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国学经典导读(全集)(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
5733400000066

第66章 宋词(3)

《苏幕遮》唐玄宗时教坊曲名,来自西域。幕,一作“莫”或“摩”。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四十一《苏莫遮冒》修:“'苏莫遮'西域胡语也,正云”。飒磨遮“此戏本出西龟兹国,至今犹有此曲。此曲浑脱、大面、拨头之类也。”后用为词调。全词双调六十二字,前后片(阕)无异。

词牌格式:

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故事链接】

范仲淹巧计救饥荒

范仲淹幼年家境极其贫困,年长以后才入学,昼夜苦读。中进士为官后,清正廉洁,关心民间疾苦。有一年,范仲淹任杭州太守,浙江一带发生大饥荒,米价飞涨。范仲淹不仅不压低米价,反而抬高米价,命令手下人沿江张贴榜文,公开涨高了米价。米商们闻讯后,争先恐后地把米运到杭州。等到米大量集中于杭州后,范仲淹下令米价降低到灾前价格,使杭州灾民平安度过了饥荒。

踏莎行 候馆梅残·欧阳修

【原词】

候馆[1]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2]摇征辔[3]。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4]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5]更在春山外。

注:

[1]候馆:接待宾客的馆舍。暗用南北朝陆凯的诗意:“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驿路梅花正含有怀人之意。

[2]草薰风暖:从江淹《别赋》“闺中风暖,陌上草薰”二句而来。薰,香气。

[3]辔:马缰,即以代表马。

[4]盈盈:泪水满眼的样子。

[5]行人:此指心上人。

【译文】

驿店梅花开谢,溪桥柳还娇稚。芳草行程,和风摇曳着马辔。客中别恨渺天涯,似春水茫茫无际。

柔肠寸断,粉泪如珠坠。更莫上高楼,阑干孤倚。草原的尽头,是一片青山,那远行人,还在青山以外哩!

【师说】

本词运用了三种艺术表现手法。一是托物兴怀,词的上片写残梅、细柳和薰草这些春天里的典型景物,点缀着候馆、溪桥和征途,表现出南方仲春融和的气氛,但对于离愁的行人来说,却倍增烦恼,更添愁思。二是比喻,化虚为实。“愁”是一种无可视感的情绪,将它比喻为迢迢不断的春水,既形象又贴切,这样化虚为实,可视可感。三是逐层深化,委曲尽情。“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更进一步说明行人离愁的无穷。全词悱恻幽回,情深意远。

【知识卡片】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江西永丰)人。天圣八年(1030)进士。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的领袖,一代文宗,散文名列“唐宋八大家”。文风平易流畅,纡徐婉曲,富于情韵,对当时的浮艳诗风也有所革新。同时又是史学家,与宋祁同修《新唐书》,独力完成《新五代史》。

【故事链接】

欧阳修进城

欧阳修在少年时期就立志要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年仅12岁的他孤身一人离家赶赴襄阳求学。当他赶到襄阳城下时,天色已晚,城门已经关上了。他抬头望见城头有一个年纪较大的士兵在把守,便拱手施礼道:“我是到城里来求学的,烦请老伯开门让学生进城好吗?”

这名老兵本不敢随便违例开门,但见欧阳修很懂礼貌,顿起爱怜之心,说道:“既是书生,我出一联,对得出放你进城,如果对不出,明天再来。”于是出上联道:

“开关早,关关迟,放过客过关;”

欧阳修略一思索说:“出对子容易,对对子难啊,请先生先对吧!”老兵道:“我是要你先对!”欧阳修笑着说:“学生已经对过了。”老兵细心一想,恍然大悟,立即下来给欧阳修开了城门。

欧阳修的下联是:

“出对易,对对难,请先生先对。”

