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会做才有好人缘:8大人际法则提升社交力
5683900000014

第14章 展现自己开朗 亲和的性格魅力(2)

洛莉塔说:“每天早晨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告诉自己:‘你今天有两种选择,可以选择心情愉快,也可以选择心情不好。’我当然会选择心情愉快。我命令自己要快快乐乐地活着,然后我就真的做到了。每次遇到不好的事情时,我可以选择成为一个受害者,也可以选择从中学些东西。我选择后者。我选择了,我就做到了。每当有人向我诉苦或抱怨,我可以选择接受他的抱怨,也可以选择告诉他事情的正面。我依然选择后者。”

“说的是没错!可是并没有那么容易做到吧?”朋友回应道。

“就是那么容易。”洛莉塔说,“人生本来就是选择。每一种处境都是选择而来的,关键在你自己。”

她曾被确诊患上了中期乳腺癌,需要尽快做手术,手术前期,她的生活依然正常而有规律,不同的只是她每天上午十点要接受医院规定的检查。对于给她做检查的医生,她总是微笑以对,让对方感到很轻松。

直到手术麻醉前,她还对主治医师说:“医生,你答应过我明天傍晚前用你拿手的汉堡来换我的插花的!别忘了啊!上次的自制汉堡真是好极了!”医生见她如此乐观,也很轻松,手术进行得非常顺利。她出院时,竟然同医院一半的人都交上了朋友,包括那些病人,大家都被她的积极和乐观感染和征服了。

对于生活,你若抱着一种达观的态度,就不会稍有不如意就自怨自艾。很多终日苦恼的人,并非遭受了多大的不幸,只是他们内心对生活的认识存在偏差。生活中有很多坚强的人,他们即使遭受不幸,也始终保持乐观。生活本身就是由喜怒哀乐之事组合而成,烦恼忧虑是人生不可避免的一部分,这些都不是我们个人的力量就能左右的。既然如此,那就别为自己无法左右的东西苦恼了,我们可以自己给自己快乐,也让别人感受轻松,不是吗?

如果遇事总是消极悲观,怨天尤人,常常愁眉苦脸,不仅自己不快乐,而且会让与他相处的人觉得压抑。要知道,坏情绪是具有传染性的。这样一来,还有谁愿意与之结交,愿意与之成为朋友呢?这样的人必然会在人际交往中遇挫。相信这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

人们常说:“你快乐是一天,忧愁也是一天,时间不会为你停下脚步。”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让自己快快乐乐地过好每一天的生活呢?这份乐观开朗的心态会让我们在逆境中微笑;会让我们在风雨中屹立不倒;会让我们坦然地迎接生命中的任何苦难;更会让我们散发出无穷的魅力,让别人被我们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所折服,进而愿意主动亲近我们。这才是一个真正懂得社交的人应有的智慧。

想成为一个社交达人,想要提升自己的社交力,想要获得更好的人缘,就要时常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笑对生活的苦难,这样才能让自己散发出开朗、亲和的社交魅力,吸引他人的注意,进而建立更广泛的人际关系。这一人际法则,我们应该要了解。

举手投足传情意

说话是一种语言表达方式,除了说话之外,身体的语言也很重要。在面对面的交流中,一半以上的信息不是通过有声语言来传达,而是通过身体语言来传达的。社会人类学专家爱德华·豪尔认为,人与人的交流当中,身体的语言行为占60%。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时,不可缺少身体语言。

人在说话的时候如果只有嘴在动,而身体的其他部位都是静止的,就会显得拘谨呆板,不够开朗,也没有亲和力。真正的社交口才,是既要有动人的谈吐,又要有得体的肢体语言。一个具有良好口才的人,其身体语言与有声语言必定会配合得非常默契。在与人交谈时,不仅仅是口头表达能力强就可以的,更要学会使用眼神、表情、手势等身体语言来帮助自己更好地把想要表达的意思表达出来。

身体语言是对有声语言的一种辅助和补充,身体语言能弥补有声语言的不足,通过各种动作和表情,协助有声语言将内容准确无误地表达出来,更好地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思想。视、听作用双管齐下,能给别人完整、确切的印象。

说话时,身体语言辅助得好,会为口头表达锦上添花;反之,如果身体语言的意思表达得不好,则会引起对方不愉快。而且,身体语言表达出来的意思不准确或是表达出的意思与口头表达的意思相反,可能就会引起误会。那么,有哪些身体语言需要我们注意,需要练就怎么样的身体语言才算是有亲和力的呢?

古罗马诗人奥维特说:“沉默的眼光中,常有声音和话语。”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谈话时,眼神的交流是对对方谈话的认可和回应,眼神的交流甚至比语言本身还要重要。

谈话时,眼睛正视对方,是最基本的礼貌,也是让别人知道你正在聆听的最好方式。如果你同坐在椅子上的人谈话,最好坐下来同他的眼睛保持平视。偶尔肯定地点点头,表示自己对谈话内容认可或有兴趣,同时还要不时面带微笑。微笑是应该一直保持在脸上的表情,尽管你对对方的话题不是太懂或不是太感兴趣,但是,只要微笑着点头,微笑着用眼睛看着对方,你甚至不用说一句话,就可以让对方感觉到你在用心倾听,能让对方感受到你的真诚。

交谈中不愿进行目光交流的人,往往令人觉得是在企图掩饰什么或心中隐藏着什么事;眼神闪烁不定,则显得精神上不稳定或性格上不诚实;如果几乎不看对方,那是怯懦和缺乏自信心的表现。

