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其心无住
5666300000073

第73章 意识的力量(1)

问:您说借事炼心,借人检心,在社会上,尤其在商场中,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师:我不知道你做的是什么工作。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全心全意,认真负责地把工作做好。做好工作有两个必备条件:一是专注,二是运用智慧(包含了尽职尽责)。无论你和同事共事,还是与顾客沟通、交流,都要借助人与事来检验和历练你的这颗心,学会在喧哗的环境中炼心,在无事的时候静心,让心归于平静、安宁,头脑归于零。

问:怎样才能修到空的状态呢?

师:要借助一个方法。修到能进入零的状态后,遇到事情,你自然会从那个零的状态里走出来,把事情处理完后,你又会自动进入零的状态。

问:也就是说要用的时候就能起用?

师:对。因为头脑只是灵性的一个工具,灵性可以使用头脑,也可以不使用。而我们现在恰恰相反,灵性成了头脑的工具。

问:您说的灵性,是不是指零或者一?

师:是。我们修行,就是要把头脑变成灵性的工具,而不是让它变成头脑的工具。

问:对!这种状况我感受很深刻。比如在工作中,不想说话的时候必须说,不愿动脑子的时候必须动。

师:这就是你问的借事炼心,借人检心,工作中带着觉知,工作之后随时归零。

问:归零是不是不住于心,当事情做完后,不让它的结果影响自己的心?

师:说不住也对,但必须有一个状态出现,不光是理解上的不住,还必须能切实地感受到有一股力量与你融为一体,你就是她,而不是你与她融合。这个层次已经没有融与不融了,你已经变成她,她就是你了,无论喜怒哀乐都不会动摇她,不会破坏她,而且她也会有喜怒哀乐。就是达到零的状态后,一样会有喜怒哀乐,因为身心灵合为一体了,或者说这时候肉体已经变成了灵体,而不是灵体变成了肉体。

问:如何才能感受到自己有这种灵性呢?

师:要懂得佛教讲的“理入”和“行入”。如果你只讲理入,就容易形成知见。有了行入后,就真的能感受到一种力量的存在。就像练气功的人可能不会搞科研,不会写论文,但他们确实能感受到一种力量的存在。而搞科研的人虽然精通理论,却感觉不到那股力量的存在。佛法和佛学的区别就在这里:佛学是搞研究的,佛法是搞修炼的,一个是学术的范畴,一个是灵性的范畴。

问:我经常会感受到与万物同一体,也总是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请问能不能把这种空的状态关掉?

师:这是一种很好的现象,为什么要关掉呢?应该适应这种状态。

问:空掉就是把自我关掉,达到与万物同一体的状态?

师:对,把自我关掉就是把六根关掉。

问:我们现在看到桌面上的光,它是来自太阳的光,还是其他什么光?这个光是从哪里来的呢?

师:从你心里来的。客观上这个光确实存在,但是,如果我们的心可以关掉的话,这个光对我们来说就是不存在的。

问:是因为心有分别,才有光的存在吗?

师:对。

问:您能否解释一下,怎样才能把习惯的行为变成阿赖耶识里的种子?

师:一般来说,不经意的、轻描淡写的事情是输不进阿赖耶识的,只有那些让你刻骨铭心的事情才会储存进去。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事情几乎都无法储存进去,往往过去就过去了。当我们做一件事时,如果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没有统一,这件事是储存不进阿赖耶识的。如果你想把今天经历的事储存进阿赖耶识,你的六根必须合一。如果你不能专注,你的六根不能统一,它们是无法储存进去的。所以常人无法把信息储存进阿赖耶识,只有身心合一了才可能。

问:我很容易将空间的概念缩小到一点,或者扩展到无限大,但我对时间还是不够理解。

师:空间的放大缩小是身体的感知,一般人都做得到。对时间的感知必须关闭头脑才能捕捉到。这是二种不同的获取途径。很多人修到一定阶段都会碰到这个问题。空间是生理上的修炼。时间是灵性上修炼。

问:生理和心理的联系是什么样的?

师:在生理上,六根必须关闭、统一才能进入心——意识的范畴。在意识的层面上进一步修炼,才能与灵融为一体,进入灵性的层次。心属于意识范畴。而意识是灵和身体的一个连接体或中介。往上走,就是灵;往下走,就是生理。

问:像我这种状况,有什么方法可以修炼?

