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冬天,晋文公去世了。十二月十日,要送往曲沃停放待葬。刚走出国都绛城,棺材里发出了像牛叫的声音。卜官郭偃让大夫们向棺材下拜,并说:“国君要发布军事命令,将有西方的军队越过我们的国境,我们袭击它,一定会获得全胜。”
秦国大夫杞子从郑国派人向秦国报告说:“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国都北门的钥匙,如果悄悄派兵前来,就可以占领他们的国都。”秦穆公向秦国老臣蹇叔征求意见。蹇叔说:“让军队辛勤劳苦地偷袭远方的国家,我从没听说过。军队辛劳精疲力竭,远方国家的君主又有防备,这样做恐怕不行吧?军队的一举一动,郑国必定会知道。军队辛勤劳苦而一无所得,一定会产生叛逆念头。再说行军千里,有谁不知道呢?”秦穆公没有听从蹇叔的意见。他召见了孟明视、西乞术和白乙丙三位将领,让他们从东门外面出兵。蹇叔哭他们说:“孟明啊,我看着大军出发,却看不见他们回来了!”秦穆公派人对蹇叔说:“你知道什么?你的年寿满了,等到军队回来,你坟上种的树该长到两手合抱粗了。”蹇叔的儿子跟随军队一起出征,他哭着送儿子说:“晋国人必定在崤山抗击我军,崤有两座山头。南面的山头是夏王皋的坟墓,北面的山头是周文王避过风雨的地方。你们一定会战死在这两座山之间,我到那里收拾你的尸骨吧。”
秦军于是向东进发。
【师说】
本文记叙了秦国老臣蹇叔在大军出征郑国之前劝阻的一篇哭谏。秦穆公急欲扩张自己势力的心情,导致他犯了一个致命的常识性的错误,违反了“知己知彼”这个作战的基本前提。敌手早有防备,以逸待劳,必定获胜;劳师远袭,疲惫不堪,没有战斗力,必定惨败。其中原因大概是攻城略地的心情太急切了,以至连常识都顾不上,当然是咎由自取。
马有失前蹄的时候,人也有过失的时候,而在利令智昏的情况下所犯的错误,则是不可宽恕的。利令智昏而犯常识性的错误,更是不可宽恕。而生活中的那些骗人伎俩正是把准人们了这一心理弱点屡屡得逞,希望我们能汲取其中的教训。
【知识卡片】
蹇叔,宋国铚邑(今安徽濉溪县临涣集)人,春秋时秦国大夫。有贤名,为百里奚所推荐,秦穆公任为上大夫。秦穆公非常重视人才,其任内获得了百里奚、蹇叔、丕豹、公孙支等贤臣的辅佐。
【故事链接】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北魏大都督侯渊,率领七百骑兵,疾奔袭击拥兵数万的葛荣部将韩楼。他孤军深入敌方腹地,带着一股锐气,在距韩楼大本营一百多里地之处,将韩楼的一支五千余人的部队一下子就打垮了,还抓了许多俘虏。侯渊没有将俘虏当“包袱”背,而是将他们放了,还把缴获的马匹、口粮等东西都发还给他们。侯渊的部将都劝他不要放虎归山,以免增加敌人的实力。侯渊向身边的将士们解释道:“我军仅有七百骑,兵力十分单薄,敌众我寡,无论如何不能和对方拼实力、拼消耗。我将俘虏放归,用的是离间计,使韩楼对他们疑心,举棋不定,这样我军便能趁机攻克敌城。”将士们听了这番话,恍然大悟。
侯渊估计那批释放的俘虏快回到韩楼占领的蓟城了,便率领骑兵连夜跟进,拂晓前就去攻城。韩楼接纳曾被俘过的这批部下时,就有些不放心,当侯渊紧接着就来攻城时,便怀疑这些放回来的士兵是给侯渊当内应的。他由疑而惧,由惧而逃,弃城而去没多远,就被侯渊的骑兵部队追上去活捉了。
宣公二年 晋灵公不君(节选)
【原文】
