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简·爱(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5842200000021

第21章

斑疹伤寒在持续了数月之后即完成了在劳渥德的破坏使命,慢慢的也就销声匿迹了。传染病过去之后,这所学校却因为染病人数而受到了公众的注意。几位有地位的人士对这场瘟疫进行了科学的调查,在调查中发现的劳渥德的种种虐待儿童的事实激起了各方的极度愤慨。人们发现,这所学校周围的卫生条件极其恶劣,向孩子们提供的食物数量又少质量又差,而做饭用的水都带有咸臭味,学生们的衣着和住宿条件更是惨不忍睹。这些调查结果成为了布罗克赫斯特的耻辱,但是对于这个学校来说,却是非常有利的。

本郡几位富有的慈善家捐赠了一大笔钱财,在一个地理条件相当好的地方重新建造了新校舍,并且他们还将基金委托给了一个委员会来管理,这个委员会在最快的时间内,就定出了新的学校规章制度,改善了伙食和学生们的服装。但是,布罗克赫斯特先生在这个郡的财富和势力却还是不能忽视,所以仍然保留了他司库的职位,只不过在履行职责的时候由几位心胸宽广、富于同情心的先生协助完成。而他以前最引以为傲的督学职务也必须在其他人的协助下履行完成。经过这样的改革,学校在今后的日子里逐渐变成了一个真正有益且高尚的地方。我一直待在学校里,做了六年的学生,后来又留校当了两年的教员。在这两种明显不同的地位上,我都能证明劳渥德的价值和重要性。

在这八年中,我的生活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但这未尝不是一种幸福,一成不变的生活并不意味着会死气沉沉。我在学校里得到了极好的教育,而我的心里则时刻怀着一种愿望,要在各个方面都做到最好。每当我得到老师们的赞赏,我的心中总是会产生极大的喜悦,尤其是得到我所热爱的老师的赞赏,那将更会督促我努力学习。我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给我的一切有利条件,最后我终于升到了一班第一名的位置。等到我长大了,学校又授予我教师的职位,我便满怀激情地当起了老师,但是,在我开始教书的第二年,我的想法改变了。

虽然学校经历了种种变化,但是谭普尔小姐依然在这里担任监督。不得不说,我的绝大部分知识都源于谭普尔小姐的指导。能够在我很小的时候结识这么一位良师益友,我感到很高兴,她也一直是我心中的慰藉。在我的生活中,她一直扮演着母亲和保护人的角色。就在我当上教师的第二年,她结婚了。她的丈夫是一位牧师,人好极了,可以说,跟谭普尔小姐很般配。结婚后,她和他的丈夫就搬到了一个遥远的郡上去生活,我们也就因此失去了联系。

谭普尔小姐离开后,我的生活简直彻底变了样子。我稳定的情绪,还有把劳渥德当成家的那种感情,都随着谭普尔小姐的离去变得不复存在。她教会了我很多好的习惯和品德,还有和谐的思想和感情,这些都已经成为我心灵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忠于职守,循规蹈矩,心情平静,性格驯服。在别人的眼中,我是一个有教养、受过严格训练的人,有时候就连我自己都会这样看待自己。

可是命运偏偏要在我和谭普尔小姐中间安排一个牧师。他们举行婚礼后不久,我便亲眼看着谭普尔小姐身穿旅行装上了驿站马车,马车渐行渐远,最后消失在山后。我躲在自己的房间,孤寂地度过了为庆祝婚礼而放的半天假。

我在房间里不停地走动着,希望以此能分散我的注意力。我本来以为自己是在为心中遭受的损失而难过,但是,当我看到窗外的夜幕已经悄悄降临,脑子里突然就有了个新的想法。我觉得在这段时间里,我已经经历了一个非常复杂的变化过程。从谭普尔小姐那里学来的东西我基本上已经都抛到了脑后,这当然不是我所愿意的,但她是真的已经把那种让我置身其中的宁静气氛带走了。如今我又恢复了自己本来的天性,我感到以前的那种心情和感情好像在我的心中骚动。这种感觉就好像是奋斗的动机消失了一样,并不是我没有能力继续保持那份平静,而是我失去了保持平静的理由。这么长时间以来,我生活圈子就局限在劳渥德学校,而我的社会经验又局限在学校的规章制度上。这个时候我才发现,原来真正的世界是如此的广阔且多样,它充满了希望与恐惧、悲伤与兴奋。它正等待着那些有勇气的人去深入探索,不顾任何危险地寻求人生真谛。

我走到窗前,推开窗子,向外面望去。外面是这座楼房的两个侧翼,下面是花园,远一些的地方是学校的围墙,再远点是山峦起伏的地平线。我的目光跳过这一切,落在远处蓝色的山峰上,那是我渴望已久想要攀登的地方,在陡峭山岩的分隔之下,好多地方看上去就像是囚笼和流放地。我的目光顺着一条白色的道路,蜿蜒于一座山脚下,但是它最后却消失在两山之间的一个峡谷中。我是多么想顺着它再往前多看一看啊!我记得以前我还曾经乘车从那条路上驶过,那还是我第一次来劳渥德的事情。虽然距离现在时间并不是特别长,但是我却感觉好像已经过去了一个时代似的。这么长的时间,我一直没有离开过这里,就连假期,我也是在学校度过的。里德太太真的像当初她所说的那样,从没有派人来接我回盖茨海德府,她和我的那几个表兄妹也从来没有看望过我。我几乎断绝了和外面的所有联系。对于生活,我所知道的仅仅只有学校的规章制度、作息习惯等。现在我终于觉得这些好像还不能构成一种完整的生活。在这个下午,我不知为什么突然对这八年的常规生活感到无比的厌倦。我是多么向往自由啊!我盼望着能够获得自由。但是这样的祈祷似乎片刻后就飘散开来,在空气中消失殆尽。我放弃了祈祷,转而变成卑微的祈求,“至少赐给我一种新的职业吧!”我大声地呐喊着。

