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会做才有好人缘:8大人际法则提升社交力
5683900000015

第15章 展现自己开朗 亲和的性格魅力(3)

心理学家认为,即使我们内心不快乐,强迫自己微笑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消减抑郁之气,提升个人的积极情绪,进而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活中,如果一位陌生人正对着我们微笑,我们往往会感到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推动着自己去接近他;而如果对方是一张“苦瓜脸”或“驴脸”,我们则通常敬而远之。人是喜爱微笑的动物,笑是上帝赋予人类的一项特权,真诚的微笑可以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微笑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误会。当刚刚吵完架的朋友看着彼此微笑,大家还会留着“隔夜仇”吗?微笑可以缓和紧张的气氛。在严肃的报告会上,发言者微笑着说:“我好像有点紧张了,大家给我掌声鼓励一下吧!”这时,会场往往就会响起掌声。微笑可以融解他人的拘谨。当主人用微笑欢迎客人来访时,客人就会感到自由、轻松愉快……

有句谚语说得好:微笑是两个人之间最短的距离。微笑之于人际交往,就如盐之于食物,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我们不妨随身带一面小镜子,每当生气、厌恶、消沉、无精打采时,就拿出镜子强迫自己对着镜子里的自己微笑,直到你觉得镜子里的人是快乐的。从现在开始“制造”笑容,微笑从此就是我们的“招牌”。因为微笑能把你的友善与关怀有效地传达给每一个人,并且凝成一股温暖的力量,让你开朗、有亲和力的个人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你成为人际交往中的赢家。可以说,用微笑来提升你的社交力,是最明智的选择。

用快乐的情绪感染他人

如果有两位朋友同时到你的家中做客,其中一位给你带来了你喜欢已久的一件礼物,而另一位给你带来了你极其厌恶的东西,作为主人的你会有什么反应呢?你肯定会对送来让你满意的礼物的朋友异常热情,周到照顾;而对于另一位客人,你则会情不自禁地冷漠相待,甚至希望日后他再也不要来做客了。

情绪也是如此,当你开朗、乐观,并且时刻保持这种好心情,用好心情感染他人的时候,他人必然会乐于接受你;而当你把坏情绪带给他人的时候,他人必定对你反感。

在人际交往中,要想获得好人缘,关键是让对方乐意与你接触,让别人在和你交往的时候能感受到快乐。如果对方和你在一起不快乐,自然就不乐意和你结交了。

不久前的一天,杰克到一家名品表店挑选手表,把一个装着几本书的包放在了柜台旁边。这时,一位衣着讲究,仪表堂堂的先生也走进店里来挑选手表。杰克礼貌地把自己的包移开。但这个人却愤怒地瞪着杰克,告诉杰克他是个正人君子,绝对无意偷他的包。这位先生觉得自己受到了很大的侮辱,重重地把门关上,走出了表店。“真是个神经病!”莫名其妙地被人嚷了一通,杰克也觉得异常生气,也没心思挑选手表了,于是出门开车回家。

马路上的车流缓慢地向前蠕动,像一条巨大而蠢笨的毛毛虫。杰克更加生气:哪来这么多车,哪来这么多臭司机,简直就不会开车;那家伙开着车到处挤,不要命了……

后来杰克与一辆大型货车同时到达一个路口。他想:“这家伙仗着他的车大,一定会抢在我前面冲过去。”当他已经下意识地准备减速让行时,货车却先他慢了下来,货车司机将头伸出窗外,脸上挂着开朗、愉快的微笑向他招招手,示意他先过去。在他将车子开过交叉路口时,满腔的不快突然全部消失得无影无踪。

杰克受手表店中那位愤怒的先生传染,自己也有了愤怒的情绪,带上这种情绪,他眼中的世界充满了敌意,仿佛每件事、每个人都在和他作对。直到看到卡车司机灿烂的笑容,他才消除了这种坏情绪,有了愉快的心情。

情绪是一种很奇怪的东西,它看不见摸不着,连最先进的电子显微镜也找不出它的踪迹,但是它却很神奇,具有传染性,从距离你最近的人开始,一个一个地传下去,让大家都能感受到你某一时刻的心情。

这种情绪传染的特点很明显,假如最初的这个“传染源”是糟糕的,是愤怒并烦躁的,不但会把身边所有人的心情都弄糟,甚至连周围的空气都会变得异常糟糕;相反如果你的情绪是轻松的、快乐的,那么你传播出去的情绪也将是轻松的、快乐的,受你传染的人也会感受到轻松和快乐,空气里仿佛会流淌着轻快的音乐,弥漫着怡人的芳香。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开心快乐的,都希望自己有愉快的情绪。所以,我们应该把好的情绪传给别人,尽量不要让自己的坏情绪影响到他人,这样才能收获好人缘。

在职场上,情绪传染的表现很明显。职场是一个利益的联合体,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最初表现为利益关系,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在这种初始的利益关系之内,又加入各种复杂的关系,如知己关系、竞争关系、帮派关系甚至是敌对关系。所以,职场里的每个人,对周围人情绪变化的感觉都是非常敏锐的,他们的情绪会随着他人情绪的变化而产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导致情绪的扩散“传染”。

在家庭中,这样的“传染”表现得更为明显,因为家庭是亲情的联合体,每个家庭成员之所以能够生活在一起,是相互之间血浓于水的亲情在起作用,也正因为彼此之间的关系密切,家庭成员之间的心理感受才会更加敏感。孩子学习成绩的些许波动,妻子工作中遇到的点滴不快,老人身体稍有不适,即使他们不说出来,他人也是可以觉察到的。与其说这是一种心灵的感应,倒不如说这是一种情绪的“传染”。