晋灵公不君【不君:不行君道。】,厚敛以雕墙【厚敛:加重征收赋税。雕墙:装饰墙壁。这里指修筑豪华宫室,过着奢侈的生活。】;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宰夫:国君的厨师。胹(ér):煮,炖。熊蹯(fán):熊掌。】,杀之,置诸畚【畚(běn):筐篓一类盛物的器具。】,使妇人载以过朝【载:用车装。】。赵盾、士季见其手【赵盾:赵衰之子,晋国正卿。士季:士为之孙,晋国大夫,名会。】,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不入:不采纳,不接受。】,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三进:向前走了三次。及:到。溜:屋檐下滴水的地方。】,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这两句诗出自《诗·大雅·荡》。靡:没有什么。初:开端。鲜:少。克:能够。终:结束。】。’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赖:依靠。】。又曰:‘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这两句诗出自《诗·大雅·杰民》。衮(gǔn):天子的礼服,借指天子,这里指周宣王。阙:过失。仲山甫:周宣王的贤臣。】。’能补过也。君能补过,衮不废矣【衮:指君位。】。”犹不改。宣子骤谏【骤:多次。】,公患之,<;钅且>;麑贼之【<;钅且>;麑(chú ní):晋国力士。贼:刺杀。】。晨往,寝门辟矣【辟:开着。】,盛服将朝【盛服:穿戴好上朝的礼服。】。尚早,坐而假寐【假寐:闭目养神,打盹儿。】。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主:主人,靠山。】。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
秋九月,晋侯饮【饮(yìn):给人喝。】赵盾酒,伏甲【伏:埋伏。甲:披甲的士兵。】,将攻之。其右提弥明【右:车右。提弥明:晋国勇士,赵盾的车右。】知之,趋登【趋登:快步上殿堂。】,曰:“臣侍君宴,过三爵【三爵:三巡。爵:古时的酒器。】,非礼也。”遂扶以下。公嗾夫獒焉【嗾(sǒu):唤狗的声音。獒(áo):猛犬。】。明搏而杀之。盾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斗且出。提弥明死之【死之:为之死。之:指赵盾。】。
【译文】
晋灵公不遵守做国君的规则,大量征收赋税来满足奢侈的生活。他从高台上用弹弓射行人,观看他们躲避弹丸的样子。厨师没有把熊掌炖烂,他就把厨师杀了,放在筐里,让宫女们用车载经过朝廷。大臣赵盾和士季看见露出的死人手,便询问他被杀的原因,并为晋灵公的无道而忧虑。他们准备规劝晋灵公,士季说:“如果您去进谏而国君不听,那就没有人能接着进谏了。让我先去规劝,他不接受,您就接着去劝。”士季去见晋灵公时往前走了三次,到了屋檐下,晋灵公才抬头看他,并说:“我已经知道自己的过错了,打算改正。”士季叩头回答说:“哪个人能不犯错误呢,犯了错误能够改正,没有比这更大的好事了。《诗·大雅·荡》说:‘没有谁向善没一个开始,但很少能坚持到底。’如果这样,那么弥补过失的人就太少了。您如能始终坚持向善,那么国家就有了保障,而不止是臣子们有了依靠。《诗·大雅·烝民》又说:‘周宣王有了过失,只有仲山甫来弥补。’这是说周宣王能补救过失。国君能够弥补过失,君位就不会失去了。”可是晋灵公仍然没有改正。赵盾又多次劝谏,使晋灵公感到厌烦,晋灵公便派<;钅且>;麑去刺杀赵盾。<;钅且>;麑一大早就去了赵盾的家,只见卧室的门开着,赵盾穿戴好礼服准备上朝,时间还早,他和衣坐着打盹儿。<;钅且>;麑退了出来,感叹地说:“时刻不忘记恭敬国君(指按时上朝),真是百姓的靠山啊。杀害百姓的靠山,这是不忠;背弃国君的命令,这是失信。不忠不信中有一样,还不如去死!”于是,<;钅且>;麑一头撞在槐树上死了。
秋天九月,晋灵公请赵盾喝酒,事先埋伏下武士,准备杀掉赵盾。赵盾的车夫提弥明发现了这个阴谋,快步走上殿堂,说:“臣下陪君王宴饮,酒过三巡还不告退,就不合礼仪了。”于是他扶起赵盾走下殿堂。晋灵公唤出了猛犬来咬赵盾。提弥明徒手上前搏斗,打死了猛犬。赵盾说:“不用人而用狗,虽然凶猛,又有什么用!”他们两人与埋伏的武士边打边退。结果,提弥明为赵盾战死了。