此联与上联前后呼应,巧夺天工,实为妙对。

采桑子 群芳过后西湖好·欧阳修

【原词】

群芳过后[1]西湖[2]好,狼藉残红[3]。飞絮濛濛[4],垂柳阑干尽日风[5]。

笙歌[6]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7],双燕归来细雨中。

注:

[1]群芳过后:百花凋零之后。群芳,百花。

[2]西湖:指颍州西湖,在今安徽阜阳县西北,颍水和诸水汇流处,风景佳胜。

[3]狼藉残红:残花纵横散乱的样子。残红,落花。狼藉,散乱的样子。

[4]濛濛(méng):蒙蒙。形容柳絮在空中飞舞弥漫的样子。

[5]垂柳阑干尽日风:栏杆边低垂的柳枝整天随风摇摆。

[6]笙歌:笙管伴奏的歌筵。

[7]帘栊(lóng):带纱之窗。栊,窗棂。

【译文】

虽说是百花凋落,暮春时节的西湖依然是美的,残花轻盈飘落,点点残红在纷杂的枝叶间分外醒目;柳絮时而飘浮,时而飞旋,舞弄得迷迷蒙蒙;杨柳向下垂落,纵横交错,在和风中随风飘荡,摇曳多姿,在和煦的春风中,怡然自得,整日轻拂着湖水。

游人尽兴散去,笙箫歌声也渐渐静息,才开始觉得一片空寂,又仿佛正需要这份安谧。回到居室,拉起窗帘,等待着燕子的来临,只见双燕从蒙蒙细雨中归来,这才拉起了帘子。

【师说】

本词写颍州西湖的晚春风光。暮春时节,群花凋谢,而湖光犹好,虽然不见万紫千红,但落花飞絮,风摆杨柳,倒也别有情趣。游人散去,更显西湖的幽静。作者垂帘独坐,静观双燕飞来飞去,穿梭于细雨之中。一片悠然之情,洋溢其中。

一般歌咏暮春晚景的诗词,无不伤感花落春残,而欧阳修却打破了这种传统,直言“群芳过后西湖好”,令人耳目为之一新。整首词安详自适,平静欢快,与作者退职闲居无所欲求的心情非常合拍。

【知识卡片】

采桑子

采桑子,又名丑奴儿令、罗敷艳歌、罗敷媚。唐教坊大曲有《杨下采桑》,南卓《羯鼓乐》作《凉下采桑》,属“大簇角”。此双调小令,就大曲中截取一段为之。《尊前集》注“羽调”。《张子野词》入“双调”。双调四十四字,上下阕各四句三平韵。别有添字格,两结句各添二字,两平韵,一叠韵。

【故事链接】

欧阳修为文提倡简练

欧阳修是北宋文坛领袖,他提倡什么,或反对什么,对文风的走向具有很强的号召力。欧阳修为文,主张既要明白如话,还要简练。有一次,他与同僚数人出游,看见一匹奔马踩死了一只狗,就请同僚尝试用文字把它写下来,看谁写的最简练。结果有人用了十几个字才把此事说清楚,欧阳修说:“如果让你去编写史书,恐怕一万卷也写不完。其实用‘逸马毙犬于道’六个字就把此事说清楚了。”据说欧阳修写《醉翁亭记》时,起初记述滁州四周有山,东面如何,西面如何……用了几十个字,后来全部删去,只用了“环滁皆山也”五个字。

天仙子 水调数声持酒听·张先

【原词】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译文】

心情不佳时,听几句《水调歌头》来遣散愁情。我手执酒壶把酒饮,直喝得醉意醺醺去午睡,午睡醒来啊,愁意却未减毫分。已把大好春光送走了,何时再能有春光与我靠近?傍晚时,我照照镜子,深深感伤这似水的年华,多少往事眼前过,多少约会如烟云,那些伤心的事儿,徒然记在心头。

