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1]·辛弃疾
【原词】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2]。落日楼头,断鸿[3]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4]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5],尽西风、季鹰[6]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7]。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8]。倩[9]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10]?
注:
[1]建康赏心亭:为秦淮河边一名胜。
[2]“遥岑”三句:远望遥山,像美人头上的碧玉簪、青螺发髻一样,似都在发愁,像有无限怨恨。
[3]断鸿:失群孤雁。
[4]吴钩:吴地特产的弯形宝刀,此指剑。
[5]“休说”句:表示自己不愿放弃大业,只图个人安逸。
[6]季鹰:张季鹰,西晋著名文学家,此处是说张季鹰因贪恋家乡的美味而弃官。
[7]“求田”句:表示自己羞于置田买屋安居乐业。刘郎,刘备,这里泛指贤德之人。
[8]“可惜流年”三句:自惜年华在无所作为中逝去,为国运感到忧愁,人比树老得还快。
[9]倩:在这里是请、央求的意思。
[10]揾(wèn):擦拭。
【译文】
楚地的天空,千里弥漫着清爽的秋气,江河水流向天边,秋色天际。远望遥远的山岭,有如插着玉簪的螺髻,向人们呈献愁恨。流落江南的游子,在落日的时候,在失群孤雁的哀鸣声中,站在楼上瞭望。把宝刀吴钩看完,把栏杆拍遍,但没有人领会我登临楼台的用意。
不要说鲈鱼正好可以切碎煮熟品尝,秋风吹遍大地,张季鹰怎么还没有回乡?如果只想像许汜一样,买田置屋,怕会羞于看见才气横溢的刘备。可惜年华如水流去,忧愁风雨,树木犹如此。请谁唤来身穿鲜丽衣服的美女拿着红巾,擦拭英雄流下的眼泪?
【师说】
乾道四年(1168),辛弃疾登临赏心亭,向北望去。北方是抗金前线,是他曾经战斗过的地方,而如今他却待在这里,英雄无用武之地,心中无限感慨,写下了本词。
词的上片写登楼远眺的情景。先写秋高气爽的南国秋色,水天相接,苍茫清冷,江天无际,秋色无边。再写登楼远眺,“落日”“断鸿”,既是写景,又是渲染凄凉冷落的气氛。“落日”给人时光流逝之感,与下片“可惜流年”遥相呼应。
“断鸿”,则是词人自喻。“落日”“断鸿”,更增添了江南游子的愁怨。接着,词人用两个动作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绪:一是仔细端详抽出鞘来的宝剑,壮志难酬,英雄无用武之地;一是用手使劲拍打亭上的栏杆,扼腕长叹。尽管如此,却仍然“无人会,登临意”。这里抒发了词人胸怀壮志、身负奇才,却报国无门、无人理解的满腔忧愤。
词的下片铺叙无人理解的“登临意”,细说报国无门、岁月蹉跎的苦闷心情。首先引用张季鹰弃官归乡、许汜求田问舍两个典故,“休说”二字从反面着笔,表达了自己不愿从俗浮沉、希望建功立业的豪迈气概。接着引用桓温“木犹如此,人何以堪”的感慨,来说明自己心中怕的是时光如流水般飞逝、时不我待,却不得不虚度年华的忧愁,而且对应了“千里清秋”“落日楼头”等句。词的最后三句写他忠贞爱国却无人理解的痛苦,与上片“无人会,登临意”遥相呼应,荡气回肠,令人噤声。全词始终充满着一种激昂慷慨的情调,传送出一种雄浑、高亢的声音,它们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知识卡片】
辛弃疾,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人。他原是智勇双全的英雄。因生长于金人占领区,自幼就决心为民族复仇雪耻、收复失地。因此,他一生都在为抗金御敌、统一中原而奋斗。但辛弃疾不被重用,其词多数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与苏轼同为豪放词派的代表,合称“苏辛”。
【故事链接】
鹅湖之会
辛弃疾、陈亮都是宋代豪放词派的杰出作家。在那个特定的时代,眼见大好山河飘摇破碎,南宋统治者腐败无能,两位词人忧国忧民,一腔正气。然而身处南宋王朝腐朽统治集团的压抑,他们有志难以驰骋、抱负不能实现,心中愤慨不已。由于志趣相投,二人常在一起畅谈个人抱负。1188年秋天,陈亮写信给辛弃疾和南宋理学家朱熹,相约到铅山紫溪商讨统一大计。但后来,朱熹因故推辞了这次铅山之会。这年冬,到了相约之期,辛弃疾正染病在床,于瓢泉养息等待陈亮。傍晚,雪后初晴,夕照辉映白雪皑皑的大地,辛弃疾在瓢泉别墅扶栏远眺,一眼看见期思村前驿道上骑着大红马而来的陈亮,大喜过望,病痛消散,下楼策马相迎。两人在村前石桥上久别重逢,感慨万端;伫立石桥,沐浴着雪后初晴的夕阳,纵谈国事,为金瓯残缺而痛心疾首,爱国之情汹涌澎湃于胸,拔剑斩坐骑,盟誓为统一祖国奋斗不止。
辛弃疾和陈亮的这次会晤,瓢泉共酌,鹅湖同游,长歌相答,极论世事,逗留弥旬乃别,成为文坛佳话。后人为了纪念这两位爱国志士,将这次会晤称为第二次“鹅湖之会”,将期思村前的石桥称为“斩马桥”,并在桥旁建了斩马亭。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李清照