就在这时,晚饭铃响了,我只好收拾一下自己激动的情绪,漫步走下楼去。

晚饭后一直在忙碌着,一直到就寝前,我都没有空闲再去接着考虑刚才被打断的问题。本想能利用躺在床上的那么一点点时间好好想想,但是跟我同房间的那位老师一直在喋喋不休地与我闲聊,我真希望她的嘴巴赶紧闭上!我觉得刚才我思考的那个问题,只要再给我一点时间,我马上就能找到答案。

格莱斯小姐终于打起了鼾。她是个粗笨的威尔士女人。以前我非常讨厌她粗鲁的打鼾声,但是今天晚上,当我听到那深沉的音符,我高兴得简直要欢呼起来。摆脱开干扰,我那个已经思考到一半的想法马上又出现在我脑中。

“找一个新工作!这是唯一摆脱现在这种生活的方法。”我知道这种想法是完全合乎逻辑的,虽然听上去好像没什么创意,不像“自由”、“激动”、“享乐”这类字眼那么动听,那么令人愉快,但是它毕竟是实实在在的。任何人都得工作,不是吗?我已经在劳渥德生活了八年,现在,我不想再留在这里工作了。难道我不能依照自己的愿望做事吗?难道这件事是不可行的吗?不,它是可行的,是能够实现的。目的并不难达到。只要我马上行动起来,脑子再灵活一些,这个愿望就可以实现。

我坐在床上,想让脑子清醒一下。这个夜晚是寒冷的,我用披巾把自己裹起来,然后继续努力地设想着未来。

“我最终想要得到什么呢?其实很简单,我就是希望能在一个新的环境里,谋求一个对于我来说崭新的工作。我猜想,找到新工作是需要朋友的帮助吧?但是我没有朋友。不过在这个世界上,除了我之外还有许多没有朋友的人们,那么他们就得自己想办法。他们用的是什么办法呢?”

我想不出来,没有人能向我提供答案。于是我命令自己要马上想出办法来,而且一定要快。我的脑子拼命地想啊,想啊,越想越快,我感觉太阳穴上的青筋绷得简直要跳起来了。将近有一个小时,我的脑子里一片混乱,一点头绪都没有,而且还有些心烦意乱。我起床走到窗边,拉开窗帘,一动不动地盯着夜空中的点点繁星,直到浑身冷得颤抖起来,这才重新上了床。

肯定是有位善良的仙女,趁我在窗前停留的时候,把灵感放到了我的枕头上。因为我刚一躺到床上,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就平静且自然地闪进我的脑子里:“求职的人都可以在报纸上登广告。”

“那要怎么登呢?我可是对做广告一窍不通啊。”

这时,我又得到了一个非常完美的答案:

“可以先将广告内容还有广告费都放在信封里,然后寄给某个报纸的编辑。信上必须要注明:回信寄给洛顿邮局J·E收。等一个星期以后,可以去邮局问问有没有回信,如果有的话,再酌情处理。”

我仔细考虑了一下这个计划,终于决定要抓紧时间办好这件事。我已经得到了个切实可行的形式,心里感觉很满足,这才开始入睡。

第二天,我早早的便起床了。天还没有大亮,我点起灯,在起床铃响起之前,写好了我的求职广告,然后装进信封,写上了地址。我琢磨了好长时间,最后终于写成了一份比较让自己满意的广告词:

现有一位教学经验丰富之年轻女士,欲寻求家庭女教师之职。学童年龄在十四岁以下。该女士具有恰当的资格,能够教授优良英国教育中各项课程,例如法语、绘画、音乐等。回信请寄:某某郡,洛顿邮局,J·E收。

我已经在劳渥德当了两年的老师,应该也可以算是“经验丰富”了吧。因为我刚满十八岁,指导十四岁以下的孩子还是没有问题的。不要看我列举的那些技能很简单,在那时候,能同时精通这些课程可是很了不起的。

写完这封信我并没有马上寄出去,而是在抽屉里放了整整一个礼拜。喝过下午茶,我向新来的监督请了假,说是要到洛顿去办点私事,也替同事办一两件事。监督很痛快地批准了我的请求。从劳渥德到洛顿大概有两英里的路程,傍晚还突然下起了雨,但是白昼依然很长。我先去商店买了点东西,然后才到邮局把信投出去。虽然要冒着雨回学校,但是我还是很高兴,心里感到从未有过的轻松。

等待的时间总是显得特别漫长,接下来的一个星期让我感觉好像有一年那么长。然而,我终于还是熬出头了。在一个令人愉快的傍晚,我行走在去洛顿的路上,那是一条风景优美的小路,弯弯曲曲地绕在山间。可是,我却没有心情欣赏草地和溪水的美景,在我的脑子里,只考虑着回信的事情。它也许已经在那个小镇子上等着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