的东西。她亲切得有些夸张地喊了我一声“爸爸”,还示范着让笼子里的那个白乎乎的东西也喊我“爸爸”。我一下子毛骨悚然,嗓门失去了理智地大了起来,“你怎么这样不像话啊,怎么会买了个这个东西回来啊?”孩子依然笑着对我说着话:“爸爸,你仔细看看,这不是老鼠,这是兔子,您看看,多可爱啊!小白兔,快叫爸爸!”

我什么也听不进去了,老鼠给到我的恐惧,毁灭性地铺天盖地地降临到我头上。我属蛇,我的爸爸妈妈都属老鼠。因为爸爸40岁的年纪就去世了,因为随后的很多算命的说法,把爸爸的死跟我联系了起来。说我是蛇,爸爸是鼠,蛇盘鼠,蛇吞鼠,蛇鼠相克,蛇是经常要弄死老鼠的。打我10岁起,这样的说法就经常性地传到我耳里,我对老鼠的恐惧就与日俱增了。

旧日的农村,老鼠随处可见。家里经常要买些老鼠药回来药老鼠,我和我的两个妹妹对给老鼠放药都特别积极,恨不能一夜药死所有的老鼠。妹妹们也都怕老鼠,也许仅仅是因为我的怕经常会放大并传染到身边的人。第二天醒来,家里到处都是老鼠的尸体,有些还没有完全断气,挣扎呻吟的样子让我们痛苦并快乐着。谁来打扫战场呢?这是天大的难事啊。我是老大,我是男子汉,但这个时候已经毫无自信和尊严地躲得远远的了。兄妹三个人之间,为了这件事情经常是要争得面红耳赤的。最后的分工和实施经常是这样的几个步骤,大妹妹找来个大锹,眼睛不敢完全睁开,靠感觉靠余光,抖抖霍霍地把大锹放到老鼠的尸体旁。小妹妹拿起扫把,紧闭着双眼,照着老鼠一扫,把它扫到大锹上。这个时候,大妹妹就快速地端着大锹走出家门。我背对着妹妹,从妹妹手里接过锹柄,放在地上,极小心地拖着,拖到粪坑边,把万恶的老鼠淹葬在散发着恶臭的粪便里。

戏剧化的场景经常会发生。小妹妹的扫把经常力度不准,一只老鼠通常都要折腾三四回才能被准确地送到大锹上。大妹妹端大锹,我拖大锹,经常有闪失,老鼠掉了下来,所有的工作必须得重新来过。于是,相互间的埋怨是少不了的。农村那个时候家家户户没有厕所。女人上马桶,男人上茅坑。男人要是上了女人的马桶,说是要倒霉的,成不了男人。所谓的茅坑,其实就是个大大的圆圆的缸,埋在空地上,周围很少有什么遮挡。男人上茅坑,拉开裤子,往上面一蹲就开始了,白花花的屁股,远远的,谁都可以看到,看者和被看者都不觉得难为情。身体里的尤物自然坠落,应声而起的是浪花般溅起的粪点,白花花的屁股上被溅上了很多黄点点,也是农村男人不太在乎的。我对粪坑的仇视,不是茅坑的无遮无拦,不是应声而起弄脏屁股的粪点。我害怕上茅坑,全是因为茅坑里的老鼠,老鼠的尸体。一个个的老鼠,很多都腐烂了,上面爬满了蛆。实在不敢看,也实在不敢想。那溅到屁股上的粪点就是长期浸泡着老鼠尸体的粪水啊。有一点办法,我是不上茅坑的,我都上马桶。不成男人不要紧,吓死了做不了人,才不得了呢。

我对老鼠的恐惧是尽人皆知的。我无数次提前敬告过我身边的每一个人,“千万不要在我面前提老鼠,玩笑也不行,谁提了,我就像恨老鼠一样恨他。”我的女儿是很知道我怕老鼠的。她买回来的也的确是白兔,只是它长得实在太像老鼠了,小小的,毛茸茸的。我怕极了。女儿一再向我解释:“爸爸,我买的真是小白兔,你仔细看看啊,它分明就是只白兔啊!”我失去理智了,我出离愤怒了,“滚,给我滚!”

女儿哭着退出了我的房间。可长得太像老鼠的兔子就在隔壁啊,女儿买回了萝卜和一些食品,看样子是要长期养下去的啊。女儿认准的东西也是轻易不改变的啊。明天一早,她去上学了,家里就剩我和兔子,我和老鼠,这可怎么好啊!我赶紧给她的妈妈、她的朋友、她的同学分别打电话,几乎是哭求着他们帮助我劝劝我的女儿。

那天晚上,我们什么都没有做,她在为兔子伤心,我在为消灭兔子下决心。很晚都无法入睡,好不容易睡了,梦里全是老鼠。

第二天一早,女儿上学去了,随她一同去的,是她心爱的兔子,我认为的老鼠。兔子送人了。孙同同爸爸怕老鼠的故事也在学校传开了。我好不开心啊。

老鼠的确是可恶的,但我的内心对老鼠的巨大恐惧是有些被人为放大了的。我还是孩子的时候,接受了很多不该有的提醒和暗示。这些不良教育的后果,是我今生也许无法抹平的苦痛。

因为兔子,我和女儿都获得了成长。遇到这么令我头疼事情的时候,我没有直接面对,我搬救兵,找助力,最后赢得了很好的效果,正所谓“借力使力不费力”啊!事后,我们冷静地谈了一次,我请求女儿原谅我的失态。女儿说:“我由着自己的喜好,忽略了爸爸的感受,让爸爸受惊吓了,都是我惹的祸。”女儿很怕蜘蛛,一只蜘蛛能吓得她满屋子地跑啊叫的。我起初很不以为然,这有什么好怕的啊。因了这次兔子事件,我对女儿怕蜘蛛的情绪有了新的认知。人对一些东西的喜爱和害怕,很多时候是没有太多道理可言的。凡事认同,凡事接受。

