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会和领导面对面说话
5856200000002

第2章 欲谋好前程,先练好口才(2)

工作中和领导说偏激的话,是最愚蠢的做法。为了自己的美好前途,还是努力学会如何和领导说话,尽快把一些不好的说话习惯改正过来吧。

这是笔者真诚的提醒:

(1)即使你真的发现了领导的一些令你无法忍受的做法,也不能用偏激的语言说出来。毕竟人家是领导。

例如,如果你认为自己应该加薪,你可以以别人的待遇为参考,恰到好处地向领导提出你的要求。

(2)谁都难免会有情绪不好的时候,领导也不例外。

其实,领导发火的时候未必真的想要一个解决事情的方法,他们有时候只是想找一个机会宣泄而已,而令他生气的事情也未必就是他所说的事情。此时,你最好心平气和地听领导把火发完,等他消完气后再做解释。

4.背后赞美领导,效果更胜当面恭维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赞美的好处和威力。

赞美往往是当面指出别人的长处,但也不一定完全如此。有时候,如果我们能选择一个适当的时机进行“背后赞美”,在别人的背后说其好话,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背后赞美别人,是各种赞扬的方法中,最能让人高兴的。如果有人告诉你:某某人在你背后说了许多关于你的好话,你会不高兴吗?这种赞语,如果当着你的面说给你听,或许会使你感到虚假,或者怀疑他的动机,而背后赞美,却能凸显真诚。

从前,有个性格非常古怪的县令,他每一次发布新的政令,都要求下属交口称赞。开始的时候,下属们称赞县令时,县令非常高兴。但时间长了,县令就觉得很不过瘾,因为下属们每次称赞都是那几句话。

有个聪明的下属看出了县令的心事,于是想办法要来点“新鲜的”,好让县令高兴高兴。

一天,县令又发布了新的政令。这一次,这个聪明的下属并没有像以往那样当面称赞县令,而是故意在一旁悄悄地对别人说:“凡是身居高位的人,大多喜欢别人的奉承,只有我们老爷不是这样,他一向对别人的称赞都不放在心里。”

县令从别人那里听到了这个下属的话,心里非常高兴,马上唤来这个下属说:“好啊,知道我心里想的,还真是只有你。”

很快,这个聪明的下属便受到了县令的重用。

我们知道,下属的这一席话实际上是想说给那个爱听恭维话的县令的。然而,这个下属并没有像别人那样当面恭维县令,而是把恭维话说在了县令的背后,以和别人在背后议论的方式,有意识地让县令听到耳朵里去,把县令捧得极高,从而达到了讨好县令的目的。这个下属的这一做法是极为聪明的,效果也很好。

背后赞扬别人为什么比当面赞扬更有效果呢?因为大多数人都觉得,当面说的坏话不算坏话,背后说的好话才是好话。所以人们更容易相信背后的好话,会更加欣赏那些在背后说自己好话的人。因此背后颂扬别人,比当面赞扬更为有效。

有一个员工在与同事们午休闲谈时,无意地说了几句夸赞领导的好话:“陈征这个人真的很不错,办事公正,对我的帮助尤其大,能为这样的人做事,真是一种幸运。”没想到这几句话很快就传到了领导陈征的耳朵里,令陈征心里美滋滋的。而在陈征心目中对这名员工的好感也比之前增加了很多。

由于赞美来自背后,受赞美的人不在现场,所以不会让人以为这是假情假意或讽刺奚落。这种来自背后的赞美,会使领导感到真诚、感到振奋、感到“甜蜜”。可见,背后的表扬和赞美的确具有神奇的效力。如果你想让领导增加对你的好感,就学会在领导的背后赞扬领导吧。

指点迷津

当着领导的面直接对其夸赞,是一种常见的恭维领导的方法,但这很容易招致周围同事的蔑视。而且,这种正面式的歌功颂德所产生的效力并不大,有时候还会有相反效果。与其如此,倒不如在公司其他部门,或者领导不在场时,对领导大力地夸赞一番。请放心,这些赞美终有一天会传到领导耳中的。而且,这一天会很快到来。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这样背后赞美领导:

(1)利用其他部门的同事作“传话筒”。

其他部门的同事是你背后赞美领导的最佳“传话筒”。当你下班后被邀请去喝酒应酬时,和你在一起的不见得全是同一部门的同事。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一个不经意的批评,也很容易被扩大渲染而间接传到领导的耳朵中。因此我们不妨也利用这些同事的嘴巴,让赞美的言辞流传出去,让领导听到你对他的赞美。切记,如果一个当下属的人连这点儿“智慧”都没有,他是很难“蹿升”的。

