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其心无住
5666300000082

第82章 事由人为相由心生(1)

问:请问师父,为什么我经常觉得很恐惧呢?

师:你为什么恐惧?(提问者沉默)你自己恐惧什么都不知道,别人如何给你答案?很多问题要学会问自己,不学会问自己,永远开不了开智慧。

答:怕死。

师:这不就是答案吗?你这么年轻,怎么会死呢?你也知道你不会死,这不是你真正的答案。你不是怕死,是太在意自己的面子了,怕别人笑话你,怕不会做事别人瞧不起你,(所以)你的胆量就越来越小。就像我们每天晚上轮流讲课一样,大家不是不会讲,而是脸皮薄,怕自己讲不好,怕讲错了别人笑话自己,都是我执在作怪!为什么不把它当做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互相探讨的机会呢?你讲得不好,讲的不对,让大家给你批评指正。可是你是私下里到处讲,讲给外行人听,外行人总是说你讲得好,于是你就沾沾自喜,自以为是,满足了自己的虚荣心和我执。一个内行人怎么能以外行人的评价来给自己定位定性呢?这说明你不是一个真正的修行人。如果你是一个真正的修行人,就应该放下我执,大胆踊跃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让懂的人给你鉴定和指点。当内行叫你讲对佛法的认识和修行的感受时,这是给你一个纠正错误,提高见地的机会。我们恰恰犯了一个简单而低级的错误,就是碰到外行就讲得忘乎所以,碰到行家则哑口无言,这种人永远不会进步。

问:……(录音不清)

师:这都是不为人注意的小事。小事也是大事,如果不纠正,不消除,它就会跟随你一生,你永无解脱之日。每个人的内在都具有佛的品质、佛的智慧、佛的境界。既然如此,应该是大错不犯,小错更不犯。可我们是小错不断,大错还犯,所以导致我们的品质、情操、智慧一降再降。你们可以想象,一个天天都犯错误的人,能称为有品质、有境界、有智慧的人吗?一个学佛的人有那么多世俗的习气和嗜好,怎么证明你脱俗呢?世间人评价我们脱俗,就是因为我们没有世俗的习气。在我们学佛人的身上应该体现出高尚尊贵的品质,恬淡优雅的气质,清净祥和的言行举止。所谓的小问题、细枝末节都不去在意,懒得把握,关键时刻你就做不了主,当大事出现的时候,更不知道如何应对。一个学佛的人,什么样的大事会发生在我们身上呢?哪有什么大事呢?大事没有,小事又不在意,好的品质、好的行为、好的生活习惯又如何形成呢?

一个人的房间乱糟糟的,意味着他的内心很乱,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他的内心很有秩序,很有条理,很清净,他的房间怎么可能乱糟糟的呢?其实无论外在的零乱,还是内在的零乱,要改变都要从心做起,你的内在清净了,有条理了,你的外在自然会整洁有序。一个学佛的人要保持内外一如,保持整洁的环境,保持一颗清净的心。

一个真正渴望修道的人,怎么会被习气牵着跑呢?这说明道心还没有真正生起来,还没有在你的心里立足,没有占领你心灵的空间,你还给你的习气保留了空间。如果你对一样东西特别渴望,这个渴望的念头始终持续不断,其他的念头根本生不起来,外面的信息也输入不进去。

为什么修行人要发心呢?就是要把佛的种子、佛的品质种在我们心灵的土壤上,让它生根发芽,占领我们心灵的空间,恶习自然不生,以往的恶习也会被清除。菩提心生不起来,心灵的空间就会被恶习占领,而且生根发芽,滋长蔓延。我们管不住自己的身口意,我们的眼根、耳根就会把外面负面的力量、不好的信息收录进来,这些信息会在不知不觉中通过我们的眼根、耳根进入我们心灵的空间。当你发心修行时,才发现内心里竟然有那么多贪嗔痴的念头!那些邪念、妄念连你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时候钻进来的。就是因为你平时没有看住自己的身口意,没有守住自己的心,一直向外追逐五欲六尘,把外面不好的信息收录进来了。

问:请问上师,我在跟一个师父学佛,可是看不惯他的一些行为,我应该怎么做呢?

师:还是我刚才讲到的问题,你首先要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如果这个师父确实有你想要的法,尽管他的一些行为你看不惯,你也可以向他求法,求法后修他的法,但不和他共事。真正的修行人没有固定不变的习气,也许他做事的方式方法跟俗人相似,但他只是用一次而已,不会长期使用,因为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是个修行人。修行人都有一套自己为人处事的理念和方式方法,但和世俗人打交道,很难用修行人特有的方式方法,有时难免入俗,但他一定会过后无痕,绝对不会住俗。修行人和不修行的人有一个根本的区别:修行人永远不会住在一件事上,尤其是不会住在不好的习气上。而俗人逢事必住。作为修行人,我们应该慢慢地去影响身边不修行的人,不必要求他们跟我们一样,对他们要求不要太高,不必求全责备。

就像今天一个湖南的弟子跟我说:“关于放生,我听人家说放什么就不能吃什么。比如说给鱼放生,今生你就不能吃鱼了。”我问他:“你用这种方式宣传,谁还敢放生啊?他不是出家人,不是佛教徒,只是一个世俗人,听人家说放生好,突发一念想去放生,可是你告诉他:‘给鱼放生,今生你就不能再吃鱼了。’我敢肯定他不会去放生,甚至马上就打消了放生的念头,也许这一生都不会再想去放生。准确的表达应该是这样的:你放什么,来世你就拥有什么,那些被你放生的生命,来世就跟你有很好的善缘,甚至成为你的护法。所以你缺什么就放什么。比如你贫穷,就多布施;你没有护法,就广结善缘;你渴望智慧,就尊重有智慧的人。你尊重什么,将来你就拥有什么;你藐视什么,来世你就欠缺什么。为什么有些人那么健康,一辈子没吃过药,打过针呢?因为前世他尊重健康的人,同情、帮助生病的人,给病人施过药,救治过病人。而有些人一辈子都靠药罐子养着,因为过去世他瞧不起健康的人,不同情生病的人,没有帮助过生病的人,没有给病人施过药,而且总觉得自己身体不健康,有事没事喜欢吃药。这种信息储存多了,心理暗示多了,就储存到八识心田里,来世身体就特别差。你的内心起什么念,就储存什么因,将来就招感什么果。”

今天一位母亲因为担忧儿子的安全问题来找我,她儿子是开车的,她老担心她儿子不安全,开车会出问题。作为母亲,她这种心态可以理解,但她不知道应该以什么样的心态来关爱儿子。一个母亲整天想着儿子开车不安全,怕出问题,将来他就会出问题。如果她想着儿子开车绝对安全,不会有问题,会很平安,他就不会出问题,就会很平安。因为母子连心,磁场共振,也就是说他们的遗传基因是相同的,母亲的起心动念会直接辐射到孩子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