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道可道:内外修为,人生即道场
5820700000002

第2章 自我的认知与救赎——人顺随众又不失真性(1)

自我认识是自我意识的一部分,而且是自我意识的首要成分,更是每个人进行自我调节控制的心理基础,自我认识包括自我感觉、自我概念、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自我分析是在前三点基础上的反思;自我评价是对自己能力、品德、行为等社会价值的评估,最能代表一个人自我认识的水平。

人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战胜自己。但是认识了自己,还要认识众人,并学会在随从众性的基础上保持自我,这才是自我认知的根本目的。

1.瞭望世界,从认识自己开始

【原文】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辩德第三十三》

【译文】

了解他人的人是智慧的,了解自己的人才是开明的。

道学玄理

道家认为,一个人的能力与智慧不是来自于对他人的洞察和了解,而是来自于自我的认知,能够了解他人的人是聪明的,但是能够了解自己的人才算得上开明,才是真正的强者。

造物主赋予人类的不仅是发达的头脑,健硕的身躯,还有所有动物都不具备的自我认知、自我超越的能力。人的自我概念是透过一个人对自己的描述来呈现的,有人对自己的描述是肯定的,自我价值感很高,有人似乎永远对自己不满意,有很多负面的评价,常常自责或贬低自己,自我概念偏低。

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时代开始,人们就不再满足于对自然的追问,转而提出“认识你自己”的命题。虽然上天赋予了我们这种潜在的能力,却很少有人能运用和发挥出来,大多数人在不自知中度过了一生。其实,古代贤者对自我的感悟,已经引领我们踏入了自我认知之门。通过几千年的传承,人们已经将自我认知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1)自我认知的第一道门是我与“我”的关系。

“我是谁”这个问题,无论是在哲学领域还是宗教领域,都是需要首先做出回答的问题。如何解释“我是谁”这个问题,决定了我们的生命是否可以更充盈。

其实,我们的身体里,有个世代相承的灵魂,它需要借助我的身体来完成一生的修为,这个灵魂就是真正的“我”。对这个灵魂的塑造和升华就是“我”来到人间的最大使命。

当你找到那个真正的自己时,你就会感到充满了力量,像迷途孩子找到家一样喜悦和安宁。在人的一生中,审视和修炼这个你,便成了你的必修课。而且这种修炼无时不在,在工作时、学习时、与朋友共处时、独处时……

但是理想中的我与现实中的我往往存在差距,尤其当一个人感觉到自己无法达到自我认定的标准时,就会出现难过或自责的情绪。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一些人条件已经很好,却生活得不快乐,这就是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不符的结果。他们认为自己没有达到心底的期望,就会产生挫败感。

理想我和真实我的差距,使人对自我概念产生了负向评价,这样的人往往只强调自己的缺陷或过度承担过错中的责任,把自己放在一个犯罪者和受害者的位置上,不仅让自己痛苦不堪,还不利于自身的发展和完善。

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在自我概念中探索自我的价值,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激励自己:

①喜欢和欣赏自己。

②重视自己。

③对事物抱有积极的思考态度。

④勇于尝试,敢于改变。

正如日本管理学界的大师稻盛和夫所言:人生就是精神实现的过程,就是让你的灵魂经过你一生的修炼,比你刚来到世间时得到一些提升。所以,正确的认识和欣赏自己,才能完成整个历练的过程。

(2)自我认知的第二道门是“我”与他人的关系。

“利他”是每个人生活不能脱离的词汇,无论是财富的吸引还是目标的实现。每个人的人生是否精彩,与你所遇到的每一个“他人”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而什么样的“他人”会出现在你的世界里,则完全取决于你的内在。因此,看清你与他人关系的内在本质才是解决你与他人关系的根本办法。

要想了解如何建立与他人的联系,首先要知道你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模式,对于自我和他人之间的关系分为四种依附类型:

①安全型:自认为有价值,对别人也是接纳和信任的,并有意建立和维持与他人间的亲密关系。

②焦虑型:否定自我,肯定别人,总觉得别人比自己好,需要别人的肯定才能实现自我的肯定,人际关系比较拘谨,并喜欢别人的赞美。

③逃避型:觉得自己是不受欢迎的,对于别人同样持否定态度;对他人没有信赖和依靠,不愿意接近他人,同时也拒绝被接近。

④排除型:有正向的自我认识,自我肯定,却拒绝别人,认为别人是不值得信任的,喜欢独立自主,绝不依赖别人,也不喜欢有太多的自我表露。

确定了自己的类型,你自然就可以找到自己的误区所在了。我们的目标都是朝向第一种的,后面的三种都是在某一方面背离了正确的认识标准。所以,查漏补缺,找到自己的弊病,然后加以改正。

