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静心·与心灵对话
5861400000003

第3章 静心的修习

无论在生活中或是事业上,不要一味去模仿别人,有些人总是在和别人做比较,把别人当参照物来定位自己。其实,活出你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静心的修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静心地面对世界,面对自己,心就会无限敞亮、无限丰足。静心的时候,心中十分敏锐,性灵独具,胜于往常。但静心的养成,绝非一朝一夕,而是靠日积月累修成的。

如何修习静心呢?

静心的修习在于独抒灵性的思考,这并不是一个模仿的过程。不是说树立一种好的模式,然后跟着去做就行了。东施效颦的可笑在于东施只知道西施捂着自己的胸口楚楚可怜,样子很美,却不知道这种美是因人而异,不可复制的,同样的动作发生在她身上就显得很丑。盲目去模仿别人,会失去自己应有的特色,所以对于他人的成功和经验,只能借鉴而不可照搬。

在建设香海禅寺时,我也曾走访过许多地方,台湾、日本、泰国,甚至欧洲各国。参观了那里的寺院和其他宗教场所,学习了各地先进文化,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但我没有简单去模仿任何一家,而是在借鉴的基础上,吸收,思考,找到自己的特色。

企业的发展也是同理。不必亦步亦趋人云亦云,只要做出自己的文化和特色,感觉这种模式能够为员工欣赏、为客户尊重,就可以了。

作家在一般人眼里是什么都能写的。但实际上,由于各人的气质和禀赋不同,决定了他天然倾向于某一种文体。德国作家施笃姆热爱自然,写作小说空灵洁净,好像散文诗;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文风犀利简净,从不拖泥带水,善于写作反映现实的题材;丹麦童话大师安徒生想象奇特,充满童趣,善用温和的语言与故事折射苦痛悲哀的现实。他们的气质和阅历决定了各自不同的风格,完成了他们自己独到的建树,因而得到了不朽。

同样,无论在生活中或是事业上,不要一味去模仿别人,有些人总是在和别人做比较,把别人当参照物来定位自己。其实,活出你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生命何其短暂,为什么要在攀援和比较上花掉那么多时间呢?如果真要比较,我们生命的长度甚至不如庭院中的那棵树;勤奋程度,也比不上任何一只日夜吐丝结网的蜘蛛。还有什么值得去计较?一个人最可贵之处就是活得清醒、明白。人往往会被名利冲昏头脑,忘却了本性。如果能够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就可以使躁动的心沉淀下来。

在德鲁克的管理学著述中,有一个思想很值得敬佩,那就是将每一个企业视作是社会大转盘中的一个小齿轮。这种思想教人消除傲慢和自矜,客观地看待自己,自己的工作,自己的行业。当一个人生起不可一世之心时,所做的举动往往是浮躁的,不理智的。就像史玉柱发愿要在几年之内修建珠海第一高楼,甚至要修建中国第一高楼。他当时被许多溢美之辞冲昏了头脑,结果终归失败。企业成长得越快,赞美之辞越多,就越应该要有宁静之心,时时反思自己的状态。

在这个人欲横流、物欲滔天的旋转轮盘中,迷失自己太容易了。别人有一套房子你没有,别人住别墅你住筒子楼,别人开跑车你骑自行车……这些都足以使一颗充满名闻利养的心失去宁静,一颗被世俗所迷的心失去平衡。从而失去了自己的灵性,失去反观自照的能力。

一个人、一个企业想要成功,想要长久,就必须使自己的频道处在正心、正念、正行的天地大道上。

让一滴水永不干涸的方法

人到一定年龄后,应该学会反思。反思自己曾经走过的路,反思自己得到或失去,成功或失败,痛苦抑或欢乐,反思自己的一言一行,然后才能正确认识自己。

例如,忙碌了一天回到家,看到的只是冰锅冷灶,先别忙着去指责家人,而应该去看看镜中的自己。是不是疲惫又充满怒气,是不是冷漠而毫无笑容?并不是别人对不起你,只是你自己的状态在生活环境中的反射而已。

我们为什么会愤怒,为什么会嗔恨呢?可以用一首诗来解答:

万法因缘心中起,

皓月映泉空万里。

谁人试燃原上草?

柴干风高凭汝意。

只因为你的心是一堆干草,一触即燃;如果你的心冷如磐石,即使怎样风吹草动也无动于衷,即使打雷也燃不起火来。表面上看来是外在的因素点拨了你心中的怒火,其实如果你心中没有相应的温度,怎么会被点燃呢?说到底是你的心不够清静。

再说演讲,如果你越是要求自己讲好,越是关注听众的反应,就越讲不好。只有放下听众,放下自我,甚至闭上眼睛去讲的时候,心中的话才会如同泉水喷涌一般,自然而然,水到渠成。演讲首先要专注,要觉察自己内心的真正状态;其次要真诚,所说的每一句话唯有真实不欺,才能够感动自己,打动观众。

