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会和领导面对面说话
5856200000004

第4章 欲谋好前程,先练好口才(4)

职场是一个看似很简单实际很复杂的小社会。有时候它表面看起来很平静,其实下面隐藏了许多暗礁。特别是在领导面前,千万不要贸然顶撞。即使有时候领导是在无理取闹,或者是想转嫁上级给他的压力。也许,领导这样的表现会显得没有风度,但作为下属的你,最好还是忍耐一下,权当是帮助领导释放压力。在这种时候,你不用跟他讲理,也不用跟他讲你的委屈和为难之处。试想,顶撞领导,跟领导争论,赢了又如何?也许你在争吵中占了上风,但最后你输掉的却很可能是你自己的前程!

王立在一家商贸公司工作。一天,公司经理与外商的谈判进行得非常不顺利,本来谈妥的事情又中途变卦。当他怒气冲冲地回到办公室时,看到办公室里乱七八糟的,心情更加烦躁,于是便不分青红皂白地大骂起大家来。此时,王立正在不紧不慢地看报纸,以为领导是冲着他来的,加上平时他就觉得领导好像对他有成见,便心想:我工作做完了,看会儿报纸还要挨你的臭骂,真是岂有此理。于是,他便跟经理吵了起来。另一位同事连忙过来,向经理问明了情况,领导此时也有些醒悟过来,便连忙向大家道歉:“我心情不好,真不好意思。”

不过,往后的日子里,王立没少被领导穿小鞋。

在领导发火时,作为下属,我们要么采取不理不睬的态度,要么就主动上前去,倾听领导的诉说,帮他分忧解愁,切不可与领导争执不休,因为那样做是极不明智的。

指点迷津

古往今来,下属服从领导是天经地义的事。但现实生活和工作场合里,桀骜不驯的“刺儿头”还真的不乏其人,甚至每个人都曾刁难、冲撞过领导。

事实上,如果你还没有什么能耐,没有难以替代的本领,或者你还没准备好另谋高就,你还是不妨把“顶撞领导”这一举动抛诸脑后。俗话说得好:“世事纷纭迷人眼,唯有服从是关键。”

下面两点要切记——

(1)明确位置。

在工作中要明确领导与自己的位置,要虚心接受领导的教诲。当受到领导批评时,最忌当面顶撞领导。当面顶撞是最不明智的做法。你的顶撞有可能使自己下不来台,更让领导下不了台。其实,如果在领导一怒之下而发其威风时,你给了他面子,事情就必有转机,情况还有挽回的余地。你能坦然大度地接受其批评,他就会在潜意识中产生对你的歉疚之情或感激之情,在日后说不定还会因此而施惠于你。

(2)不要纠缠。

受到上级批评时,反复纠缠、争辩,希望弄个一清二楚,这是很没有必要的。如果确有冤情确被误解的话,你可找一两次机会表白一下,点到为止。即使领导没有为你“平反昭雪”,也完全用不着纠缠不休。那种斤斤计较型的部下,是很让领导头疼的。如果你的目的仅仅是为了不受批评,当然可以“寸土必争”、“寸理不让”。可是,一个能让领导精疲力竭的人,是不可能有晋升机会的。

10.想对领导说“NO”,一定要把握好时机

如果你符合这种情况,你就有必要深思了:你是领导手下的得力干将,也是办公室里尽人皆知的“好同志”,可是,你任劳任怨却没能使自己的薪水扶摇直上,甚至本该增加的奖金也与你无缘,就连快到头顶的升职机会也拐了个弯儿从你身边跑掉了,而你的工作量却越来越大,混到“极致”也只是个资深员工,付出了那么多,加薪和晋升的机会却没有得到过的原因何在?

心理学家分析这种现象时说,你总是对领导和同事交代给你的事情来者不拒,根本原因是你不够自信。你想用百依百顺去讨好他人,别人当然很乐意;当你把所有重担都一肩扛时,领导自然暗爽。但你辛苦一番下来的结果,却是加薪和晋升都没有你的份儿!

