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会和领导面对面说话
5856200000007

第7章 进什么庙拜什么佛,面对不同的领导话要不一样地说(2)

4.为了沟通顺畅,必须知晓领导的性格类型

在日常工作中,有些人总喜欢把领导放在和自己对立的位置上,同时还错误地认为领导总爱跟自己过不去,动不动就给自己找碴儿。而事实并非如此,因为领导和下属拥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把工作做好,把企业和组织发展好。

而把工作做好的前提之一就是我们必须了解自己的领导,包括领导的工作风格、态度、习惯以及领导本身的优缺点等等,因为这些都将直接影响我们的工作方式甚至工作进展。

与不同的领导在一起有着不同的相处之道,既然我们在领导手下做事,当然要了解自己的领导是哪一种性格类型,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通过长期和深入的研究发现,领导的性格类型大体上可以分为六种:

一、谨慎冷静型领导

这样的领导对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甚为欣赏,他们喜欢一份记载详细的工作报告,下属提交给他的工作计划也是越详尽越好。在和这种类型领导沟通的时候,下属如果能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并学会把握分寸,就会比较容易得到其赏识。

二、妥协懦弱型领导

没有主见、耳根子软是这一类型领导的弱点。他们可能很容易接受下属的建议,但同时又可能受别人的影响而有所动摇。因此,遇到这种情况,下属除了多向领导阐明自己的观点以外,还可让持相同观点的其他同事向领导进言,以支持自己的观点或计划。

三、外向豪爽型领导

他们会欣赏办事细致的下属,也不反感不拘小节的人。这种类型的领导是一种外向而粗线条的人,对表面的一套并不讲究,更看重的是下属的实际工作能力。

四、吹毛求疵型领导

百般挑剔是这类领导的特点。如果你不想被弄得神经兮兮,就只有摆正心态不要太介意领导的批评,要知道挑刺儿只是他的习惯而已。当遭到这类领导的挑剔和批评时,不妨先分析一下,如果领导确有道理,那就按他的要求照办;如果属于无理要求,那就适当采取拖延战术“冷处理”,一旦拖得时间长了,领导也就没有精力再纠缠于这些细枝末节了。

五、脾气暴躁型领导

脾气暴躁、情绪容易失控是这类领导的最大特点。这样的领导常常为了一些小事、琐事就大发脾气,甚至公开斥责下属,让下属无从招架,难于应付。面对这类领导,我们一定要分析、观察他们发火的原因是什么,总结出其生气的一般规律来,知道了问题的答案,就可以对症下药,防止此类事件重演。

六、性格顽固型领导

这种类型的领导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固执己见。他们对于下属的解释一概充耳不闻,坚决要求下属依照他们的方法处事;一旦下属有反对他们的意思或者意见,他们就会大加斥责,然后还会责令下属迅速完成他们交代的任务。面对这种类型的领导,要想使其改变风格,从而让自己少受“迫害”,不妨辅以耐性,尝试如下几点:首先,把握好自己的语气和说话口吻,语气要温和,态度要柔和;其次,要明确工作的目的不是为了某个人,而是为了团队的利益;最后,当你提出自己的建议时,先冷静地搞清楚自己作为下属的位置,不要越权。

当然,除了上述类型外,领导的性格类型还有其他的,这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

指点迷津

在工作中,不管遇到的是哪种类型的领导,都需要做到下面几点:

(1)话要说得少而精,工作要做得多而好。

(2)赢取领导的充分信任。让领导信任你,你就要主动去了解领导,同时想办法让领导了解你。

(3)仔细倾听领导和你不一样的意见。

(4)穿着得体。女职员尽量别当着领导的面化妆。

(5)凡是工作上的事都要尽可能汇报,最好是精练的书面报告。

(6)善于运用领导的经验和人际关系资源。

(7)在你认为自己的某一个想法比较成熟时,可采取一种自己认为的最委婉的方式向领导提出想法,并尽量获取领导的支持。

(8)如果你自己的见解被领导采纳,千万不能说这些是自己的想法。因为所有的想法最终都会成为领导的决定,而且多是以他的名义发出的。如果你因此而愤愤不平,别人只会觉得你不识时务罢了。

5.对待不同工作态度的领导,

就得有不同的“应对”之道

稍稍留心我们就不难发现,有的领导性格温和,为人谨慎;有的领导则脾气暴躁,做事草率,而且,每个领导还都有与众不同的工作态度。那么,对待不同工作态度的领导就得有不同的“应对”之道。在此,笔者列举出如下几种类型,以供大家参考:

一、“工作狂”型领导

这一类型的领导往往认为自己是天底下最能干的人,他们精力旺盛,热衷于工作,并希望下属也都和自己一样,变成“工作狂”。面对这样的领导,最佳的对策就是不断地向他请教,让他永远感觉到你是在他的英明领导下努力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就的。这样,领导更容易赏识你。

