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胡考必胜:影视高考速成攻略
5667300000002

第2章 开窍

一、获得高分的诀窍是什么?

分数高低,首先取决于谁在看你的文章。

因此要认识到:谁看你的文章,他的观点和想法将决定你的文章的命运,也将决定你的命运。

所以,第一点需要考虑的,不是你怎样展示你自己,怎样把文章写得漂亮,而是什么样的人在看你的文章。

第二点,就需要了解那些看你文章的人的基本状况。了解他们的途径,可以通过看书,比如他们自己写的书,他们的机构编写的书,或者与他们相关的机构编写的各种各样的书。这就能了解到他们的具体观点,他们的基本心理。

当然,你不可能完全掌握他们的观点。那么,你就回到一个最简单的事实。这个事实就是:他一定认为,他比你高明;他一定认为,他是正确的。

所以你出发的关键,你的起点,就要建立在这样的事实基础上,建立在阅卷者最基本的心理上,建立在他的心里深藏着的这两条最基本的观念上。

明白了这一点,下一步你需要做的,就是满足他的心理。

因此,获取高分的关键,首先就是要满足阅卷者的基本心理。

所以你必须记住,你的回答、你的文章的内容、你的基本的观点,总体上要符合他的要求,符合他的期待。

怎么去符合呢?这就要求你稍微下一点工夫,去看看他们写的东西。虽然看不全,你也可以选最主要的看一点,然后就可以推测、联想,知道他们的基本观点、基本需求大概是什么。

这种基本需求,事实上除了专业方面的知识,从一篇文章的规范来讲,教你们作文的老师也不止讲过多次,无非就是那些模式,诸如:中心突出,条理清楚,语言流畅,等等。

那么,满足了他们的这第一个心理,接着就要满足他们的第二个心理——我確刄確燯確納比你高明。

所以,你如果只是满足了他们的需求,文章写得很规范,意思表达得很清楚,符合他们的想象,他们就会想:嗯,这考生看来还是下了不少工夫,了解我们需要他掌握的这些知识,但是也不过如此,我还是比他高明很多。

所以,仅仅满足他们的第一个心理,一般也就能得个80到90分。如何获取最高分?秘诀在哪里呢?

我可以告诉你。我当年在北大中文系,成绩全优。我是新闻专业学生,但就连哲学、古典文学、古代汉语等等,成绩都是最好的。秘诀在哪里?

获取高分的秘诀就在于,要稍微破除一下看你文章的这些老师的第二个固有心态,就是总认为:我比你高明,你不过如此。

怎么破除?基本公式如下:

文章内容的百分之八十是老师所需要的,加上百分之二十是老师想不到的,等于高分。

这个秘诀说起来很简单,但却是基本的真理。

因为就算你是一个超人的天才,如果你写的文章内容的百分之六十以上,都是看你文章的这些人不能理解的,不能接受的,他们能给你高分吗?显然不能。极而言之,就算他是笨蛋,你是天才,你也得把百分之八十的内容搞成笨蛋所需要的东西,不然你这个天才就会被扼杀在摇篮之中。

然后,需要给他们一个提醒,就是要显示出:我明白你们想要的,但是我还有一点东西是你们没想到的。那么,看你文章的考官、老师就会很高兴。就好像他们本来期望的一块大蛋糕,让你给加上了几颗他们想不到的红樱桃或者鲜草莓,他们就会觉得你是一个人才。你的文章既能够符合他们的需求,又有一点点你自己的想法,他们就会大大方方地认为你基础不错,还有点创新,那就给个高分吧!

这就是高分的秘诀。这就是我参加各种考试获取高分的诀窍。

例如:古代汉语作业,要我们把一首古诗翻译成白话文,把它说明白就行。做完作业交了之后,那次上集体大课,古代汉语老师点名:胡小钉站起来!干什么?把你翻译的古诗念念。我怎么翻译的呢?我不但把它翻译成了白话文,我还把它翻译成了一首白话诗。通体押韵,朗朗上口。这就达到了我的目的。第一,老师要求我们翻译成白话文,我完成了,满足了老师的需求。第二,老师没有要求我们翻译成白话诗,因为那是很困难的,基本超出入学不久的大学生的写作能力,但我也做到了,这就让老师高兴了。

