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孝行不久就传到了京城。“天下无双,江夏黄香”就是当时流传的人们称赞他的话。当时的江夏太守刘护听说了这个故事,就上奏皇帝,请皇帝表彰黄香的孝行。他的故事被收入《二十四孝》。
融四岁 能让梨
【原文】
融[1]四岁,能让梨。
弟[2]于长[3],宜先知[4]。
注:
[1]融:孔子的第二十世孙,年才四岁,便知道谦让之礼。
[2]弟:动词,尊敬兄长。
[3]长:这里指兄长。
[4]知:晓得,了解。
【译文】
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梨让给兄长们吃,自己吃小的。敬爱兄长、长幼有序,是做人从小就应该懂得的道理。
【师说】
故事说明,做人要从尊敬友爱兄长开始,培养自己的爱心。要以友善的态度对待他人,就不应该计较个人得失,才会受到别人的尊敬和欢迎,也才会感受到他人的温暖。
【知识卡片】
《弟子规》里面说:“兄弟睦,孝在中。”可见孝顺的人一定友爱兄弟;能够友爱兄弟的人,也一定懂得孝顺,孝和弟(悌)是不可分的。
【故事链接】
孔融让梨
孔融兄弟有七人,孔融排行第六。他天性淳厚,从小就懂得谦让的礼节。孔融四岁时,有一天,有人送给他们家一篮子梨,父亲叫他自己去拿一个吃,孔融挑了一个最小的。父亲问他为什么吃最小的,他说:“我年纪小,应该礼让兄长。”族中的人知道了,都觉得孔融很了不起。
首孝弟 次见闻
【原文】
首[1]孝弟(tì)[2],次[3]见闻[4]。
知某数[5],识某文[6]。
一而十,十而百。
百而千,千而万。
注:
[1]首:首先,最先。
[2]孝弟:孝,孝顺父母;弟:同“悌”,恭敬兄长。
[3]次:接下来,其次。
[4]见闻:眼见与耳闻,指看到和听到的知识。
[5]数:数目或数字。
[6]文:文学。
【译文】
一个人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爱的道理,接下来是学习看到和听到的知识。并且要知道基本的算术和高深的数学,以及认识文字、阅读文章。
我国采用十进位的算术:一到十是基本的数字,然后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十个一千是一万……一直变化下去。
【师说】
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是做人的基础;能文会算是做人的本钱。要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就必须从这两点做起。
一到十看起来很简单,但变化起来却无穷尽,算术这门学问越来越深奥了。几乎各个科学门类都离不开数学,所以必须认真地从简单的数目学起,为将来学习其他知识打好基础。
【知识卡片】
“百善孝为先。”孝是个上老下子的会意字,老子合为一体,老就是子,子就是老。什么意思呢?表示我们的血缘关系从自己这一代算起,向上追无穷,向下推也无穷,这个直贯古今、无穷无尽的血缘通道就叫孝。
【故事链接】
七步诗
据《世说新语·文学》中说,曹丕做了皇帝以后,对才华横溢的胞弟曹植一直心怀嫉恨,有一次,他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诗一首,如做不到就将行以大法(处死),而曹植不等其话音落下,便应声而说出四句诗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因为限定在七步之内作成,故后人称之为《七步诗》。据说曹丕听了以后“深有惭色”,诗中以浅显生动的比喻说明兄弟本为手足,不应互相猜忌与怨恨,晓之以大义,自然令文帝羞愧万分,无地自容。
三才者 天地人
【原文】
三才[1]者,天地人。
三光[2]者,日月星。
三纲[3]者,君臣义[4]。
父子亲[5],夫妇顺[6]。
注:
[1]三才:为天才、地才、人才的总称。
[2]三光:是日光、月光、星光的总称。
[3]纲:纲领,要领。
[4]义:凡事合宜的意思。
[5]亲:亲切和睦。
[6]顺:和顺无争。
【译文】
人还应该知道一些日常生活常识,如什么叫“三才”?三才指的是天、地、人三个方面。什么叫“三光”呢?三光就是太阳、月亮、星星。
什么是“三纲”呢?三纲是人与人之间应该遵守的三个行为准则,就是君王与臣子的言行要合乎义理,父母子女之间相亲相爱,夫妻之间和顺相处。
【师说】
人类只有认识世界,才能改造世界。世界太大了,天空中的星辰以及雷、电、风、雨,大地的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鱼虫百兽,而人又是万物之灵。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运用掌握的知识去改造世界。
要使人与人之间有一个良好和谐的关系,每个人都要认清自己的地位,人人从我做起,才能天下安宁,人类永远和平。
【知识卡片】
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天有三光日月星,地有三形高低平,人有三尊君亲师。
【故事链接】
孝子吉翂击鼓救父
吉翂的父亲是吴兴原乡县令,为官正直,但招致了一些小人的不满,被人罗织罪名陷害。十五岁的吉翂得知此事后,决定赴京救父。他鼓足勇气敲响了登闻鼓,申诉其父的冤屈,并恳请朝廷允许自己替父亲受刑。
