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国学经典导读(全集)(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
5733400000043

第43章 中庸(3)

【译文】

鲁哀公向孔子请教施政的道理。孔子说:“周文王、周武王的政事都记载在典籍上。贤人在位,这些政事就实施;贤人不在位,这些政事也就废弛了。为君之道在于勉力推行贤明政治,为地之道在于繁育草木。善于为政的人,能化养他民成为己民。政事就像蒲草和芦苇生长一样快速容易。能否处理好政事完全取决于任用什么样的人。施政要靠贤臣,君王得贤臣先要修正己身,修正己身在于遵循道德,遵循道德要从仁义做起。仁就是爱人,爱双亲是最大的仁;义就是事事做得适宜,尊重贤人是最大的义。对亲属的亲疏,因远近不同而有差别;对贤人的尊敬,因尊卑不同而有等级。这是礼产生的依据。所以,君子不能不修养自己,要修养自己,不能不敬侍双亲;要敬侍双亲,不能不了解人道;要了解人道,不能不知道天理。”

【师说】

政事能否顺利施行,取决于是否有明君贤臣。要想有贤臣,首先要有明君,所以归根到底,明君是治理好国家的关键。成为明君要遵循大道、推行仁义,任用贤臣、疏远小人,国家才能日益兴盛。这就是为政在人的道理。

【知识卡片】

上无疑令,则众无贰听;动无疑事,则众无二志。

——《尉缭子·战威》

明主图危以制变,忠臣虑难以立权。

——陈寿

【故事链接】

择善而交

有一次,孔子和他的弟子曾子谈论众弟子品行。

说到子夏和子贡,孔子说:“你看着吧,我死之后,子夏会越来越进步,而子贡会一天不如一天。”

曾子疑惑地问:“先生为什么会这样说呢?我看他们没有什么不同啊!”

孔子摇摇头,说:“只要看看他们所交的朋友就知道他们日后的区别了。子夏喜欢同比自己贤明的人相处,所以他的道德修养会日益提高;子贡喜欢同才质不如自己的人相处,因此他的道德修养将日益丧失,将来会不如现在。不了解孩子,看看孩子的父亲就能知道孩子将来的情况;不了解本人,看看他周围的朋友就可以了;不了解主人,看看他派来的使者就可以了;不了解本地的情况,看看本地的草木就可以了。”

孔子又说:“这就如同你走进一间香气弥漫的屋子,待久了就闻不出香味来。如果跟比自己好的人相处久了,慢慢就会变得和他一样,觉不出和他们有什么区别。反之,和不如自己的人交往久了就会被同化。这就如同你去卖鲍鱼的市场,时间久了就闻不见腥味儿一样。人看不到自己和他人的差距,自然就不会要求进步了。”

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

【原文】

天下之达道【达道:最符合自然本性的通行的道理。达:通行、通达。】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昆弟:兄和弟,也包括堂兄堂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一:指诚。】也。

【译文】

天下人共有的伦常关系有五项,用来处理这五项伦常关系的德行有三种。这五项是:君臣之道、父子之道、夫妇之道、兄弟之道、朋友交往之道,这五个方面是通行天下的大道理。三种天下共通的品德是智、仁、勇,是用来处理这五种伦常关系的德行。至于这三种德行的实施,道理是一样的。

【师说】

实施仁政必须具备五种基本伦理准则和三种基本品德,处理好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种人伦关系。这五种关系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进步的地方在今天依然有指导意义,至于其中落后、腐朽、封建的方面,我们应大力摒弃。

