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海中的摆渡
5865200000010

第10章 贪“德”无厌(2)

累积功德不是自私的行为,这是为了使你得到更好的转世、更高的证悟,使你怀有更高的意愿去帮助别人。比如说,特丽莎修女、班禅喇嘛或台湾的证严法师等伟大人物,他们肯定是在过去世作了许多祈愿,并把大量的功德回向给这一世,因此他们能拥有很多的财富以及崇高的地位,方便他们利用这些财富和地位来利益他人,他们的善业也得以日益成长壮大。为什么伟大人物如班禅喇嘛、证严法师及特丽莎修女只要轻轻的一句话,就能筹获千万捐款?而当我开口,如果要是能得到一个两块钱的红包就已经算是很幸运的了。很显然,这就是因为我在过去世做得不够多,所以,在这一世我决心要去改变它,我要尽最大的力量去做更多的好事。

功德是幸福的泉源

任何东西都有一个极限。一些有钱有势的人,他们可能把金钱耗用在毒品、喝酒、女人和珠宝等物质上,也许他们本质并不坏,他们只是不懂,他们正在消耗业力。什么是消耗业力?业力大致可被分为几种,假如一部份的额度用完了,你就必须填补它。如果你尽把业力用在生活享受上,当这部份的配给用完了,你的问题就会浮现。比如说家庭不和、车祸、死亡或发生误会等等。当业力用尽时,很多的不幸就会接踵而来。也许你有很好的配偶和孩子,表面上一切都很完美,但你却赚不到钱,因为你的业力都用在家庭幸福上,没有盈余分配其他了。同样的,也许我们有钱有权有地位,不过你和家人及朋友的关系并不好。另一方面,也许你和家人及朋友关系良好,不过无论你做什么、身在何处,都会招惹别人误会。这是为什么?因为你的业力只够耗在某些方面而不是全方面。明显的,你就是没有足够的业力来支持你要做的所有事情,因此,当生活中的某一个部份、或两三个部份出现了空白,这就是业力不足的缘故。

功德可以带来快乐,功德也是快乐的养分,功德更是幸福的泉源。假如功德不足,我们也许拥有外在的幸福与快乐,不过内心却依然空虚,因为那支撑的力量还不足够,这是佛经上所记载的。你想想它是否合乎逻辑?是否适用?假如它适用于你,你也不要觉得自己没有做好,你应该说:“我终于明白了前因后果,我会避免重蹈覆辙。”这就是智慧。

也许你有很好的丈夫,他总是照顾着你的生活,但是假如没有足够的功德来支持,你就算把全副精神都耗在这方面,那么在你生命里的另一些部份也将呈现空白,到了某个时候生命也将遭逢厄难或挫败。这就是为什么我对很多的朋友,即使他们再有钱、有再好的配偶,我还是奉劝他们要努力修持某种法门、要闭关禅修、或供奉某个本尊,我有时还会给他们很多的功课,我这是为了帮助改善他们的命运。如果他们信任我,我就可以帮助他们。不过,倘若我给了他们指示,为他们做了占卜,而他们却不愿意听从,那我又要如何去帮助他们呢?这就好比当你肚子饿时,我只能给你提供食物,但却不能强迫你去吃东西。这在佛经上也是有所记载的。

当你得到一些东西的时候,你同时也可能会失去一些;或许你并没有失去什么,不过你所拥有的却没有足够的保障,总有人会试图从你身上去夺走些什么,经常令你增添许多麻烦。这说明了什么?请不要再把问题归咎给哪个人、哪个处境、哪份工作……回头看下你自己吧!为什么会面对这个问题?它的缘由何在?这肯定都是因为功德不足的缘故。假如你早前都把全副精神放在世俗的活动上,你拼命赚钱,忙于照顾配偶和孩子,这也很好。不过,若想要维持这种状况,你也必须再去不断地累积功德,因为那才是真正幸福的源头。

功德来自何处?

功德来自何处?功德来自于供养三宝、供养净水、水果、鲜花和香烛,而且也要每天不间断地进行你的禅修与祈愿。我们每天都在不停地工作,经常和所爱的人在一起,因为我们要维持这种幸福的生活。同样的,如果你要维持你的幸福、你的生活方式、你的功德,那你就必须进行每天不间断的禅修,因为它是成功的要素。如果你总是飘浮不定和吊儿郎当,时而修行时而不修行,那么你的成就也将会如这波动一样,时好时坏。你也不要说:“我已经赚了很多钱,我已经很满足了。”不!你必须还要去顾及你生命中的另一些方面。佛法确实能在这方面能给予你很多的知识。

我在这里与你们分享佛陀的教诲,祂拥有广大的智慧与浩瀚的知识。因此,我们要认真去思考,这确实很有道理,它将改变我们对生命的看法。你知道什么是奇迹吗?奇迹并非在我讲课后天空中所出现的彩虹,也不是我们在供养金甲衣护法后空气中所传来的清脆铃声。奇迹到底是什么?奇迹就是当你坐在这里,在为自己、为佛法、为家庭,为你所要成就的一切去付出的努力;当你听闻了佛法后,你把佛法适当地应用在日常生活中,你因此而得到了成效,你的内心开始转化……这就是奇迹!你因为佛法而作出的改变,你的行动及成就,不会就这样的结束。

假如你爱你的家人,爱你的配偶及孩子,你爱惜你的生命,你追求幸福生活,你应该知道要怎么做——恭听佛法、应用佛法、鑽研佛法。每当我们与家人一起听闻佛法,一同祈愿,这将会是非常有力量的。我们与所爱的人共同分享美好的佛法、分享纯净的佛法,没有一丝的负面情绪,这实在是太有意义了!