既然这种“传染”是不可避免的,那我们可以选择的,就是传播什么样的情绪。正如上面提到的,如果你传播的是伤心、烦躁的情绪,这种情绪就会把关心你的人的情绪弄得很糟,从而导致大家的学习效率、工作效率下降,生活的氛围变得不和谐。这样的“传染”就是一种“情绪污染”了。

相反,如果我们的情绪是快乐的、健康的、向上的,我们传达出去的信息是积极的、乐观的,受到我们“感染”的人往往也会朝气蓬勃起来,大家的心情好了,工作生活的空间就会变得其乐融融,好心情产生好环境,好环境促成高效率。这样的传染是受欢迎的,我们一般把它称为“情绪感染”。

无论是情绪感染也好,情绪污染也罢,受你情绪传染表现最明显的,是和你走得最近的人。当我们情绪低落的时候,最好不要让自己最亲近的人跟你一样受坏情绪影响。

乐观开朗、积极向上、时刻拥有好情绪的人更容易交到朋友。曹雪芹先生笔下的林黛玉,尽管貌若天仙,才高八斗,心地善良,毫无害人之意,甚至没有防人之心,但是在偌大的大观园里她的朋友仍不多,知心朋友更是少得可怜,这跟她整天顾影自怜、哀花伤月有着很大的关系。林黛玉的这种抑郁的性格,在古代或许尚有一丝生存空间,至少贾宝玉是喜欢的。但在今天这种高效率、快节奏的社会里,恐怕就很难生存。没有人会花大量的时间陪着你落泪,也不会跟着你一起去挖坑葬花。在这个竞争激烈、高压力的生存空间里,可以让自己的心灵享受快乐和惬意是多么求之不得,还有谁愿意生活在不快和抑郁之中呢?

人的一生短短数十载,在这个世界上匆匆走过,快乐是一辈子,痛苦也是一辈子。一个人的生存空间、工作境遇如何,或许并不是自己决定的,但自己的心情是不是愉快,自己可不可以笑得出来,是否可以笑得很开心,却可以自己决定。人生得意须尽欢,自然要放声大笑;人生难免失意,却不能一蹶不振,因为你还拥有笑容,乐观的心态是我们走向成功的基石,是提升社交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保障。因此,无论在怎样的境遇中,都要记住保持自己乐观的心态。给自己轻松,也给别人快乐。

以柔克刚,化解对立

在人际交往中,难免会出现对立的局面。怎样化解对立,让双方握手言和,是很多人都想问的一个问题。有的人采取的策略是以刚对刚,争锋相对,结果两败俱伤,这是不足取的。而有的人则懂得以柔克刚的道理。这样既能化解矛盾冲突,也能彰显个人亲和的人际魅力,进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我们在面对冲突和矛盾的时候,也要坚持“以柔克刚”的人际法则,这样才能提升自我的社交力。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下面这个故事。

有位女子和丈夫相处不融洽,她一点儿也感觉不到丈夫对自己的爱恋,她为此苦恼不已。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她向村子里的智者请教,要他指点迷津。智者对她说:“没问题,我一定会帮你,但我有一个条件,我要你从狮子身上拔三根毛下来给我。”

狮子是最凶猛的动物,连有绝技的猎人都不敢靠近,何况她这样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呢?但是为了挽回丈夫的心,她还是决定去做,心想“不能力敌就智取”。

第二天早晨,她特意起了个大早,拿了一盆肉到狮子出没的树林边,放下盆子便回家了。以后她每天早上都会在同一个地方为狮子摆上一盆肉当早餐。渐渐地狮子习惯了她的款待,也把她当成了熟人,到后来那头狮子一见到她的身影,就主动靠上前去,用背蹭她的腿,要她摸摸它的背。这时候,她总是轻轻地拍拍它的背,就像奖励一个孩子一样,随即就离开。这些富有亲和力的举动渐渐赢得了狮子的信任。

又过了一段时间,当这位女子确信狮子已完全信任她的时候,终于小心翼翼地从狮子的鬃毛中拔了三根。

她迫不及待地把狮子毛交给智者,智者问她是怎么弄到手的。女人详细讲述了经过,智者听完笑了笑,说:“你已经学会留住丈夫的方法了,那就是你驯服狮子的方法。”

女人之所以能驯服狮子,是因为一开始没有因要拔狮毛而直接把自己摆到与狮子对立的立场,而是站到狮子的身边,用自己的亲和力去打动狮子,采取“以柔克刚”的策略。

法国著名寓言诗人拉·封丹写过一则“北风和南风”的寓言:

北风和南风都觉得自己比对方更有用,于是就相约进行一场比赛,谁能让行人把身上的大衣脱掉谁就赢了。北风首先在街上刮起了寒冷刺骨的寒风,而且越刮越大,结果行人为了抵御严寒,把大衣越裹越紧。而南风则徐徐吹起了暖洋洋的风,顿时风和日丽,行人觉得暖和了、大衣有些穿不住了,就开始解开钮扣,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

在这个寓言故事中,北风和南风都要使行人脱掉大衣,但北风与行人针锋相对加剧了彼此的对立,最终失败;而南风却正好相反,它首先展现出自己的亲和力,减少人们的抵触情绪,渐渐地人们愿意接受它,主动脱下了厚厚的大衣。

这虽然只是一则简短的寓言故事,却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想要化解对立冲突,就应该以柔克刚,表现出自己的亲和力,让别人从心理上接受我们。这样,对立和矛盾就在不知不觉间消失了。而以对立的心态去化解对立的情绪是注定要失败的。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也应该如此,假如双方处于对峙的状态,不要硬碰硬,首先应该展现自己富有亲和力的一面,去接近对方,让对方对我们产生好感,这样才能渐渐化解冲突。这种方式看来柔和,却能有力地帮助我们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提升自己的社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