【知识卡片】

一个人在家庭生活中的表现,常常反映出他的真实道德面貌。

——苏霍姆林斯基

人们都把有一个良好家庭的人视作幸福者。

——武者小路实笃

【故事链接】

荀巨伯探友

东汉人荀巨伯为人忠厚,对朋友讲究义气,他曾经因自己的高尚品德挽救了一城百姓。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荀巨伯的一个远方朋友生病了,他赶过去探望。没想到正好遇上胡人前来攻城。危急时刻,友人对荀巨伯说:“我已是快死的人了,你赶快逃走吧!不要停留!”荀巨伯说:“我特意远道来探望你,危急时刻你却要我离开,败坏道义求生,难道是我荀巨伯能做得出来的吗?”贼兵闯进城中,见到荀巨伯就说:“大军一到,全城能逃的人都逃走了,你是什么人,竟然敢留下来?”荀巨伯回答说:“友人有病,我不忍心丢下他,我宁愿用我的性命来交换朋友的性命!”贼兵听了相互说道:“我们这些无义的人,竟然攻入这个讲究道义的国家!”于是敌军都撤走了,全城因而得以保全。

及其成功,一也

【原文】

或【或:有的人。】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一:一样。】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译文】

对于知识或道理,有的人生来就知晓,有的人通过学习才知晓,有的人要遇到困难后才知晓,但只要他们最终都知道了,结果也就一样了。又比如,有的人自觉地去做事,有的人为了某种好处去做,有的人被迫勉强去做,但只要他们最终都做到了,也就是一样的了。

【师说】

人们对纲常道德的认识方式不同,实践态度也各异,但只要最终理解它的要求并亲身做到,就算达到了要求。情况虽然各不相同,但最终能够理解和实践中庸之道,因此认识先后和实行动机并不重要。

【知识卡片】

人类越进步,看待世界的角度越多样化。

——李河《文化是一个故事》

不同人不同的眼睛,即便对同一件事,所看到的东西截然不同。

——张抗抗《遗失的日记》

【故事链接】

孔子拜师

孔子是我国古代有名的教育家,他一生弟子三千,可谓桃李满天下,杰出的弟子就有七十二位。虽然学识渊博,但他还经常虚心向人求救。孔子到了古稀之年,还曾拜一个少年为师。

一天,燕国一位聪明少年英橐(tuó)见到孔子后,笑嘻嘻地说:“听说孔先生很有学问,晚辈特来求教。”孔子慈爱地说:“请讲吧。”少年拱拱手问:“什么水没有鱼?什么火没有烟?什么树没有叶?什么花没有枝?”孔子皱着眉头说:“你问得真怪啊!江河湖海,什么水能没有鱼呢?无论柴草灯烛,什么火能没有烟呢?至于植物,没有叶不能成树,没有枝也难开花。”少年一听拍手直笑,晃着脑袋说:“不对。井水没有鱼,萤火没有烟,枯树没有叶,雪花没有枝。”孔子愣住了:对啊,可自己从来没有仔细想过!于是,孔子感叹地说道:“后生可畏啊!老夫愿意拜你为师。”

好学近乎知

【原文】

子曰:“好学近乎知【近:接近。知:通“智”,明智。】,力行【力行:努力践行中庸之道。】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勇:刚勇,此处指勇于自新。】。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治:治理,管理。】;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译文】

孔子说:“喜爱学习的人就接近智慧了,尽力行善的人就接近仁爱了,知道羞耻的人就接近勇敢了。知道智、仁、勇的道理,就知道怎样去修养自身了。知道了怎样去修养自身,才能知道怎样去管理别人。知道了怎样去管理别人,也就知道怎样去治理天下和国家了。”

【师说】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人之初,就如一块朴实无华的璞玉,要经过精雕细刻,才能变得晶莹剔透,光华璀璨,成为有用的名贵器物。修身就犹如匠师对玉的雕琢,需要日积月累,不断精进,最终发出耀眼的华彩。

智慧、仁爱、勇气是人们追求的三种至高品德。获得这三种品德应该有强烈的求知欲、好学上进;应该亲自实践,身体力行;还应该有荣辱心和自尊的意识。这样,从修身做起,才能知道治人和治理天下的道理。

