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降伏其心(下册)
5666200000043

第43章 修行人的通病爱清净(2)

就像你们修净土的,认为净土法门最好,把其他所有的法门都否定了。你只要认为一个法门好,就意味着你把其他所有的法门都否定了,推翻了。认为一个“好”,就树立了一个“不好”。无论好与不好,我们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评断,很少以旁观者的身份和心态去看待。

如果你真的认为净土法门好,说明你在净土法门上会用功了。净土法门是在心态上用功,既然你会在心态上用功,为什么你这颗心就不会在禅宗上用功呢?同样,你在禅宗上会用功,为什么对净土法门会不感兴趣,不认可,不会用功呢?这说明哪一个法门你都不会用功,都没有认识透。无论是过去的法门,还是现在的法门,都需要在心态上下功夫。

有的人一旦拜了这个师父,就说这个师父最好,把其他所有的师父都说得一文钱不值,全部否定了。既然你那个法门好,你那个师父好,为什么你修了这么多年还没有进步呢?你可能会说自己的根性差,没有好好用功。既然如此,再好的师父对你也没有用,也拿你没办法,是你自己的根器不行。那你还选择师父、选择法门干什么?自己睡不着,总是怪枕头!

修行人如果不放弃固有的成见,新的知识、新的智慧永远进不来。因为你内在已经形成了概念和我执。一个勤奋好学、渴望进步的人,他内在是没有我执的。只有当内在没有我执的时候,外在的知识、智慧才进得来。

修行人的我执最大。实际上大家形成的“我执”,严格来讲,还算不上“我执”,只能叫邪知邪见。如果不放弃原有的成见,是无法向前迈步的。

既然学佛是为了往生西方净土,为了成佛,那就应该把我们过去养成的习气毛病和种种成见全部粉碎,放弃对红尘的执著和留恋,只有这样才可能成就。

如果你留恋自己的家乡,死了以后就会投胎到你的家乡。你是湖北人,你留恋湖北,你死了就回湖北去投生;你是黑龙江人,你留恋黑龙江,死了还回黑龙江去;你是广东人,留恋广东,死了还到广东去投生。真正的修行人是没有老乡观念、家乡观念的。有老乡观念、家乡观念,你修一辈子,最后还回你的老家去吧!

如果你活着的时候,执著你那一百平方米的房屋,死了以后,还做个阴魂不散的“护屋神”,变成一个孤魂野鬼,在空中看守着你那一套小房屋。如果你执著留恋你住过的寺庙,死后也会变作孤魂,在那个寺庙的上空转来转去,做那个寺庙的护法。或者再投胎,还到那个寺庙出家当和尚。

一个修行人不能有任何概念,一有概念,就是你投胎受生的方向!如果你现在不能解脱,什么时候能解脱?到哪里能解脱?你现在都不能放下,什么时候能放下?为什么净土宗有这样一句话:西方净土“有则实有,去则实不去”?这是什么意思?既然西方净土实实在在地存在,为什么又不能去呢?这个问题今天在这里不给你们解答。

既然西方净土确实存在,为什么不能去呢?如果你在娑婆世界不能解脱,就意味着你的心灵没有解脱。那么,即使阿弥陀佛把你接到极乐世界,你还是会以一颗凡夫的心去破坏极乐世界,扰乱极乐世界,你还是不能适应极乐世界,还是会堕落下来返回人间,做你的凡夫俗子!就如同你是一个东北人,不能适应广东炎热的气候,我把你带到广东,你还是要回东北,回到你已经适应的环境中。

一个真正的修行人任何环境都能适应。如果你在这里不能适应,你到哪里都不能适应。因为你有一颗不能适应的心,到哪里都不适应!到了极乐世界更不能适应。极乐世界住满了佛菩萨,一个挨一个的佛菩萨,比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还多。娑婆世界的地球上有多少人呢?都知道有六十亿人口,你在六十亿人口的地球上都受不了,都觉得很烦恼,你到极乐世界去,还不被自己的烦恼烧焦了,变成了焦灰?