这里的关键是你不会拒绝,或者说害怕拒绝。当你的顺从成了习惯,而当你承受不住,终于发出微弱的反抗之声时,领导又会因为不适应,而拒绝你的合理要求。因此,一定要学会巧妙地说“NO”。如何对领导说“NO”呢?关键一点是一定要把握好时机,不能太早,太早了你的羽翼还未丰;更不能太晚,太晚了,就可能一切都已经晚了。

“不管什么事情只要交给安娜,我就放心了。”安娜进公司三年,这是领导常挂在嘴边的话。开始安娜很高兴,但时间一天天过去,交给她的任务越来越多。安娜,这个方案你盯一下;安娜,这个客户恐怕只有你能对付;安娜,上海的那个项目人手不够,你顶一下。老总为某事抓狂时,必会打开房门大叫安娜。

安娜手里的事情多到了加班加点也做不完,可周围有些同事却闲得两眼发呆,薪水却并不比她少多少。安娜想,也许自己再忍一忍就会有升职的机会。然而,机会一次次地走到了她面前却又一次次地拐了个弯儿。后来,安娜从人事部的一位前辈口里得知,关于她升职的事中层主管会讨论过很多次了,每次都被老总否了,说安娜虽然业务能力不错,但管理能力不足,需要再锻炼锻炼。“你想想,如果你升职了,他上哪儿找这么任劳任怨的万能胶?”前辈说。

安娜很气恼,回家后跟老公抱怨。老公居然也说:“如果我是你们老总,我也不会升你的职。一个不懂拒绝的人,怎么去管理别人?”安娜仔细想了想,觉得这话真的很有道理。

往后,当老总给她加工作量时,安娜鼓足勇气说:“我手里有三个大项目,十个小项目,我担心时间安排不过来。”老总一听,脸立刻变了色:“可是,这个项目只有你去做我才放心。”“那好吧,我赶一赶。”说完这句话,安娜恨不得咬掉自己的舌头。看到老总的脸,一个大胆的念头突然冒了出来:“不过,要按时保质完成,我需要几个帮手。”安娜轻描淡写地说。老总惊讶地看着她,继而笑着说:“我考虑一下。”

原来安娜想,如果老总答应给自己派助手,就相当于变相给自己晋升,自己的工作也能分担出去了;如果不答应,老总也不好把新任务硬塞给自己了。

果然,老总再也没提过加派新任务的事,还破天荒地经常跑来关心安娜的工作进展情况,并叮嘱她有困难就提出来,别累坏了身体等等。

其实,当领导把“砖头”一块块地往你身上叠加时,他也并不是不知道“砖头”的重量,但是他知道把工作加给一个不懂拒绝的人是件再省心不过的事。不过,不要因此就梦想你理所当然比别人薪水更高升迁更快。老总可能无数次想过给你加薪升职,然而当办公室“狠人”当道,他摆不平时,你将是首选的“牺牲者”。(注:狠人,意指懂得拒绝的人。)

其实有的时候,你并不需要大张旗鼓地拒绝领导,只需要摆出自己的难处,就像安娜说出自己的困难那样,领导就一点也不会觉得你的拒绝很过分。要拒绝领导,就必须告诉他你在时间或精力上的困难,让他明白你既不是傻瓜也不是超人。

指点迷津

拒绝领导是一门学问。有时候,我们很想拒绝领导,但碍于情面只好点了头,结果给自己招来越来越多的工作,自己累得够呛却还吃力不讨好。所以,学好“拒绝”这门课程,非常重要。在此,笔者将拒绝领导的三项基本原则列举如下,以资共享。

原则一:当众拒绝要不得。

当众拒绝领导的重大弊端有三:一是暴露自己狂妄自大,不把领导放在眼里;二是容易引起领导的逆反心理,增加你的建议被枪毙的风险;三是容易被领导鸡蛋里挑骨头,自己脸上亦无光。

