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智慧对于解决现代人类所面临的种种问题也具有启迪意义。他提出了作为人生价值根源和基础的“道”。老子的“道”既是宇宙万物的根源,又是万物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这种形而上的“道”落实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身的关系上,就成了人的行为和处世方式。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老子强调人的主体性和自然规律的客观性,主张人应顺任自然,反对人对自然的掠夺。在个人与他人、与群体的关系上,老子提出“无争”的处世原则,主张挫脱解纷,和光同尘,反对争取功名利禄,达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在个体生命的自我完善上,老子提出了“深根固柢”的“长生久视之道”。老子思想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对人类目前和未来的文化和生活都提供了积极的智慧。
老子,满世界的朋友和知音
老子的这一团紫气,在中国飘了几千年,又飘出了国门,给世界带去了智慧的荣光。
罗马天主教教士波捷第一个用拉丁文翻译了《道德经》。
1891年俄国圣彼得堡一位出版家询问托尔斯泰,世界上哪些作家和思想家对他影Ⅱ向最大。他回答说,受中国的孔子和孟子的影响“很大”,而受老子的影响则是“巨大”。在他的一篇日记中这样写道:“我认为我的道德状况是因为读孔子,主要是读老子的结果。”托尔斯泰非常喜欢老子,后来他开始翻译老子的言论,可以说《道德经》在俄国的流传,早期得力于他的编译本。这样,俄国的一位大思想家、大文学家成了中国古代大哲人老子的知音了。
老百姓需要老子,因为老子对于受伤的心灵的抚慰是一剂良药。
政治家也特别喜欢老子。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第60章)这就是说,治理一个大国就像煎一条小鱼,要慢慢地将它煎熟,要自然而然,不要多翻动,否则就使鱼破碎得不成样子了。据说美国的一位总统就很欣赏老子的这一智慧,他在“国情咨文”中就用这一理念来指导美国那时的经济政策。
科学家也喜欢老子。著名的物理学家汤川秀树关于老子说过这样的话:“早在两千年前,老子就预见到了今天人类文明的状况”,“可能正是这个原因,他才写下了《老子》这部奇书。不管怎么说,使人感到惊讶的是,生活在科学文明发展以前某一时代,老子怎么会向近代开始的科学文化提出那样严厉的指控”。这个问题没有人能够找到答案,也正因为这样,人们对他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
当然哲学家对于老子更有兴趣了。西方的哲学家对老子有很高的评价,黑格尔把老子的思想和欧洲人老祖宗的哲学相比,认为它们有重要的共同之处,“有点像我们在西方哲学开始时那样的情形”。黑格尔尊崇老子哲学,把它同希腊哲学一样看成是人类哲学的源头。
现代西方有一个大哲学家叫海德格尔,影响很大。他的思想和西方哲学逻辑的传统不一样,倒与中国的老子很合拍。比如老子说“有无相生”,还说“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等等,这种思想给海德格尔一看,太吻合了,这就叫知音啊!所以他对老子的一系列思想都非常赞赏。
他还请人用中文把《老子》第15章中的两句话写在硬纸片上,悬挂在自己书房的墙上,朝夕相对。这两句话是:“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这两句太美妙了,太哲学了,又太文学了,然而又太深奥了!也许正因为如此,这位大思想家才特别喜欢这一美言。
再说东方,比如在日本,他们的汉学很兴旺,喜欢并研究《老子》的人不少,翻译《老子》的也不少,《老子》对他们的影响很大。被视为20世纪首屈一指的禅学大师铃木大拙就受到老子很深的影响。他不仅称号“大拙”来源于老子说的“大巧若拙”一语,而且老子所说的“大器晚成”也是享龄近百岁的铃木禅学自我发展的最佳写照。
当代著名的人文主义物理学家卡普拉曾说过:“在伟大的传统中,据我看,道家提供了最深刻并且最完善的生态智慧。它强调在自然的循环过程中,个人和社会的一切现象和谐在两者的基本一致。”这话说得很好!
可见,在21世纪的今天,中国还需要老子,世界也还需要老子!
庄子这一辈子,跌宕而生,起伏而去
庄子,名周,字子休,战国时期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一般认为大约生于公元前369年左右,卒于公元前286年之前,与孟子同时而稍晚。
庄子早年曾作过一段时间的漆园吏(看管漆树园的小官),但没过多久,就引退归隐,当了隐士。
庄子的生活十分贫苦。有一次,他穿着一身打着补丁的粗布衣裳,一双用麻绳拴在脚上的草鞋去见魏王。魏王很奇怪地问:“先生,您怎么这样狼狈?”庄周回答他说:“我只是穷,并不是狼狈。一个人的道德不行,才叫狼狈;而破衣草鞋,只是穷而已,我是生不逢时啊!”(《山木》)
庄周本来可以不穷,但是他却主动选择了贫穷。他不想自命高洁,更不想混迹于势利小人之中,依靠阿谀奉迎,为虎作伥,来换取荣华富贵。
有一次,一位叫曹商的人,因为替宋王跑腿,刚去了一趟秦国,宋王便送给他一百辆车作犒赏。他得意洋洋地来找庄子,嘲笑道:“我曹商缺的,是您在陋巷危房之中,困窘不堪,面有菜色;我擅长的,是开悟君王,一下子就得到了一百辆车。您呢?”
