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
【原文】
大学之道【大学之道:大学的宗旨。“大学”一词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是“博学”的意思;二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所以,后一种含义其实也和前一种含义有相通的地方,同样有“博学”的意思。“道”的本义是道路,引申为规律、原则等,在中国古代哲学、政治学里,也指宇宙万物的本原、个体,一定的政治观或思想体系等,在不同的上下文环境里有不同的意思。】,在明明德【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有使动的意味,即“使彰明”,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亲民【亲民:根据后面的“传”文,“亲”应为“新”,即革新、弃旧图新。亲民,也就是新民,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在止于至善。知止【知止:知道目标所在。】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得:收获。】。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有所收获。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师说】
本文所展示的,是儒学三纲八目中三纲的追求。所谓三纲,是指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它既是《大学》的纲领旨趣,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这里的内容告诉人们,在人生发展的旅程中,需要有良好的品德修养,有具体的人生理想,并能够学会认识社会,了解事物的发展规律。
俗话说:见微知著。日常生活中,我们的任何一个细小的举动都会展现着我们个人的思想道德情操,给身处困境中的人一个鼓励的微笑,伸手捡拾地上的一片垃圾……良好的道德情操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造就的,它需要我们有着坚强的毅力,严格自律的精神。
【知识卡片】
《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传为孔子弟子曾参(前505—前434)所作。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
【故事链接】
曾子避席
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的君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他们用这来教导天下人,这样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子之间也没有不和睦,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立刻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原文】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治其国:治,动词,作“使……安定”讲,后面的“齐”“修”“正”等词的用法与这里相同,均有“使……”之意。国,奴隶社会中诸侯统治的地方叫“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主宰人的行为的思想。】;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诚其意:诚,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作“使……充实”。意,形成“心”的本原。这一句话的意思是:想使主宰人的行为的思想端正,就要充实这个思想的本原,使它专一于善而不自欺。】;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致知:推究知识的极致。格物:探究事物的本原之理。这一句意为扩展自己的知识,使它达到无所不至的程度,目的在于穷究事物发展变化的原理。】。
【译文】
古代想要使天下的人都明了各种事物发展变化的本原道理,以用来应对万事万物的变化,要先使他的国家安定;要想使国家安定,就要先使他自己的家族有秩序;要使他自己的家族有秩序,就要先提高自身的修养;要提高自身的修养,就要先端正主宰自己行为的思想;要端正主宰自己行为的思想,就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就先要扩充他的知识。扩展充实知识的终极目的,在于穷究事物发展变化的至理。
【师说】