【师说】
晋灵公弹射路人、杀厨子游尸的举动,仅用一般的残暴是难以述说的。但只要有残暴的苛政存在,就有敢于诤言直谏的义士出现,并有敢于弑君的勇士出现,他们明知自己的行为将要以自己的生命作为代价,依然大义凛然,慷慨陈词,视死如归。他们所体现的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永恒的正义,即决不向残暴专制屈膝让步的决心。正是由于正义的存在,人类才能不断前行。
【知识卡片】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晋灵公名夷皋,晋襄公之子,文公之孙,晋国第二十六君,在位十四年,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赵盾,晋国的正卿(相当于首相),谥号宣子。
【故事链接】
图穷匕见(xiàn)
战国末期,秦国实力强盛,攻灭了韩、赵两国后,又向燕国进军。为此,燕太子丹决定派人去行刺秦王,以期扭转局势。太子丹物色到一位勇士,名叫荆轲。他擅长剑术,是行刺秦王的最好人选。公元前227年,荆轲带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临行前,许多人在易水边为荆轲送行,场面十分悲壮。“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荆轲在告别时所吟唱的诗句。荆轲来到秦国后,秦王在咸阳宫隆重召见了他。荆轲在献燕督亢地图时,图穷匕见,刺秦王不中,被拥上来的卫兵杀死。
宣公十四、十五年 宋及楚平(节选)
【原文】
楚子使申舟聘于齐【楚子:楚庄王。申舟:楚国大夫,名无畏,字子舟,申是他的食邑。聘:派使节访问。】,曰:“无假道于宋。”亦使公子冯【公子冯(píng):楚国公子。】聘于晋,不假道于郑。申舟以孟诸之役恶宋【孟诸:宋国沼泽名,在今河南商丘东北。孟诸之役:指二十多年前申舟得罪宋昭公的事。恶:得罪。】,曰:“郑昭、宋聋【昭:明事理。聋:不明事理,糊涂。】,晋使不害,我则必死。”王曰:“杀女【女:通“汝”。】,我伐之。”见犀【见:引见,这指托咐。犀:申犀,申舟的儿子。】而行。及宋,宋人止之【止:扣留。】。华元曰【华元:宋国执政大臣。】:“过我而不假道,鄙我也【鄙我:把我们的国土当边邑。】。鄙我,亡也。杀其使者,必伐我;伐我,亦亡也。亡,一也。”乃杀之。楚子闻之,投袂而起【投:抨,甩。袂(mèi):袖子。】,屦及于窒皇,剑及于寝门之外,车及于蒲胥之市【屦(jù):麻做的鞋。及:追上。窒皇:从堂到宫门的甬道。寝门:寝宫(后宫)的门。蒲胥:楚国的市名。】。秋九月,楚子围宋。
宋人使乐婴齐告急于晋【乐婴齐:宋国大夫。】,晋侯欲救之【晋侯:晋景公。】。伯宗曰【伯宗:晋国大夫。】:“不可,古人有言曰:‘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天方授楚,未可与争。虽晋之强,能违天乎?谚曰:‘高下在心【高下在心:意思是遇事能屈能伸,心中有数。】。’川泽纳污,山薮藏疾【薮(sǒu):草木丛生的湖沼地带。疾:指害人的东西,毒蛇猛兽。】,瑾瑜匿瑕【瑾瑜:美玉。匿:隐藏。瑕:玉上的斑点。】,国君含垢【含垢:含耻忍辱。】,天之道也。君其待之。”乃止。
【译文】
楚庄王派申舟到齐国访问,说:“不要向宋国借路。”同时,楚庄王又派公子冯到晋国访问,也不让向郑国借路。申舟因为在孟诸打猎时得罪了宋国,就对楚庄王说:“郑国是明白的,宋国是糊涂的;去晋国的使者不会受害,而我却定会被杀。”楚王说:“要是杀了你,我就攻打宋国。”申舟把儿子申犀托咐给楚王后就出发了。申舟到了宋国,宋国就把他扣留了。华元说:“经过我国而不向我们借路,这是把我们的国土当成了楚国的边邑。把我国当成楚国的边邑,就是亡国。杀了楚国的使臣,楚国一定会攻打我们。攻打我们也是亡国,反正都是一样亡国。”于是便杀了申舟。楚庄王听到申舟被杀的消息,一甩袖子就站起身来往外跑,随从人员追到寝宫甬道上才让他穿上鞋子,追到寝宫门外才让他佩上剑,追到蒲胥街市才让他坐上车子。这年秋天九月,楚庄王派兵包围了宋国。