还有的人常因别人一句无关紧要的话而大动肝火,因别人一句评判和议论而怀疑自己。这都是自我认识不够,不自信的表现。在认识自我中有一个重要的环节是不容忽视的,那就是自我反省。

人对自我的评定跟别人对自己的评定往往有很大的不同,比如,你觉得自己开放、宽容、乐于助人,可别人眼里你却是个保守、爱计较的人。这个时候,你会困惑,会怀疑,不知道哪一个才是真正的自己。这种情况下最需要的就是通过内省来认识自我了。

自我反省,通过自己的行为以及做过的具体事情,客观公正地审视自己。也就是不绝对、不固执地看待自己,并多角度地观察问题,全面了解事物的本来面目。具体来说,就是检查自己的言行是否合理,是否存在欠缺。这种办法主要是把关注点全部落在自己本身上,而绝不是停留在别人对你的评价上。如此一来,你所看到的事情就都是客观而全面的了,你从事情背后认识的自己也将是公正的,这是自我认识的基础,也是最常用的方法。

如果你抱怨你的配偶不够好,你的孩子不够优秀,你的同事不够仗义,你就需要停下来想一想了,仔细从自己身上找找问题的所在了。因为他们不会因而转变,也无法由你来改变,你真正能把握住的人只有你自己。一个懂得“利他”的人,会吸引一些同领域的人,这样,你本身的格局也会逐渐扩大,自由和喜悦的程度同样会加深。当你把你的内心放大时,你就会发现,你已经慢慢进入到了你与他合一的境界,这时,大爱就自然显现了,“利他”的境界也就达成了。

(3)自我认知的第三道门是“我”与世界的关系。

在电影《功夫之王》中,有这样一个片断,在一群人遇到了很大困难的时刻,其中李连杰所饰演的高僧只说了一句话:“去留意你的呼吸。”

其实,我们与世界相处的关系,就在一呼一吸间。也许你会觉得费解,实际上,当你能进入这种无为的境界时,你与世界的连接就算真正打通了。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掌握着与世界连接的独一无二的密码,很多人在盲目追求中丢失了这个密码,也就失去了与世界连接的密码。只有当你把注意力真正转回到自身,你才会变得富有创造性,激发出内在的力量,从而驱赶走身心的恐惧。

《当和尚遇到钻石》中有句经典的话:“当一切事情都长期一帆风顺的时候,是最危险的时候。”无论是磨难、喜悦、鲜花还是闪电,世界给予我们的永远都是需要我们感激的,它们是我们与世界建立联系与和谐的通道。

道学告诉我们,每个人身上都藏着一处宝藏,找到这些宝藏,只要你打开这三道认识自我的门即可。

心灵小憩

这个世界很精彩,也很复杂,要想真正的去了解和欣赏这个世界,就必须先懂得认识和欣赏你自己。只有当你有了正确的自我认知和评价,你才会站在一个正确的立场去审视和建立自己与他人、与世界的关系。所以说,把一切对外界的渴望转移到对自身认识的基础上来吧!望世界,从认识自己开始!

2.自我管理需求“三宝”

【原文】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道德经·第六十七章》

【译文】

我有三件法宝:一是仁慈,二是有节制,三是不为天下先。正因为仁慈,所以在事业上能勇往直前;正因为心中有节制,所以行事才大度;正因为不为天下先,所以能在有才能的人中露出头角。现在,假设我舍弃了仁慈,趋向勇敢,舍弃了节制(节俭),趋向广阔,舍弃了后而趋向于先,势必会走向衰败。只有以仁慈的心对待,才能作战时攻无不克,防守时固若金汤。总之,拯救你靠天,保卫你靠仁慈。