【知识卡片】

《中庸》何为而作也?子思子忧道学之失其传也。盖自上古圣人,继天立极,而道统之传有自来矣。

——朱熹

【故事链接】

周公辅政

周武王灭掉商朝以后,采取了一些政治措施,保持了初期的稳定局面。他临终时,继承王位的儿子姬诵才十三岁,就是周成王。武王托付弟弟周公旦辅助他管理国家。

周公为了巩固周王朝的统治,呕心沥血,兢兢业业。传说,有一次他洗头发的时候,有贤人前来求见,他就马上停止洗发,把头发握在手里去见他们,唯恐怠慢了对方。又有一次,他吃饭的时候,听说有人求见,就把来不及咽下的饭菜吐出来,赶紧去接见那些求见的人。这就是后来“周公吐哺”成语的来历。周公对工作十分认真,对年幼的姬诵一片忠心,勤勤恳恳地辅佐姬诵。可是,武王另外的两个弟弟——远在朝歌的管叔、蔡叔却造谣说周公想夺权篡位。他们制造的谣言在镐京内传得沸沸扬扬。周成王年少不懂事,更分不清是非曲直,对这位叔父也开始有点信不过了。这时,纣王的儿子武庚想趁周朝发生内乱,重新恢复殷商的统治。于是,武庚乘乱联络了一批殷商旧贵族,煽动东夷等族明目张胆地造起反来。

危乱之际,周公和成王真诚地谈了一次心。周公告诉侄子,自己决无篡位的野心,要他顾全大局,不要轻信小人的谣言。成王对叔父消除了误会,并派他带兵平定暴乱。周公东征三次攻下殷都,杀死了武庚,又将制造谣言的管叔斩首,将蔡叔流放,周朝内政终于得到稳定。

周公尽心尽意辅政成王七年,终于建立起了一个统一繁荣的国家。在周成王二十三岁时,周公将权力全部移交给他,自己告老还乡。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

【原文】

凡为【为:治理。】天下国家有九经【经:准则。】,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亲亲:亲爱亲属。】也,敬大臣也,体【体:体察,体恤。】群臣也,子【子:动词,以……为子,可解释为爱护。】庶民也,来【来:招来。】百工也,柔【柔:怀柔,引申为优待的意思。】远人也,怀【怀:抚恤,保护。】诸侯也。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不惑:凡事不疑惑。】,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则不眩【眩(xuàn):迷惑。】,体群臣则士之报【报:报答。】礼重,子庶民则百姓劝【劝:勤奋,加倍努力。】,来百工则财用足【足:充足。】,柔远人则四方归【归:归附,归顺。】之,怀诸侯则天下畏【畏:敬畏。】之。

【译文】

大凡国君治理天下和国家有九条准则,它们是:修养自身品德,尊重贤人,亲善家人,敬重大臣,体恤群臣,爱民如子,招纳百工,优待边远部族的人,安抚天下诸侯。修养自身,才能树立良好的道德典范;尊敬贤人,就不会思想困惑;亲爱亲族,就不会惹得叔伯兄弟怨恨;敬重大臣,遇事就不会犯糊涂;体恤群臣,士人们就会竭力效忠;爱民如子,百姓就会勤勉效力;招纳工匠,财富用度就会充足;优待边远部族,四方百姓就会归顺朝廷;安抚诸侯,天下的人都会心存敬畏。

【师说】

这是孔子为鲁哀公开出的治理国家的九大纲领,充分体现了儒家的德治思想。国家的诸多事情,均可以用德去抚平,化解矛盾于未发之际,尽量不动用刑法。这里详细列出了“九经”的名目,点明了各自的作用,而且排列有序。以修身为本,以修身为先,然后是尊贤、亲亲、敬大臣、体群臣、子庶民、来百公、柔远人、怀诸侯,由内到外,从上到下,环环相扣,画出了儒家“导之以德,齐之以礼”的治国蓝图,也体现了《大学》中反复强调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

【知识卡片】

关于《战国策》

《战国策》是汇编而成的历史著作,作者不明。其中所包含的资料,主要出自战国时代,包括策士的著作和史臣的记载,汇集成书应当在秦统一后。原来的书名不确定,西汉刘向考订整理后,定名为《战国策》。总共三十三篇,按国别记述。全书没有系统完整的体例,都是相互独立的单篇。

