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谁绑架了中国父母
5622800000008

第8章 音乐是个圈子(1)

音乐是个圈子,还是圈套?圈子也就是个围城,城里面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城里城外互为景致。城里人有必要把城里的见闻贡献出来,城外人听过之后,依然不失冲杀进城的豪迈和激越,那是很值得尊敬和颂扬的。怕就怕,稀里糊涂进了,悔了。进退两难,最后落得个“混”的下场。音乐不是谁都有资格说喜欢的,喜欢需要成本,成本又不仅仅是钱。音乐是美好的,和音乐有关的那些人、那些事,有时却是十分丑陋的。

小提琴没有错

因为我的女儿学习小提琴,现如今,看到大街上背琴的孩子,就感到亲,就一定会回头驻足,久久地打量孩子和孩子身边的大人。往往背琴的孩子走出了我的视线,我还常常站在原地……

也有好多次,我跟他们搭上了讪。孩子学琴的原因多种多样,孩子的老师也是什么人都有,孩子的学习状态很少有自觉自愿的。

我的孩子学习小提琴时,也经常背着琴走大街穿小巷。因为要还课,火车站,公园里,老师家的楼底下,都成了我们练琴的地方。自然会碰到些热心的人,他们会很关心地问起很多,建议很多。我们当时一个劲地往前闯,没有怎么把那些话往心里想。等到若干年后的今天,我内心也风起云涌了很多想法,很想对学习音乐的孩子和家长说说,只是一直苦于没有说处。

不久前,在老家,我见到了我好久没有遇到的我表哥的儿子。家乡人都知道我有个学小提琴的女儿,不远处的泰兴镇还有很多个远近闻名的提琴企业,小提琴在我的老家已经不十分罕见了。我的这个侄儿生了个很聪明帅气的儿子,因了我女儿学琴的影响,侄儿的儿子也学起了小提琴,每周一堂课,费用还不低。孩子很不想学,大人又很想让他学。那天,我静静地跟孩子的妈妈聊起了我们这么多年的这么多经历后,孩子的妈妈叫来了孩子的爸爸,说要好好听我上上课了。是否继续学,不是一句话能说清楚的。很出乎我意料并令我深感不安的是,这个孩子学习小提琴竟然是因为我的女儿。

几乎所有家庭让孩子学习音乐、美术、舞蹈啊,一开始都说是为了兴趣,其实很多时候,孩子没有兴趣,全是大人的兴趣。随后呢,大人又很难有能耐把自己的兴趣变成孩子的兴趣,孩子就越学越苦了。到了实在学不下去的时候而放下,孩子一定是受了不小的伤害了。老是学了就放,孩子就会有了些习惯性放弃的习性,这是最要不得的。

我的孩子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上海音乐学院附小后,我的一位好朋友很是受鼓舞。他的儿子是学古筝的,他的梦想因为我的女儿而放大了。他带来儿子听我女儿的音乐会,打算让他的儿子走专业学习音乐的道路。这很出乎我的意料,着实把我给吓坏了。专业学琴跟业余学琴是两回事啊!我极力劝阻,效果很差,他是个越挫越勇的人,难听的话也说出来了,“就你家孙同同能学,人家的孩子就不能学,你上了公交车了,就拼命叫司机关门。”因为是好朋友,我一点不记恨他。我跟他说:“要学音乐,不要学音乐,在我这里,有两个抽屉,都储备得满满的,学有学的理由,不学有不学的道理,都很充分。”我跟他的争论围绕以下几个要点展开:

一、为何学音乐

“请问,你让儿子学音乐的目的是什么?”

“我们家没有太多的理想抱负什么的,就是为了以后有个好工作。”

“如果是这样的话,就不要学,学不好的。学音乐的道路太难太长,即使你很努力了,也不一定有好结果。如果没有明确的坚定的目标在,大人和小孩是很难坚持的。如果一起步的时候就定位是为了以后找个工作而学,几年下来,最后很可能学了连工作也找不到啊!”