今天,我踏着暮色走进小园,只见一对鸟禽卧在池塘边的沙滩上。重重的帘幕密密地遮住了灯光,风儿还没有停止,人们却渐渐睡去了,明天的落花一定会覆盖满园的小径。

【师说】

本词为临老伤春之作。上片首二句,借听歌饮酒解愁却不能。“送春春去”句,两个“春”分别指季节和人的年华;“临晚镜”二句,“晚”既是天晚之晚,也暗指晚年之晚,词人年华已逝的感慨与暮春景色交融,深沉而含蓄。“往事”句含无限惆怅和哀怨之情。

下片,“沙上”二句,写傍晚之景。“云破”一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妙在“破”“弄”两字极其自然生动,毫无雕饰之感。“重重”三句,写进屋后风狂人静之情景,结句仍呼应上文,有送春惜春之意。

【知识卡片】

张先,字子野,乌程人。他与柳永齐名,擅长小令,亦作慢词。其词含蓄工巧,情韵浓郁。长于锻炼字句,因善于用“影”字,世称张三影。有《张子野词》,存词一百八十多首。

【故事链接】

张三中或张三影

关于张先的绰号,《古今诗话》有这样一段记载:“有客谓子野(张先字子野)曰:人皆谓公‘张三中’,即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也。”公曰:“何不目之为‘张三影’?”客不晓,公曰:“‘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压卷花影’‘柳径无人,坠飞絮无影’。此余生平所诗意也。”原来张三影的绰号是他自封的。不过要这样算来,还真不止“三影”,其他的比如“隔墙送过秋千影”“无数杨花过无影”等也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

临江仙 梦后楼台高锁·晏几道

【原词】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艹频)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译文】

梦后看见高高的楼台紧锁,酒醒后见到帘幕低低地静垂,去年的春恨此时又来到心里。忆去年落花满地人独立,燕子双双飞在濛濛细雨里。记得初次见到小(艹频),她穿着绣有双重心字的罗衣,从琵琶弦上倾诉着自己相思的情意。当时的明月依然像今夜高照,它曾照着她彩云的飘去。

【师说】

上片写别后的孤独。“梦后”“酒醒”二句互文,写眼前实景。“楼台高锁”“帘幕低垂”,渲染凄寂无人之境和落寞孤凄之感。“落花”二句,妙手天成,凄美绝伦。“落花”“微雨”,表达伤春之情;“人独立”和“燕双飞”形成对比,衬托出词人的孤寂惆怅之感。

下片写刻骨相思。“两重心字罗衣”暗示两个人一见钟情,倾心相爱。“琵琶”句,表现小(艹频)技艺高超和芳心默许的神态;“当时”二句通过物(昔日明月)在人非的对比,流露出深挚缠绵的感情,含蓄蕴藉,令人回味。

【知识卡片】

晏几道(1038—1110),北宋词人。字叔原,号小山,北宋抚州临川县文港乡(今属南昌进贤)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能文善词,与其父齐名,时称“二晏”。词风近其父。较之其父,更工于言情,词风较为沉郁悲凉,为后世的文人所欣赏。有《小山词》。

【故事链接】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系“剽窃”而来

晏几道《临江仙》词中“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一句,可谓脍炙人口。不过,这两句真正的作者是五代时期的翁宏,他的《春残》诗写道:“又是春残也,如何出翠帏?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只可惜,这么好的句子,在原诗中实在看不出有什么特别增色之处。晏几道直接将这两句放在了自己的词中,而且整首词还因为这两句而出了大彩。真是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为什么同样的句子放在不同的作品中有截然不同的效果呢?大家可以想一想。

青玉案 凌波不过横塘路·贺铸

【原词】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译文】

轻移莲步不再越过横塘路,只有用目力相送,她像芳尘一样飘去。正是青春年华时候,可是什么样的人能与她一起欢度呢?是月台,是花榭,是雕饰的窗,还是紧闭的朱户,这只有春天才会理解她内心深处的想法。

