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职场露脸术
5835900000002

第2章 职场露脸术作职场中的勇者(1)

“人生是个积累的过程,你总会有摔倒,即使跌倒了,你也要懂得抓一把沙子在手里……”网易的创始人丁磊如是说,在他看来“这一把沙子”就是一个渴望成功的人不可缺少的智慧和果敢。

“在职场中,当你遇到与自己能力不相上下的对手时,你如何才能吸引领导的目光,在众人中脱颖而出?”

具备充足的胆商,在工作中敢当“出头鸟”;职场中的失败总是不期而至,勇于承担责任往往能够获得新的机会,丢盔弃甲者永远不会懂得成功的含义;就算遇到困境,也要能够直面并且敢于与之搏斗,坚持自己的信念,最后一刻就能取胜;尽情展露你的才华,机遇有时更需要你自己去创造;时刻都树立“飞得更高”的自信,这样自然就能得到上司的赏识!

试想,有哪一个领导会不乐意提拔卓越的员工呢——身为勇者的你,值得拥有。

1.1 职场中需要“出头鸟”

“员工做出了成绩,我希望他让我知道。”分众传媒(中国)控股有限公司资深副总裁刘雪渊面对记者的采访时如是说。的确,公司里有很多员工,领导不可能仔仔细细地去了解每一个员工,自然也不可能亲自去比较每个员工的业绩。因此,想要在领导面前脱颖而出,那么,“适当地表现自己”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怎样才算“表现”自己呢?具备一双慧眼,敢于接受上司交办的“艰巨任务”,并且圆满地完成它。这样一来,“抓住”机会,交上一份优异的“答卷”,就是成功地“表现”了自己,你的业绩领导自然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在中国人看来,“枪打出头鸟”的观念一直都支配着自己的一举一动,“出头鸟”由此也成为一个贬义词——形容那些狂妄自大、目中无人、爱出风头的人。“低调”、“逆来顺受”渐渐成为“职场圣经”的关键词。人们周围日渐缺少敢于表达自己想法,敢于去实践自己想法的人,放眼望去,好像每个人都差不多,没有哪一个能让领导“眼前一亮”的。

美国加州大学教授、洛杉矶心理精神卫生署高级顾问达米安?鲁说:“……如果‘出头鸟’是指敢于将自己的想法讲出来,不顾社会、旁人的看法,那么我觉得如今的中国非常需要这样的人。”

在职场中,愿不愿意“出头”,敢不敢表达和实践自己的想法,不仅仅因为“枪打出头鸟”——你一出头,就会招致别人的嫉妒和打击,更多的是害怕“出头”和“承担责任”联系在一起。这种心理让很多“斗志昂扬”的人在开始实践内心想法的那一刻胆怯、退缩。

古希腊享有“力学之父”美誉的阿基米德说过这样的话——“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起整个地球。”这个力学上的杠杆定律同样能够成功得运用到职场中——“给我一份胆商,从此,我的职场我做主!”勇敢地让自己去到适合自己并且能够做出成效的环节中去吧,别再庸庸碌碌地呆在每日只是机械地重复的工作岗位上,让胆商为你“铺路”,让胆商为你“争光”,你就能比旁人更快获得晋升的机会!

勇敢而智慧地迈开你的步伐,在属于你的职场中大踏步前进!

“出头鸟”终能出头

有一位世界500强的CEO想从自己的团队中找出一个可以胜任销售总监职务的员工,这样不仅可以节省了从外部高薪招聘人才的成本,而且还可以让自己的员工得到历练,两全其美。于是这位CEO就找到了某著名企业培训师来企业做培训,当然最关键的就是让培训师帮自己找出适合胜任销售总监职务的员工。这位著名的培训师欣然答应,在给这个企业的员工培训时出了这样一道题:让员工们在纸上写下自己的优缺点。结果令培训师大吃一惊——绝大部分员工在自己的缺点时箭笔如飞,别有一番大家在做文章时洋洋洒洒的气势;而写自己的优点时却“字句斟酌”,苦思冥想,好不痛苦。

结果,这群员工中没有一个能够让培训师感到眼前一亮的,自然这批员工就失去了担任销售总监职务的机会,企业只好从外面高薪聘请了一位销售总监。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批员工集体落选呢?