庄子看了看这位昔日的学友在显耀今日的显贵,说:“秦王有病,招医生来治,能使毒疮溃散的奖一辆车,愿意为他舔痔疮的,奖五辆。治的方法越卑下,得到的车辆就越多。你就是舔痔疮的那位吗?怎么得到这么多的车呢?赶紧出去,不要污染了我的房子!”(《列御寇》)
曹商只好灰溜溜地走了。后来楚王的使者来了。但是这次却不是来嘲笑庄子,而是拿了重礼来聘他为楚相。当时庄子正在濮水边钓鱼,但是并不像姜太公那样垂而不钓,专等君王来请他。
听完了使者们一番苦口婆心的劝诱,庄子依然持竿凭钓,根本没有回头,说:“我听说楚国有只神龟,已经死了三千多年,被盛在竹篮里,盖着麻巾,当作珍贵的物品安放在宗庙的大堂之上。你们说,这只龟是想死而留骨,为人珍藏呢,还是愿意活着,自由自在地在混水中曳尾而游呢?”“当然是愿意在水里活着了。”使者们说。“好,那你们走吧!我宁愿在混水中生活一生,也不愿被名利尊荣所羁绊,损害生命。你们不要玷污我了,我以终身不仕为快乐。”(《秋水》;《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其实,庄周本是楚国贵族的后代,他父亲一辈为逃避楚国内乱,举家迁到宋国。但是自甘贫穷,逍遥一生,是庄子对自己生存方式的选择。孔子说,不义既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庄子则说,富贵仁义者是戕害生命的东西,于我亦如浮云。
他的好友惠施做了魏国的宰相,庄子去看他。有人对惠子说,庄子来魏国,是想取代您作相国!惠子很恐惧,下令在城中搜捕庄子三天三夜,也没有搜到。庄子反而主动找上了门,对惠子说:“南方有种鸟,名叫鹓鶵,乃是一种凤凰,你听说过吗?鹓鶵啊,从南海出发飞往北海,非梧桐不落,非洁白的竹实不吃。非清澈的甘泉不饮。有只猫头鹰得到一只腐烂的老鼠,视若宝物,见到鹓鶵飞过,唯恐腐鼠被抢走,便仰头吓唬鹓鶵.如今你想因为你的魏国那只腐鼠来吓唬我吗?(《秋水》)
庄子就这样过着隐居的生活。这使他避开了连绵不息的战火和世人对名利地位无休止的追逐。夜晚的时候,庄子独坐户外,默默地体察人生,体悟生死,体认天道。同时也奋笔著书,将自己的心得精心写成文章,阐发逍遥无为的主旨和自由纯洁的精神。
当时没有多少人能理解庄子的行为,更不要说他的思想了。他们固执地拘泥于是是非非、一孔之见,师心自用,自以为得,哪里能知道天的高远,海的博大,大道的深邃而平易呢?哪里能够想象得出怒极而飞、直上九万里的鲲鹏呢?
庄子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与外死生、无终始者为朋友,但并不骄矜于万物,夸耀智慧。人间世界充满罪恶,但是大干世界却天机盎然,丰富多彩,让人如何不留恋?庄子不参与人世的纷争,但并不逃避人世,而是在一定的距离外审视它。他也希望这个世界和平而美丽,但并不想以一种暴力来平息另一种暴力,以一种罪恶来消除另一种罪恶。庄子始终保持着一颗高贵而自然的内心与俗世相处。他的内心充实,犹如长江大河,源远流长,犹如瀚海无边,波澜壮阔。
他也不向任何权贵低头,不向任何俗见让步。那并不是伪装出来的深沉和高贵,而是自然的深邃和崇高,纯粹而无瑕疵。
因此,《庄子》一书,虽然是满是梦幻奇言、漫无边际,但其中却没有辛酸和哀怨,而是升华出一份永恒的追求。
庄子的哲学也是参悟生死的哲学,是不谴是非、休乎天钧的哲学,是得意忘言、逍遥自由的哲学。它也许根本就不是一种学问,而是一种生存方式,一种对生活的选择、对天道的感悟。庄子的精神,犹如一块宝石,虽身陷污泥,命运多舛,但总会光芒四射……
也是因为这个,许多有志于勘破生死的年青人走到庄子的身边来。晚年的庄子,放弃了漆园小吏的工作,专心的著书和教授徒弟。对于清心寡欲的庄子来说,只要弟子稍微有所侍奉就足够了;而对弟子们来说,他们选庄子为师,并不是为了追逐名利或升官发财,而是出自内心的对老师的追随,对天道的追求。但这样的人毕竟不会多,不会有“多者数万乘,步行者数百人;少者数十乘,步行者数十人”(《吕氏春秋·不屈》)的显赫权势和壮观景象。
庄子随着弟子们游山玩水,品味自然,随机而发,诲人不倦。笑傲王侯,永记江湖,悠游岁月,颐养天年。
庄子由于一直过隐居的生活,平生独行,使他并不为很多的人知道。他的弟子也一心求道,不事功名,默默无闻,无法为老师扬名于世,树碑立传。因而,文献不足考究,连司马迁也语焉不详。
但是根据后世学者的考证,后人认为较为合适的是,庄子生于公元前368年或稍后,卒于公元前268年或稍后,庄子对公孙龙子的了解较多,而后者的生卒年代已经基本确定在公元前325—前250年,而他的主要活动是在公元前284年之后。很有可能庄子关于公孙龙等名家思想的了解是通过与好友惠施的交谈获得的。因而庄子的思想形成恐怕在公元前300年之后。
后来,庄子的妻子死了,庄子失去了与自己相依为命的伴侣。他鼓盆而歌,把内心的悲痛化为对生死的达观和对世俗礼制的蔑视,歌词是这样的:“生死本有命,气形变化中。天地如巨室,歌哭作大通。”
再到后来他的好朋友惠施也死了。庄子失去了平生最好的朋友和最大的辩论对手,悲从中来,在写《天下》篇的时候,想起惠施,非常伤心,为他写了五百余言作为最好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