师:学静坐就好了。静坐的时候,有意识地让身体放松,空掉,融化掉,觉知到身体弥漫、扩散到整个虚空中,融入宇宙。当你可以用意识控制身体,六根可以随时扩散,弥漫,缩小,放大时,身体的修炼就可以告一段落,你的意识就不需要再和下面的身体打交道,可以与上面灵体的力量衔接了。也就是说通过有意识地把自己的身体统一,融化,弥漫,空掉,这时候就结束了身体这个层次的修炼,可以进行下一步——意识和灵体力量的衔接。

造物主把我们的身体造得非常完整。如果我们的意识往下走,就满足了六根的需要或者生理的欲望,就把灵性的力量拉下来使用;如果往上走,就为灵性服务。

在这个地球上,在这个娑婆世界,真正发挥作用的还是意识。当意识发挥作用时,它的力量绝对不是来自六根,而是来自灵性。这时候的意识不能叫潜意识,也不能叫第六意识,它是灵性力量的一个载体。

问:您说的这个意识,不是指第六意识吗?

师:是。在没有获得灵性力量之前,它是第六意识,一旦获得了灵性的力量,就不能再当作过去的第六意识理解了。佛教不是用四禅八定来描绘意识的不同层次吗?比如初禅证到什么,二禅证到什么……这个意识说起来太微妙了,它往上就与灵性接通,为灵性服务;往下就为我们的六根服务,满足它们的欲望。它就是一个中间的连接体。

问:请问西方的“造物说”和达尔文的“进化论”,谁对谁非?还是二者皆非?

师:造物虽有其事,但不是这么表达。绝不是有某个神在造人造物。造人造物的是一些元素,或者说一种力量,当因缘——内缘和外缘具足的时候,这些元素、这种力量就形成了人,形成了日月星辰、山河大地。

问:日月星辰、山河大地的形成和存在是我们的共业吗?

师:不是共业,是我们修炼好了,我们的功德、福报具足了,才有了山河大地、日月星辰。宇宙里面有一种可以到处移动的力量,它既不是光体也不是液体,既不是风也不是火,或者说都是,只要条件一具足,它就形成日月星辰、山河大地。我们人类也是由它形成的。

问:是先有人修行好了,才形成这些山河大地吗?

师:对。

问:宇宙本来是一种混沌的状态?

师:这样说也对。实际上它是一种力量,既看不见也摸不着,我们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它合起来就形成了一种势、一种力量。就是这个东西,它走到哪里,哪里就形成了日月星辰、山河大地、人类、动物和其他各种生命。修炼就是回到这种原始的混沌状态。人类本来就是从它那里来,由它派生出来的。如果今天我们往后修炼(实际上是前进),就可以回到最初这种状态。如果最初我们不是从源头那里来,今天我们怎么修也回不到那个源头。

问:如此说来,所有看得见的东西都是有灵性的?

师:对,都有灵性,看得见看不见的都有,只不过有的东西太小了,我们肉眼看不到。

问:石头也有灵性?

师:对。只是它们灵性的力量太小了,你的肉眼看不到,但你的灵性可以感觉到它们的存在。所有的存在散发出的气场都是一种波浪,一种力量,我们东华山最多的就是这种力量。

问:这种力量就是网上常提到的“灵性指数”吗?

师:对。加上我们这里的地形地貌很容易接收这些东西,我们楼房的布局、格局也很容易接收,所以只要人一进来,马上就被这种力量包围,马上就得到了加持。

问:外面的力量无论多远都会被吸引过来吗?

师:是自身的。这就是外风水和内风水。有接风、存风的通道,也有去风的通道;有进气、存气的通道,也有去气的通道。

问:据说地球上有很多“加持线”,每个国家都有,中国也有不少,东华寺是不是也在这种加持线上?

师:粗分的话,我们中国有五条,东北、西北、西南、华中、华南和西藏各一条。我们这里属于华南。也可以把它称为地球的经脉,我们东华山正好坐落在一条经脉上。这样的地方灵性指数很高。有些地方拍照,会照出一个个圆形的光团,就是那个东西,也可以说那就是灵。但这时候它没有载体,不会起作用。必须用意识,它才会进入我们的身体,有了身体做载体,它才能成为一个有分别力的灵体,达到身心灵合一。

问:这种灵体有意识吗?比如我们开法会的时候,就聚集了很多这样的灵体。

师:有意识,但很粗浅,必须有个载体,它们才能成为完整的东西。这时候它只具备了一,不具备二,一旦具备了二,它就是一个活的东西了。

问:这些灵体是不是也会去投胎?

师:也会。它就像鸡蛋里的细胞,说它有生命力吧,它又没有生命力,因为缺了一样东西——温度。一旦条件具足,它就有了生命力。我们东华山最多的就是这些东西。

问:这些东西会影响我们的思想吗?

师:会,我们的思想、健康、品味、品质、能力、素质等等,都会受它的影响。

问:是不是我们心的振动频率不同,所接收到的这种东西的质量也不同?

师:没错,你是什么样的心态,就吸引什么样的东西。

问:什么样的心态才能吸引这种东西呢?

师:无所住的心吸收的不仅多,而且品味高。如果心态扭曲,贪心、嗔心重,吸收的就是反面的东西。

问:怎么称呼这种东西呢?

师:叫它光子团也好,灵气团也好,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