儒家向来推崇由个人思想品德修养扩展到家族、他人、社会、国家的道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许多儒家士人人生的基本准则,因而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千百年来一直被推崇为儒家的人生理想。他们特别强调个人修养,而且是发自自己本心的个人修养,这在实现“平天下”的宏伟蓝图中有重要的作用。这一段文字从逆向,即“治国—齐家—修身—正心—诚实”,阐释了使天下人“明德”的必由之路。使天下人都能“明德”,以维护儒家认为的正常的社会秩序,这正是孔子和他的追随者们毕生以求的社会理想,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也成为统治者所提供的社会主流价值,并在不同的历史年代赋予了它不同的思想内涵。即使在今天,如果我们能赋予它以适应今天社会发展形势的新内涵,仍然能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知识卡片】
《大学》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宋代人把它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中庸》相配合,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分为“经”和“传”两个部分。
【故事链接】
曾国藩修身
曾国藩是清朝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他六岁就进私塾读书,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四书五经;十四岁时,他就能阅读《周礼》《史记》等书;二十七岁时,他考中了进士,开始入朝做官。
曾国藩并没有因为做官而放弃学习。他利用一切时间,广泛阅读各种书籍,并把五个字作为自己修身的座右铭。这五个字是:诚、敬、静、谨、恒。他要求自己做人要诚实,对朋友要真诚;他告诉自己要在内心有所畏惧,才能够不存邪念;面对物质享受和金钱利诱,要时时保持内心世界的安宁;说话做事要言行谨慎;实在;生活要有规律,在饮食物欲方面都要有所节制。
为了做到这些,他坚持每天写日记,在日记中检查自己的言行,对每天的生活进行反省。他曾在日记中写了这样一件事:一天夜里,他做了一个梦,梦见有人给了自己一笔钱,他非常高兴。梦醒之后,他开始指责自己的名利之心。后来,他去一个朋友家吃饭,在酒席上,看见有人得到一笔意外之财,他心里非常羡慕,回到家后,他再次反省、谴责自己,认为自己不断犯这样的错误,不是君子的作为。
在数十年的宦海生涯中,曾国藩从没放弃过读书和修身。即使带兵打仗,他也仍然坚持每天写日记,反省自己。
修身先正心
【原文】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身:程颐认为应为“心”。忿懥(zhì):愤怒。】,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译文】
之所以说修养自身的品性要先端正自己的心思,是因为心有愤怒就不能够端正;心有恐惧就不能够端正;心有喜好就不能够端正;心有忧虑就不能够端正。
心思不端正就像心不在自己身上一样:虽然在看,但却像没有看见一样;虽然在听,但却像没有听见一样;虽然在吃东西,但却一点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所以说,要修养自身的品性必须要先端正自己的心思。
【师说】
正心是诚意之后的进修阶梯,在“诚其意”之后,还必须要“正其心”,也就是要以端正的心思(理智)来驾驭感情,进行调节,以保持中正平和的心态,集中精神修养品性。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理与情,正心和诚意不是绝对对立,互不相容的。朱熹说,喜怒哀乐惧等都是人心所不可缺少的,但是,一旦我们不能自察,任其左右自己的行动,便会使心思失去端正。所以,正心不是要完全摒弃喜怒哀乐惧等情欲,而是要让理智来克制、驾驭情欲,使心思不被情欲所左右,从而做到情理和谐地修身养性。
我们青年学生是社会的一个成员,要成为一个“社会人”,即合格的公民,还得去掉一些东西,补充一些东西。我们身上还有不少不合乎社会要求的东西,那就得去掉;还有一些社会所必需的东西,我们还并不具备,那就得努力获取。去掉不该有的,获取应该有的,这个过程,就叫“修养”。
【知识卡片】
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著作的总称。据称它们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曾参、子思、孔子、孟子,所以称为《四子书》(也称《四子》),简称为《四书》。
【故事链接】
季布“一诺千金”
西汉初年有一个叫季布的人特别讲信义,只要是他答应过的事,无论有多么困难,他一定要想方设法办到。当时还流传着一句谚语:“得千金,不如得季布一诺。”
刘邦打败项羽当上了皇帝,开始搜捕项羽的部下。季布曾经是项羽的得力干将,所以刘邦下令,只要谁能将季布送到官府,就赏赐他一千两黄金。
但是,季布重信义,深得人心,人们宁愿冒着被诛灭九族的危险为他提供藏身之所,也不愿意为赏赐的一千两黄金而出卖他。
有个姓周的人得到了这个消息,秘密地将季布送到鲁地一户姓朱的人家。朱家很欣赏季布对朋友的信义,尽力将季布保护起来。不仅如此,朱家人还专程到洛阳去找汝阴侯夏侯婴,请他解救季布。
夏侯婴从小与刘邦很亲近,后来为刘邦建立汉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也很欣赏季布的信义,在刘邦面前为季布说情,终于使刘邦赦免了季布。不久,刘邦还任命季布做了河东太守。
后来人们就用“一诺千金”来形容一个人很讲信用,说话算数。
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原文】