道学玄理

老子认为,人类在自我管理中的道,有三条原则——慈、俭和不为天下先。

(1)“慈”,即爱心加上同情感,是实现高境界自我管理的第一个关键要素。慈,就是对社会和人民有慈爱之心,关怀之心,宽容之度,容人之量。

“慈”还包含柔和、爱惜之意。所以一般人总认为,慈善的人就是那些软弱和无能的人,慈善就意味着被欺压,是一个弱势的群体。可是,老子却说:“慈故能勇”人不仅不会因为慈爱而变得软弱,反而可以变得坚强和勇敢。

因为“慈爱”是一种将自己融入到他人和社会之中的精神,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团队都充满了关怀与热爱,是那些内心阴暗和缺乏仁爱之心的人所不能达到的一种勇敢的境界。

曾国藩曾说:“带兵之道,用恩莫如用仁,用威莫如用礼。仁者,所谓欲立而立人,欲达而达人是也。待兵如子弟之心,当望其发达,望其成立,则人知恩矣。礼者,所谓无众寡无大小无敢慢,泰而不骄也,威而不猛也。持之以敬,临之以庄,无形无声之际,常有凛然难犯之象,则人知威矣。守此二者,虽蛮陌之邦行也,何兵之不治哉?”

曾国藩把仁慈在管理中所起的作用讲述得淋漓尽致。他认为,在管理中,立威不如施恩,施恩的方法不如用仁、用礼。所谓的“仁”就是自己要想建功立业,就必须先帮助别人建功立业;自己要想发达,就必须先帮助别人发达。对待别人的事,就像是对待自己的事一样。

所谓的“礼”就是无论你官大官小,对待别人都要一视同仁,不能有所偏爱和怠慢。也不自大,盛气凌人。日常做事要恭谨有礼,威严而不凶暴。在无形中,保持凛然难犯的姿态。如果能够做到这两点,即使是再难管理的人也能够管理好,这正验证了老子所提倡的“慈故能勇”的道理。

(2)“俭”的内涵有二层,一是节俭、吝惜;二是收敛、克制。

老子说:“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以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意思是说,在管理人民,遵循天道时,没有什么比节俭更好的办法了。

诸葛亮一生为了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曾教育儿子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意思是,道德高尚的人,通过内心宁静来涵养其心灵,通过节俭以培养其品德。如果不能排除欲望的驱使,就不能纯洁心灵,如果不能排除心中的利欲,就不能树立远大志向。凡是有德行的人,必定是俭朴的,因为俭朴的人功利心都少。

为官的人懂得勤俭,就不会贪图不义之财,就会公正主事,普通人懂得勤俭,就会持身谨慎,不会为攫取钱财而作奸犯科。所以,我们应以诸葛亮的“俭以养德”为警醒,时刻反省自己的行为,保持朴素节俭的美德,才能达到宁静致远的人生境界。

老子还说:“俭故能广。”节俭,才是长保富裕之道,对个人是如此,对家庭是如此,对一个国家更是如此。

晋武帝统一全国后,不思进取,沉湎于奢华享乐之中,朝中的大臣也参与到这种风气中,纷纷把阔气、排场看作一件重要的事。当时任散骑侍郎的石崇,他没有后将军王恺的权势大,却硬要与王恺比比钱财的多寡,晋武帝知道后,不但不加制止,反而纵容这种攀比的虚荣作风。所以,石崇和王恺都开始大肆搜刮民财,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在这种奢靡成风的社会状况下,国家很快就灭亡了。

“俭”所包含的克制,根本意义在于把所有的力量用在刀刃上,《易经》中有“治人事天,莫若啬”,这里的“啬”与“俭”是相同的含义。是要求人们不仅要节约人力、物力,还要聚敛精神,积蓄能量,等待时机。

(3)“不敢为天下先”,也有二层涵义,一是不争,谦让;二是退守、居下。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不敢为天下先”的核心意义就是“处下”和“不争”。只要精神上得到充足,即使没有多少财富和名利,也应该是幸福的。而精神上得到满足的前提就是不争和低调。即使你认为自己满腹的才华,也要学会藏拙,这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手段,也是能量的内敛,在沉默中把事情做精彩。低调不是安贫乐道,更不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而是一种在更高追求中保持住谦逊的心。

另外,“不敢为天下先。”还指管理者应当勇于承担更多的责任、不先享受快乐,应常常把自己的利益摆在别人的后面,做到先忧后乐。老子所说的“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讲的就是这个道理。高明的领导甘愿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群众后面。能把自己的利益置之度外的人,才能最终保存住自己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