总而言之,追求佛法要孜孜不倦,要贪求功德,请你们大可尽情的贪心,不过贪的时候要有好的动机,而这动机也将决定着它的成效。这就如同一般的世俗情况,人们的动机往往会影响到他们的事业。比如一位没有好医德,只为了赚钱的医生,在开始的时候他的收入也许会很好,但当人们知晓了真相后也就不会再找上他;相反的,如果一位和蔼可亲、充满爱心及医术高明的医生,由于常常帮助病人和提供免费服务,在短期内也许他的收入不会很好,不过到了最后,他的名声将会更远播,到来寻诊的人也必定会越来越多。因为动机的不一样,成就也就会有高低。

如果你觉得在进行任何行动时,都很难去调整你的动机,这可是我们的内心正发出的一项讯息,它正在警告我们必须在业力耗尽之前去多做一些努力。你虽然有着舒适的生活和遇事顺利,但这也不表示你有功德。舒适的生活及宽裕的财富并不等于和平、和谐与快乐。

简朴不代表没有贪念

贫穷与没有钱并不等于你很简朴,你的要求不高与不贪心,也许只是因为你得不到。难道因为你的生活简单、住小房子、开小车,就代表你很简朴吗?你没有诸多的要求,就证明了你不贪心吗?要是你能得到这些的话,你还是会贪心的。我们可以去找一群所谓简朴的人,然后我从高处抛下一万块钱的钞票,看看有谁可以袖手旁观不去抢的?恐怕那些所谓简朴的人都会在第一时间扑了过去。

不要随口说你满意简单的生活,你的内心始终还是会产生奢望,那是因为你得不到的缘故。所以,我从不去赞扬那些穷困或者所谓简朴的人,但我也不去赞扬那些有钱的人,因为因果就好像钱币般有着正反两面。你不需要对我编造故事,说你不去追求成功是因为你不贪心,你很满意简单的生活……算了吧,要是说穿了,你这就是懒,或者是你又懒又贪,你只是懒得去满足你的贪念而已。

所有人都一样,我们都希望快乐与喜欢和谐,我们也都需要爱和渴望被爱。无论你或富或贫、或高或矮、或胖或瘦,你住高级住宅或穷乡僻壤……大家都一样,没有什么分别。你贫苦、你生活简朴、你要求不高,这并不表示你很了不起,所以你也没有必要到处宣扬你的朴素。这些话我可听过太多了——你看轻那些成功、有钱、有名车的人,你到处破坏说他们太贪心、他们欺诈,而就只有你与众不同和要求简单?难道你拥有的不多,就表示你很朴素与简单?绝大部份都不是;难道你很有钱,你就有很多功德?这也不见得会是,因为这并不代表你会继续富裕、你很快乐、你在来世将会过得很好,那不太可能!

那么,要如何去确保你的现在与未来都如意呢?唯有通过转化内心,吸取佛法知识,理解佛法,然后去实际修行。享受你所拥有的,并且坚持修行!尽力追求你的目标,继续修行!通过好的动机来达到成就,还是修行!你要珍惜你所拥有的全部,也不要疏离真相,不要轻易放弃佛法,因为人生境遇终究起起落落,你终会有需要它的时候,要是放弃了到时候可就后悔莫及了。很多人在顺境的时候,不需要佛法,不需要修行,不需要思考,一旦逆境来临时则哭丧着脸到处去求助。你知道吗?有一些人我实在是不想去帮助他们,但我不敢,因为护法神会用异样的眼光猛盯着我。你们可知道这些护法神有三只眼吗?祂们总会给我一种“凶煞”的眼神要我去帮助他们。我眼看着这些人正在受苦,表面上我只好说:“噢,你好可怜!”但我也只能在内心里认为他们活该!“唵嘛呢叭咪吽,可怜的人,我们要对他们慈悲。”

是的,有时候我也会很可恶,我并没有告诉你我是佛,所以我没能坐在祂的法座上。假如我是祂,我就可以更宽容地对待每一个人,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有些人实在是让我受不了,他们年复一年的重复着同样的错误。看到他们那副德性,我偶尔就会想,假如能有一个星期没有业力的约束那该会有多好。放一个星期的假,没有业力的约束,那我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去做任何事情。如果真有那么样的一个星期,抱歉,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可能就是去打抢银行,这样我就可以更快的兴建我的禅修中心,当果报成熟时,我还有一个新的中心可以用来抵偿嘛!接着,我也许还会拿出一张尽是一连串我所讨厌的名单,夜里穿上忍者服,到他们家里去把他们统统都给杀了。至于那些欺骗我的人,我就打电话给我的官员朋友,请他们为我解决。就因为这时段里不会有业报,过后我还是可以回到这里继续奉献,对功德丝毫无损。

可惜事实上却没有无业力周,你相信吗?如果佛陀真要宣布放假一周,我们就可以为所欲为、为非作歹。奈何我们只能凭想像,偶尔幻想一下……你看,每个人是多么地开心,每个人都在笑。噢,千万不要这样做,这太恶劣了!