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刘玉民作品全集(茅盾文学奖获奖者作品集)
5731600000354

第354章 呼唤阳光(23)

夏大娘的画外音:“演习被他们拖延了半个小时,谁知山洪却提前下来了……”

画面:洪水奔腾而下,河面上波涛滚滚,浊浪翻腾。上游的部队冲到河边,被截住了。

下游,突击连已经冲进河道。崔杰踏在没膝的河水中,挥动双枪左右开弓,对岸一排“敌人”纷纷倒下。部队冲上岸去。

洪水凶猛地冲来,一个掩护部队冲锋的机枪手没有来得及上岸,被洪水冲倒。崔杰奋不顾身跳进水中。

洪水中,崔杰搏斗着,把战士推上岸边;战士刚要伸手拉他,一个更大的洪峰劈头砸了下来……

洪水滔滔,淹没了岸边战士失声的痛哭和嘶哑的呼喊……

夏大娘悲愤的画外音:“崔杰英勇牺牲了,那伙人却把他说成资产阶级军事路线的殉葬品。部队党委针锋相对,给他记了功。”

画面:一个宽广的场院里,肃立着上千名战士、民兵。土台上,崔征庄严地把一枚奖章送到夏大娘手里。只有十几岁的夏峰跟在她的身边。夏大娘双手颤抖、热泪盈眶,把奖章捧在手中缓缓地走到台前,面向战士们把双手高高地举了起来。

向着奖章,台上的首长肃然敬礼。

向着奖章,台前的姚海山和干部们肃然敬礼。

向着奖章,场院里上千名战士、民兵,同时肃然敬礼。

奖章,英雄的奖章,在阳光下闪耀着熠熠的光芒……

(化人)闪光的奖章,在战士们手中传递。

夏大娘语重心长地嘱咐着:“孩子们,记住这笔账!学着你们老连长崔杰的样子干!”

崔征站起来望着滔滔滚滚的河水,激情澎湃:“青龙河是条战斗的河,我们回到这里,就是回到了战场!”

夏峰、指导员和战士们充满力量的、激动的面孔。

新造的大片河滩地里,九连战士们龙腾虎跃地在训练。

夏峰和指导员坐在一个土堆上写着“请战书”。

屋子里,田惠娟在煮针管。她闭死酒精灯,打开呼呼冒着热气的消毒器,用镊子一个一个地向外夹着针头。

窗外一个人影闪过,是陶德高。他看清了屋里的田惠娟,走进:“小田!”

田惠娟抬起头:“哟,陶副主任。你怎么来了?”

“看看你。”陶德高打量着屋子一本正经地:“你们来也没照顾好,看看这种屋子,比起你们师医院可是差远了。”

田惠娟:“演习打仗还能那样讲条件。”

陶德高:“这是你们说,作为我们地方就有问题咯。”他不等田惠娟再说什么,就装作很随便地问道:“部队都到哪儿去了?”

田惠娟整理着药箱,回答:“在准备下一阶段演习。”

“哦……”陶德高点着头,又问:“怎么听说九连夏连长是这个公社书记的儿子?”

田惠娟:“你也知道?”

陶德高:“这怎么能不知道。你们部队十年前大比武的时候来过,群众都知道有个崔征,有个古柏岭英雄连……”低声地:“听说这回九连出了点事儿?”

田惠娟:“你听谁说的?”

陶德高:“下边都在传,说是……嗨,严重了!”

“嗨……”田惠娟叹了一口气。

陶德高:“到底是怎么回事?”

田惠娟想了想,低声说了几句什么。陶德高一喜,但立即装出同情的样子:“这是过去的事了嘛,又是英雄连,当个突击队有什么不行的?”

田惠娟:“我们姚团长坚决不同意。”

陶德高:“姚团长?就是那个姚……什么来?”

田惠娟:“姚海山。”

陶德高:“对对,姚海山,姚团长,他也太……”忽然一摆手:“算了,你们部队的事我们不管。”指着药箱:“你这是……”

田惠娟:“去看看有没有病号。”

“那好,咱们以后再说。”陶德高走了。

田惠娟背起药箱出门,忽然见徐浩站在台阶上,正望着走去的陶德高。“政委。”她轻轻叫道。

徐浩:“小田,你怎么跟他认识的?”

田惠娟:“他原先在我爸爸厂里当医生,后来调到这儿。他说早就学习鲁迅先生弃医从文了。”

“学习鲁迅先生……”徐浩回味着,向田惠娟:“你没听出这话有问题?”

田惠娟茫然。

徐浩:“鲁迅先生弃医从文是在黑暗统治时期,是为了唤醒人民、组织人民去同帝国主义、军阀、国民党反动派作斗争。可他在今天弃医从文要干什么呢?”