快乐地苦着

人究竟为什么而活?这个大而虚的问题,要想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有个实实在在的落实,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跟孩子有关的事情,我向来主张先“纸上谈兵”,后“付诸行动”。想不通的,谈不拢的,往往也是很难做得到的。

人究竟为何而活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跟孩子谈话,你说些大话套话空话,他是一定听不进去的。孩子最关心的很可能就是吃喝玩乐什么的,从他的需求着手,很多事情就会迎刃而解。人究竟为什么活着呢?孩子,我个人认为啊,人是为了幸福快乐而活的,生活的最高准则就是快乐,你同意吗?孩子肯定会说同意。所有不快乐的事情都要设法放下或忘记,好不好?孩子当然说好,因为他最近很可能就讨厌去上什么英语补习班呢。谈话继续往下发展。

“宝宝,吃肯德基快乐吗?”“快乐!”

“去九寨沟旅游快乐吗?”“当然快乐啊!”

“听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快乐吗?”“很快乐!”

“如果有机会让你去维也纳演出,你快乐吗?”“那一定是特别快乐了啊!”

我顿了顿,看着孩子的眼睛,“孩子,肯德基,九寨沟,听音乐会,和全世界现场直播你的音乐会,这些都很快乐,请思考并回答,哪种快乐更快乐啊?”孩子的反应和回答也一定都会很快,“当然是我的音乐会被直播了啊!”

“很好,你回答得真棒,”我继续,“也就是说,快乐是有大小之分的啊,要是很多大的快乐都要我们去吃些小苦,怎么办呢?”孩子的回答很坚定,“当然要吃了!”

“那很多很大的快乐,是要我们一定要吃很大的苦的,怎么办呢?”“那当然是要吃很大的苦了,这世界上是没有免费的午餐的。”孩子的回答经常会给大人惊喜。

“你愿意为了很大很大的快乐,去吃很大很大的苦吗?”“爸爸,我愿意!”

“女儿,你真棒,你真是爸爸妈妈的骄傲,要是我们吃了很多苦,快乐还没有来,怎么办?”“那我们就要不断地坚持,一直吃苦,直到快乐来临。苦得越久,乐也就越大。”

这样的谈话,我和女儿是经常性的。女儿被我引到了我期待的道上后,我就顺势给她来堂“苦乐”讲座,效果十分喜人。孩子,人这辈子是一定要吃苦的,头上不苦,尾上一定苦,“苦”这一课是谁也不能逃学的,逃了,也要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抓回来补课。苦来苦去还是苦,那就没有人愿意吃苦了。苦的方向是“不苦”,是快乐。苦得不到功,很有可能白吃苦。孩子,你和你的同学大多是从外地到上海的,读小学,读中学,家家户户都要花很多时间、精力和金钱,你一定要相信最后每一个同学的发展是不一样的。要吃苦,还要会吃苦。孩子,“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句话也对也不对啊,现实中经常是,一分耕耘,0分收获,两分耕耘,也是0分收获,9分耕耘还是0分收获,只有十分耕耘了,才可能迎来十分收获,成功不是尽力而为,成功是全力以赴,成功是百分之一百五的努力。苦并坚持苦,真的很重要。我们从南京到上海,一定是要吃大苦的,为了不白吃苦,我们一定要会吃苦,坚持吃苦。好吗?孩子的回答一定是十分肯定的。

我的女儿是10岁到上海的,这样的谈话是在她到上海的第一年内断断续续地完成的。或在散步的路上,或在南京到上海的火车上,或在窄小房间里很温暖的被窝里。女儿的思想就是这样一天天被陪伴着的。

“孩子,我们一家人真是太苦了,我认为全中国我们是最辛苦最奋斗的家庭,你说呢?”孩子说:“是的,妈妈在南京,我们在上海,爷爷奶奶在泰州,一家人分在三个地方,家里没有钱,还要花那么多钱,老老小小,只有妈妈一个人有工资,爸爸,真的是太苦太苦了。”

我说:“是的,爷爷奶奶在老家,本来不种田了,为了省钱给你学琴,他们又把田要了回来继续种。你妈妈单位非典期间登记联系方式,同事们听说你妈妈连个手机都没有,心里都很难过。”

孩子听得很认真,眼睛里会噙着泪花。“孩子,我们一家人都很苦,但最苦的是你,你比我们所有的人都苦,爸爸妈妈都知道你很有梦想,也很能吃苦。”孩子听了,感到很开心。

随即,我就拐弯了,“宝宝,我们苦都是为了你,你苦是为了你自己,我想你的确应该比我们更辛苦,你认为呢?”孩子点头回答:“爸爸,是的,我要最辛苦。”

当初到上海陪孩子的时候,我也很清楚这是个很大的动作。我知道我的女儿身边需要我,我沉得越低,我女儿才会站得越高。我在日记本上明确写下了我做全职爸爸的定位:要让女儿最开心地去做天底下最困难的事情。

说起这些年的经历,我经常会长时间地泪流不止。不仅仅是因为苦,还因为女儿给我们制造的感动,还因为一家人对我的包容支持。去上海学习小提琴,让孩子有个好的发展,是孩子的梦想,其实更是我的梦想。为了我的梦想,一家老小真是吃尽了苦头,他们反对无效后,就变成了全力支持。我的父母把我养大,送我上了大学,也一定是吃了不知道多少苦啊。到后来,儿子不工作了,没有收入了,把祖孙几代的希望都押在了孙女身上,我的父母都70多岁的人了,这种心里空荡荡的感觉,是个怎样的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