【原词】
红藕香残玉簟[1]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2]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注:
[1]玉簟:光华如玉的席子。
[2]雁字:指雁群飞时排成“一”或“人”形。相传雁能传书。
【译文】
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轻轻脱换下薄纱罗裙,独自泛一叶兰舟。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归时候,月光皎洁侵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
花自在地飘零,水自在地漂流。一种离别的相思,你与我,牵动起两处的闲愁。啊,无法排解的是这相思,这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师说】
这首词以时间为线索,从初秋的白天到晚上,主要抒写了夫妻间的别绪离愁,闺中的深切思念之情,真切感人。
上片主要写怀念远方丈夫的情景。先从景写起:荷花谢了,竹席显得凉了,已是秋意渐浓。秋天本是大自然的正常的时序轮回,但对于满怀离愁的人来说,就有了残败之意。一个“秋”字,既表时序,也表心态。接下来“轻解罗裳”二句实际是在写作者的心绪:轻薄的罗衣已无法抵挡秋天的凉意,但不用匆忙换下,“轻”字写出了从容气质,更写出了独自一人的百无聊赖。为了排解无聊,登舟出游吧,但仍是形影孤单,只能愈添相思。因而一见天空雁过,即不由自问,莫非是远游人寄来了书信吧?但直到雁归,月照西楼,仍无消息。夜深月明,未眠人显得形单影只,更思念远在北方的亲人。
词的下片主要写相思的无可排遣。首句用花落、水流两种自然现象来比拟相思的不由自主,无可奈何。花自然会飘零,水自然会流动,那么分居两地的人怀着同样的相思也是自然的,没有办法不如此的。人当然无法对抗自然规律,所以尽管努力去消除这种思念也毫无结果:才把它撵下眉头,却又回到心头上来。“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三句,语句工整,平易明白,把儿女的情思表现得极为形象,可和李后主的“剪不断,理还乱”相媲美。
这首词是李清照的前期作品,相传是她婚后不久送别赵明诚时所作,“闲愁”二字正合乎她当时的心境。全词通过相思离愁,由有形向无形瞬间转化的细节,生动而形象地描绘了作者心中无法摆脱思念丈夫的缠绵情意,真实感人。
【知识卡片】
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宋朝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她生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卒于高宗绍兴二十一年(1151)以后。一生经历了表面繁华却危机四伏的北宋末年和动乱不已、偏安江南的南宋初年。李清照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她擅长书、画,通晓金石,而尤精诗词。她的词作独步一时,流传千古,被誉为“词国皇后”。
【故事链接】
留书赠剑
在南京,传说李清照和赵明诚夫妇俩下雪天常穿着大红披踏雪、赏梅、吟诗。一天,在城脚遇到一卖剑的老人,赵明诚问他:“剑卖多少钱?”老人说:“不要钱,要以剑换书。”
赵问:“换什么书?”老人说出了书名。恰巧这本书是赵明诚收藏的。但是,赵不想以这本书换剑,又很想收藏这把剑,就问老人:“这本书是不是您的?”老人说:“正是我家传家之书。我的父母说,我家什么都可以丢,就是这本书不能丢。”
赵明诚很感为难,就和李清照商量。李清照对老人说,容我们考虑考虑。
李清照“考虑”了七天,老人去见李清照、赵明诚夫妇。李清照拿了两本书,一本是老人要的原书,一本是李清照依原书抄的“手抄本”。老人被感动了,他说你们想要的是原书,我拿去也是收藏,既然你们能认真地收藏,我就把原书和宝剑都赠给你们吧。说完,就拿了李清照的“手抄本”,留下原书和剑就走了。
西江月 顷在黄州·苏轼
【原词】
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氵弥>;<;氵弥>;[1]浅浪,横空隐隐层霄[2]。障泥[3]未解玉骢桥[4]。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5]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6]。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注:
[1]<;氵弥>;<;氵弥>;:水盛的样子。
[2]层霄:层云。
[3]障泥:用锦或布制作的马荐,垫在马鞍之下,一直垂到马腹两边,以遮尘土。
[4]玉骢(cōng)桥:桥名。骢,青白杂毛的马。
[5]可惜:可爱的意思。
[6]琼瑶:美玉,这里比作皎洁的水上月色。
【译文】
在黄州时的一个春夜,我在蕲水边骑马而行,经过酒家饮酒,醉后乘着月色归去,经过一座溪桥,解下马鞍,抱着手臂醉卧稍微休息。等到自己醒来时,天已经亮了,众多的山峰聚集在一起,流水发出锵锵的声音,我怀疑这不是人世间。于是在桥柱上写下这些话。