二、“霸道”型领导

在这一类型领导的心里,总认为只有通过不断地威胁下属,才能让下属服服帖帖地干好工作。对这样的领导,你必须常常让他感觉到你存在的价值。尤其当你预见到他将会对你有成见时,你必须事先就想好回敬的措辞。当然,更重要的是不要被他的霸道给吓倒。

三、“疑神疑鬼”型领导

“警察抓小偷”的游戏会让这种类型的领导从小玩到大,从会议室玩到办公室。原因是这一类型的领导会时刻怀疑自己的下属偷懒不干活儿。遇到这样的领导,最好的办法是经常给他一份报告,明确告诉他你今天都做了哪些工作,以打消他的疑心。这样一来,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使领导“放心”,让自己安心。

四、“优柔寡断”型领导

这类领导多具有多谋少断的特点,常常是已经定好的决策,只要别人提出一点修改意见,就能让他们一次次地改变初衷,而下属就要不断地重新来过。其实,遇到这种情况,你只要在让他保有自己身份的前提下,和他商讨一些决策,帮他下定决心,再设法让他坚持下去,就会轻松许多。

五、“健忘型”领导

有些领导常丢三落四,容易忘事,有时明明在前一天讲过的事,可两三天后,就会听他们说他们根本没有讲过。对付这一类型领导最好的办法是,当他在讲述某件事或表明某种观点时,你多问他几遍,或者提出自己和领导不同的看法,以有意引起讨论来加深领导的印象。最后,你还要对领导的陈述进行概括,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重复给他听,以便让他牢牢记住。

指点迷津

归根到底,无论哪种类型的领导,都逃脱不开“做人”还是“做事”的范畴。通常,做事型的领导比较踏实,工作勤奋,所以他会要求他的下属也是如此。不断挑战工作的难度是这种类型领导所领导的团队的习惯。在这样的团队内部,大家都会比较忙碌,工作压力也比较大,与此同时人际关系的斗争会比较少,团队信任度会比较高。但是,因为事情做得越多,错的机会也越大,得罪其他人的机会也就会多一些,从而可能导致这个团队和外部团队的关系比较紧张。所以,在这样的领导手下工作,要为受到团队以外的抱怨做好充分的准备。

如果你遇到的是注重做人型的领导,那么就要尤其注意自己的工作习惯了,在努力工作的同时也要注意和其他同事的交往方式,尽量不要和其他人发生冲突。在每次开会和向上级汇报工作时,请注意沟通的方式,要多和领导沟通自己的想法,多和领导汇报自己所知道的其他人的动向。这一类型的领导不大会公开批评下属,但是并不能说明他们赞同下属。他们往往把人际关系放在首位,至于会不会打破工作要求的底线,就得取决于他们自身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了。

6.拿捏好与领导相处的距离

跟领导走得近,就成领导的人了,就更容易获得晋升的机会。所以有些员工渴望成为领导的心腹,得到领导的赏识,于是处心积虑地接近领导。但结果往往适得其反,跟领导走得越近,就越容易被抓住把柄,从而影响自己的职业发展。

罗力在公司里有个绰号叫“克格勃”,原因是他跟领导走得很近,关系很亲密。领导也经常给他关照,同事们都认为这是他向领导打小报告得到的回报。

有一天,罗力家里发生了一件紧急的事,需要他出面处理,但是,他手头上的企划案还没有完成,而那天又是最后的期限。他只好找同事帮忙,帮他把企划案的后半部分完成。但同事却一本正经地对他说:“你跟领导那么好,让领导宽限一天,要不就让领导帮你完成好啦。”他又去找别的同事帮忙,没想到同事们均众口一词地拒绝了他,用的都是类似的借口。

在公司里,员工跟领导过分亲近,就会被认为是领导的人,从而被同事看作是领导的心腹和安插在他们中间的间谍,进而招来同事们的反感。另外,跟领导走得太近,就可能得到领导的关照,自然会引起同事的嫉妒,导致跟同事之间的关系紧张,从而失去同事的支持和帮助。

石兰虽然在公司里才工作了三年,却已经被同事们称为“老员工”。石兰一进公司就在人事部工作,三年换了两任老总,三任部门经理,管理人员也进行了几次大换血,她却在岗位上岿然不动。好友向她询问有什么秘诀,她坦然地说:“我跟领导总是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从不跟某一个领导过分亲近。没有人说我是哪一个领导的人。我只对工作负责,而不是对某一个领导负责。”

跟领导走得太近,一旦领导更替,就决定了你可能遭受“株连”的命运。如果跟领导保持不远不近的距离,就不会受到领导更替的影响。须知,在职场上要想让自己前途光明,靠的还是做事的实力和会说话的能力。

指点迷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