你们知道极乐世界有多少“人”吗?应该讲有多少“佛”。虽然极乐世界有许多不是究竟的佛,但都已经入了佛位。极乐世界的佛是用“无量”来计算的,你们说有多少?热不热闹?在那里能清静吗?你在你的寺庙里还能保持一个人一个房间,有时候是两个人一个房间。你在你家里能一个人一个房间。你到极乐世界去看一看,我看大家还是不要成佛,不要到极乐世界去了,就在娑婆世界,在你自己那个两室一厅的家里,一个人一个房间,吃饭的时候,一张大桌子就坐两个人。如果你是个孤家寡人,就一个人,多清静啊!

有些人动不动就怕麻烦,动不动就嫌事情杂,嫌人多,那你还学什么佛?心不安定,干什么,到哪里都不安定。你们是否想过,走遍大江南北都有人,走遍大江南北都有白天黑夜,都会有气温、天气的变化,都要与人接触,都要做事?你是人,就得做事。佛每天要度众生,要替众生背业障,不也是在做事?只有不停地付出,不停地检点,不停地反省,你才能不断地进步!这也意味着你在不停地修行。

我总是搞不懂一个问题,为什么学佛的人多数都喜欢清净、清闲?想清净、清闲,你还学什么佛,修什么道呢?学佛是多忙的事,每天不仅要在外面做有形有相的工作,还要在自己内在做无形无相的工作。不仅要除掉外面的杂草、荆棘,还要除掉内心的杂草、荆棘,昼夜六时都在不停地忙碌!

如果你是一个世俗人,只要除掉外面的杂草、荆棘就够了,根本不需要除掉内心的杂草、荆棘。为什么过去的人把修行人称为人天师表呢?因为一个真正的修行人就是一个完美的人。一个完美的人就是我们民间所说的“神”,也就是佛。

躲烦恼,避复杂,还做什么人呢?即使你变成一棵树,如果不愿意把自己的根延伸到四面八方,你这棵树也长不大。树的根昼夜六时都在不停地往四面八方伸展,才能使树不断地往上生长。草木都是如此,我们人有什么理由躲避环境呢?修行就应该在嘈杂、复杂的环境里修。离开了嘈杂的环境,躲开了复杂的环境,你怎么修呢?有钱就去买一栋别墅,或者跑到大山里去承包个果园,或者整天把自己关在屋子里,躲起来求清静,你认为这是修炼吗?

修行是在社会中修,在人群中修。你是个烦恼的人,你就必须在烦恼中才能把你的烦恼断掉。烦恼不是断在清净中,而是断在烦恼中。修行最高的成就不是戒、定、慧,而是妙用!你不能起妙用,你的戒、定、慧都不正确,都不究竟!如果你修得了究竟的戒、定、慧,为什么不能起妙用呢?如果能起妙用,为什么又要躲避嘈杂、复杂的环境,寻找清静呢?

东华寺现在没有条件,等有一天有条件了,我计划建一座“千佛堂”,也就是建一栋大楼。凡是真渴望修行的人,先在这里住上三个月,每个房间住十个人。如果你在这样的房间里不能适应,就甭在我面前提修行!你连身边的十个人都不能适应,都容纳不下,还想开悟、成佛、度众生,那不是自欺欺人吗?不是打妄语吗?等你适应了十个人的房间,我再给你安排一个人的房间。一个真正的修行人要经得起吵闹繁杂,也经得起孤独寂寞,什么样的环境都能适应。

眼不住色,耳不住声,外面的声色怎么可能影响你呢?你还要往哪里躲呢?你之所以躲避,是因为你贪。贪什么?贪声、贪色、贪味道,这不正证明了你是个贪得无厌,又想表明自己无所求的人吗?没有定力,又修不进去,只能硬着头皮,一会儿当个修行人,一会儿又当个凡夫躲起来!

为什么没有胆量去面对周围的环境呢?中国有句俗话:“少见多怪”。你少见,一定会多怪;多怪,一定是少见;见多了,你就不会怪了。你的眼睛贪色,说明你见的色少,若天天见色,你就不会贪色了;天天听动听的声音,耳朵就不会贪声了;天天闻香味,鼻子就不会贪香味了。

你是无法躲避环境的,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出现同样的环境。你必须学会关掉六根,超越六根,才谈得上是一个修行人,进一步才能入道。在娑婆世界你不适应,到了极乐世界你会更不适应;在娑婆世界你放不下,到了极乐世界你更放不下。那里美好的物质、美好的景色,比娑婆世界不知好多少亿倍!读过《弥陀经》的人都知道,极乐世界是“黄金铺地”,那才真正会让你养成贪心、执著心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