田惠娟疑惑起来:“难道他……”

徐浩:“值得警惕呀。”与田惠娟走去。

河滩地里,卢志生喊着口令,二班战士们做着近敌运动:卧倒,跃进;卧倒,跃进……崔征满脸挂汗跟在后面。

一条横沟拦住去路,战士们就地一滚,滚进沟里。杨波却一手支地,挺着大半截身子跳进去。卢志生喊了声:“停!”走到沟对岸,对杨波:“刚才的动作你再来一遍。”

杨波不知为什么,又照原样做起来,在他刚刚挺起身子时,“扑!”一个小土坷拉打到胸前。“这……”他愣了。

卢志生板着脸:“你牺牲了。”

“什么,牺牲了?”杨波笑起来。

卢志生:“你严肃点!”

杨波只好“严肃”起来,显出一副哭笑不得的神态。

崔征走过来:“小杨,你说过沟为什么不能跳进而要滚进?”

杨波:“防止敌人杀伤呗。”

崔征:“回答得对嘛。来,我做一遍你看。”退后几步就要做示范动作。杨波一看慌忙向前拉住:“您别,我会,我会。”说完干净利索地做了个滚身进沟的动作。

等他又走到面前,崔征问道:“那刚才……”

杨波:“师长,反正又不是真打仗。”

崔征:“哟嚯,这思想!”对其他战士:“还有像小杨这样想的没有?”

两个战士悄悄笑了。崔征对卢志生:“抽时间开个小会讨论讨论这个问题,到时候我也来参加。小杨,欢迎不?”

杨波一个立正:“坚决欢迎!”笑了。

战士们继续训练起来,不远处山坡下的平地里,一个连队也在训练。崔征认出那是三连,刚要走过去,林子野从后面赶来:“师长。”

崔征转过去身。林子野指着手里拿的信说:“这是上海捎来的,新精神很多。”递过去。崔征没有接,笑了笑:“小林,你的消息来源很广泛喔。”

林子野:“说是上海有人正在批军委扩大会议。”

“哦?”崔征面色严峻,拿过林子野手里的信看了一眼,怒不自禁,一下子把信攥成了纸团。

林子野吃惊地刚要说什么,山坡另一边传来了一阵吵吵嚷嚷的声音。

另一边。姚海山手里抓着一张纸,发着火:“……你这个夏峰简直是!给你说了多少遍了,演习不能搞,你们这个突击队不能当,可你们倒又请起战来了!”

夏峰:“这是我们党支部和全连一致的决心。”

“二致的决心也不行!”姚海山把那张请战书递还夏峰,夏峰不接;他脱手一甩,夏峰还是没接,请战书飘落到地上。

走过来的崔征捡起请战书,对姚海山:“这很好嘛!”

十一

“好什么!”姚海山和崔征漫步走上一个向阳的小山包,姚海山在发着火。“十年前为了一次演习,你把儿子丢了,自己让人家审查了三个月,连我们这些当下级的也跟着挨批挨整、大会小会做检查。这都是些血的教训,你怎么就忘了呢!”

崔征:“忘了?没那么简单!”

姚海山:“那你还要这样干!”

崔征:“十年前那是林彪搞的阴谋!他借口突出政治,疯狂攻击大比武,破坏部队建设!”

姚海山:“拉倒吧!林彪的骨灰都长野草了,怎么样?夏峰写的那些看法没有道理吗,可又怎么样?”他坐到一块山石上,深有感慨地:“这些年哪,我算是通了!”

崔征:“通了?”

姚海山:“通了!由不通到半通,由半通到全通,由全通到真通,又到彻头彻尾、彻里彻外的通!”这些半是真心、半是无奈的话,他是用沉重、激愤的语调说出来的。

崔征:“通了?大比武有缺点,可它促进了部队训练,培养了骨干,提高了战斗力,受到过毛主席、周总理、朱委员长的肯定和赞扬!大的错误究竟在哪里?你通了?!咱们都是从战争年代过来的,那时候练兵光荣,打胜仗。1946年经过百日大练兵,咱们一个团攻下古柏岭,把国民党的顽八旅吃了个干干净净,军委还特意发了电报表扬。可这些年,练兵倒成了犯罪,你也通了?你真的通了,给咱讲个道理听听好吗?”

“我给你讲个道理听听?”姚海山站起向一边走着,又回过头来:“谁给我讲个道理听听!”

崔征跟上去。

十二

他们来到山坡下的一个土坎。坎下,三连正在进行连进攻训练。姚海山欲走,崔征指了指战士们,意思是:看看嘛。他只好站住了。

三连长指挥部队由远而近,战士们严肃认真,队形也比较整齐。

“嗯,不错嘛!”姚海山看得奇怪起来。

崔征:“上次掉队后,徐政委帮他们开过会。”

姚海山高兴地:“不错,进步很大。”

队伍来到面前,崔征努努嘴:“老姚,给他们出个情况。”

姚海山:“怎么?”

崔征:“按打仗要求要求嘛。”

“好!”姚海山来了情绪,向前几步:“三连长!信号员!”

三连长和信号员跑来。姚海山示意信号员留下,对三连长:“左前方乱石堆,是敌人的坦克阵地,命令你们把它拿下来!”

“是!”三连长跑去,不一会儿部队调整队形向乱石堆运动。

姚海山:“敌炮火封锁我前进道路!”