这件事惊动了梁武帝。梁武帝下令由廷尉卿蔡法度彻查此事。蔡法度对吉翂进行了声色俱厉的讯问。面对压人的气势,吉翂毫无惧色,据理力争,表达了坚决替父而死的决心。蔡法度见状不再逼问,他见吉翂身披成人用的沉重枷锁,心有不忍,便命人为其更换一副轻巧的刑具。但吉翂拒绝了蔡法度的好意,说道:“我今天求代父死,已是死罪之囚,刑具只能增加,怎能减少呢?”蔡法度将吉翂的言行向梁武帝做了汇报,梁武帝立即下令赦免了吉翂的父亲。
曰春夏 曰秋冬
【原文】
曰[1]春夏,曰秋冬[2]。
此四时,运[3]不穷[4]。
曰南北,曰西东[5]。
此四方,应乎中[6]。
注:
[1]曰:说道,提到。
[2]春夏秋冬:指一年四季。
[3]运:循环,运转。
[4]不穷:没有终止的时候。
[5]南北西东:指四方。
[6]中:中央。
【译文】
再让我们看一看四周环境,春、夏、秋、冬叫做“四季”。这四时季节不断变化,春去夏来,秋去冬来,如此循环往复,永不停止。
说到东、南、西、北,这叫做“四方”,是指各个方向的位置。这四个方位,必须有个中央位置对应,才能把各个方位定出来。
【师说】
春、夏、秋、冬是因为地球在绕着太阳运转时,有时面向太阳、有时背向太阳、有时斜向太阳,因此有了温度不一样的四季变化。
我们的祖先最早用铁发明了“罗盘”,也就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从而使确定方位变得十分简便,尤其在航海中指南针的作用太大了。在我们人类生活之中,方向是非常重要的。
【知识卡片】
远古时期的人们,对自己居住的地球,刚刚开始探索认知,以为地球是方的,而我们中国人就居住在地球的中央。但是古人判定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却是正确的,而且一直沿用到今天。
【故事链接】
指南车
相传黄帝曾与蚩尤进行过好几次大规模的战争。蚩尤铜头铁额,神勇无比,而且还会使用妖术。在同黄帝作战的时候,蚩尤降下漫天大雾,黄帝的军队都失去了方向。正在危险的时候,在仙女的帮助之下,黄帝制造出了指南车,借助于指南车,黄帝率领军队冲出了重重迷雾的阻挡,最终打败了蚩尤,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曰水火 木金土
【原文】
曰水火,木金土。
此五行[1],本[2]乎数。
十干[3]者,甲至癸(ɡuǐ)。
十二支[4],子至亥。
注:
[1]五行:就是水、火、木、金、土。
[2]本:根源,依据。
[3]十干:又叫“天干”。
[4]十二支:又叫“地支”。
【译文】
至于说到“五行”,那就是金、木、水、火、土。这是中国古代用来指宇宙各种事物的抽象概念,是根据一、二、三、四、五这五个数字和组合变化而产生的。“十干”指的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支”指的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师说】
这部分讲的是五行学说和计时。古人以木火土金水为构成物质的五种基本特性,称为五行,并将这五行的变化以数学的原理加以归纳,发现它们之间有相生相克的关系,如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是相生的关系;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是相克的关系。
【知识卡片】
“天干”“地支”都是古人计算时间的符号。地支用来计算每日的时间,如:子时是指凌晨11时至1时,丑时是指1时至3时,午时是指中午11时至13时。天干与地支互相配合用来计算年,如甲子年、乙丑年等(六十年为一甲子)。
【故事链接】
北京城和五行的故事
明清时,北京城出现了五大镇物,当时按道家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在北京的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设置了五个镇物,用来震慑妖魔,以确保京城的安全。东方属木,镇物是广渠门外神木厂的金丝楠木;西方属金,镇物是觉生寺(大钟寺)的大钟;南方属火,镇物是永定门的燕墩;北方属水,镇物是颐和园昆明湖边的铜牛;中央属土,镇物是景山,景山聚土为镇山。
曰黄道 日所躔
【原文】
曰黄道,日所躔(chān)[1]。
曰赤道,当中权[2]。
赤道下,温暖极。
我中华,在东北。
注:
[1]躔:星球在宇宙中运行的路线。
[2]中权:位于中央的要地。
【译文】
黄道是太阳在太空中所运行的轨道,赤道是地球的中线,将地球分为南半球和北半球。赤道附近为热带,温度很高,气候极为炎热。我们的国家,位置在北半球的东边。
【师说】
这部分讲的是太阳和地球。地球在不断的自转运动中,同时绕着太阳转动,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而太阳系又绕着银河系转,而银河系只是宇宙的一个小点点,天地之大实在是不可想象的。
【知识卡片】
我们国家所处的位置在整个地球的东北边,由于面积辽阔,热带、温带、寒带三个温带都有。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是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国家。
【故事链接】
黄道吉日