二、孩子愿意学吗

朋友明确的回答是,不愿意,是大人逼着在学。

我的回答就更明确了,不能学,一定不能学。音乐是通过声音表达思想的东西,是要创造和再创造的。学音乐的人是要完全解放思想、放松心灵的,逼着管着,是学不好的。学音乐是要靠些天分的,不是这条道上的人不要硬往里面闯。如果孩子有些兴趣,大人又懂得不断去激发孩子,那也只能说明孩子具备了学习音乐的重要条件。

三、经济有保障吗

很多孩子学习音乐,是因为要培养兴趣。在我看来,穷人是无法谈兴趣的。我理解的穷,一是指钱,二是指精神力量。朋友问我,走专业路要多少钱?我说,你们家把未来十年的衣食住行用的费用先放旁边,然后还有结余100万,你就可以试着往前走。朋友说:“要这么多钱啊,我们家没有。”我说:“是的,也许不止,也许要不了,没有这么多的钱做保障,你是无法往前走的,除非你在未来的日子里有能力筹到这么多钱。”

朋友自然要问我:“这些钱用在哪里啊?”我说:“很多地方啦,外地到上海,要重新租房子吧,上海本地人也不可能家就正正好在学校附近啊。孩子的学费从小学起就像大学生那样缴了,除此之外,还要请老师加课,加课的费用不同的专业不同的老师不一样,一小时300元到800元不等。孩子的演出费,出国比赛的费用啦,等等,不一而足。”

四、谁人陪读

孩子身边的这个人是十分重要的,是家长,是朋友,是保姆,是老师。陪读的这个人是培养孩子这个项目的总经理。

孩子考到上海音乐学院附小,很多家庭都要派出一个家长来陪读,家长显然是要辞去自己的工作的。这样的家长是要生不如死一年年的:附小三年,附中六年,共计九年。我对朋友说:“你和老婆中打算送掉一个人的命,你就继续前行。”

我不是危言耸听。我自己的体会太过深刻了。活蹦乱跳的大活人被弄来做陪读,心中再有目标,也会经常在家气得急得头撞墙。慢慢地,心平气和了,日子一天天地往前流淌,孩子的成长有喜有忧。孩子大了,孩子烦大人了,孩子的成长也完全需要大人走开旁观了。视孩子为唯一的大人,又被自己深爱的孩子赶出了自己好不容易才习惯的生活。这一进一出,真的是要人的命啊。很多陪读的家长,在精神和经济的双重压力下,三五年,八九年下来,都有了这样那样的慢性病了。

五、跟谁学

学习音乐是要紧紧跟随老师的,只有跟随才能学到精髓。这大不同于我们通常所理解的学校、课堂和老师。

跟随很重要,跟谁自然就更重要。学生一拜师,往往就是好多年,有时候就是八九年。老师既要教琴,更要育人。老师的言传身教,是很直接影响孩子的力量。一个好的老师,不见得职称最高;一个好的老师,不见得学费最贵;一个好的老师,不见得教出来的学生分数最高。但一个好的老师,一定要真正发自内心地爱每一个学生;一个好的老师,一定要能够时刻给予孩子希望,不断放大孩子的梦想;一个好的老师,一定要自己有着极其丰富的生活和阅历;一个好的老师,一定不能太跟自己的学生计较钱,因为学音乐的孩子家少有不因琴而穷的……

这样的优秀的老师可遇不可求啊!好在我的女儿很幸运地都碰到了。看好这些老师,看懂这些老师的真情怀,靠的是眼光,而不是视线。

不得不承认,有不少老师是为了钱而教琴的。这些老师夸赞你的孩子聪明优秀有前途,跟售货员夸赞你身材好想卖你衣服是一样的心理。有老师坦言:“为了钱,为了赚学生的学费,几乎所有的老师都有这么个阶段,不管这个孩子能学不能学,只要给钱就行;任何环境里,总是二八定律,百分之八十的学生为百分之二十的学生做陪衬,学校总得要招满学生啊,没有了学生,我们这些老师到哪里吃饭啊?有不少老师内心一直是在挣扎的,眼看着很多学生明显不是学习音乐的料,不忍心鼓励他继续前进,又没有勇气劝他回去,有时也实在是没有能力劝得住疯狂了的家长和孩子。”

苦口婆心的这么一番说道,朋友还很倔,不服不从。我把话就往极致说了。软的好听的是:“兄弟啊,如果跪在你面前能够阻止你的脚步,我立马给你下跪,成功是需要条件的。”硬的难听的是:“大胆喊你一声兄弟,你硬头往前撞,必死无疑,我孙生龙能走通的路,你不一定能走通,因为你不是孙生龙。”

即便如此,朋友还是没有停止脚步,继续前行,直到儿子学琴学得去看心理医生了,学得睡觉做恶梦狂喊“不要练琴”了。最后,朋友罢手了。因为此事,我们成了更好的朋友。

几乎所有专业学习音乐的孩子的家长都有一肚子话要说,其中最真诚的一句就是:不要随便学音乐。很多孩子的音乐路子,都是大人规划好的,孩子根本没有兴趣。很多家庭根本没有做好准备就上道了,现如今,心力交瘁,生不如死。这条道,谁走谁知道,我绝不是胡说八道啊!

