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国学经典导读(全集)(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
5733400000047

第47章 论语(1)

学而篇第一 入则孝,出则弟

【原文】

子曰:“弟子,入【弟子:指家中年纪幼小的男子。入:古代时父子分别住在不同的居处,学习则在外舍。《礼记·内则》:“由命士以上,父子皆异宫。”入是入父宫,指进到父亲住处,或说在家。】则孝,出则弟【出:与“入”相对而言,指外出拜师学习。出则弟,是说要用弟道对待师长,也可泛指年长于自己的人。】,谨【谨:指行为有常规。】而信,汎爱众【汎(fàn):同“泛”,广泛的意思。众:众人。】而亲仁【仁:仁即仁人,有仁德之人。】。行有余力【余力:指有闲暇时间。】,则以学文【以:这里当“用”讲。文:古代文献。主要有诗、书、礼、乐等文化知识。】。”

【译文】

孔子说:“为人子弟的人,在家要孝顺父母,外出要尊敬兄长,行为要谨慎,说话要有信用,广泛亲爱众人,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做了以后还有余力,就用来学习《诗》《书》等有关礼乐的著作。”

【师说】

孔子要求弟子们首先要致力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如果还有闲暇时间和余力,就用来学习古代典籍,增长文化知识。这表明,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而对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则摆在第二位,也就是说要德才兼备。无数的事实都证明,决定人成败的不是智力的高低,而是情感因素,它包括性格、意志等,也就是态度决定一切。

【知识卡片】

《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论语》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两三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学而》一篇包括十六章,内容涉及诸多方面。

【故事链接】

聪明出自勤奋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也是我国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之所以能成为弟子三千、名扬四海的圣人,是和他小时候的刻苦勤奋分不开的,也正所谓“天才来自勤奋”。

史书上说,孔子的母亲在他刚刚三岁的时候,就教他读书识字,到四岁的时候,他已会念百余字了。

有一天,他的母亲说:“昨天我教你的字会背了吗?”

孔丘说:“都记住了。”

母亲说:“那好,明天一早我考考你。”

孔丘和哥哥在一起睡觉。这天晚上,他钻入被窝后对哥哥说:“哥哥,娘教给你的字都记住了吗?”

哥哥道:“都记住了。你呢?”

孔丘说:“我已经练了多遍,也许都记住了,可又没有把握,明天一早娘要考我,若有不会的,娘一定非常伤心和难过。不行,我一定要起来再多练几遍。”

哥哥被他这种刻苦学习、孝顺母亲的精神所感动,心疼地说:“天气凉了,别起来练了,就在我的肚子上写吧。我能觉出对错,也好对你写的做个检查!”

于是,小孔丘就在哥哥的胸口上写了起来。每写一字,就念出声来。可这声音越来越轻,当他写完最后一个字的时候,声音已听不到了。哥哥验完他的最后一个字,听着他那均匀的呼吸,望着他甜中带笑的睡容,既心疼又爱怜地笑了。

第二天一早,母亲考核时,他一遍通过。母亲惊喜道:“这孩子真神了,前天教了他那么多字,只过了一天,就如此滚瓜烂熟,将来准能干大事啊!”

为政篇第二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原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通“又”,整数零数之间的标志词,不翻译。于:介词,在。】,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惑:困惑。】,五十而知天命【天命:人们自己不能支配的事情。】,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逾(yú):越过,超过。】矩。”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立业;四十岁不再感到困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听进不同的意见;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地行事而不会超出规矩。”

【师说】

在本章里,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身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做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孔子用这几句话简单地叙述了自己的一生。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应有所提高和升华。孔子的一生都在孜孜不倦地学习,寻求真理,他的这段话已经成为千古名言,传颂至今。活到老学到老。在我们短暂的一生中,需要通过不断地学习以突显自己的价值。年轻时,学是为了理想,为了安定;中年时,学是为了补充,补充空洞的心灵;老年时,学则是一种意境,慢慢品味,自乐其中。

【知识卡片】

梁启超把《论语》内容归为八类:一、个人人格修养之教训;二、社会伦理之教训;三、政治谈;四、哲理谈;五、对于门弟子及时人因人施教的回答;六、对于门弟子及时人之批评;七、自述语;八、孔子日常行事及门人颂美孔子之语。

【故事链接】

韦编三绝的故事

孔子少年时勤奋好学,十七岁时就以学识渊博闻名于鲁国。虽然孔子学识渊博,可他一生都没有松懈过。

那时还没有发明纸,书籍都是用竹简做成,然后用牛皮绳编连起来。像《周易》这样的书,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编连起来的。

孔子到了晚年,花了很大的精力,把《周易》全部读了一遍,基本上了解了它的内容。不久,又读第二遍,掌握了它的基本要点。接着,他又读第三遍,对其中的精神、实质有了透彻的理解。在这以后,为了深入研究这部书,也为了给弟子讲解,他不知翻阅了多少遍。这样读来读去,把编连竹简的牛皮绳都给磨断了,不得不换上新的再用。