原则二:站在领导的角度想问题。

当你考虑拒绝他时,一定要想想:如果我是领导,一个员工以此方式拒绝我,我会怎么想怎么做?如果你确定这种拒绝有效而无害,就用。

原则三:先肯定领导再拒绝。

首先肯定领导策略的正确性,然后提出自己的想法,最后再对领导的英明进行一次总结性肯定。这种“三明治”式的拒绝通常都能为大多数领导所接受。

11.掌握几种和领导交谈时极为有用的句型

如果你认为只要靠熟练的技能和辛勤的工作就能在职场上出人头地,你就有点“天真”了,因为懂得在关键时刻说适当的话也是事业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掌握了说话技巧,学会和领导、上司说话,不仅能让你的工作生涯备感轻松,更能使你获得名与利的双丰收。

严霄鹏在一家连锁机械公司负责网络部的技术工作。最近,公司的网络系统出了点故障。原来,由于公司的业务量大,网站的推广工作做得也不错,于是引来了同行的排挤,从而导致他们的网站经常被一些黑客攻击。为此,领导非常恼火。虽然领导也知道公司的网站被外人做了手脚,但一旦上不了网,领导还是会对严霄鹏等网络部的员工动怒。

领导第一次说出这些情况时,严霄鹏还没完全弄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毕竟他们本来做好的程序不是这样的,而且已经运转两个多月了,怎么会一下子上不了网呢?所以,当时的他支支吾吾,什么都说不出来。领导训斥了他们一顿后,出去办事了。等领导回来时,严霄鹏他们已经将问题处理了。领导看到网络问题被处理好了,不但不高兴,反而丢了句这样的话:“领导不发怒,员工不努力!”

严霄鹏很伤心,虽然他当时支支吾吾,但他确实很努力地去完成工作了,怎么能说领导不发怒,自己就不努力了呢?

在职场打拼多年的表哥知道了这件事后,就告诉严霄鹏,如果领导向你诉说工作上的问题,你的反应应该是充满自信地说:“您放心,我马上处理。”他听了后觉得很不可思议:“你真的能处理好吗?”表哥笑着说:“你听明白了,我说的是‘我马上处理’,但没有说我一定能处理好!对于领导来说,他们想得到的就是这么一句话,这句话不至于让领导发怒!如果后来我处理好了,那是我有本事;如果我处理不好,也不能说我不把公司的事情当回事!”

严霄鹏这才明白,工作能力是一回事,让领导感觉你是否尽心工作又是另一回事。以后,不管出现了什么问题,只要领导开口,他都会说:“我马上处理!请您放心。”

“我马上处理”虽说只有简单的五个字,但可以体现出你对领导下达指令的一种态度,当领导给你吩咐好一件事情后,你用这句话作答,一定会使领导对你产生好感。但是切记,话说出口后可还没有结束,关键是你是否马上处理了,所以还要拿出行动。

如果领导向你询问一些不在你工作范畴内或者你并不熟悉的问题,你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时,最好还是不要说不知道。你可以对领导说:“让我再认真想一想,过一会儿给您答复好吗?”这样,巧妙回避了你不了解的情况和不知道的事,之后再询问其他人,或者查找相关的资料。这种句型不仅能暂时为你解危,也能让领导认为你在这件事情上很用心,很认真。不过,事后可不能懈怠,要及时向领导交出自己的答复。

苏杰在一家图书公司做策划。这天经理突然来到他的办公桌前,将一摞文件交给他,责问道:“你到底都写了些什么啊?”当时苏杰正想着下一个方案,被经理这么一问,就愣住了。

“怎么了?”苏杰问。

没有想到这三个字一出口,经理立刻爆发了:“怎么了?你问我还是我问你啊?”苏杰一下子被问懵了,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这时,苏杰旁边的一名同事走了过来,冲经理一笑:“经理,我来看看,两点半之前答复您,好吗?”

经理点了点头,又冲苏杰瞪了瞪眼,离开了。这时,苏杰心里一肚子委屈,却什么也说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