从这个例子,就印证了我所讲的那个简单的公式。这也就是你作为一个考生,不管是在面试还是在笔试,都要牢记在心的秘密武器。永远提醒自己,要让老师明白,你是一个符合他们需求的中规中矩的好学生,同时又能在适当的时机,展现一点他们想不到的能力、才华。

二、对待考官的基本方略

面对考官,需要树立两个信念:第一,考官也都是有缺点、有弱点的人,所以,不必把他们奉若神明,搞得自己战战兢兢;第二,要树立化被动为主动的心态,使自己不要总是处于一种被审讯、被检验、被质疑的状态,而要经常性地主动把考官引向自己熟悉的话题。

取胜的关键之一:心态。尤其是一些外地来的貌不惊人的学生,摆正心态是最重要的。一般考生总认为,我是被考查的,接受审查的,接受询问的,接受检验的,面对的都是专家学者、大教授、大领导,各种主任、导演、硕士、博士。所以,几乎所有的考生,先天就有一个被动的心态,一进考场便觉得低了一头,就算不紧张吧,也没有强大的底气。而问题的核心恰恰就在于:你必须要有强大的底气,才能改变命运。

取胜的关键之二,四个字:反客为主!老师问你,你也可以问老师,要打破沉默,展开话题。不必很谦虚很礼貌,要很有自信,把话题引向自己懂的地方。当然此法不可乱用,不能不懂装懂。

对待考官基本的方略有如下四点。

(一)以不变应万变

了解考官某些弱点的目的,并不是要你针对这些弱点去具体地对付他,而是让你有一种自然的、正常的、放松的心态。因为你不可能迎合每一个考官,或者说迎合考官的最佳方式就是不必迎合每一个人。因为你只要根据我所讲的这些要点,能够正常发挥,那么基本上大多数考官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满足。

(二)答问的基调是:保守中的积极

所谓保守中的积极,就是基调是比较“保守”的,也就是说比较传统的。因为所有考官在年龄上都比你大,许多人至少比你大一轮以上。他们往往有一种思维定式,就是认为年轻的一代容易有轻率、浮躁、虚荣、赶时髦、不稳定等特点。所以,你如果过分地展示这些弱点,那你跟其他大多数考生就没有什么区别,很容易被淘汰出局。而如果你表现得略为传统、正规、稳重、严肃,甚至有点保守,反而容易唤起考官的好感。至少使他们感到如果录取你,你将不会是一个校园中的捣蛋鬼,一个“刺儿头”,而可能是一个思想单纯、遵守校规、尊敬师长、循规蹈矩的年轻人。这样他们中的许多人或许会觉得所谓教育的方针、艺术的事业还可以得到正常的传承。然而,你又不能表现得过分古板、呆滞、僵化,如果这样,某些考官,至少一部分考官会不予认同。

所以你还得有一种青春的活力。

所以如何回答考官的提问?除了坦荡而非坦白,健谈而非啰嗦之外,切记一条:有选择地运用事实。这就是说,第一,不要编造不存在的生活中的故事和自己的行为。第二,也不必把生活中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都像犯人一样坦白交代。这就是有选择地运用事实的准则。举例来说:如果考官问到关于你的男朋友或者女朋友的话,就要用到上面的准则,举例说明即可。坦坦荡荡,不必啰嗦,点到为止,不必发挥。既要避免扭扭捏捏、欲言又止,又要避免一览无余、肆无忌惮。

(三)天才的破绽

这主要是讲在影片分析中,特别是在故事编写中取胜的重要秘诀。因为作为一个阅世未深的学生,你不可能运用你的生活经验去征服考官。那么,你主要依靠的武器,就是你的想象力。

所以取得高分的关键是两点:第一,你的充分的想象力,通过具体可感的人物、动作、环境的细节表达出来。第二,你的想象力在表述的过程中,具有令考官想象不到的奇特之处。这种奇特有时候甚至是荒诞不经的,但是它显示出了与众不同的创意,给人新奇的刺激。

例如,在本书第三章“故事”里面有一个小故事《换牙》。

其中最后一个细节,老呆把自己的牙拔下来给小青安上。这在生活中几乎不可能发生,但在特别编织的故事中,在刻画的情境中,又可能是合理的。因为作品中已经描写了他的呆劲,那就有可能导致这样的结果。