阿炳的《二泉映月》音谱非常简单,主旋律数次重复出现,为什么世界上有那么多人被这首曲子感动呢?这就是心的力量。阿炳把自己一生的坎坷遭际、困顿苦痛都浓缩在了这首乐曲之中。他的倾诉是如此诚挚而专注,完全是从心里面流出来的,自然而毫不炫技,因此才能够令世人倾心、折服。

不仅演讲要真诚,音乐要真诚,做企业一样也要真诚。诚信这根准绳放之四海而皆准,带领团队是这样,回到家中是这样,与朋友交往是这样,和客户洽谈也是这样。

“诚则明也”,明则久,这是天地间的大道。

一个人、一个企业想要成功,想要长久,就必须使自己的频道处在正心、正念、正行的天地大道上。

佛家有一个思想,若要让一滴水不干涸,就把它抛入海中。同理,想让自己的事业不倒闭,就要把它融入大众之中。作为佛教徒,一定想让佛教的思想在世间永存,这就是我们的人生使命。这个使命的达成非常困难,如何才能做到呢?唯有将佛教的思想种进每一个人的心田,让人人心中都有一颗慈悲的种子,使慈悲影响身边无量无边的人才有可能使佛的精髓永存。正是基于这个原因,我们寺院的十六个短信平台连续三年每天发出七千多条短信。这些不含有宗教色彩的短信,在形而上学的意义上,在一片潜默中给人们指示一条通向正大光明的觉知之路;使人能够及时觉察自己,而不被声色名利所绑缚。这就是香海禅寺的小小心愿。

有这样一个道理:当你时刻想的是利益别人时,最后一切善行皆得报偿。这就是利他的思想。佛教中无人不知的观音菩萨最核心的理念就是“慈悲”,慈就是“给予快乐”,悲就是“拔除痛苦”。在做企业的过程中可以将这种“慈悲”的思想带到企业文化中,帮助客户、员工“予乐拔苦”。佛教的慈悲是“同体大悲,无缘大慈”,相当于范仲淹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把他人的需求看作你自己的需求,把他人的快乐当作你毕生努力的方向。观音菩萨有千百亿化身,每一个具有慈悲精神的人都是她的化身。同理,企业若想让每一个客户、每一位员工都成为自己的化身,也应该参照这样的慈悲精神来完善自己的文化。

在藏传佛教中,观音的地位非常高。有人说,藏族的同胞不少是观音菩萨的化身。曾经有一个人描述过藏区的安宁,说即使随意将一样东西放在路边,也不会有人擅自拿去。这种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现状,就是观音的理想。

《佛本生故事》中有这样一个传说:释迦牟尼佛成佛前的某一世是一个王子。有一次,他去山中,见到一只母老虎饿得奄奄一息,五只小老虎尚未断奶,在母亲身边哀告连连,情状甚是可怜。于是佛在那一世舍身饲虎,用自己的性命救回了一窝老虎。佛在无量劫中不断地行菩萨道,甚至不惜用自己的生命来利益他人,终于在无量世以后证得佛果。我想表达的并不是要大家用性命去喂虎,但这种利他的精神难道不值得学习吗?由此也可见修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锲而不舍,累功积德。

有一位新昌的企业家,工厂经营得非常强大。我问他,你是怎么做到今天这种规模呢?他说,这并不是他自己所设想和刻意营求的。当他从做拖拉机的生意转行做现在的行业时,遇到了许多帮助他、给他方便的人。他对于别人的恩情看得很重,想方设法要回报那些曾经帮助过他的人。以前对他有恩的人如果失业了,或者工作上遇到问题了,他就尽力帮助他们安排工作。这些人来到他的企业以后,又竭尽所能地帮助他成就事业。他说,正是那些曾经帮助过他的人给他留下的福泽,推动他成就了今天的事业。

由此可见,清净、真诚、慈悲、利他,这些思想才是人生真正的智慧,会让人受用无穷。

人的错误知见给人造成巨大的困扰。万事万物无不在变化之中运转。人的悲欢离合都是由于这个规律的作用。因此要学会珍惜每天所得到的物,所遇见的人,更要珍惜与我们共度风雨人生的亲人和伙伴,珍惜始于微时的客户与伴侣。

无执的心

人之所以会生活得不快乐,最大的障碍就在于你最在意的东西。那是什么呢?是自我。佛教说到“我”的时候,便讲到了“八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在前六识中,眼根对色尘,恋美物;耳根对声尘,爱悦音;鼻根对香尘,喜芬芳;舌根对味尘,好饕餮;身根对触尘,触万有;意根对法尘,五识一起,意识随动。这都是人最基本的识见。第七末那识(梵文为manas),就是“我识”。“我识”有四个基本的功能:我见、我爱、我慢、我痴。人最大的障碍就在末那识中。人皆以为:我看到的我相信,我喜爱的不捐弃,我傲慢的是真理,我痴迷的恒不移。岂不知:我见之中谬误藏,我爱之物有别离,我慢之心生横祸,我痴之情交相替。