曾在国外留学念MBA的董诚失落地讲述中国留学生和美国学生在课堂上截然不同的表现:“还在国内读书的时候,我发现同学们总是喜欢坐教室后面的座位,很多时候都是老师叫同学们往前坐,同学们才坐到前排去。为什么呢?因为大家都觉得坐在前排太张扬。到国外留学时,美国学生则积极地坐在前排的座位,希望能够被老师注意到,时刻都抓住机会来展示自己,踊跃地举手发言,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或者到讲台前和老师一起做实验……”

“出头鸟”的结局真的就是第一个被毙命吗?金子真的到了哪里都能发光吗?

如果你认为是,那你就大错特错了。机遇与生俱来就是很“高调”的,如果你害怕失败、害怕别人的质疑而拒绝让自己“高调”,那么你就只能永远在职场中“低调”下去。尽情地把自己想法说出来吧,把自己的能力展示出来,勇敢地去实践自己的想法,在岗位上做出惊人的业绩,这样的“高调”远非出风头、自命不凡,相反,你是在为自己开拓属于自己的空间,你在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机会。

已经在惠普公司工作了24年,现在身为个人电脑系统群首席科技长及副总裁的杨耀武在旁人看来可谓“权重位高”,这耀人的成功都得益于他具有超出常人的胆商,敢做“吃螃蟹第一人”。

杨耀武当初从台湾成功大学毕业后,凭借着优异的成绩成为惠普公司的一员。当时联合国与公司有一个合作的项目,急需派人去荷兰进行培训。虽然是短期培训,但荷兰天气寒冷,而且短时间内无法熟练掌握当地语言,此外,公司在荷兰的业务尚不成熟,只身前往恐会遭遇孤身无援的情况。就在其他人都在迟疑的时候,杨耀武却认为这项合作虽然仅仅是文化上的交流,不算是公司主业务的拓展,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多元文化的交流——文化全球化势必能推进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而把公司的主业务向全球范围拓展。

因此,虽然是一名新员工,杨耀武毅然向领导表明了自己的看法并且决定愿意前往。领导吃惊之余更多的是赞许。就这样,杨耀武去了荷兰,与公司在荷兰的员工一起工作、搞活动。杨耀武充分运用自己的所学知识,加上优秀的口才和交际能力,屡屡为公司创出了惊人的业绩。

短期培训结束后,杨耀武就从荷兰回到了美国,领导夸奖他不仅做事有计划,而且很有号召力,最重要的是他敢想敢做,有魄力。杨耀武在惠普公司工作才9个月,就被提升为一线项目经理。这一职位当时是负责惠普公司和IBM工作站之间的合作,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伙伴合作,对杨耀武而言,他又能充分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口才交际能力了。

显然,他又多次为公司谈下合作项目,获得巨大收益。所以不到一年半的时间,他就又一次获得了晋升,成为部门经理。

很多在外企公司工作的人都会有“晋升难,难于上青天”之感,在一个职位上兢兢业业地拼搏N年,好不容易混到一官半职,偶然查看到公司架构表,才发现自己与公司顶层管理者之间还有近十个台阶。而刚从大学毕业的杨耀武却在短短两三年内连连晋升,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他敢说敢做,拥有旁人不敢为的魄力,具备充足的胆商!

面对公司公告的任务,当所有人都在迟疑的时候,只有他——杨耀武敢站出来,举双手赞成公司的决议并且接受任务,他看到经济全球化和多元文化交流间的密切关系,他懂得要经营和拓展业务需要文化来“铺路”——他具有高瞻远瞩的眼光。

1992年,在惠普公司已经算是高层管理者的杨耀武又面临一个重要的抉择。

当时公司的业务已经向亚太地区拓展,需要派一个负责人到新加坡任总经理来处理亚太地区的工作。在旁人看来,杨耀武在美国工作多年,无论是工作经验还是工作职位甚至是名誉威望,都是他继续在美国发展的优势。可是杨耀武毅然放弃了这一切的优势,非常“冒险”地来到了并不熟悉的新加坡。

是什么原因,让杨耀武这么敢于冒险呢?原来杨耀武看中亚洲市场的巨大潜力,一个尚未被挖掘的市场,处处都是商机。后来的事实证明,杨耀武这次的大胆尝试为他的事业迎来了又一个高峰。

初到新加坡,他一边运用丰富的专业知识经营管理公司,令一方面动用一切人脉关系与亚洲客户打交道,很快他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此外,他还努力学习亚洲的经济文化,有利于自己能够更具策略性、更因地制宜地管理公司。杨耀武在新加坡的工作上手很快,进步更快!难怪他会说,“协调和运用亚美两地资源中有很多商机,可是不到那里去深入实践一下,即便你在亚洲出生,也不见得能懂得亚洲,这不仅是个语言屏障的问题。”

杨耀武在回忆自己刚进惠普公司就顺利完成公司曾动用近200人耗时几个月都没有完成的项目时,坦言那段时间里,一天几乎24个小时都在工作,这样的结果是他赢得了公司上下第一次对他能力的肯定。他说:“要让别人注意到你,你必须得有揽‘瓷器活’的‘金刚钻’。”

“金刚钻”不仅仅是过硬的技术和卓越的能力,还包括过人的胆识和魄力以及高瞻远瞩的慧眼——也就是胆商!