所以,这样的设计,能够取得两种效果:首先,考官会觉得你有奇特的想象、天才的闪光;然后,又觉得你有点儿幼稚可笑,需要他们来规范深造。所以,即使你在现场考试中无法运用同样的细节,你也可以想办法设计出类似的细节,给考官一种惊讶,一种惊喜,一种刺激,从而达到以一当十的效果。这个道理同我前面所讲的获取高分的秘诀,就是百分之八十左右满足他,百分之二十左右让他想不到,是一脉相承的。

(四)形象设计

影视创作是一种集体行为。作为一个导演,或制片人,或任何影视工作中的组织者,就算不指挥千军万马,至少也得会驾驭或协调一个团队、一个小组。这里面什么人都有,有调皮捣蛋的刺儿头,有骄傲自满的世家子弟,有油头滑脑的老江湖,有死皮赖脸的小混混。总之什么人都有。那么,如果你是一个貌不惊人的小女孩儿,能领导他们吗?

当然,人的领导才干不在于个子大小。拿破仑曾有句名言。

有一个高个子军官走过去跟他说:你看,我比你高出一个脑袋。

拿破仑说:“要是我一剑砍掉你的脑袋,那我们俩就一样高了!”

这就是你应有的勇气和胆魄。

切记:跟老师谈话的重要性,胜过其他考试,要细心处理自己的谈吐、应对、仪态。

有统计资料显示,个子高的人,长相漂亮的女孩,他们容易受到青睐与器重。同样的才干,同样的智慧,同样的工作,同样的付出,可能高个子的帅哥或仪态万方的美女,就比相貌平平的小伙子和不那么漂亮的女孩机会要多,收入要高,这是社会的一种不公平的现象,然而这就反映了人性的普遍弱点。它是一种社会的潜规则,没有一本教科书会告诉你。当然,这也从另一个方面激发了那些处于不利地位的小个子,那些不那么漂亮的女孩,去奋发努力,结果出类拔萃。例如前美国国务卿赖斯,依靠勤奋,博学,精通多国语言和国际政治,居然得以成为美国国务卿。

这就说明,逆境有时候能从反面磨炼一个人的意志,创造奇迹。

面试是决定你命运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完全取决于老师对你的印象。除了长相、个子等先天条件之外,一个考生,尤其是一个女孩,要格外注重自己的衣着打扮,不但要给主考老师留下好感,还要唤起他的注意,引发他对你的关注。所以,在走进考场之前,需要花相当的心思来考虑自己形象设计的问题。

例如,你是一个普通的女孩,虽然不算美艳,但是端庄,面善,有一定的气质,还有比较修长的身材。那么你只需要朴素、整洁,落落大方,不卑不亢,不慌不忙,沉着应对就可以了。按照我对你的形象设计,应该就是一个朴实无华的淑女形象。所以,你基本上不需要设计什么多余的东西,就是你自己的家常衣服就可以,当然着装要整洁一些。也不必浓妆艳抹,就是平时的本来面目就行,顶多化一点淡妆。在面试的时候,你可以不穿蓝色的旧大衣,就穿着里面短短的淡绿色灯芯绒外套即可,显出你比较挺拔的身材,给老师一个清新的、耳目一新的印象。

古语讲:立如松,坐如钟,行如风。一个人的仪态显示出修养。站要站直,不要东偏西倒,耸肩叉腰。坐要坐正,不要低头缩脖,含胸,跷二郎腿,更不应抖着腿玩。要记住,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决定你的命运。可能因为腰带露出半截,拉链开了个口,可能因为一个小动作、一个细节,老师就把你否定了。曾看到报纸上有一则消息,一名叫孙大武的企业家到重庆的一个朋友家做客,这个朋友在他进屋的时候递给他一副塑料鞋套,意思就是说穿上这个鞋套就不会把地板弄脏了,因为海尔员工都自带鞋套进顾客家。孙大武认为,他朋友的这个举动严重侮辱了他的人格。

他因为此事取消了一个很大的合作项目。他说:怎么能把我跟海尔的员工相提并论?并且孙大武回公司后召开职工大会,讨论礼貌问题。这再一次说明,有时候真是——细节决定命运。

【附注:本章内容根据对原成都市考生刘畅等人的实际辅导整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