飘飞的云彩舒卷自如,芳草岸旁的日色将暮,挥起彩笔刚刚写下了断肠的诗句。若问我闲情愁绪有几许?好像一江的烟草,满城随风飘落的花絮,梅子刚刚黄熟时的霖雨。

【师说】

词上片写佳人可望而不可即。“凌波”“芳尘”,通过用典故来形容佳人步履轻盈,倩影渐去之态;“但”字,表达了词人的无限留恋和遗憾。紧接着四句虚写女子处境,表现了作者对女子自作多情的挂念。“锦瑟华年”用设问提起,“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分别写出对佳人归处的关切,“只有”二字,写出不知女子归处的落寞惆怅。

下片“飞云冉冉”二句眼前实景。景色撩人,而佳人一去无归,故用笔抒发情怀,“彩笔”句承上启下。“若问闲愁”后三句,连设三喻,新奇贴切,亦虚亦实,为后人称颂。

【知识卡片】

贺铸(1052—1125),北宋词人。字方回,号庆湖遗老。汉族,卫州(今河南卫辉)人。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

【故事链接】

贺铸的绰号“贺梅子”

贺铸年少读书,博闻强识,诗文都很好,曾受到苏轼的举荐。他有两个绰号:“贺鬼头”和“贺梅子”。据说他相貌丑陋,面黑,但却英气勃勃,所以人称“鬼头”。“贺梅子”的绰号却与一首词有关。贺铸《青玉案》词中说:“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连用了三个比喻描写离愁别恨,形象新颖生动,轰动一时,被人称为“贺梅子”。

破阵子 春景·晏殊

【原词】

燕子来时新社[1],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2]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原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注:

[1]新社:社日是祭社神——土地神的日子,有春、秋两社,新社即春社,是在春分前后的戊日。

[2]巧笑:美好的笑。

【译文】

燕子飞来时正在春社前后,梨花飘落后却已临近清明。池塘里浮动着三四点绿苔,绿叶下传出一两声黄鹂的啭鸣,白昼渐长柳絮飘舞在空中。

东邻的小姐妹笑得十分美丽,在采桑的小路上与女伴相逢。以为她昨夜里做了好梦,原来是今早上斗草取胜,双颊上荡出了甜甜的笑容。

【师说】

此词描写古代少女们在春天的一个生活片断。上片描写明丽春景。开篇点明季节特征。“燕子来时”与“梨花落后”一黑一白,一动一静,形成对比;“池上碧苔”和“叶底黄鹂”一碧一黄,一静一动,衬出春天的绚烂、生机与融和;结句画龙点睛,点出春景虽美,但显得寂寥和漫长。

下片写人。“巧笑”闻声见容,“疑怪”属心理活动,“斗草赢”再现“女伴”生活细节,“笑从双脸生”纯真可爱的少女形象栩栩如生,与上片生机盎然的春光形成十分和谐的画面美与情韵美。

【知识卡片】

晏殊(991—1055),字同叔,临川(今江西临川)人。北宋词人。名作有《踏莎行》《浣溪沙》。

【故事链接】

晏殊:让你懂得什么是“真富贵”

晏殊一生因居显官要职,仕途平坦,他的词大部分也是在这种富贵优游的生活中产生出来的。

有一次,他看到李庆孙《富贵曲》中说“轴装曲谱金书字,树记花名玉篆牌”(两句意思是:家里的线装曲谱里的字全都是镏金的,院里花草树木上面的标记识别牌也是以玉为材料,然后再在上面篆字而成),不禁大乐,说:“这是乞儿之相,哪里懂得什么是富贵!”他说,真正的富贵不是开口闭口金玉锦绣,那不叫富贵;真正的富贵,在于气象。他告诉别人说:穷儿家有“楼台侧畔杨花过,帘幕中间燕子飞”“梨花院落溶溶月,杨柳池塘淡淡风”之类的景致没有?

对照《富贵曲》和晏殊的几句词,可见文学来源于生活这种说法是经得起推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