就这样,换了多次牛皮绳,孔子才把《周易》研究透。即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是不满意,说:“如果我能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多理解些《周易》的文字和内容了。”

由此可见,再聪明的人,如果没有这种刻苦精神,也不能成为有学问的人。

八佾篇第三 孔子谓季氏

【原文】

孔子谓季氏【季氏:鲁国正卿季孙氏,即季平子。】,八佾【八佾(yì):行列的意思。古时一佾八人,八佾就是六十四人,据《周礼》规定,只有周天子才可以使用八佾,诸侯为六佾,卿大夫为四佾,士用二佾。季氏是正卿,只能用四佾。】舞于庭,是可忍【可忍:可以忍心。一说可以容忍。】也,孰【孰:谁,哪个人或哪些人。】不可忍也?

【译文】

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六十四人在自己的庭院中奏乐舞蹈,这样的事他都忍心去做,还有什么事情不可狠心做出来呢?”

【师说】

春秋末期,奴隶制社会处于土崩瓦解、礼崩乐坏的过程中,违犯周礼、犯上作乱的事情不断发生,这是封建制代替奴隶制过程中的必然表现。不同等级的礼仪代表不同的精神象征,季孙氏用八佾舞于庭院,是典型的破坏周礼的事件。孔子是维护周王朝的礼教的,他认为越礼是对礼教秩序的践踏和侮辱。对此,他表现出极大的愤慨,“是可忍孰不可忍”一句,反映了孔子对此事的基本态度。

【知识卡片】

《八佾》篇包括二十六章。本篇主要内容涉及“礼”的问题,主张维护礼在制度上、礼节上的种种规定。本篇重点讨论如何维护“礼”的问题。

【故事链接】

嗟来之食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互相征战,老百姓不得太平,如果再加上天灾,老百姓就没法活了。这一年,齐国大旱,一连三个月没下雨,田地干裂,庄稼全死了,穷人吃完了树叶吃树皮,吃完了草苗吃草根,眼看着一个个都要被饿死了,可是富人家里的粮仓堆得满满的,他们照旧吃香的喝辣的。

有一个富人名叫黔敖,他把做好的窝窝头摆在路边,施舍给过往的饥民们,但又摆出一副救世主的架子。过来一个饥民,黔敖便丢过去一个窝窝头,并且傲慢地叫着:“叫花子,给你吃吧!”有时候,过来一群人,黔敖便丢出去好几个窝头让饥民们互相争抢,黔敖在一旁嘲笑地看着他们,十分开心,觉得自己真是大慈大悲的活菩萨。

一天,一个瘦骨嶙峋的饥民走了过来。只见他满头乱蓬蓬的头发,衣衫褴褛,将一双破烂不堪的鞋子用草绳绑在脚上,他一边用破旧的衣袖遮住面孔,一边摇摇晃晃地迈着步,由于几天没吃东西了,他已经支撑不住自己的身体,走起路来有些东倒西歪了。

黔敖看见这个饥民的模样,便特意拿了两个窝窝头,还盛了一碗汤,对着这个饥民大声吆喝着:“喂,过来吃!”饥民像没听见似的,没有理他。黔熬又叫道:“嗟(jiē),听到没有?给你吃的!”只见那饥民突然精神振作起来,瞪大双眼看着黔敖说:“收起你的东西吧,我宁愿饿死也不愿吃这样的嗟来之食!”

黔敖万万没料到,饿得这样摇摇晃晃的饥民竟还保持着自己的人格尊严,顿时满面羞惭,一时说不出话来。

本来,救济、帮助别人就应该真心实意而不要以救世主自居。对于善意的帮助是可以接受的;但是,面对“嗟来之食”,倒是那位有骨气的饥民值得我们赞扬。

公冶长篇第五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原文】

子贡问曰:“孔文子【孔文子:卫国大夫孔圉(yǔ),“文”是谥号,“子”是尊称。】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敏:敏捷,勤勉。】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译文】

子贡问道:“为什么给孔文子一个‘文’的谥号呢?”孔子说:“他聪敏勤勉而好学,不以向他地位卑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给他谥号叫‘文’。”

【师说】

孔子在回答子贡提问时讲到“不耻下问”的问题。这是孔子治学一贯应用的方法。“敏而好学”,就是勤敏而兴趣浓厚地发愤学习。“不耻下问”,就是不仅听老师、长辈的教导,向老师、长辈求教,而且还求教于一般看来不如自己知识多的一切人,而不以这样做为可耻。孔子“不耻下问”的表现:一是就近学习自己的学生们,即边教边学,这在《论语》中有多处记载。二是向百姓学习,在他看来,群众中可以学的东西有很多,这同样可从《论语》书中找到许多根据。他提倡的“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对后世文人学士产生了深远影响。

【知识卡片】

本篇共计二十八章,内容以谈论仁德为主。在本篇里,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从各个侧面探讨仁德的特征。这些思想对后世产生了较大影响。