这世上真有不败的事业,不死的生灵,不迁的义理吗?寻常所见的山河,不也是高低不平,峰谷相替吗?仰观宇宙,星辰生生灭灭,哪得恒常;明月盈缺循时,哪能如意。这世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这个至理。这就是所谓的“空性”。

当明白了这个道理,就自然知道事业应该怎么做,人应该怎么活。明白了这个道理,就自然能够放下负担,站在更高的角度上思考人生。

要客观地对待“我见”,主要是因为不正确的知见引起种种烦恼,我爱、我慢、我痴,其实都是从不正确的知见中衍生出来的。生活中自以为正确,其实不正确的知见比比皆是。现代社会的离婚率越来越高,很多新人在没有结婚前坚定地发愿道:“山无陵,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结果很大一部分竟然轻易就分手了。开始时所说的海枯石烂、磐石无转移,就是不正确的知见——人是会变的,感情自然也会变,珍惜每一天就可以了,何必去妄求不改变的情感呢?

人的生死更是自然规律。秦始皇海上求药,多少帝王仰慕蓬莱仙境,何曾求得?多少修炼仙丹的高士,最后还不是像《红楼梦》中的贾敬一般只落得了速死?

人的错误知见给人造成巨大的困扰。万事万物无不在变化之中运转。人的悲欢离合都是由于这个规律的作用。因此要学会珍惜每天所得到的物,所遇见的人,更要珍惜与我们共度风雨人生的亲人和伙伴,珍惜始于微时的客户与伴侣。懂得珍惜的人心灵柔软、笑容亲切,别人与他交往,会觉得如沐春风。

《心经》中有一句:“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有的人读到这句话,突然醍醐灌顶,万缘放下,大彻大悟。

如果条件允许,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就应该到附近寺庙中去静修一两天,在那种宁静中感受生命、觉察生命。

“我爱”就是指自己珍爱的东西。爱自己、爱家人、爱朋友、爱健康、爱美好的生活,这都是积极的态度,但是如果要妄求这些东西的永恒不辍,则是一种颠倒妄想。

“我慢”就是高举和傲慢之心。高举亦即认为自己比别人技高一筹,因此不可一世。

“我痴”,痴并不一定指愚痴,那些善于使用计谋和小聪明损人利己的行为,也是我痴。《三国演义》中的杨修可谓聪明绝顶,善于猜度主上之意,但这只是小聪明,而不是智慧。没有达到智慧范畴的计谋,不符合道义的筹算,最终使人自食其果。

上面所讲到的第七识是无始以来积累的习气,在根本上很难突破。人往往会有一念利他心起,但在行动的过程中又会回到我执当中。因此,能够改变一点“我识”,便是一分不容易的进步。

静心修行之时,实际上就是在突破自己内心的藩篱。修心的过程就像将自己的心由一个池塘大小扩展到大海那么大。

与自己的心灵对话

人必定是经过名的考验,才能放下名;通过利的熏染,才能看透利。这是一个重要的过程,必须经历以后再次回到“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境界才算真觉悟。否则,如果是因为贫穷的原因而无奈指称自己淡薄名利,就很可笑了,到关键时候便会露出老底。

大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曾经把生命的境界归纳为四类:第一类是一种自然的“自然境界”,这种境界就是按照人的本能生活,它既像一个孩子,又像一只小兽,这种境界是最低的;第二种是讲求实际厉害的“功利境界”,现代社会中的大部分人就止于这个境界,过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世俗生活;第三类是“正其义,不谋其利”的“道德境界”,到达这个境界需要觉悟,要能够觉知到道德律令的高尚与合理性,能够对他人存有悲悯之心才可能达到道德境界;第四类,也是最高的境界,就是超越世俗、自同于大全的“天地境界”。能够达到这种境界的人凤毛麟角,他需要站到宇宙的高度来思考自己的一期生命,将自己的使命等同于“天命”才可能达到。这种“天地境界”也就相当于我们修行人所说的佛的果位。他已经能够自利利他,自度度他,逍遥自然,无所依恃了。

静心修行之时,实际上就是在突破自己内心的藩篱。修心的过程就像将自己的心由一个池塘大小扩展到大海那么大。刚开始时,一粒石子投进心里,都会起伏汹涌;等到境界次第提升起来,到大海那么广阔的时候,就算是把一艘船扔进去又能怎样呢?有人担心,自己修不到那种程度怎么办?没有关系,只要好好进行反思,及时对自己进行总结,总会不断进步的。因为修行不是个短暂的过程。

要与自己的心灵对话,与身外的一切对接的过程中,感受到生命的每一个过程。尽管,世界和我们自身都迁流不息,但是修行却能够给人带来一份不随物转移的清静与丰足。任何时候,回归自己的本心,不着迷,不妄求,倾听心的和弦,就能弹奏出浑然一体、独立于天地之间,如行云流水般的美妙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