(2)主动、真诚地指出领导的优点。

“人皆有所长”。因此,我们要针对领导的优点大加赞美。

(3)在其他部门的人面前赞美你的领导。

如果领导知道部下在其他部门不遗余力地称赞他,不用说,领导对这种部下的好感将直线上升。

(4)对其他部门的人也要赞美。

对其他部门的人,不管是谁,也请不要忘记赞美他们。一件西装、一条领带,甚至看到人家心情好,都可以作为赞美的内容。不过,这些赞美应该在私底下用亲切而稳重的语气表达,如果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大声叫喊,那可能会得到相当恶劣的相反效果。自己的下属在其他部门是否受欢迎,这也是领导很在意的事情。

不过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一个下属和其他部门的人,尤其是其他部门的领导走得太近,其直属领导可能会不高兴。

5.说话诚恳自然,领导更容易对你有好感

有些人很怕领导,见到领导恨不能绕着走,尤其是当工作中出了什么差错后,就更怕和领导聊天。不敢和领导沟通、把事情说清楚,反而把问题闷在心里,这样更会让自己压力重重,饭也吃不香,觉也睡不好。其实,只要你主动找到领导,诚恳地和领导把事情沟通清楚,领导反而会对你有好感,认为你是一个知错能改、值得培养的人。

有时候,领导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可能会发点儿脾气、耍点儿威风,这也是人之常情。所以,当下属的不必因此见了领导就战战兢兢,更不要害怕和领导沟通交流。

与领导相处,最应该的是自信而不张扬、诚恳而不唯唯诺诺。因为只有与领导诚恳、坦然地交流,才能让领导更清楚你的想法、才干,才能更好地安排工作给你,才能更好地培养你。

朴向东是服装公司的业务经理。在他向主管领导汇报工作方案并征求其意见时,主管领导总让他自己去找解决办法。可是,朴向东的方案常常不是主管领导想要的。更让朴向东烦恼的是,别的部门有意见,主管领导却在会议上大声责怪他的不是。后来,朴向东的几次工作计划提案都遭到了主管领导的否定和拒绝。这时的朴向东真的不知道他的领导到底想要的是什么,他感到无助和恐惧,觉得自己快要被炒鱿鱼了。

所幸朴向东不算太笨,思索再三后,他采取了新的策略,他决定跟主管领导进行一次开诚布公的谈话。一天,在领导心情很好的时候,他敲开了领导的门,表示自己最近有一些思路要向主管汇报。在得到领导同意后,他告诉领导,他很喜欢这份工作,很热爱公司,并且很期望在领导的带领和支持下提高自己的能力,为领导多分担一些责任和任务。接下来,朴向东诚恳地谈到了最近发生的几件事情以及自己的困惑,希望领导能真心地帮助自己,并给自己今后的工作方案之类的东西以更为明确的指示和指导。听到这儿时,领导明白了朴向东的来意,于是就说:“你每次让我给你提建议时总是笼统地问这个计划行不行、那个问题怎么解决,由于我不在第一线,所以没办法给你具体的指导,只好叫你自己去找办法了。”

这次开诚布公的面谈让朴向东明白了自己与领导沟通不畅的症结所在。他知道是自己诚恳自然的表达让领导了解了自己。这时,他一下子感觉到了工作的轻松,原来的困惑与不安都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通过与领导的诚恳交流,朴向东知道了诚恳自然也是沟通的一种技巧。当他诚恳地要求主管领导一步一步、仔细具体地告诉他正确的做法和方向时,领导也进入了角色。这样一来,无论对朴向东、对领导还是对公司都是大有好处的。

王建所在公司的总经理时间观念很强,很讲求效率。前些天,王建在上班等电梯时遇到了总经理。由于电梯中只有他们俩,简单问候后,王建便陷入沉默之中,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脑子里紧张地思考着话题。同时,他发现总经理也很尴尬,正盯着电梯显示器上变化着的数字,像读秒一样。好不容易熬到电梯停在了办公室所在的楼层,这时,王建才记起该向总经理简要地汇报一下华北地区的销售计划。但是,时间已经不够了,所以王建决定一会儿去找总经理汇报工作。

来到总经理办公室准备汇报时,王建发现本来想好的内容,由于紧张,反而东说一句,西说一句,唆唆,令总经理听得很不耐烦。于是,总经理手一挥说:“你想好了再说吧。”王建只好一脸沮丧地退了出去。

领导大多喜欢大方自然的下属,那些紧张、拘束的下属会让领导感觉不自信、没能力、比较平庸。对于这样的下属,领导哪敢放心大胆地将其安排到重要的岗位?