身为小职员的你,也许很多时候都只是在自己的岗位上“脚踏实地”,这样不是不好,但你能做到更好——多了解了解你所在的公司文化、公司业务、上司和同事还有客户,甚至还你自己所在的岗位和你自己的能力,多观察、多思考,如果仅仅局限在自己的领域里,就会失去很多机会。所以尽量让自己眼界开阔些,多做一些“份外工作”,提高自己的能力,培养胆识和魄力。

因此,要想在职场中脱颖而出,那就应该果断地去做选择,尽一切努力去实施,不必害怕当“出头鸟”,要知道,正是因为你勇敢而优秀地“出头”,才能让上司快速地发现你的与众不同。

亮出真我,练就高胆商

成功者之所以能够在职场上脱颖而出得到领导重视,其关键在于比旁人更具有胆识,而要想拥有超群的胆识,那么就必须先拥有正确的心态,或者也可以说是积极的精神。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马丁·加德纳指出:在美国,每年都有约630万人死于癌症,但80%的是被癌症“吓”死的,只有20%才是真正因癌症“病”死的。这个数据告诉我们,通常人们会失败、会死亡,很大部分原因是出在我们自己身上——精神上的恐惧和无望的念头。

因此想要练就高胆商,首先要做的就是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在选择和判断职业方向的时候要做到处变不惊、临危不惧;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要有直面的勇气和背水一战的坚定信念;而在需要创新突破的时候,更需要有相信自己的胆量和力排众议的能力。在职场中,要勇于表现、勇于表率,敢于承担风险、抢占先机,在生活中,多进行一些挑战自己的活动,这样便能锻炼和培养好的心理素质。

其次,把优势“打磨”成一把晋升的“尖刀”。拥有超人的胆识并非是逞莽夫之勇,作出的判断和决断都是需要有知识依据的;而要把我们的设想付诸行动,就必须要有优秀的技能。充足的知识储备和卓越的技能能增加我们的信心,正所谓“胸有成竹”。而如果能在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挖掘出自己的优势并将之变得更加优秀,那么这把优势的“尖刀”将助你在职场晋升之路上节节高。

陈染从小就喜欢阅读写作,而且文学功底扎实,还在读大学的时候,就屡次获得各种写作大赛的奖项。她还经常给一些报社、杂志社投稿,细数下来,截至大学毕业,她发表过一百多篇大小作品。难怪同学们都无比羡慕地唤她“陈才女”。

陈染毕业后就去了一家大型的广告公司。因为她才刚毕业,资历和学历都不够,所以只能从助理开始做。但是陈染并不灰心丧气,在和公司里的优秀人员一起工作时努力地向他们学习。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就仔细研究广告文案怎么写才能更吸引读者的眼球。

一次偶然的机会,陈染在别的公司接了一个兼职项目——为一家药物杂志的平面广告写文案。后来这则广告文案被非常醒目地登在了杂志上,而该药品也因陈染的广告语而大卖。陈染突然觉得,好像自己在写药品的广告文案时会思路大开,从此陈染不断地给药品写广告文案,挖掘自己在这方面的潜能,使之成为自己的一个独特优势。说来也巧,公司的总经理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看到这本杂志,看着上面陈染写的广告语,除了吃惊外更多的是对陈染的广告语大为赞赏。

不久,公司参加了一个大型的广告竞标活动——为国内一家知名的医药保健品企业的新产品做广告。总经理点名让陈染代表公司参加竞标活动。经过不懈努力,在数千名的参赛企业中陈染所在的公司竞标成功,为公司赢得了巨大的利润。

竞标活动结束后,总经理立刻任命陈染为该项目负责人,并且让她从此专门负责医药保健方面产品的广告事务。

陈染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才刚毕业没多久,就能在这么大型的广告公司里担任项目负责人,这都多亏自己找到自己的优势并且让它帮助自己在职场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