【故事链接】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和城北徐公都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想知道到底谁更英俊些,就问他周围的人。他的妻子说:“您英俊极了,徐公哪比得上您呀!”他的妾说:“徐公哪里比得上您呢!”来访的客人说:“徐公不如您英俊。”有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他,自认不如徐公漂亮。邹忌反复考虑这件事,终于明白:“我妻子赞美我,是因为偏爱我;妾赞美我,是因为害怕我;客人赞美我,是有求于我。”

于是,邹忌上朝去见齐威王,说起这件事情,并说:“齐国方圆千里,城池百座,王妃和侍从没有不偏爱大王的,臣子没有不害怕大王的,国人没有不有求于大王的。由此看来,您受的蒙蔽一定非常厉害。”齐威王说:“对!”下令官员和百姓指责自己的过错并对他们加以褒奖。大臣百姓都争着来进言,宫院里像个闹市,纠正了很多错误。燕、赵、韩、魏等国听说后,都到齐国来朝拜。由于善纳雅言,齐国在朝廷上就征服了别国。

行之者一也

【原文】

齐【齐:通“斋”。】明【明:洁净无蔽。】盛服,非礼不动,所以修身也;去谗【谗:谗言,说别人坏话,指说坏话的人。】远色【色:女色。】,贱货【贱货:轻视财物。贱,轻视。】而贵德【贵德:看重有德之人。贵,看重,重视。】,所以劝【劝:劝勉,奖励。】贤也;尊其位,重其禄,同其好恶,所以劝亲亲也;官盛【盛:众多。】任使【任使:听凭差使。】,所以劝大臣也;忠信重禄【忠信重禄:就是待之以至诚,养之以厚禄。】,所以劝士也;时使【时使:指役使百姓不误农时。】薄敛【薄敛:减轻赋税。】,所以劝百姓也;日省【省(xǐng):视察。】月试【试:考核。】,既廪称事【既廪(lǐn)称事:按做事的多少来发放肉食、粮米。既,肉食。廪,粮米。】,所以劝百工也;送往迎来,嘉【嘉:奖励。】善【善:有才能。】而矜【矜:怜悯。】不能【不能:才能不周全的人。】,所以柔远人也;继绝世【绝世:有爵位封地,但没有子孙的贵族。】,举废国【废国:即已被消灭的国家。】,治乱【治乱:平定祸乱。】持危【持危:扶持倾败。】,朝聘【朝(cháo)聘:诸侯定期朝见天子。每年一见叫小聘,三年一见叫大聘,五年一见叫朝聘。】以时,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一:指“诚”。精诚不欺是《中庸》特别倡导的道德。】也。

【译文】

像斋戒那样虔诚,仪容端庄严肃,不合乎礼仪的事坚决不做,是为了修养自身;疏远谄佞小人和女色,轻视财物而重视德行,是勉励人们修养成贤人;提高亲族地位,加重他们的俸禄,与他们爱憎相同,是为了亲近亲族;属官众多便于差使,是为了敬重大臣;真心诚意地任用他们,并给予较多的俸禄,是为了体恤群臣;让百姓服役不误农时,减轻赋税,是为了爱民如子;经常视察考核,使报酬与劳动相称,是为了勉励工匠;来时欢迎,去时欢送,嘉奖有才能的人,体恤能力差的人,是为了优待边远部族;延续绝嗣的家庭,复兴衰败的属国,治理祸乱,扶持危困,定期受诸侯朝见,厚礼相送,薄收贡礼,以此安抚诸侯。总而言之,治理天下和国家有九条准则,但实行这些准则的道理是一样的,关键在于诚实专一。

【师说】

要治理好国家,必须遵循九条准则,这九条准则一以贯之的思想就是富有诚心。这首先是诚心修养自己的品德,其次是对内真心亲近贤人、亲族及群臣、百姓,对外诚心对待边远部族,安抚诸侯。这九条准则是国家稳定繁荣的保证。

九经是治理天下和国家的最高标准,它过于完美,实际上很难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