月光照耀,春水涨满,溪流汩汩,天空中云层隐隐约约。在玉骢桥上,马鞍鞯还没解下,我就想在这芳草之上醉卧入眠。
一条可爱的溪水,不要被马儿踏碎了这皎洁的月色。解下马鞍作枕,倚靠着它斜卧在绿杨桥上,(醒来时)杜鹃的鸣叫声穿过春天的黎明。
【师说】
这首词采用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所绘之景,无论是作者夜间醉眠草地,还是醒来所见之晓景,都是“疑非人世”之景;所抒之情,是飘飘欲仙之情。景和情有机地交织在一起,相辅相成,互相依存着。
这首词作于苏轼贬谪黄州期间。按理说他应该是郁闷的,但在这里诗人却因为见到眼前的美景从而忘却了自己的烦恼,诗情画意中诗人那淡泊、快适的心境,乐观、豁达的襟怀让人不禁佩服万分。
【知识卡片】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的代表。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名列“苏(轼)、黄(庭坚)、米(芾)、蔡(京)”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
【故事链接】
针锋相对
苏东坡被贬黄州后,一居数年。一天傍晚,他和好友佛印和尚泛舟长江,正举杯畅饮间,苏东坡忽然用手往江岸一指,笑而不语。佛印顺势望去,只见一条黄狗正在啃骨头,顿有所悟,随将自己手中题有苏东坡诗句的扇子抛入水中,两人面面相觑,不禁大笑起来。
原来,这是一副哑联。苏东坡的上联是:狗啃河上(和尚)骨。佛印的下联是:水流东坡尸(东坡诗)。
望江南 春未老·苏轼
【原词】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1]。试上超然台[2]上望,半壕[3]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4]后,酒醒却咨嗟[5]。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6]试新茶,诗酒趁年华[7]。
注:
[1]斜斜:无风时柳枝垂直,风吹动柳枝更倾斜了。
[2]超然台:密州北城有台,名超然台,苏轼让人修葺一新,经常登临游玩,并且写了《超然台记》那篇有名的散文。超然台故址在今山东诸城。
[3]壕:绕城的水沟,俗称“护城河”。
[4]寒食:节名。我国民间习俗,寒食后两天是清明节。
[5]咨嗟:叹息。
[6]新火:古代风俗,寒食节这天是不烧火的,节后再点的火称为新火。
[7]诗酒趁年华:趁着现在年纪不老纵情赋诗饮酒。
【译文】
登上超然台远眺,春色尚未褪尽,和风习习,吹起柳丝千条细,这一湾护城河水绕了半座城,满城内皆是春花灿烂,迷迷蒙蒙的细雨飘散在城中。
寒食之后,春意是该减了,酒醒后,我不禁要嗟叹呀!我不该对着朋友谈及思念故乡的事,姑且拿来寒食后的新火试煮今年初采的新茶。我们要喝酒或作诗,都得趁着美好的时光呀!
【师说】
熙宁九年暮春,苏轼登超然台,眺望春色烟雨,触动乡思,写下了此诗。寒食后,正是清明,应当返乡扫墓,但此时词人却欲归而不得。为摆脱思乡之苦,只能借煮茶来作为对故国的思念之情,同时又想超然物外,忘却尘世间的一切,词人那复杂的心理隐藏其中。
【知识卡片】
苏轼幼年深受其父苏洵的熏陶。因与王安石的变法主张有许多不同,请求外调,自熙宁四年至元丰初期先后被派往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地方官。元丰二年(1079)因所谓以诗文诽谤朝廷的罪行下狱。侥幸被释后,谪贬黄州。
【故事链接】
学无止境
苏轼年少时,天资聪颖,他广读诗书,博通经史,又长于作文,因而受到人们的赞赏,自矜之情亦随之而萌。
一日,苏轼于门前手书一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尽”与“遍”对,活画出苏轼当时的自傲之心。没料到,几天之后,一鹤发童颜老者专程来苏宅向苏轼“求教”,他请苏轼认一认他带来的书。苏轼满不在乎,但接过一看,心中顿时发怔,书上的字他一个也不认识;心高气傲的苏轼亦不免为之汗颜,只好连连向老者道不是,老者含笑飘然而去。
苏轼羞愧难当,跑到门前,在那副对联上各添上两字,境界为之一新,乡邻皆刮目:“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李清照
【原词】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1]红瘦[2]。
注:
[1]绿肥:指枝叶茂盛。
[2]红瘦:谓花朵稀少。
【译文】
昨夜晚雨点稀疏风急骤,沉睡一觉醉意仍残留。试问卷帘侍女花儿可好,回答说“海棠花依然如旧”。
“知道吗?知道吗?一定是绿叶多于红花稀疏。”
【师说】
此词委婉地表达了作者怜花惜花的心情,也流露了其内心的苦闷。词中着意人物心理情绪的刻画,三十三字中有人物、有场景、有对白,曲折委婉,语言表现力强。
首句写天气,为写惜花铺垫;“试问”句,词人深情发问,“试”字,表现了关心花事,又怕听到花落消息的心理;答句中“依旧”二字,暗示侍女漫不经心之态,与词人的关切心情形成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