《诗》云:“瞻彼淇澳,绿竹猗猗【猗(yī)猗:美丽茂盛的样子。】。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亻间>;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讠宣>;兮!”【“《诗》云”句:引自《诗经·卫风·淇澳》。淇(qí):指淇水,在今河南省北部。澳(yù):水边。斐(fěi):文采。瑟(sè):庄严的样子。<;亻间>;(xiàn):威武刚毅。赫(hè):显耀。喧(xuān):盛大的样子。<;讠宣>;(xuān):遗忘。】“如切如磋”者,道学【道学:研讨学习的方法。道,讨论、讲解。】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亻间>;兮”者,恂慄【恂慄(xún lì):恐惧,戒惧。】也;“赫兮喧兮”者,威仪【威仪:威,可畏,令人畏惧。仪,动词,让人仿效学习。】也;“有斐君子,终不可<;讠宣>;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译文】
《诗经》说:“看那淇水弯弯的岸边,绿竹美丽茂盛。文质彬彬的君子啊,研讨学问时就像加工骨器和打磨玉器,不断切磋,反复琢磨。他们庄重而开朗,仪表堂堂。文质彬彬的君子啊,真是让人难忘!”“不断切磋”,是指研讨学问的态度;“反复琢磨”,是指自我修炼的精神;“庄重而开朗”,是指他内心谨慎而有所戒惧;“仪表堂堂”,是指他相貌威严,才让人敬重仿效;“这样一个君子,真是令人难忘啊!”是因为他品德高尚,达到了完美的境界,所以使人难以忘怀。
【师说】
本章阐述君子通过精心研修达到“止于至善”的途径,人应该明确自己的追求。经文反复引用《诗经》的话,鼓励人们成为君子那样具有高尚品德的人。
在日常交往中,如果我们遇到品德高尚的人,就会觉得如沐春风,如降甘霖,心情欢欣惬意;如果遇到缺少教养的人,他们粗野庸俗的言行则往往使人不快。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别人也何尝不期望我们是他们理想的交往对象?懂得这一点,我们就更应该加强修养,以人格魅力赢得他人的喜爱与尊重。
【知识卡片】
一个人不一定是诗人,但必须培养一颗诗心;不一定是艺术家,但必须拥有艺术的感觉;不一定是宗教信徒,但必须怀抱一颗虔诚的爱心。
——楚楚
修养并不像大学文凭:它不能定期限,也不给开完结的证明。生活一天,我们就一天在修养中。
——萧乾
【故事链接】
志士不饮盗泉水
注重名节的孔子非常看重人品道德的修炼和培养,恪守礼教,觉得一言一行都不能有污点,孔子给世人留下了一个不饮盗泉水的典故。
有一年,卞邑地区因大旱颗粒无收,老百姓只好吃树叶树皮。当地官府不体恤百姓,照常征收租税。官逼民反,在当地村民刘夏子的带领下,很多百姓被逼上青龙山落草为寇造了反,与官府作对。由于他们人多势众,官府无计可施。这时,孔子带着弟子们周游到此,卞邑大夫便请孔子帮忙劝降。孔子问:“百姓为什么要造反呢?”大夫说:“年成不好,灾荒所致。”孔子说:“你们为什么不免收或少收钱粮呢?”大夫们无言以对。孔子说:“武力镇压只能激化矛盾,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还是让我去把他们劝下山来吧。”
孔子只带了一个名叫高柴的徒弟,走到了青龙山下。刘夏子听说孔子师徒来了,便请他上山。孔子说:“只要你归顺了官府,我马上就上山。只要你还是强盗,我就不上山。”刘夏子不肯归顺,过了很长时间孔子劝服不了他。当时天很热,孔子和高柴渴得厉害,刘夏子叫人端了两碗水给他师徒喝。喉咙冒火的高柴正要喝水,孔子却大声阻止说:“这种泉水不能喝!”刘夏子说:“先生,这是山上的清泉,非常可口,大热天的,为什么不喝?”孔子说道:“这座山既然被强盗所占,就成了盗山!盗山上的清泉,也就成了盗泉!品德高尚的君子,不能饮盗泉之水!”刘夏子觉得他非常迂腐,孔子却认为小节也不可疏忽,君子必须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最终,他口干舌燥地下了山。至今,青龙山有个山峪(yù)还叫盗泉峪,传说就是孔子拒绝饮水的地方。
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原文】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子曰”句:见《论语·颜渊篇》。听讼,听诉讼者的言语。吾犹人也,我和别人也是一样的。必也使无讼乎,儒家重以仁义礼教感化人心,必使人人自觉向善,不致涉之诉讼方算完善啊!】。”无情【情:实指真实情况。】者不得尽其辞【尽其辞:尽陈虚诞不实之词。】,大畏民志【民志:民之心志,即人民的愿望,指大多人的意志。】,此谓知本【知本:知道根本之治法】。
【译文】
孔子说:“审理案件,我和别人一样(尽量断得公平正直)。一定要使诉讼之类的事绝迹了才好。”要使刁诈不实的一方不敢尽情地发表他们虚假的言辞,要使民心畏服,这就叫做知道根本。
【师说】
本章通过孔子谈论诉讼的话题来阐述“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的道理,强调处理事情要抓住根本。具体到社会法制,应以教化为本,治理为末。任何事情都一样,只要抓住了根本,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一个人能够秉持公道,主持听取审理人们之间的争讼,就能使争讼双方心服口服。如果仅仅停留在这样一个境界,并不能使社会和谐有序,根本还在于使民众敬服盛德。人们之间的争执也就能从根本上消除。这样的观点在今天也具有广泛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