在与别人交流时,如果你想表现出真诚地听人说话的样子,除了要注意眼神外,还需注意自己的姿态。

在与人说话时,如果是坐姿,最好不时将身体稍稍前倾以表示在专心听讲,这样既保持机警又不失轻松。身体前倾表示你很乐意与对面的人交往。而且,优雅的坐相能展现一个人的端庄稳重、落落大方,给人以含蓄、深沉的美感。如果是站姿,站立时,两脚平行放置,全身放松,这表明你稳稳地站着而不是随时准备抬脚就走。站立时,不要交叉双腿或双脚,因为这样会给人敌视或防备的感觉。一个人如果能做到几乎在和所有人谈话时都能保持优美的站姿或端庄的坐姿,那么,不仅能营造愉快的谈话氛围,而且也有利于赢得别人的尊敬。

除了面部表情和坐姿、站姿以外,与人见面时的握手礼,也是不可忽视的身体语言之一。握手,是人们在社交场合司空见惯的礼仪。动作平常,但却是沟通思想、交流感情、增进友谊的重要方式。握手代表了一定的情感态度和对他人的友好敬重。

一般情况下,握手时要用右手,这是一项通则,伸左手显得不礼貌。握手时必须上下摆,而不能左右摇。当遇到比较熟悉的人或至交时,为达到传递某种情感的效果,可以伸出双手行握手礼。

身体语言在人与人交流的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有些话不好说出口或不能准确表达心中所想的时候,身体语言便会显示出它的奇妙。尤其是对一些会令人尴尬的话题或是表示拒绝意思的时候,不用开口说话,用你的表情告诉对方就可以了。这样,既能达到目的,又能避免彼此尴尬、面子上过不去。这样富有亲和力的举动,必然会为你赢得他人的喜欢。

身体语言对女人比对男人更重要。对于女人而言,身体语言不只是有声语言的补充和辅助,女人的身体语言还代表着她的修养和素质。俗话说:“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站相和坐相直接展现出一个女人的修养。

女人坐的时候,姿势要自然且端正,切不可斜靠在椅中或把手臂搁在椅背上,否则会给人一种没有礼貌的感觉。女人坐的时候不宜将双腿叉开,更不要跷二郎腿;站的时候,千万不要叉开腿,也不要放松四肢。

当然这并不是说男人就不用注意自己的身体语言。在人际交往中,男人同样也应该注重自己的身体语言。掌控好了自己的身体语言,才能最大限度地展现自己亲和的社交魅力,才能有效地提升自己的社交力。这一人际交往法则,我们必须掌握。

爱笑的人,人缘不会差

有人说:“对别人微笑是一种高超的社交技巧,也是我们获得幸福生活的保证。只要我们还活着,就一定要保持微笑。”

有人说:“笑是无言的礼貌,一个微笑使你赢得整个世界。”

有人说:“微笑是最好的名片。”

……

由此可见,人们已经认识到了微笑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能够始终面带微笑的人,他的人缘绝对不会差。因为微笑代表着开朗,充满了亲和力,这种魅力会吸引别人主动靠近他,和他成为朋友。这样的人,人缘好,事业也顺风顺水,下面这个故事中的主人公便是这样。

在纽约证券股票公司市场部,有一位非常成功的营销人员叫威廉·史坦哈。但是,很多人都说他年轻的时候实在是个招人嫌的家伙,他的脸不是拉得长长的,就是面无表情。

由于不被人们喜爱,所以他的业绩总是不好。为了在事业上有所突破,他决定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态度,他决心要以开朗、快乐的微笑作为改变的开始。第二天早上梳洗时,他对着镜子中那个满面愁容的自己下令说:“亲爱的,你得微笑,把愁容抛到九霄云外。现在立刻开始微笑。”于是,威廉·史坦哈微笑着走出洗手间,跟他的太太打招呼:“早安,亲爱的。”他的太太看见他脸上的笑容竟然惊诧得说不出话来。史坦哈看到太太的反应,开怀地说:“亲爱的,你要习惯我的笑容,因为我决定以后都把它当做自己的‘招牌’。”

史坦哈就这样每天微笑着生活、微笑着工作了两个月,他的生活和工作都有了很大的改变。他说,从他开始微笑,他在家所得的幸福比从前全部加在一起还要多,而他的工作也顺利了很多,业绩也提高了。

现在,史坦哈几乎对每个他遇到的人微笑,大楼的电梯管理员、小区的警卫、地铁的售票小姐、还有那些交易所里从未谋面的人。而那些他微笑以待的人往往也会回给他一个微笑,这让他愉快极了。因为有了微笑,史坦哈每天都能带着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去工作,即使面对一些满腹牢骚的人,他也能一面微笑、一面恭听。

过去招人讨厌的家伙变得受欢迎了,过去很棘手的问题也变得容易解决了。因为微笑,史坦哈打开了自己的心门,他学会赞美、赏识他人,也学会了包容他人,他获得了良好的社交关系。从此他快乐、富有,拥有友谊与幸福。

史坦哈曾感叹地说:“不会微笑的人在生活中将处处感到艰难。”

微笑并不需要我们投入什么成本,却可以为我们带来很多回报。它给家庭带来了快乐,为我们赢得他人的好感,而且它还是朋友间心照不宣的“暗号”。

古龙曾说过:“一个爱笑的人,运气往往都不会差。”但前提是,微笑要发自于内心,即“情动于中而形于外”。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只要我们能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就能保持轻松愉快的心境,嘴角自然就会挂起幸福的微笑,并感染他人,而他人的微笑又反过来巩固和强化我们的愉悦和微笑,这样就形成了人际关系的良性循环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