【故事链接】

凿壁借光

匡衡是西汉的著名学者,出身贫寒。小的时候,家里很穷,他没钱读书,也没钱买书。同乡有个富翁家中藏书很丰富,匡衡就去他家做工,却不收分文工钱。富翁感到很奇怪,问匡衡这是为什么。匡衡说:“我不想要工钱,只希望您能把家中的书都借给我读,我就心满意足了。”富翁听了深受感动,答应了他的请求。

从此,匡衡就有书读了。但是,他白天要做活,晚上才有时间读书。可因为那时候的灯是油灯,他家里那么穷,根本买不起灯油,匡衡为此非常着急。有一天,他忽然发现从简陋的屋子的缝隙中,透过了邻家的灯光,这使匡衡非常兴奋,他立刻想到了一个聪明的办法。他一点点地在挨着邻家的墙上凿穿了一个洞,“借”来了邻家的一点光亮。从此,他每晚捧着书本,在洞前映着微光努力读书,最终成为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

雍也篇第六 知者乐水

【原文】

子曰:“知者乐【知(zhì):同“智”;乐,古音“yào”,喜爱的意思。】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译文】

孔子说:“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跃,有仁德者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师说】

孔子这里所说的“智者”和“仁者”不是一般人,而是那些有修养的“君子”。以山水形容仁者智者,形象生动而又深刻。智者也就是聪明人,聪明人通晓事理,反应敏捷而又思想活跃,性情好动就像水不停地流一样,所以用水来比拟。仁者也就是仁厚的人,仁厚的人安于义理,仁慈宽容而不易冲动,性情好静就像山一样稳重不迁,所以用山来比拟。

孔子认为人和自然是一体的,山和水的特点也反映在人的素质之中。他希望人们都能做到“智”和“仁”,只要具备了这些品德,就能适应当时社会的要求。山水各有千秋,仁智都是我们的追求,即使力不能及,也要尽心追求。你是乐水还是乐山呢?

【知识卡片】

本篇共三十章。其中著名文句有:“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敬鬼神而远之。”“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本篇里有数章谈到颜回,孔子对他的评价甚高。

【故事链接】

仁智的孙叔敖

小时候的孙叔敖勤奋好学,尊敬长辈,孝敬母亲,很受邻里的喜爱。

有一次,孙叔敖外出玩耍,忽然看到路上爬着一条双头蛇。孙叔敖乍一见这条蛇,心中不免一惊。他以前听别人说,谁要是看见双头蛇,谁就会死去。他决定马上把这条双头蛇打死,不能再让别人看见。于是他拾起路边的大石块,打死了双头蛇,并把它深深地埋起来。

回到家里,孙叔敖闷闷不乐,饭也不吃,一个人坐在油灯前看书发呆。母亲看到他的情绪有些不对头,便问他道:“孩子,你今天是怎么啦?”

孙叔敖抬头看了看母亲,摇摇头说:“没什么。”然后低下头去,依然无精打采。

母亲伸出手,摸了摸他的额头说:“莫不是生病了?”

孙叔敖再也憋不住了,一下扯住母亲的衣袖伤心地哭了起来。母亲感到十分诧异,问道:“孩子,你到底出了什么事啊,哭得这么伤心?”

孙叔敖边哭边说:“今天我在外面看到了一条双头蛇。听人说,看见这种蛇的人会死去的,要是我死了,我就再也见不到您了……”

母亲边安慰他边问道:“那条蛇现在在哪里呢?”

孙叔敖边擦眼泪边回答说:“我怕再有人看见它也会死去,就把它打死埋起来了。”

听了孙叔敖的话,母亲很感动,她高兴地摸着孙叔敖的头说:“好孩子,你做得对。你的心眼这么好,你一定不会死的。好人总是有好报的。”

孙叔敖半信半疑地看着母亲,点了点头。

后来,孙叔敖长大成人,由于他的学识、品德好,做了楚国的令尹。他还没正式上任,老百姓就已经很信赖他了。

述而篇第七 君子坦荡荡

【原文】

子曰:“君子坦荡荡【坦荡荡:心胸宽广、开阔、容忍。】,小人长戚戚【长戚戚(qī):经常忧愁、烦恼的样子。】。”

【译文】

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师说】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是自古以来人们所熟知的一句名言。许多人常常将此写成条幅,悬于室中,以激励自己。孔子认为,作为君子,应当有宽广的胸怀,可以容忍别人,容纳各种事件,不计个人利害得失。君子光明磊落,不忧不惧,所以心胸宽广坦荡;小人患得患失,忙于算计,又每每庸人自扰,疑心他人算计自己,所以经常陷于忧惧之中,心绪不宁。

心性的高低决定了一个人内心容量的大小。要想达到心胸宽广的思想境界,就必须先修好自己的品德,看淡人世间的名利得失,保持平静祥和的心态。只有这样才能在遭到误解或恶语中伤时坦然面对,无怨无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