唐宣宗年间,有个书生叫吉日,他的未婚妻是一位姓陈的姑娘。正当他选个好日子准备结婚的时候,吉日的好友黄道说:“今天日子不好,皇帝兵马挑选美女,殃祸百姓,你带着陈小姐外出躲几天吧。”吉日没当回事,照样办着喜事。花轿刚一抬到,皇帝兵马就来了。吉日慌忙上前阻拦,被官兵打晕在地。黄道见了非常气愤,拼命和官兵搏斗,救下新娘,但黄道却因流血过多而死。大家万分悲痛,隆重安葬了黄道。几年后,吉日考中了状元,宣宗皇帝又派兵马到民间选美女,吉日知道后,连忙到金銮殿上劝阻,宣宗大怒,叫武士把吉日推到午门斩首。人们为了纪念吉日保护百姓,就把他葬在黄道的墓旁。从那以后,人们办婚事,就到黄道和吉日的墓前举行。时间久了,人们不去黄道、吉日的墓地,而是把他俩死的日子称为黄道吉日,并作为结婚的好日子。
曰江河 曰淮济
【原文】
曰江河[1],曰淮济[2]。
此四渎[3],水之纪[4]。
曰岱华,嵩恒衡。
此五岳,山之名。
注:
[1]江河:长江与黄河。
[2]淮济:淮水与济水。
[3]渎:直接流入大海的河川。
[4]纪:代表。
【译文】
我们的国家有美丽的山河,河川之中长江是第一大河,黄河是第二大河,还有淮河和济水,这四条河最后都向东流入大海。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这五座山称为五岳,是中国的五大名山。
【师说】
这部分讲河与山。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全长五千多公里。我国最闻名的河流是黄河,它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五千年文明的发源地。中国是文明古国,每座山都有着许多美丽的神话和传说。
【知识卡片】
我国境内的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号称世界的屋脊。
【故事链接】
望洋兴叹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黄河里有一位河神,人们叫他河伯。河伯站在黄河岸上,望着滚滚的浪涛由西而来,又奔腾跳跃向东流去,兴奋地说:“黄河真大呀,世上没有哪条河能和它相比。我就是最大的水神啊!”秋天到了,连日的暴雨使大大小小的河流都注入黄河,黄河的河面更加宽阔了,隔河望去,对岸的牛马都分不清。河神见状欢欣鼓舞,以为天下美景都已尽收自己的流域。河神洋洋得意顺流东下,到达北海。朝东望去一片汪洋,看不见边际。他眺望无边的海洋,不禁大发感慨:俗话说的真好,只有见识短浅的人,才认为自己最高明。这说的正是我这种人啊!
曰士农 曰工商
【原文】
曰士[1]农,曰工商。
此四民,国之良[2]。
曰仁义,礼智[3]信[4]。
此五常[5],不容紊。
注:
[1]士:古代指读书人。
[2]良:基础。
[3]智:对世间事理的认识与了解。
[4]信:诚实无欺。
[5]常:恒常不变的法则。
【译文】
士农工商这四种身份的人民,是组成社会、建立国家的基本分子。仁、义、礼、智、信,维系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五种道理永远不变,必须遵守不允许混淆。
【师说】
这部分讲人的职业和五种道理。由于社会的发展,今天的职业已经不仅仅是这四种了。不管从事什么职业,只要对社会有贡献,都是光荣的。五千年的中国文明史,有多少仁义之士用他们的生命和热血,谱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这些人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
【知识卡片】
仁是爱人利物;义是公正合宜,是正正当当的行为;礼者理也,是规规矩矩的态度;智是慎思明辨的能力;信是诚实不自欺、亦不欺人的态度。
【故事链接】
身在曹营心在汉
东汉末年,刘备被曹操打败。义士关羽为了保护刘备的夫人被迫投降曹操。曹操对关羽关怀备至,送他宅院、战袍及宝马,关羽还是无动于衷,一心想打听刘备的下落。张辽问他为什么身在曹营心在汉,关羽说他与刘备有过生死誓言。后来得知刘备的下落,就离开曹操,回到汉室后裔刘备那儿去了。后来这句话常用来比喻人在某地心却怀念异地的亲人,也常用来比喻人虽然在对立的一方,但心里却想着自己原来所在的一方。
地所生 有草木
【原文】
地所生[1],有草木。
此植物[2],遍[3]水陆。
有虫鱼,有鸟兽。
此动物,能飞走。
注:
[1]生:繁衍、生长。
[2]植物:与动物相对,为百谷草木的总称。
[3]遍:分布,到处都有。
【译文】
大地所生长的生物,种类繁多,像草木属于植物,遍及陆上和水中。至于动物有虫、鱼、鸟、兽,它们有的能在空中飞翔,有的行走在陆地上,还有的生活在水中。
【师说】
这部分讲生物。人类所食用的“五谷杂粮”就属于植物。人类的生存有赖于大自然。我们应该了解它们,掌握这些知识,以便为人类服务。无论大自然中的植物还是动物,都是人类永恒的财富,我们要爱护周围的环境,保护好我们生存的环境。
【知识卡片】
自然界是由有生命的物体和无生命的物体组成的。有生命的物体叫做生物,无生命的物体叫做非生物。生物是一切具有新陈代谢的物体。例如:动物、植物、微生物、病毒,甚至细胞,一片绿叶、一段枝条、活的心脏、生殖细胞等。多种多样的生物不仅维护了自然界的持续发展,而且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