信号员挥动红黄旗,崔征和姚海山注意地观察着。谁知,三连那儿却突然吹起了冲锋号,战士们一拥而起,喊着“杀”向乱石堆扑去。

“嗨!”姚海山气得一甩手,“这个三连长!炮火封锁怎么倒冲起锋来了!”向信号员:“去把你们连长叫来!”

信号员撒腿就跑,崔征喊住:“回来!告诉他晚上到师指挥所去一趟。”信号员:“是!”跑去。

姚海山余怒未息:“这么点情况也出洋相!简直是!”

“洋相?”崔征走过来严肃地:“要是在战场上这个连队就得全部报销!”

姚海山不吭声了。

崔征:“我们部队是打仗的。打仗,没有严格的训练,没有战斗力怎么行!可这些年,林彪和一些人把部队搞成什么样子了!一个连队两个小时的追击,就迷路、掉队近一个小时;打仗又是这么种情况。三连军事基础是比较差,可这样的连队我们还有。就是九连那样的好连队,离现代化战争的要求也差得远!”他略微顿了顿,直视着姚海山:“上一仗敌人坦克营突围逃跑了,你还说出了不少理由。什么理由?要是在战场上那就是失败!就是流血、牺牲!你这个指挥员就是对部队、对人民犯罪!”

“师长……”姚海山被震动了。

崔征:“我说得不对吗?”

姚海山:“……可是九连……”

“九连,”崔征更加严肃起来,“九连这些年发扬连队的老传统,不怕干扰不怕破坏,拼命地抓训练、搞建设,要把耽误的时间夺回来,抢在战争爆发之前作好反侵略战争的准备。他们有什么错?”深情地:“尤其现在,他们在那样沉重的打击面前,不动摇、不退缩,坚决争当突击队,这是多么可贵的精神!可你不但不支持,反而压制、泼冷水,还美其名曰爱护他们、爱护我!”激动地向前走去。

姚海山跟上去。他显然受了震动,默默地思考着,低沉地:“师长,你讲的道理我不反对,可当前的政治形势我们不能不考虑呀……”

崔征听着,还是向前走着。

他们踏上了青龙河河堤的高处。会战工地,气势磅礴的战斗情景出现在面前:

秀莲他们民兵营和另一队社员在进行劳动竞赛,车飞锨舞,挥汗如雨;

夏大娘铲着土,同时不断给竞赛的人们鼓劲;

一群小学生抬着水送上来,放下桶就去帮助拉车、搬土块;

一个小伙子喝水,上车的老大爷推起车子就走,旁边的人担心他不行,他却哈哈笑着跑起来。鼓掌、欢呼,流动红旗在高高的“点将台”上升起……

崔征的画外音:“看看这些学大寨的英雄们吧!有人在攻击、在谩骂、在破坏,可他们眼睛不迷,脚步不乱,腰板不弯,在战斗,在前进!”

姚海山露出惭愧的神色。

崔征和姚海山走进师指挥所。史参谋递过一个夹子,崔征看完递给姚海山,对史参谋:“通知各团立即组织人去参观学习。”

史参谋答应着走去。

崔征:“你看老姚,兄弟部队的演习比我们大得多,也还在搞,而我们……”

姚海山站起来:“师长,你下命令吧!”

崔征:“九连呢?”

姚海山:“我服从团党委的决定。”

十三

师指挥所,一个宽敞的屋子里。桌前坐着各团首长。夏大娘和地方上另一位干部也参加了。崔征站在地图前,手拿指示棍介绍着情况:“……敌坦克十三团,为了配合陆上的大规模入侵,不肯放弃切断我胶济铁路的狂妄计划,正在顽固北进。为了粉碎这个阴谋,上级决定把敌人歼灭在古柏岭一带。我们师的任务是消灭敌左翼坦克第二营,也就是前几天逃跑的那个营。根据毛主席‘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作战思想,师党委决定,以绝对优势的兵力,四面包围,把敌人一个不剩地歼灭!”

他介绍完了,坐到椅子上。

徐浩:“这次参战的部队,有三个步兵团,两个炮兵团——上级加强了一个,还有一个民兵独立营。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是,人员20比1,火器8比1。我方占压倒优势。再加上人民群众的后方支援和有利的阵地条件,胜利是有绝对把握的!”

干部们兴奋地低声议论。

崔征:“对作战计划大家还有什么意见?”

干部们:“没有了。”

“好。”崔征站起来,“现在我命令,七团!”

姚海山和黄副政委站起来。

崔征:“你们担任正面主攻。”

姚海山、黄副政委:“是!”

崔征:“师炮团、民兵营!”两个部队干部、夏大娘和另一个地方干部一同站起来。

崔征:“配属七团行动。”

“是!”

崔征:“其他部队分割包围,八团左翼,九团右翼,随时准备阻击敌人的增援部队。”

两个团的干部一齐起立;“是!”

院子里,各团首长坐车走去。崔征、徐浩和夏大娘走出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