指点迷津

在工作过程中,每个人考虑问题的角度和处理问题的方式都有不同,对领导所做出的某些决定也可能会有自己的看法,在心里存有相左的意见,甚至演变为满腹牢骚。在这种情况下,切不可到处宣泄,否则经过口耳相传,即使是事实也会变调变味。如果不幸让领导听到,还很可能让他生气和难堪,难免会对你产生不好的印象。况且,这种做法也暴露了自己性格上的弱点,容易被居心不良的人所利用,给自己的职业生涯带来不利影响。

处理类似问题的最好办法是,在恰当的时候找到领导,根据领导的性格和脾气,选择其最能接受的语言表述方式,用诚恳的态度和领导进行沟通。领导一般都能感受到你对其的尊重和信任,如此,不但能促进事情朝双方都满意的方向发展,领导对你也会更加信任。这样的处理办法,往往要比处处发牢骚效果好得多。

6.礼貌用语用得好,也是尊重领导

语言是人们用来传达信息的工具,也是人们参与社会活动的主要方式,更是人际交往的桥梁。语言内容和表达方式能够反映出一个人道德、文化等各方面的修养。在包括工作在内的各种社会活动中,礼貌用语是很重要的礼仪形式,也是展示一个人品格的“橱窗”。

在职场中,要学会与领导相处的艺术,首先就要懂得与领导相处的礼仪。把礼仪作为你应该做的,形成工作中的一种日常规范,那样就会有利于你不断进取。如果不懂得与领导相处的礼仪,想赢得领导的信任恐怕就不是很容易的事了。

作为下属,当见到领导时,应该趋前主动和领导打招呼。如果距离太远不便呼叫,可用眼睛注视,当领导和你的目光相遇时,点头示意一下就可以。近距离相处则可用礼貌用语招呼。另外,在平时和领导打交道的过程中,你更要时刻牢记使用礼貌用语,让领导感受到你对他的尊重;相反,若对领导不使用礼貌用语,则会让其觉得你缺乏修养,不懂礼貌。此外,在礼貌用语的使用上,只有运用恰当才能让人感到舒服,因此切忌用词不当。

于涛刚踏出校门时曾在一家贸易公司任职。一天,部门领导出去和客户开会开了很久,赶上室外风大,领导回到办公室时,一副灰头土脸的样子。领导嘴里嘀咕着:“连午餐都没顾得上吃,饿得要死,还被客户刁难,真是快被气炸了!”

于涛虽然也在忙,但是为了安抚领导,就简单地说了一句:“辛苦了!”

让于涛没有想到的是,原本像战败犬一样的领导,突然变成了斗鸡,生气地对他说:“什么辛苦了!你干脆来拍拍我的肩膀,对我说‘干得不错’算了!你以为你是谁啊!”

于涛听得莫明其妙,心想自己一片好心,怎么会被他曲解成这样?因此,他郁闷了老半天。

后来于涛才明白,“辛苦了”是上司对部属或前辈对晚辈才能用的慰问语,自己明明是刚刚大学毕业的职场菜鸟,却这样对领导说话,难怪已经满肚子气的领导听了之后会更生气。

如果部属对领导说“辛苦了”,大多数领导都会不高兴的,即使有些领导不会表现出来,也会在心里想:“我辛苦了,那你这个做下属的干吗去了?”那么到底该怎么说才恰当呢?很简单,只要多加一个“您”字,整个句子的语气听起来就完全不同了。虽然“辛苦了”和“您辛苦了”两个句子的意思完全相同,但是语气和传达出来的意义却是截然不同的。“您”就字义来讲是“心上有你”,一开口就显示出了对领导的尊重。

指点迷津

下面是利用礼貌用语帮助你提升在领导心目中地位的几条极为实用的经验:

(1)在公众场合遇见领导,别表现出特别的热情,只需礼貌地说一声“您好”就可以了。尤其注意不要嘘寒问暖地跟领导说个没完。

(2)不管在公司内外,只要领导在场,离开时一定要跟领导打一声招呼,说一下类似于这样的话:“对不起,我先走一步了”、“再见”。

(3)当领导坐着时,你从领导身前经过,一定要说“不好意思”或者“对不起”来表示一下你的歉意。

(4)如果前一天领导请你吃饭了,第二天见到领导时要再次致谢。

(5)如果领导受邀并参加了你的派对或你举办的活动,一定要当面致谢,并送个小纪念品以示谢意,哪怕是一张纪念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