几乎每一年,都会碰到向我咨询孩子学音乐的问题。我一遍遍地苦口婆心。我很自信地告诉这些家长,我深知在上海学习音乐是怎么回事。小提琴没有错,音乐没有错。学习音乐是对的,胡乱地开始就是错的,始乱终弃就是错的,经济储备不允许还学就是错的,大人没有达到大师级家长水平还学就是错的。

此文无意批评音乐,批评音乐学院,批评老师。唯愿读到此文的家庭,能重新审视一下孩子学习音乐的事情。你们很清楚地知道了前行道路上的苦难后,还毅然决然地继续前行,那是我期盼和敬仰的姿态。衷心祝福你们。

独奏家,独不出!

女儿学习小提琴,一开始仅仅是为了培养个爱好。我们也曾无数次自我警告,千万别当真,当真是玩火,玩火必送命。即便如此,后来还是当真玩起了火。

因为小提琴启蒙老师黄佳音的一句鼓励,“好孩子不要被耽误!”因为南京石鼓路小学李树华老师的一句肯定,“孙同同学什么都能学好!”我们就勇敢前行,越挫越勇了。

我们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往往是很不全面的,旁观者清,旁人的一句忠告,很多时候是十分宝贵的。我们与什么人为伍,这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未来的成就。我们只要始终跟一群真正有思想有斗志的良师益友在一起,接受指引,接受点拨,人生大的东西就一定错不到哪里去。这年头最可怕最廉价的,就是身旁层出不穷的无知的建议。我反思,我感觉,我这么多年,一直只做了一个事情,就是不断地把我的宝贝孩子带到最积极的环境,最成功的人士身边。

中国最好的音乐学院在上海和北京,中国培养音乐人才的思路一直沿袭着苏联的框架。孩子很早就明确了自己的专业,家长全力以赴地陪伴孩子考进音乐学院的附小或附中。经常是,一个家庭独一无二的事情是培养孩子,孩子独一无二的事情是练琴,老师独一无二的事情是爱生如子地教导孩子成为独奏家。

独,是我身边的很多大人和孩子的生活与生命的常态。孩子只学琴练琴,琴之外的东西几乎不闻不问。学生对专业和专业老师的在乎与尊重,是很多文化课老师望尘莫及的。文化课不及格的孩子是大面积的,十分令人震惊的。陪伴的家长,往往都辞去了自己的工作,做起全职爸爸和妈妈,一天的中心工作就是陪伴并监督孩子,轻易不允许自己有丝毫的分心。整个家庭,也彻底颠覆了往日的生活,夫妻分居,聚少离多,经济拮据,省吃俭用。今日的老师,也是曾经的学生,他们作为老师,也经常是在有意无意地要求心爱的学生,一心一意地学琴练琴的。孩子是弱者,孩子不可抗拒地接受着大人们在爱的名义下给予的一切。

专家必须首先是杂家,我的孩子不能在失真的环境里成长。十分幸运的是,我的很多想法做法得到了孩子专业老师周彬佑老师一家的鼓励和肯定。我们合力让孩子走入最真实的火热的生活,全方位地锻炼我的女儿。

女儿学习的是小提琴,和很多孩子一样,成为小提琴独奏家是她一直以来的梦想。学校里虽然有重奏和乐队,但整体上是个陪衬,很难真正被充分重视起来。专业学琴的很多孩子,又在“专”的道路上继续向前跨了一大步,越发地“独”了起来。只重视专业,不重视重奏和乐队,像对付文化课一样,在应付着重奏和乐队的学习与演出。我和我的女儿一起到过很多国家,欧风美雨吹醒了我们的很多认识。重奏是重要的,重奏在中国不该被放置在这样落后的位置上。中国孩子普遍缺乏合作的训练和习惯,个个是龙,合起来成虫。重奏课是所有学习音乐的孩子最要补的课。2007年早春,是我女儿关于重奏认识彻底醒悟的季节。知行结合是我们一贯的风范。随后的日子里,孩子全情投入了每一次重奏的学习和演出,同时积极物色志同道合的同学组建自己的重奏组。每一个孩子身后都有一群大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专业老师。要想让有了些意愿参加重奏组的学生定性定型,是很难很难的。女儿看重的同学,又多是各自在专业里最优秀的,其间的阻力可想而知。大半年的时间里,组了散,散了再组,女儿一直没有放弃。在俄罗斯留学的宋阳老师特意打电话回来,他不怎么相信小小年纪的孙同同会有如此的悟性,待他完全确信了之后,宋老师给了孙同同全力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