宋国人派乐婴齐去晋国告急求援,晋景公想援救宋国。伯宗说:“不行,古人说过:‘虽鞭之长,不及马腹。’上天正在保佑楚国,不能同它争斗。晋国虽然强盛,怎么能违背天意?俗话说:‘高下在心。’河流湖泊能容纳污秽,山林草莽隐藏着毒虫猛兽,美玉隐匿着瑕疵,国君也可以含耻忍辱,也是上天的常规。君王还是等一等吧。”晋景公便停止了出兵。
【师说】
本文反映了当时诸侯国之间的战争给人民所带来的巨大灾难,尤其是弱小诸侯国的人民更是如此。通篇采用对话的口气写出,显得非常传神。
各诸侯国之间的利益纷争,总包含着欺诈的成分。当人们在高喊什么的时候,往往正是最缺乏那种东西的时候。所以,在人们最信誓旦旦的时候,最应该提高警惕,最应该多一个心眼儿,听其言,观其行,切不可被花言巧语搞乱了阵脚、迷住了心窍。
【知识卡片】
楚庄王(?—前591),春秋时期楚国君主。郢都(江陵纪南城)人,楚穆王之子,公元前613年至公元前591在位。春秋五霸之一。
【故事链接】
一鸣惊人的楚庄王
“一鸣惊人”这句成语用来比喻平时默默无闻,一下子做出了惊人的事情。这句成语出自春秋时的一个故事。
楚国在城濮一战中败给晋国,不久楚成王被他儿子商臣害死。商臣即位后加紧操练兵马,发誓要和晋国决一死战,可他突然得暴病死了,他儿子即位,就是赫赫有名的楚庄王。楚庄王即位三年,整天喝酒打猎,不问政事,还明令:谁敢劝谏,立即杀头!
大夫伍举来见楚庄王,说有人给他出了个谜语:“楚国京城,有只大鸟,五彩缤纷,美好多娇,整整三年,不飞不叫,满朝文武,莫明其妙。”他猜不出是什么,特来向大王请教,楚庄王回答说:“我猜到了,这不是只普通的鸟,这只鸟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你等着看吧。”伍举高兴地走了。
这以后,楚庄王整顿内政,起用能人,扩充军队,加强训练,在他即位的第三年灭了庸国,第六年打败了宋国,第八年打败了陆浑(今河南省嵩县北部)的戎族,又平定了本国的内乱,经过多年准备,楚庄王决定挥师北上,同晋国争霸。
成公十三年 吕相绝秦
【原文】
夏四月戊午,晋侯使吕相绝【晋侯:晋厉公。吕相:晋国大夫,魏锜的儿子魏相,因食邑在吕,又称吕相。绝:绝交。】秦,曰:“昔逮我献公及穆公相好,戮力【戮力:合力:并力。】同心,申【申:申明。】之以盟誓,重之以昏姻【重:加重,加深。昏姻:婚姻。秦、晋两国有联姻关系。】。天祸【天祸:天降灾祸,指骊姬之乱。】晋国,文公如齐,惠公如秦。无禄【无禄:没有福禄。这里指不幸。】,献公即世【即世:去世。】。穆公不忘旧德,俾我惠公用能奉祀【俾(bǐ):使。用:因为。奉祀:主持祭祀。这里指立为国君。】于晋。又不能成大勋,而为韩之师【韩之师:韩地的战争,指秦晋韩原之战。】。亦悔于厥【厥:其,指秦穆公。】心,用集【用:因而。集:成全。】我文公,是穆之成也。
“文公躬擐【躬:亲身。擐(huàn):穿上。】甲胄,跋履【跋履:跋涉。】山川,逾越险阻,征东之诸侯,虞、夏、商、周之胤而朝诸秦【胤(yìn):后代。东方诸侯国的国君大多是虞、夏、商、周的后代。】,则亦既报旧德【旧德:过去的恩惠。】矣。郑人怒君之疆埸【怒:指侵犯。疆埸(yì):边疆。】,我文公帅诸侯及秦围郑。秦大夫不询于我寡君,擅及郑盟【询:指商量。擅及郑盟:擅自与郑人订盟。】。诸侯疾【疾:憎恶,憎恨。】之,将致命于秦【致命于秦:与秦国拼命。】。文公恐惧,绥靖【绥靖:安定,安抚。】诸侯,秦师克还无害,则是我有大造于西【大造:大功。西:指秦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